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励志人生 > 经典语句 > 虎什么成语-明朝开国元勋刘伯温,其笔下的那些“虎”,有何深意?

虎什么成语-明朝开国元勋刘伯温,其笔下的那些“虎”,有何深意?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1-06 00:33:41
阅读:

刘伯温可谓中国古代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虽成名于明朝,贵为明朝大功臣、开国元勋,但其大部分青春年华还是在元朝时期度过。他生于元朝浙江行省青田县武阳村,其父刘爚堪称玄学大师,在占卜星宿、奇门遁甲方面造诣甚是颇深。刘伯温自小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也颇学有所成,并且因为天资聪颖,在玄学方面造诣较之其父更为深刻。


另外,刘伯温对理学、军事学也颇感兴趣,这使得他在日后辅佐朱元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不论是集征伐、治国、纳贤、驭臣之道于一身的军事杰作《时务十八策》,还是朱元璋问鼎天下的鄱阳湖大战,刘伯温均主笔成文、位列首功,如此成就了其第一军师的美名。在赞叹其谋夺天下、治国安邦之英才同时,也应注意道:刘伯温还是一名出色的文学家,并且还是一位很有思想、会讲“虎”事的文学家。


“虎”在刘伯温笔下频繁出现


作为一位有思想的文人,往往会将其日常生活、从政生涯中的喜怒哀乐留在笔下。刘伯温也是如此,在元王朝为官期间,由于受到不公正待遇颇多,权力掣肘厉害,使得他这匹原本可堪大任的千里马只能做做拉粪活,内心的抑郁可想而知。因此在江西行省高安县任职后,他写下了“世路如何?险恶实多。昨夜灯前相笑语,岂意今朝化为虎。”以虎代言,将世道险恶描画得淋漓尽致。


在南昌政府掾史任职期间,由于刘伯温表现得清者自清,不与世俗为伍,便受到了很多人的攻击诽谤。有人传言他故作清高,请他吃饭他不来;有人说,南人出身的他还这么自以为是,不知天高地厚;还有人说他外表忠厚,内心奸诈,用汉语来说就是假道学。当他的上司——江西行省长官劝他不要自命清高,要识得官场体统,不然流言蜚语将满天飞。他说了个“三人成虎”的故事,当上司再问他为何有那么多人诋毁他,刘伯温又讲了个寓言故事,大意是:


喜鹊、八哥原本在山里快乐地居住着。一天山里来了老虎,喜鹊连忙乱叫了起来,八哥也跟着乱叫了起来。狐狸便问道:“老虎又不能飞,你们为何害怕?”喜鹊说:“虎啸生风,害怕风把自己的巢穴吹翻,故而大叫”,狐狸再问八哥,八哥无言以对。狐狸笑了起来,对着八哥说道:“喜鹊的窝在树梢,怕风,所以担心老虎,你们住在洞穴里,并不怕风,为何也跟着乱叫?”


当元政府面对反复无常的叛乱者方国珍使出招安这一手段时,刘伯温听闻痛心疾首,于是写下了下面一个寓言故事:


有个慈悲为怀的和尚坐船,突然在水里看到一毛茸茸的东西。和尚说道:“这是条生命,大家救它上来吧”,等到大家救上来发现是只老虎,就想把它推到水里。和尚却阻拦,说:“这可是条生命啊。”坐船的人说不过和尚,便纷纷跳水逃跑,独留和尚一人在船上。等到老虎精气神恢复以后,便将和尚当成了丰盛的美味饱餐了一顿。


四十五岁生日那天晚上,刘伯温闲来无事,便与佛教信徒砺上人就“虎”进行辩论,最终刘伯温胜出,可见刘伯温思路很是清晰、口才非常了得。为了便于理解,已将其转化为现代文。


砺上人:佛主张不杀生,非但不能杀,还要割肉喂虎。


刘伯温:这就不对,如果你被老虎咬了一口,马上就死了,有机会杀它也不杀吗?


砺上人:原则上是这样。


刘伯温:你们佛家不是主张众生平等吗?可你就要被老虎咬死了却不反击,不就证明你的命不如老虎吗?


砺上人:这个嘛……,反正杀生是要遭报应的。


刘伯温:山中老虎,水中鳄鱼,每天都在杀生,我怎么没见它们遭报应?


砺上人:那是食物链的问题,佛说不杀生,是讲给咱们有理性的人听的。


刘伯温:这样说来,禽兽杀生不会得到报应,我们人杀生就要得到报应,那人不如禽兽?


