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励志人生 > 励志名言 > 最影响人生的十本书-目前,对我影响最大的十本书

最影响人生的十本书-目前,对我影响最大的十本书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1-06 12:41:29
阅读:

近日,有朋友问我能不能分享十本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书。对于看完书不怎么做总结的我,这个问题确实有点难度。不过,既然朋友问了,我也好好对待,认真回答一下。


打开自己读过的书单,三百多本书,能够确切记得书中的内容确实不多了,很多东西可能就随着岁月湮灭在记忆里,但也有许多东西融入血液中,虽不易觉察。


还好,找出十本来还算容易。下面,我按照阅读顺序,由远及近介绍一下这十本书。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by [捷克]米兰·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在念大学的时候读的书,当时正处于一段前所未有的迷茫期,一直怀疑自己的各种选择是否是正确的,整天猜疑、瞎想,迷惑。


书中的托马斯跟侍女恋爱,他认为是命运之手将载着侍女的小船推到他的枕边,是一种缘分。然而,即使相爱,相处下来也会带来很多摩擦。


托马斯说了类似这样的话:如果人生有两次,第一次,我会为你开门,就像现在这样;第二次,我不会替你开门,我将拥有和现在完全不同的人生。


就是这样一句话,感觉整个人生突然亮堂起来。确实是这样,人生没有第二次,我们永远无法知道,我们当下的选择是否为最好的选择。既然无法确定选择A好还是选择B好,那为何还要纠结当前得到的结果呢?况且“后悔”本身就是效用极低的行为。


因此,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大抵认同这样一种信仰:尽人事,听天命。尽力做好事情,剩下的就交给命运之手。


人生的枷锁》by [英]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人生的枷锁


《人生的枷锁》讲的是关于宗教、青春、爱情、生活的枷锁,大概关于青春的困惑都会在这本书找到对应的讨论,对自己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构建很有帮助。书中有段话我非常喜欢,也时常翻出来看看:


他不懂得人生的旅途上,非得越过一大片干旱贫瘠、地形险恶的荒野,才能跨入活生生的现实世界。


所谓“青春多幸福”的说法,不过是一种幻觉,是青春已逝的人们的一种幻觉;而年轻人知道自己是不幸的,因为他们充满了不切实际的幻想,全是从外部灌输到他们头脑里去的,每当他们同实际接触时,他们总是碰得头破血流。看来他们似乎成立一场共谋的牺牲品,因为他们所读过的书籍(由于经过必然的淘汰,留存下来的都是尽善至美的),还有长辈之间的交谈(他们是透过健忘的玫瑰色烟雾来回首往事的),都为他们开拓了一个虚假的生活前景。年轻人得靠自己去发现:过去念到过的书,过去听到过的话,全是谎言,谎言,谎言;而且每一次的发现,又无异是往那具已被钉在生活十字架的身躯打入一根钉子。不可思议的事,大凡每个经历过痛苦毁灭的人,由于受到内心那股抑制不住的强劲力量的驱使,又总有意无意地再给现实生活添上一层虚幻的色彩。


《刀锋》by [英]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刀锋


我想弄清楚上帝究竟有,还是没有:我想弄清楚为什么世界上会有恶。我想要知道我的灵魂是不是不灭,还是我死后一切都完了。


——我的读书笔记


如果说毛姆的《人生的枷锁》说的是关于人性的枷锁,那么他的《刀锋》则是谈关于对真我的追求。社会的框框架架让人失去了自我,能有几人有勇气舍弃这些头衔去探寻自己的内心?


里面有几句话一直触动内心,比如“如果没有爱情和兴趣,我就再没有苟活于世的理由了”,“如果我不相信轮回,我为什么要做个好人”?这些对我影响颇深,功利心也淡了许多,总想着以后该尽的责任尽了,就躲到山上去修仙了。


《罪与罚》by[俄]陀思妥耶夫斯基

罪与罚


之前一直听说《罪与罚》是一本很难啃的书,但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简直酣畅淋漓。而正是这本书,让我对陀氏的作品又爱又怕。爱的是它的真实,怕的是它的太真实。


