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励志人生 > 经典语录 > 杏花的句子-燕山亭·北行见杏花,鉴赏

杏花的句子-燕山亭·北行见杏花,鉴赏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1-05 01:09:34
阅读:

燕山亭·北行见杏花【1】


裁剪冰绡【2】,轻叠数重,淡著胭脂【3】匀注。新样靓妆【4】,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5】。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 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6】离恨重重,者【7】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8】 ,和【9】梦也新来不做。




燕山亭·北行见杏花




词句注释


【1】. 宴山亭:词牌名。一作《燕山亭》。


【2】. 冰绡:洁白的丝绸, 此处比喻杏花花瓣。


【3】. 胭脂:原文“燕脂”,通假字。一种红色的颜料。


【4】. 靓(jìng)装:美丽的妆饰。靓装 ,lìang zhuāng借指浓妆艳抹的女子。 宋 周密 《南宋市肆记·歌馆》:“靓装迎门,争妍卖笑。”


【5】. 蕊珠宫女:指仙女。蕊珠,道家指天上仙宫。


【6】. 凭寄:凭谁寄,托谁寄。


【7】. 者:同“这”。


【8】. 无据:不知何故。


【9】. 和:连。




白话译文


剪裁好的白色丝绸,轻轻折叠成数层,又将淡淡的胭脂均匀的涂抹,时髦漂亮的衣服,色彩鲜艳,清香四溢,简直羞杀了天上蕊珠宫的仙女。红颜容易凋零,更何况,经历了多少无情的风雨 ,面对愁苦的情景,扣问闲置凄凉的院落,还要经受几番春暮。


谁帮我寄去重重的离愁,这双飞的燕子哪里懂得人间的苦痛。天遥地远,万水千山阻隔,哪里知道故园今在何处?怎能不思念呢,不过只有在梦中有时曾去。不知什么原因,今日里就连梦也难做成。




创作背景


此词是宋徽宗赵佶于1127年亡国后与其子 钦宗赵桓被金兵掳往北方五国城时,途中见杏花而托物兴感而作,词中借杏花的盛放和凋零寄寓自己的身世和命运之悲慨,情真意切,以长调写来,百转千回,动人心魂。




作品鉴赏


词通过写杏花的盛放凋零,借以哀伤自己悲苦无告、横遭摧残的命运。词之上片先以细腻的笔触工笔、描绘杏花,外形而及神态,勾勒出一幅绚丽的杏花图。近写、细写杏花,是对一朵朵杏花的形态、色泽的具体形容。杏花的瓣儿好似一叠叠冰清玉洁的缣绸,经过巧手裁剪出重重花瓣,又逐步匀称地晕染上浅淡的胭脂。朵朵花儿都是那样精美绝伦地呈现人们眼前。“新样”三句,先以杏花比拟为装束入时而匀施粉黛的美人,她容颜光艳照人,散发出阵阵暖香,胜过天上蕊珠宫里的仙女。“羞杀”两字,是说连天上仙女看见她都要自愧不如,由此进一步衬托出杏花的形态、色泽和芳香都是不同于凡俗之花,也充分表现了杏花盛放时的动人景象。


杏花烂漫


然后笔锋突转,描写杏花遭到风雨摧残后的黯淡场景。春日绚丽非常,正如柳永《木兰花慢》中所云:


“正艳杏烧林,缃桃绣野,芳景如屏。”但为时不久就逐渐凋谢,又经受不住料峭春寒和无情风雨的摧残,终于花落枝空;更可叹的是暮春之时,庭院无人,美景已随春光逝去,显得那样凄凉冷寂。这里不仅是怜惜杏花,而且也兼以自怜。试想作者以帝王之尊,降为阶下之囚,流徙至千里之外,其心情之愁苦非笔墨所能形容,杏花的烂漫和易得凋零引起他的,种种感慨和联想,往事和现实交杂一起,使他感到杏花凋零,犹有人怜,而自身沦落,却只空有“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无穷慨恨。”愁苦“之下接一”问“字,其含意与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亦相仿佛。


词之下片,以杏花的由盛而衰暗示作者自身的境遇,抒写词人对自身遭遇的沉痛哀诉,表达出词人内心的无限苦痛。前三句写一路行来,忽见燕儿双双,从南方飞回寻觅旧巢,不禁有所触发,本想托付燕儿寄去重重离恨,再一想它们又怎么能够领会和传达自己的千言万语?但除此以外又将凭谁传递音问呢?作者这里借着问燕表露出音讯断绝以后的思念之情。“天遥”两句叹息自己父子降为臣虏,与宗室臣僚三千余人被驱赶着向北行去,路途是那样的遥远,艰辛地跋涉了无数山山水水,“天遥地远,万水千山”这八个字,概括出他被押解途中所受的种种折磨。回首南望,再也见不到汴京故宫,真可以说是“别时容易见时难”了。


以下紧接上句,以反诘说明怀念故国之情,然而,“故宫何处”点出连望见都不可能,只能求之于梦寐之间了。梦中几度重临旧地,带来了片刻的慰安。结尾两句写绝望之情。且问且叹,抒发了一位亡国之君的万般感慨、离恨重重,一波三折,哀婉欲绝。




一朝王朝


作者简介


赵佶(1082~1135) 即宋徽宗,宋神宗第十一子,哲宗时封端王。哲宗死,无子嗣,赵佶以弟继位。公元1100~1125年在位。初号建中靖国,调和熙宁、元丰与元祐间的党争。不久改元崇宁,任用蔡京、童贯等人,变乱新法,国政日非。