砺上人:咱们谈点别的吧。


当然最出名的当属刘伯温所写的《说虎》一文。文中开篇给出了虎与人的力量对比描述:“虎之力,于人不啻倍也。虎利其爪牙,而人无之,又倍其力焉。则人之食于虎也,无怪矣。”但也道出了一让人意想不到的现象:“然虎之食人不恒见,而虎之皮人常寝处之”,究其原因,是因为“虎用力,人用智,虎自用其爪牙,而人用物”,并且“力之用一,而智之用百;爪牙之用各一,而物之用百。”因此点出了虎吃人不常见,而人常寝坐于虎皮的原因:“以一敌百,虽猛必不胜”。最终引申为人世间道理:“是故天下之用力而不用智,与自用而不用人者,皆虎之类也。其为人获而寝处其皮也,何足怪哉?”


“虎”文化古已有之,对中华文明影响巨大


刘伯温之所以笔下频频提及到了虎,因为虎文化早在其出生前的数千年之前,就在中华大地扎根发芽了。


毫无疑问,虎在人类出现之前便已进化为让百兽闻风丧胆的超级猎手,奠定了其在百兽中无可争议的王者地位。由于虎的异常强大和凶猛,使得刚涉足世间的人类颇为敬畏,同时虎的霸气和美丽又让弱小的人类打心眼里向往。因此,五世纪前,生存于中华大地的人在创造中华文明的同时,虎文化便也应运而生,人们常认为:“虎者,阳物,百兽之长,能执博挫锐,噬食鬼魅”。不仅对百兽之王的老虎作为图腾来崇拜,而且还将虎文化扩展延伸至神明领域,认为其可以祛病消灾、驱邪辟灾。


如此可见,正是因为早期的人类还处“婴儿状”,因此在对大自然充满敬畏的同时,便将居于食物链顶端、能霸气驾驭大自然的王者老虎作为偶像进行膜拜。毫无疑问,当膜拜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便会将偶像的一言一行作为唯一教科书进行深入骨髓般地学习。也正是因为中华大地上的人对虎学习得如此深入,因此虎文化对中华文明的发生发展产生了巨大而又深远的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汉字“王”的出现:与其说老虎额头上的条纹像汉字“王”,倒不如说“王”字正是因其而来,老祖宗正是参考了老虎额头条纹制造了“王”字。而且,百家姓中,“王”姓人数不断激增,使得其发展成为了中国三大姓氏之一,不得不说,这是虎的王者风范在中华儿女心中打下深深烙印的最好体现。


(2)帝王“称孤道寡”:中国古代帝王都有一类自我称号:孤、寡人。虽然对外宣称的意思是“寡德之人”,自我感觉德行不够,是一种谦称,结合实际历史可知:此称号基本与“德”关系不大,最有力的证据便是: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各诸侯国忙着厉兵秣马扩大地盘,谁还想着“德”?唯一念叨着“德”的宋襄公兵败丧命,反倒成了历史的大笑话。


那孤、寡人实际含义是什么呢?很显然其内部深层次含义应是“帝国唯一之人”的意思,毕竟他屁股下的那把交椅天下唯一,他坐上了还不能称孤道寡吗?如此尊贵却又孤独之地位也早有先例,这便是森林王者老虎。众所周知,老虎虽然身处森林王者之尊贵地位,但却是不折不扣的独居动物。这必然也为向之学习的人类带来了启发:至高无上的王者必然孤独。


(3)对权力的绝对追求:老虎能够登顶绝对的王者之位,始于对入侵领地的同类毫不留情的驱赶屠杀。放眼自然界可知:实际这项充满血腥的竞争法则在动物界普遍存在,不仅老虎,就连远在非洲的狮子也是如此。当雄狮发现狮群里还有另一只雄狮,必然一见面便不分青红皂白大开杀戒,直至将竞争者逐出狮群或者杀死,以独享王者之位。这种对权力地位的绝对追求显然也深深影响了成长中的人类。中国古代几乎每一代帝王登上权力巅峰之前,均会搞一次血腥屠杀,比较剧烈的如南北朝时的刘宋、五胡乱华时的后赵,比较温和的如清朝康熙时的九子夺嫡。


(4)军队标志命名:作为直接彰显武力的地方——军队,自然少不了虎的存在。由于老虎威风凛凛、力量强大,自古便用于军队中的各种标志命名,如军人多用虎将、虎臣、虎士、虎贲、虎师、虎威、虎步、鹰扬虎视、燕颔虎须等词语来形容,给人一种很是霸气英勇的感觉。将处理军机事务的地方叫做“白虎堂”,把将帅的营帐称为虎帐。同时调遣军队的唯一信物称之为虎符,皇上保存一半,将领保存一半。只有两片合二为一之时,方能调动军队。


另外,以虎命名的军队也名不虚传,战功赫赫、威震八方。周朝开始,军中便设立有虎贲卫队,军官中也设有虎贲中郎将、虎牙将军等职。而且据说周武王的虎贲军在灭纣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武王戎车三百两(辆),虎贲三千人,擒纣于牧野”),可见虎贲军之猛。三国时,蜀国的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被封为“五虎上将”,为敌人所忌惮,为后世所颂扬。


