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励志人生 > 励志名言 > 兹的成语-《论语》共读,文不在兹

兹的成语-《论语》共读,文不在兹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2-21 18:30:48
阅读:

【共读内容】


9.05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导读学者】


董树宝:北方工业大学副教授


郭小武: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研究员


【共读笔记】


张楠:


【论语晨读】第853天孔曆二千五百六十八年夏曆丁酉年五月二十八2017年6月22日星期四


董树宝:


各位,早上好!小武老师,我们开始讲读喽![呲牙]


今天我们先来谈“子畏于匡”事件,《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家语》对该事件都有记载。


《史记·孔子世家》的记载:将适陈,过匡,颜尅为仆,以策指之曰:“昔吾入此,由彼缺也。”匡人闻之,以为鲁之阳虎,阳虎尝暴匡人,匡人于是遂止孔子。孔子状类阳虎,拘焉五日。颜渊后,子曰:“吾以汝为死矣。”颜渊曰:“子在,回何敢死!”匡人拘孔子益急,弟子惧。孔子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如予何!”孔子使从者为武子臣于卫,然后得去。


郭小武:


非常重要的历史事件,应该了解先


董树宝:


“匡”,今河南省长垣县西南十五里,有匡城,可能就是当日孔子被拘禁之地。


孔子遭拘禁的原因是因为孔子相貌像阳虎。阳虎曾残暴地对待匡人,当时颜尅就曾与阳虎在一起,而孔子这次路经匡地正是颜尅给他赶马车,匡人误把孔子当作阳虎,拘禁五日。


郭小武:


可能有些争议,属宋?属卫?


董树宝:


是呢,这一点有点儿复杂,请您多说说!


郭小武:


双重原因:颜子曾与阳虎;孔子、阳虎长相近似。


@董樹寶 注家宋卫之争不绝,迄无定谳,我也是一头雾水。应按今之匡为准。古之所属,容有变迁,毕竟是春秋多战事,侯国有兴替。


董树宝:


是的,我看注家颇有争议,那是多战事,不少属地经常易主


郭小武:


@董樹寶 嗯。“畏”字的解释也是纷纭复杂,莫衷一是。


董树宝:


关于“子畏于匡”的事件,《论语》出现了两次,一次是本章,一是《先进》11.23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本章是当时孔子感慨之言,《先进》第23章是“子畏于匡”事件与颜渊的对话。


“畏”字的解释有分歧。我梳理了一下,总结了五种解释。


一是认为“畏”通“围”,有被动义。何晏《论语集解》引汉儒包咸注:“匡人误围夫子,以为阳虎。”黄怀信在《<论语>汇校集释》中认为:“‘畏’无拘禁义,说着不知‘畏’实‘围’字音近儿误也。”杨逢彬《<论语>新注新译》也持这种观点。“子畏于匡”就是孔子被匡人围困。


郭小武: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考验啊。


董树宝:


二是认为“畏”是“畏惧”的意思,邢昺《论语注疏》云:“‘子畏於匡’者,谓匡人以兵围孔子,记者以众情言之,故云‘子畏於匡’。其实孔子无所畏也。”刘宝楠《论语正义》也持这一观点:“‘子畏於匡’者,谓匡人以兵围孔子,记者以众情言之,故云‘子畏於匡’。”“子畏于匡”就是孔子在匡这个地方有畏惧心理。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孔子挺住[呲牙]他要弟子也要挺住[调皮]


第三解释是认为“畏”是“有戒心”的意思。朱熹《论语集注》:“畏者,有戒心之謂。”“子畏于匡”就是孔子在匡这个地方有戒心。


四是认为“畏”是“拘禁”的意思。俞樾《群经平议》云:“《荀子赋篇》:‘比干见刳,孔子拘匡。’《史记·孔子世家》亦云:‘匡人於是遂止孔子,拘焉五日。’然则畏於匡者,拘於匡也。《礼记·檀弓篇》:‘死而不吊者三,畏、厌、溺’。郑注即以孔子畏於匡为证而通典引王肃注曰‘犯法狱死谓之畏’是畏为拘囚之名,后人不达古义,曲为之说,盖皆失之。”杨伯峻引用俞樾《群经平议》的观点,将“畏”训为“拘囚”。钱穆《论语新解》认为“畏”不应解释为“有戒心”,也采用了这种解释。“子畏于匡”就是孔子在匡这个地方被拘禁。


这种解释比较通行!


