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励志人生 > 经典语句 > 巴菲特语录-我与巴菲特不得不说的故事

巴菲特语录-我与巴菲特不得不说的故事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3-30 01:19:09
阅读:

编者按


说起投资,巴菲特是一个绕不过去的人物,这不仅仅因为巴菲特是全世界最成功的投资家,同时也担得起全世界最出色的投资者教育家称号。很多普通人所知道的所有关于投资的妙语,比如“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别人恐惧时我贪婪”,或者“投资的第一原则是永远不要亏钱,第二原则是记住第一原则”,都出自巴菲特之口。虽然巴菲特并不自己著书立说,但是他每年写给股东的信和平时所接受的媒体采访,都是全球投资者最好的投资教材,深入浅出,风趣幽默,同时,还有无数解读巴菲特投资思想的投资专家和学者们,有人曾经统计过,全世界范围内光是摘录巴菲特的语录和解读巴菲特思想的书,就能摆满整整几个大书架。那么,巴菲特的投资思想是如何进入中国的,并被越来越多投资者所接受和模仿的,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又能否在被人诟病为“赌场都不如”的A股市场中获得成功?对于这些问题,投资家、《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和《巴菲特之道》等著作的译者杨天南可能是最佳的回答人选。在《巴伦》读书会第一期的现场分享中,杨天南先生风趣幽默的讲述了他当年如何在迷茫中遇见巴菲特的投资思想,又如何成为第一个去美国亲见巴菲特的中国人,以及他如何将巴菲特思想和中国的市场实践相结合,用超过二十四年的投资生涯给“巴菲特在中国市场行不行得通”这个问题一个精彩的答案。


文| 杨天南


编辑| 彭韧


初遇巴菲特

我最早读到关于投资的书,是我父亲买的《在华尔街的崛起》,作者是美国传奇的基金经理人彼得·林奇,1990年经济日报出版社出版,标价4.90元人民币。这本粉红色封皮的书历经二十余年的时空变迁,如今仍奇迹般矗立在我的书架上。


当时读来,里面说的很多东西看不太明白,印象最深的是,林奇买的第一只股票叫飞虎航空,两年时间从7美元涨到32美元,解决了林奇的学费问题,林奇自豪地写道:“可以说,我是靠飞虎公司的‘奖学金’读完了沃顿商学院的课程”。没想到在时隔仅仅八年之后,我有了几乎与林奇近乎相同的经历。


我实际进入股票市场应该是1993年,北京的投资人成规模地接触股市基本上是那个时候开始的,因为当时北京的天龙、天桥终于上市。最初入行,实际的原因与所有人都一样,能在股市投资赚钱,还不需要特权、不需要关系、不需要送礼,实在是太好了,股票投资的“低门槛”让包括我在内的几乎所有人都能没有阻碍地进入股市。


很多年以后,我才逐渐明白,正是股市的“看似低门槛”其实害了很多人,并令许多人前赴后继、执迷不悟,在这个方面股市确有与赌场相似之处。称股市如赌场却还在里面掺和的人本身就是赌徒,小赌怡情倒也罢了,想通过赌博取得财务成功无异于缘木求鱼。


最初开户是在华夏证券东四十条营业部,当时常见负责人之一是范勇宏(后来著名的华夏基金总经理),还有忙碌的著名股评家赵笑云,那里还有起初寂寂无名日后却名满江湖的王亚伟。


当年入市并不是个好时机,1993年春天上证指数达到1500点,相隔12年之后的2005年上证指数是998点,还跌了三分之一;相隔19年之后的2012年春天也不过2200点。


当时整个社会都在摸索中前进,大家实际上都不明白股票到底为何涨跌,于是各种今天看来甚至可以说是莫名其妙的理论活跃于媒体及市井,有兴趣的人可以翻阅1996年之前的证券类杂志,会发现当年的振振有词,在今日看来多是妄言与臆断。


股市在1993年春天达到1500点之后,次年悲惨地跌至300点,这是个近乎浑浑噩噩的阶段1993~1995这个阶段我也像现在很多人一样处于“玩一玩”的阶段,没有多少钱,跌了固然不高兴,但不至于跳楼;涨了兴奋一下,也解决不了问题。


像很多年轻人一样,我通过努力工作积累着日后被称为“本金”的资本,同时继续如饥似渴于各种可能得到的关于投资的书籍文字。在互联网尚未出现的日子中,文字信息的获取成本比今天高很多,去新华书店看书,常是舍不得买的,为了省下存自行车的2分钱存车费,需要将车停在远远不要钱的地方,再折返回书店,好在那时已经开架售书了。即便去图书馆,基本上也是站着看书,舍不得从书架走回座位的时间,这也渐渐养成了飞速阅读的习惯。