穷困的人如若怀有抱负,往往会心生怀才不遇之感,既而开始嫌恶那些天生有钱却“无能”的人,称他们为虱子、蛀虫;随即心中便萌发许多如果:如果我有钱,我将会怎样怎样;如果我有机会,我将会怎样怎样——如此一来,便将自己称为圣人、超人。


事实上,这些“圣人”也许就是他们口中的虱子,那些“无能”的人未必那么无能。那些如果的事,只是脑子里的意淫罢了。


社会契约论》by[法]让·雅克·卢梭

社会契约论


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


——我的读书笔记


读《社会契约论》的时候,刚好是研究生期间在学新制度经济学,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两者合起来,教会我个体和共同体或者单位和组织的关系,可以说,个体都是遵循某种“契约”从而组成共同体,比如人的器官组成了整个躯体,多个学生组成了班级,公民们组成了国家,星系们组成了宇宙。无论是自然界,还是社科意义的系统,几乎无不如此。


《洞穴奇案》by[美]萨伯

洞穴奇案


《洞穴奇案》可谓是一本奇书,书的开头有个贯彻全文的引例:五名探险人进入某个山洞探险并受困于洞中,水尽粮绝。探险人A提议通过公平抽签的方式杀掉其中1人作为其他4人的食物,该提议获得其他4人的同意。但在抽签前,A收回意见,但其他4人执意抽签,并巧合抽中了A,于是A被杀死当做充饥的食物,该4人最后获救,却被送上了法庭。


这本书给出了14个大法官的观点,如果跟随着他们的逻辑,你会发现你都会认同他们的观点,即使这些观点很多都是相左的观点。这就是这种本的奇妙之处!


《蝇王》by[英]威廉·戈尔丁

蝇王


这本书很残忍地写了人性之恶,读完可谓毛骨悚人,浑身都不是滋味。


《蝇王》讲述了一架飞机坠落与荒岛之上,飞机上的一群孩子得以幸免,从最开始的互帮互助,到中间的拉帮结派,再到最后的互相残杀。这一切,简直是人类社会的缩影,难怪有人疾呼:为童心的泯灭和人性的黑暗而悲泣。


电影《迷雾》里面有句这样的台词:两个人便有奴役,三个人便有政治。这其实就是蝇王(Lord of Flies)的嘴脸吧。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by[法]勒庞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如果你对社会心理学感兴趣,那么《乌合之众》应该是排在最前的必读书之一。我们经常在网上或者现实中看到许多群体冲突事件,如果你感到疑惑,那群人为何如此的不理智,这本书或许能解开的你的迷惑。


群体,宛如被奥德赛以Nobody名义杀死的独眼巨人;群体的理智并非个人理智的总和,却因个人的集聚而几乎消失殆尽。不善推理,易受暗示,急于行动,了解这些,很多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就可以很好理解了。


——我的读书笔记


《赌徒》by[俄]陀思妥耶夫斯基

赌徒


《赌徒》是陀氏一篇中篇小说,我特意把它列出来,也是希望时不时给自己提个醒。按我的理解,《赌徒》谈了两方面的内容,即赌与爱。


赌徒的心魔:人总是想赢得快些,赢得多一些,以致着了魔(上帝要他灭亡,必先让其疯狂)。人一旦上了赌桌,赌瘾上头,事后冷静下来,就会发现原来自己的人性里有那么点懦弱之处。所以,如果有朋友说想炒股,我会先推荐对方看看这篇小说。


小说探讨的另一方面,即如果爱情构建在金钱和情欲的基础上,这样的爱情是否还能称得上是爱情?如果突然问你这样的问题,你的答案大概是否定的,但可能事情并不是“是与非”这样简单。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by[美]罗伯特·M·波西格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


第一次看到这样的书名,不由地觉得是一本无聊的书。但翻开之后,便被一席深邃话语席卷。《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是一本关于良质(Good)的哲学书。什么是良质?或者更加通俗地说,什么是好,又什么是坏?抛开那些社会或群体的定义,你是否能够回答得上来?


这本书给出这样一种解释(个人理解):所谓的良质,是无法界定的,我们只能去感受它的存在;良质将理性世界和浪漫世界桥接起来,使二分法(非好及坏,非黑即白)的两面不再对立,可以说,良质接近与老子的“道”。果然,依旧很抽象,哈哈。


励志人生网欢迎您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