不过凡事均具有两面性规律,现存于世界的万事万物,只要真实存在于世并且与人共处过,就必然存在两面性,一面为人称道,一面则为人诟病。如此说来,龙这种动物应为古人杜撰出来的,现实中并不存在,因为对龙的评价基本上均处于一边倒的称赞,而无诟病之处,这显然不符合真实事物两面性规律。


作为早期中华图腾、被世人奉若力量王者和神明化身的老虎与人相处久了,也暴露出了让人嫌弃之处。毕竟虎相比人还只是未进化之动物,其凶残、嗜杀本性是文明时代之人所不能接受的,因此虎也常常用于形容险恶世道,并且逐步延伸至势利、丑恶等领域,如“为虎作伥”、“狐假虎威”、“老虎学艺”等,均将老虎勾勒出一幅势利小人、忘恩负义、仗势欺人的丑恶嘴脸。


刘伯温笔下老虎均为“反派”,他为何如此讨厌老虎?他笔下的“虎”有何深意?


从刘伯温笔下的那些虎可以看出:几乎无一例外是反派,而且还是极其扰民,容易引起民间恐慌的可怕之物,如其寓言故事中,老虎一进山,便引起喜鹊的纷纷乱叫,虽然老虎进山对八哥没有任何影响,却也引得其莫名恐慌,由此可见:虎虽为百兽之王,却也是不折不扣的大魔头;当行舟和尚见虎落水,念其是条生命便施以援手,救其性命,虎回报的不是感恩而是将其吃掉,充分说明了虎之本性凶残,是邪恶充斥的大恶魔,当然这也便是讲故事之人刘伯温对虎的刻板印象。


当佛教信徒砺上人认为虎是一条生命可以宽恕其杀生行为时,刘伯温便毫不客气、针锋相对提出了反对意见,并且从其激烈的措辞语气中可以看出:刘伯温心中丝毫没有中华虎文化中惯有的对虎的图腾崇拜,反倒认为其是彻头彻尾的禽兽,而且结合其著作《说虎》可知:虎相比人而言,虽然爪利勇猛,却终敌不过善用智慧的人,并且还将此结论推广至人,天下凡是只知道用武力和力气而不会用智慧和思想的人,以及只知道自我封闭而不知任用贤人者,“皆虎之类也”,表达出了对虎这一低等生物的充分蔑视。


刘伯温为何如此讨厌老虎呢?从其对虎的形象概括可以看出,虎就是只会使用力气武力的一介武夫,而且还是本性凶残、邪恶充斥的禽兽大魔头。结合前文叙述可知:作为有思想有良知的人居然还将其作为图腾神明来敬畏崇拜,并将其作为教科书进行深入学习、努力效仿,这显然太过荒唐,也不利于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和长治久安。这应为刘伯温笔下频繁出现“虎”之背后的深意,即呼吁世人、尤其是当政者停止对武力的盲目崇拜,而应以人类社会应有的德行来教化约束天下,如此才能安享天下太平。


据此含义再来窥探刘伯温当时所生存的元朝时代,便可知晓其之所以不被重用的原因,也可窥见一心为国的刘伯温内心是何等的煎熬抑郁。


纵观元朝历史可知:元朝对国家的治理几乎与禽兽老虎咆哮森林一般模样,且不论元朝政府提出的四类等级制度有多野蛮,就说元政府内部,其对政权的争夺也充满了浓浓的原始本性。自元朝开国皇帝忽必烈死后(1294年)至元顺帝即位(1333年)的三十多年间,元朝统治阶级内部基本都是拿着斧头、砍刀相互砍来砍去。公元1323年,御史大夫铁失拎着弯刀冲进了元英宗的卧室,将其砍成了肉酱。即位的泰定帝死后,一批野心家拥立孛儿只斤·图贴睦儿在大都即位,另一批野心家拥立孛儿只斤·阿速吉八在上都即位,二人犹如一山中的两虎一样开始血腥火拼,最后孛儿只斤·图贴睦儿险胜,是为元文宗。可元文宗的宝刀血腥未干,王爷孛儿只斤·和世㻋拎着砍刀来砍元文宗了。之后又爆发了连绵不断权力内战,如此过程,像极了虎之本性。


如此不用智力仅凭武力驾驭国家、奴役人民,是智慧化身刘伯温不愿见到的,也是其痛心疾首的地方,可惜元政府对其并无有采纳,元朝如此短命,不得不说也充分验证了刘伯温的理论。好在是金子总会发光,酒香不怕巷子深,元政府对刘伯温及其理论置之不理,但并不影响刘伯温的发光发热,最终元朝濒临寿终正寝之际,一代枭雄朱元璋腾空而起并迅速壮大,他在宋濂等人的举荐下,吸纳刘伯温加入队伍,从而成就帝业,而刘伯温也位列明朝功臣、开国元勋之列,成就了“一统天下刘伯温”之千古美名。


励志人生网欢迎您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