这种黑暗中的摸索直到1995年,有关巴菲特的文字首次出现在我的生命中。当时我所在的万通公司创始人冯仑去美国拜访跟摩根斯坦利合资成立的中金公司时,发现了一本被冯仑的朋友称为“天书”的投资书,在朋友的推荐下,冯仑把这本书的影印本带回了万通金融证券部。


这本书就是《巴菲特之道》第一版,他的诸如“买股票就是买企业”、“好企业好价格”等投资理念现在听来尽人皆知,但在把买股票普遍认知成“炒股”的当时,简直是天外来音,闻所未闻,如同黑屋中忽然射进一道灿烂的日光,又如茫茫暗夜中的航船发现了指路的明灯。


在巴菲特投资思想的启发下,我在1996年初倾尽所有播种于股市,当时在给友人的信中我写到:“在春节休市前几乎将所有的资金都投入了,看来收获季节只需要耐心等待即可”。其后的两年采取“买入并持有”的方式,仅仅持有两只股票,分别是长虹和兴化,取得约十倍的回报,奠定了后来的财务基础,同期指数大约上升了两倍。1996年初时,静态数据显示,即便股价不涨,长虹的派息率也能达到10%,当时的一年存款利率为10.98%。之后的20个月长虹股价涨了十几倍,再之后我决定去美国读书,可以说我是用长虹的“奖学金”读了美国的MBA,跟当年的林奇如出一辙。


时至今日,关于巴菲特的书籍占据着我书架达百余本之多,中英文皆有。可以说,巴菲特的书改变了我的命运,但是当年巴菲特的书并不是只有我一个人看到,但是真正被这本书改变了人生的,却可能只有我一个人。


正如巴菲特曾经所说,人们要么一瞬间接受价值投资的理念,要么永远也不会接受这一理念,我从来没见过什么人是在10年间逐渐接受这一理念的。这种事情与人的智商或教育背景无关,你要么马上理解它,要么一辈子也不会懂。


亲见巴菲特

1997年《中国经营报》将我的专访照片恰巧与一篇报道巴菲特的照片刊登在同一版面,我兴奋之余,把这两篇报道简略的翻译一下,寄了一份给遥远的美国奥马哈。不久收到巴菲特办公室寄来的感谢信,这件事也让我生发出“有朝一日能亲见巴菲特一面”的愿望。


在人地两疏的异国他乡,重拾英文应付托福、GMAT,直至圣地亚哥大学(University of San Diego)商学院读MBA,已是巨大的挑战,而生活也需要代价,那时的美元汇率是1:10。因为高昂的学费和生活费,当年的美国大学校园中还极少见华人的踪影,更不用说自费来攻读MBA的学生。


我相信很多可能成为伟大投资家的种子,被扼杀在人生早期的生活成本重压下。唯一的财务来源就是已有的资本以及由投资产生的或有收益,美国市场还有待熟悉,主要投资仍然在国内。


当时互联网中文信息非常有限,为了取得国内资本市场的信息,我在洛杉矶的华文书店花高价订阅了海运而来《上海证券报》,每月取一次,而且时间是滞后三个月。这对于天天盯盘的“炒”股者恐怕是难以置信,大家通常都认为股票市场瞬息万变、机会稍纵即逝,但我的确是凭着过期的报纸,在远离祖国的三年时间里,取得了A股投资翻番的业绩,投资对象有东大阿派、清华同方等。


2001年秋季在A股市场遭遇欺诈,遭到较为严重打击。同时发现很多香港H股价格远低于A股,于是清空A股转战海外,这也是我们港股投资的开始。在2007年秋天我们重演了一次2001年秋的A股大撤退。同样由于认为A股高估,同一股票的价格在国际市场上远低于A股市场,我给投资人写了一篇名为《为了再见的告别》的投资信件,于是在2007年9月前后全部清空A股,移师海外。但这次没有6年前那么幸运,赶上了席卷全球的2008年金融危机。


这是我在20年中第一次遇到所有市场都垮掉的情况,以往,例如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时美国没事、2001年美国科技股崩盘中国没事、2003年中国SARS横行时美国没事等,2008年是所有市场皆崩溃,其强度仅有1929年那次经济危机可比,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相较于巴菲特老师格雷厄姆在1929年遭受严重打击之后,用了七年时间才复原,我们在2009年用一年时间即夺回所有损失,已是幸运之至。


