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励志人生 > 经典语录 > 徐志摩名言-徐志摩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出“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徐志摩名言-徐志摩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出“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2-13 16:00:55
阅读:

1922年10月,徐志摩刚一结束剑桥大学的学业,就以单身的身份启程回国,想要重新挽回对林徽因的爱情。为了证明对自己的林徽因的用情至深,徐志摩还高调地准备了一份“惊喜”。


徐志摩


1922年11月8日的《新浙江》报上,徐志摩发表了一篇《徐志摩张幼仪离婚通告》。文章从头到尾谈的都是提倡男女平等,挣脱包办婚姻的枷锁,极力去论证反对离婚的不合理性。


离婚通告节选


除了给离婚戴上革命的“高帽”,徐志摩还在离婚通告后面,附上了他送给张幼仪的分手诗。题目是《笑解烦恼结——送幼仪》,这是徐志摩写给张幼仪唯一的一首诗。我来念一下:“这烦恼结,是谁家扭得水尖儿难透,这千缕万缕烦恼结是谁家忍心机织……莫焦急,万事在人为,只消耐心,共解烦恼结。”整首诗无非是徐志摩想鼓励张幼仪,和他一起笑着解开婚姻这个结,恢复“两根绳”的自由。


徐志摩与张幼仪


徐志摩回到上海,聚会、游览、讲学等事项把他的日程填得满满的。然而,这并不能减轻他对林徽因的思念之苦,1922年年底,他前往北京追寻他心向往之的爱情。然而,徐志摩刚一到北京,连林徽因的面儿都没见到,就有人急不可耐地给他敲了一个警钟。


林徽因


徐志摩刚一到北京,就收到老师梁启超寄来的一封规劝信,老师在信中义正言辞地说,你不应当以他人的苦痛来换取自己的快乐;告诉他,爱情可遇不可求。更警告他,天下没有圆满的事情,如果一意孤行的话,必将受到挫折。


梁启超


然而,即便是老师出马,徐志摩也不买账。在回信中徐志摩写下了那句名言:“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这等于摆出要较量一番的架势。


值得注意的是,这封信的落款是1923年1月2日,而信寄到北京是三天后的1月5日,正好是徐志摩达到北京的当天。这时徐志摩还没有见到林徽因,如果他此时此刻已经见过林徽因,他还能理直气壮地说出那句“得之,我幸,不得,我命”的话吗?


徐志摩


1921年10月,林徽因跟随父亲回到国内。出众的才,倾城的貌,林徽因很快引起众多年轻人的追求。两个月以后,林徽因在父亲的安排下,和一个白净秀气,名字叫梁思成的年轻人谈起了恋爱,而梁思成的父亲就是徐志摩的老师梁启超。这一年,梁思成20岁。林徽因18岁。花季少年,金童玉女,成为被两家长辈和左邻右舍一致看好的一对神仙眷侣。


林徽因和梁思成


早在几年前,梁启超已经看好林徽因,但他并不想替儿子包办了这桩婚事,而是让两个小儿女的感情自然发展。可徐志摩的插足,让他不得不出面。不论是从老师的角度,还是从父亲的角度,他都应该给徐志摩敲敲警钟。


林长民与梁启超


很显然,梁启超的忠告对徐志摩并没有起到什么效果。于是,梁启超在1923年1月7日写给女儿的信中说:“思成和徽因已互订终身。”在梁启超看来,这样宣布订婚也算是为两个孩子的关系加了一道“防火墙”吧!那么,不远千里追随林徽因回国的徐志摩,又怎会轻易放手呢?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湖北卫视大揭秘”头条号!


励志人生网欢迎您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