还有一种解释是认为“畏”通“威”,有被动义,意思是“袭击”。“子畏于匡”就是孔子被匡人袭击。这种解释比较少见,只是一家之说!


郭小武:


这种解释(拘)的优点是合乎史实,缺点是脱离“畏”字本义。


董树宝:


是呢,根据当时语境,解释为“拘”比较和,但偏离了“畏“的本义


接下来我们谈谈”文“吧,也挺麻烦!


一种解释认为“文”是礼乐制度。朱熹《论语集注》:“道之显者谓之文,盖礼乐制度之谓。不曰道而曰文,亦谦辞也。”孔子深通周初文王、武王和周公相传的礼乐制度,认为道在己身。


郭小武:


通围,通威,都有古音根据。今人所当注意的,是要避免以近音说古音,避免说通“危”。危古音可不通畏。


董树宝:


另一种解释“文”是文章典籍,皇侃《论语义疏》:“文王今既没,则文章宜须人传,传文章者,非我而谁?”。刘宝楠《论语正义》:“夫子周游,以所得典籍自随,故此指而言之。”


还有一种解释“文”是指文化遗产。杨伯峻和杨逢彬采取了这种解释。


我试着进行白话翻译。孔子在匡地被拘,他说:“文王既死,礼乐制度不就在此吗?若天想使礼乐制度丧失,那也就不会让我知道了;若天不想使之丧失,那匡人能把我怎么样?“


郭小武:


文献,文章,文化,都是文,只是范围有大小,层次有高下,实质上是相通的。


丁跃伟:


某小子不揣鄙陋,参与解“畏”。古人没有复印机,传抄文书的过程通常是:一人诵读,余人誊抄。那么畏或通”围”,既有拘禁之意,又合乎史实


董树宝:


嗯嗯,实质上相同。朱熹《论语集注》:“道之显者谓之文,盖礼乐制度之谓。不曰道而曰文,亦谦辞也。”


@丁躍偉您的推测很有道理![抱拳]


丁跃伟:


当然,前提是”畏”与”围”古音同。感谢董师赐教[表情][表情]@董樹寶(會通書院)


郭小武:


@丁躍偉 围,直白,但第一解,求于本形。畏,本形,恐惧,担惊受怕。


董树宝:


本章涉及到了孔子的一个极其重要命题的命题”天“,那我们来谈谈“天”吧。 邢昺《论语注疏》点明本章主旨:“此章记孔子知天命也。”有学者认为“子畏于匡”事件发生于鲁定公十三年,孔子时年五十六岁,正是知天命之年。


《论语》另有一章与本章的语气一致,都表达了孔子知天命的感叹之言。。《论语·述而》7.23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丁跃伟:


我是说传抄过程,以音向传,难免出错。加之始皇帝焚书坑儒,世之传本不多,以致谬误流传


董树宝:


杨伯峻先生曾统计过,在《论语》中,除复音词如“天下”、“天子”、“天道”之类外,单言“天”字的,一共有十八次。在十八次中,除掉别人说的,孔子自己说了十二次半。


概而言之,“天”可以归纳为三种:(1)自然之天(有自然界的意义)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7·19) (2)主宰之天(命运之天,具有人格神的特点)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6·28) 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7·23) 吾谁欺,欺天乎!(9·12) (3)义理之天(具有道德价值意义)获罪于天,无所祷也。(3·13)巍巍乎唯天为大。(8·19)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14·35)


论语·公冶长》5.13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性与天道是儒家重要的哲学命题,本章重点是谈论天道命题。


这个问题很复杂,不好讲!


在这一章中,天具有主宰之天与义理之天的双重特点,:“天“决定了礼乐制度的存亡,不会因匡人的拘禁而遭受影响,此乃是主宰之天,具有超越性;“天”具有浓厚的价值意蕴的道德义理之天,内在于人,具有内在性。


与之相对应,本章也呈现了两种不同的解释,体现了不同的天人关系:一种以汉儒孔安国、马融等人代表的主宰之天的取向,认为夫子乃天命所在,匡人奈何不得。马融:“其如予何者,犹言奈我何也。天之未丧此文,则我当传之。匡人欲奈我何,言其不能违天以害已也。”


一种是以宋儒程颢、张栻、刘宗周等人为代表的义理之天的趋向。《二程集》:“丧乃我丧,未丧乃我未丧,我自做著天里,圣人之言,气象自别。”


朱熹对这两种倾向的评价:““孔氏、马氏旧说,盖以将丧未丧相因而为已决之辞也。精义诸说,则以为相对而未定之辞也。从马氏,则后死者乃孔子之自名;从程子,则后死者当从吴氏为后我而死者。言我若当死,则后人不得与闻斯道;我若未当死,则匡人无奈我何也。”


我今天讲读到此结束,谢谢各位!