2001年美国遭受“9• 11”袭击,喧嚣已久的科技股泡沫也开始了无可阻挡的大崩溃,如同天上掉下的利刃,令所有敢于中途接手的人鲜血淋漓。一年的时间许多公司跌得面目全非,缩水90%以上。搭上末班车的中国网络股新浪、搜狐网易也没逃脱厄运,新浪从55美元跌到1美元,网易更是惨跌至0.60美元,依稀印象当时的首富丁磊身价从70亿元跌至0.3亿元。


换位想一想,如果自己的身价性命在下跌99%之后,再下跌一半,怎不让人骨折心惊、形销骨立?这时一些有胆识的人开始出击,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段永平,在受到巴菲特投资理念的灵光之后,全力以赴投资网易,并最终收益超百倍,奠定了其一生中最为伟大的经典投资案例。


这期间我投资了新浪、搜狐,并在之后的两年取得了约40倍回报。但眼见太多的惨烈,这次冒险并不敢倾尽全力,心境已不复当年“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的侠倜快意。也是这一年,我终于实现一个怀揣已久的梦想——亲见巴菲特。


2001年,我第一次来到奥马哈参加伯克希尔年会,超过1万人来到了这个美国小镇,人们就像朝圣一样来参加股东大会,因为想见巴菲特的人太多了,巴菲特应付不过来,组织者提出了一个解决办法,那就是选择200人跟巴菲特近距离见面,优先安排远道而来的客人见面。


我梗着脖子挤进人群,告诉组织者我是中国人,会议组织者说,此前还从来没有中国人来过,于是我成为了中国最早见到巴菲特和芒格的投资者,初次见面时巴菲特就说:“你可能是我第一个来自北京的股东”。


多年之后我将和巴菲特、芒格的合影放大了挂在办公室里,这张三人照片在几年前被媒体首次采用时,被裁成两人照发表,芒格的身影很不幸地被裁去了,原因是当时的人还不知道“这个老头是谁”,现在的芒格也名满天下了。而当时的巴菲特都还没有今天这样如雷贯耳的名声,当时的大家也很难想象,巴菲特能拥有今天这样规模的财富和资产,现在每年的伯克希尔年会有6万人参加,中国人的身影再也不是稀罕的事情。


忍耐与等待

自从1993年算起,我入投资这行已是第二十四个年头了,其间1998年开始美国投资,2000年开始香港投资。一直以来,多会遇见关心“今年(或去年)回报多少?”之类的问题,在回答了很多次之后,标准答案是:“这行业我干了二十四年,现在还在”。


明白的人在见了上述答案后自然就会明白,无需再多问。因为凡是经历了过去二十年资本市场的人都知道其间的风风雨雨,这里虽然没有伏尸千里、流血漂橹的触目画面,却不亚于取人性命于千里之外、消敌于无形之中的惊心江湖,其间的惨烈最终多表现为青春过后,反而与财务健康的目标背道而驰,更不用提那些失去自由、乃至生命的曾经的“牛人”们。可惜的是,往往只有历史过后,答案才能揭晓,这便是常言道的“不确定性”。


由于早期没有刻意做投资记录,这二十年来,我约略估计自己的累计投资回报为200倍左右,即百分之两万(+20000%)。而1993年春到2012年春,上证指数从1550点到2300点,累计升幅为52%(+52%),上涨仅仅800点,折合年复利2%(+2%),股市的涨幅远远跑输同期的通货膨胀,也低于同期的银行定期存款利率。如果再考虑到80%的市场参与者甚至跑不赢指数,由此可见,过去二十多年选择证券投资作为职业并不是一个好的抉择。


过去数年受邀为《钱经》杂志撰写专栏,截至2012年5月刊的实盘模拟组合部分显示,过去五年(2007年4月~2012年4月)专栏累计收益率为112.92%(+112.92%),而同期上证指数则下跌32.20%(-32.20%)。


由于杂志出版的固定性,这个“带着镣铐的舞蹈”较实际的运作为差,例如我们现实中的儿童财商教育账户,在过去两年(2010年4月~2012年4月)中累计回报率63.2%(+63.2%),而同期杂志专栏的回报率仅为19.8%(+19.8%)。


通常考察投资水平仅有单边的牛市或熊市表现不足为凭,有经历完整周期的记录为佳,如白居易诗云:“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恰好五月份整理了一个投资个案,自2005年5月至2012年4月底整整七年,期间五年熊市、两年牛市,经历了“熊——牛——熊”的市场循环,上述七年间,在整个世界遭受火山爆发、海啸、地震、暴风雪、核泄漏、干旱、洪水、金融危机等重重打击,以及经历疯狂、惊慌、恐惧、绝望等非人境遇之后,当初的每一个100万最终成长为703万,折合年复利回报率为+32%,累计回报率为+603%,同期上证指数累计为+112%,香港恒生指数累计为+51.82%,美国道琼斯指数累计为+28.89%。