宋徽宗-赵佶




主持国政,穷奢极欲,兴建苑囿宫观,滥增捐税,以致国政日堕,河北、两浙等地都爆发了农民起义。公元1125年(宣和七年)金兵南下,年底,传位与赵桓(宋钦宗),自称太上皇。公元1127年(靖康二年)被金兵所俘北迁,1135年死于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在位时广收古物和书画,扩充翰林图画院,并使文臣编辑《宣和书谱》、《宣和画谱》、 《宣和博古图》等书。吹弹、书画、声歌、词赋无不精擅。平生著作极多,都散佚无存。存世画迹有《芙蓉锦鸡》、 《池塘秋晚》、 《四禽》、《雪江归棹》等图。有词集《宋徽宗词》。


这位皇帝虽然在政治上昏庸无能,但其对文化艺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应予肯定。 赵佶生于北宋元丰五年(1082),为宋神宗第十一子。初封端王。元符三年(1100),他的哥哥哲宗赵煦(神宗第六子)去世,因无子,皇太后向氏召立端王佶继位,赵佶时年十九岁。赵佶继位在当时曾遭到朝中大臣的反对,认为其轻佻不可以治国,但向太后力荐之,并以神宗语驳斥反对派:“先帝尝言:端王有福寿,且仁孝,当立。”(《续资治通鉴·宋纪八十六》)赵佶即位的第二年,向太后去世,这是赵佶统治政权的开始,在位共二十五年。宣和七年(1125),金兵犯宋,赵佶让位于皇太子赵桓(钦宗)。靖康二年(1127),汴京沦陷,北宋覆亡。赵佶、赵桓父子及后宫嫔妃被掳往燕京(今北京城西南),拘囚于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高宗绍兴六年(1136),赵佶病死,享年五十四岁。庙号徽宗。因他的陵墓叫“永佑陵”,故宋人多称之为“佑陵”。又赵佶在位时笃信道教,称“教主道君皇帝”,故后人称他“道君皇帝”。


  赵佶是北宋第八代皇帝,他短暂的一生,充满了戏剧性的变化。赵佶在位期间,极尽享乐的生活,整年在寿山艮岳、九成诸宫中写字、做诗、画画、听歌、看舞,对治国理财用人之道既无能为力,且漠不关心,将政治大权错托佞臣。靖康之难,国祚中断,赵佶生活的浮华侈靡亦毁于一旦。这是一段不堪回首的耻辱,国家横遭掠夺,百姓惨遭蹂躏,赵佶本人亦倍受离乱之苦。尤其与早年的奢侈享乐生活相比,晚年的凄惨境遇令人难以想象。这便是神宗眼里“仁孝”且具“福寿”的端王佶的最后结局。


  但是,一败涂地的政绩并不能掩去他在艺坛上的光辉,从文化史、艺术史上来看,赵佶有其光辉的一页,在艺术上的造诣以及为推进中国美术发展所作的贡献,是值得肯定的。




燕山亭·北行见杏花




相关练习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 上片前三句是对一朵朵杏花的形态、色泽的形象描写。花瓣好似一叠叠洁白的缣绸,匀称地晕染上浅淡的胭脂。


B.“新样”三句,将杏花比为装束入时而匀施粉黛的美人,她容颜光艳,散发出香味, 胜过蕊珠宫女。


C.“易得凋零”句,写杏花虽美却柔弱,易受风雨摧残过早凋零,诗人在此表达了自己 对杏花的深切同情和惜春之感。


D.院落凄凉冷寂,由此想到国土沦丧,又有多少这样的庭院,人去楼空,徒留花开花落,诗人即景生情,悲从中来。


E.“愁苦”为全词词眼,一语双关,由上片过渡到下片,将景物和人事联系在一起,表现出“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无穷离恨。


2.下片抒写离恨哀情,一波三折,哀婉欲绝,请结合词句分析。(6 分)




答案:




1.(5 分)C D(C 项“惜春之感”错,词人是借写杏花的命运而感花伤己,感叹自己的命 运。D 项“由此想到国土沦丧”错,词中没有此意)(答对一项给 2 分,答对两项给 5 分, 答出三项及以上不给分)


2.(6 分)①下片且问且叹,抒发了一位亡国之君的万般感慨、离恨重重,一波三折,哀 婉欲绝。(2 分)②因见双燕穿花,想凭寄重重离恨,燕子却不会人语,忧愁无所寄托。(1 分)③天遥地远,望不见故宫,昔日帝王今日却成被押解的囚徒,令人更愁。(1 分)④只 有梦里思量,梦却空虚无据,愁上加愁。(1 分)⑤近来连梦都不做,江山渐远,前途堪忧,哀怨凄绝。(1 分)(意思对即可)


励志人生网欢迎您相关推荐

  • 杏花的句子-燕山亭·北行见杏花,鉴赏

    燕山亭·北行见杏花【1】裁剪冰绡【2】,轻叠数重,淡著胭脂【3】匀注。新样靓妆【4】,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5】。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 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凭寄【6】离恨重重,者【7】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杏花的句子

    经典语录
  • 杏花的句子-为什么去新疆看杏花?(内附四大杏花攻略)

    杏花蔷薇科植物,单瓣花,一圈只有一层叶子,先开花后张叶,花瓣白色或稍带红晕。杏对土壤、地势的适应能力强,多种植在山坡梯田和丘陵地上。-杏花的句子

    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