开设这个专栏的本意是让那些对于投资绝望的人们知道,在没有内幕、不听黑嘴、不跟庄家、甚至不天天“炒”股的情况下,也有投资成功的可能。投资实际上是一个关于忍耐与等待的时间故事。投资过程的绝大部分都是在忍耐与等待中度过的,如果其间仅仅需要时间,此间的过程被称为“等待”,如果这期间遭遇困难与波折,则称之为“忍耐”。


财务自由之路

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是绝大多数人的追求,这种境界被称之为“财务自由”(FinancialFreedom)。多年以来的所见所闻告诉我们:如果人们过的富裕一些,通常他们会更幸福些。查理•芒格说:“有智慧的人可以用金钱获得幸福”。曹仁超说:“85%的幸福可以用金钱获得”。诚哉斯言!


财务自由的境界如果没有前人荫庇,通常需要一砖一瓦地建立,并认真地加以呵护。针对认为目标太过遥远的人们,我们将目标分解一下,将财务自由的初级阶段称之为“财务健康”。并认为一个普通家庭通过十五年的执行规划,应可以达到财务自由的目标。运气好的话,时间可能会缩短,但运气不在努力范围内。


达到财务健康的标准是一个人或家庭,其财产性收入达到或超过其日常工作所得。如果一个人上班每月赚八千元,有朝一日即便在家躺着每月也有一万元收入,心里会安稳许多。这种安心的感觉,就像如果想喝一杯水有一整桶水放在旁边,如果要开车出门油箱是满满的一样。


我至今尚未遇到因为有了财产性收入而虚耗时光的人。相反,就所见而言,没有一个成功的人不勤劳,没有一个成功的人不用心思考。


而今理财一词已深入人心,但大众很少能窥其全貌。理财实际上由四个部分组成:银行、保险、投资、税务。理财整个的核心简言之就是:增收节支、开源节流。在这四个部分中,就根本目标而言,银行业务提供的是便利,保险提供的是保障,税务指的是节流,而增收的责任主要由投资完成,投资是一个家庭财富升腾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是最难和风险最大的部分。


投资的真正意义在于优化社会资源配置,通过投资企业的发展,为社会创造就业机会,为国家增加税收,为大众提供满意的产品或服务,为投资者实现价值最大化。


投资的成功道路只有两条:一是成为像巴菲特那样的人;二是找到像巴菲特那样的人。换言之就是,成为成功的投资家,或追随成功的投资家。别无他途。


根据社会分工的原则,绝大数人并不必亲力亲为。当投资人亲自管理投资失败时,面临双重损失:一损失金钱,二损失青春。投资管理的意义在于,即便在不考虑盈亏的状况下,它替投资人节省了青春,让他们有机会去完成应该做、擅长做、喜欢做的事情,符合社会分工的规律。


通常而言的投资知识、经验等等仅仅占到投资成功因素的三分之一,很多投资之外的因素,例如坚韧、毅力、资金的性质、投资规划、沟通的能力等等,这些看似与投资无关的因素,却可能决定最终的投资命运。


追求财务自由的种子,实际上深播于每个人的心中。在投资的过程中,或有挫折、或有跌倒、或有寂寞、或有嘲讽,以金石可镂的坚忍和宁静致远的心态或可令人接近最终的胜利。


除了正确的投资之道,保持健康和快乐也非常重要。要知道,巴菲特99%的财富都是在50岁以后获得的,95%的财富是60岁以后获得的,如果你活得不够长,那就无法见到自己的雪球滚得有多大。


通常而言的投资知识、经验等等仅仅占到投资成功因素的三分之一,很多投资之外的因素,例如坚韧、毅力、资金的性质、投资规划、沟通的能力等等,这些看似与投资无关的因素,却可能决定最终的投资命运。


所以作为一个投资者,除了学习巴菲特的投资之道,更要学习巴菲特的人生哲学。我们现在的人生态度,是希望跟喜欢的人打交道,做喜欢的事情,如果一个人很能干,但是人品有问题,那我们觉得就要好好考虑一下,就连巴菲特这样的人,积六十年的投资经验,也说过“跟坏人打交道,做成一笔好生意,我从来都没有见到过”,用我的话来说,就是要“以德报德,对好人好”。


最后,与大家分享巴菲特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到巴菲特的原动力——在年仅五岁时,巴菲特就对自己说:我一定要非常,非常,非常富有。


(杨天南,职业投资者,北京金石致远投资管理有限公司CEO。本文来自杨天南在巴伦读书会第一期分享内容和《一个投资家的二十年》第一版序言)


励志人生网欢迎您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