郭小武:


@董樹寶 [强][强][强]我补充一些材料。


“畏”字解释:第一种解释是受到威胁,因而恐惧、害怕,也有释家注为“有戒心”。这是本解。《論語正義》:正義曰:《說文》云“畏,惡也。”《廣雅釋詁》:“畏,懼也,恐也。”夫子見圍於匡,有畏懼之意,猶《孟子》言有戒心也。人若因畏而死,亦稱畏。《禮檀弓》“死而不吊者三:畏,厭,溺”是也。


第二种解释以“畏”为“围”的通假字。“子畏于匡”即“子围于匡”。这种解释来源于两字古音相近,孔子被围符合史实。《汉语大词典》10.通“圍”。围困。《论语·子罕》:“子畏於匡。”何晏集解引包咸曰:“匡人誤圍夫子,以爲陽虎。”邢昺疏:“子畏於匡者,謂匡人以兵圍孔子。”《吕氏春秋·劝学》:“孔子畏於匡。”陈奇猷校释:“畏乃‘圍’之假字,畏、圍古音同部,自可假借……《淮南子·主術訓》作‘孔子圍於匡’,尤爲畏、圍通之明證。”


这种说法不如第一种说法生动,且别书作“围”,只是就事论事,不一定非得跟《论语》“畏”字挂钩。


第三种解释见于《論語譯註》——“畏”是拘囚的意思,《荀子·賦篇》云:“比干見刳,孔子拘匡。”《史記·孔子世家》作“拘焉五日”,可見這一“畏”字和《禮記·檀弓》“死而不弔者三,畏、厭、溺”的“畏”相同,説見俞樾《羣經平議》。这种说法比较勉强。《禮記·檀弓》“死而不弔者三,畏、厭、溺”的“畏”,更合理的解释应是上面的第一种解释,即受到威胁,因而恐惧、害怕(导致死亡,比如自杀)。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有这样一段千古流传的名言:“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这段话对于理解本章,有画龙点睛之要。


没,后起字专写作“殁”mò。與,yù,参与其中,“与……同在”。“如予何”,奈我何,能把我怎么样。


《莊子》言:“宋人圍孔子數匝,而弦歌不輟。幾何,將甲者進曰:‘以爲陽虎也,故圍之。今非也,請辭退。’”《韓詩外傳》:“簡子將殺陽虎,孔子似之,帶甲以圍孔子舍,子路慍怒,奮戟將下,孔子止之曰:‘由,何仁義之寡裕也!夫《詩》《書》之不習,禮樂之不講,是丘之罪也。吾非陽虎,而以我爲陽虎,則非丘之罪也,命也。子歌,我和若。’子路歌,孔子和之,三終而圍解。”这两段文字,有助于加深理解本章。


《先进》: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述而》: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这两段文字,可以配合本章学习。


@董樹寶 您的讲解,重平实,重证据,重疏通。学习了[抱拳][抱拳][抱拳]


崔圣:


今天二位老师引大量史家注疏,又做了大量统计、文字训诂,使得本章解读更觉深析。辛苦了[抱拳][抱拳]


刘国庆:


谢谢两位老师精细的导读,论语汇的水平是越来越高了[玫瑰][玫瑰][鼓掌][鼓掌][鼓掌]我也说几句个人看法,敬请各位师友指正


本章的字义,“畏”字有两种理解。第一种是“畏惧”。皇侃《论语义疏》引孙绰云:夫体神知几,元定安危者,虽病围百重,安若泰山,岂有畏哉?虽然,兵势阻险,常情所畏,圣人无心,故即以物畏为畏也。但是,很多人根本无法接受孔子会对匡人有所畏惧,孔子自己也说过“勇者不惧”: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因而,要不孔子不是君子,要么君子也有畏惧。而这两个结论都是没有办法接受的。“虽病围百重,安若泰山,岂有畏哉?”就表明了这个两难的存在。


庄子的时候,儒门已经把"畏"解释成"围"了。荀子把“畏”解释为“拘”,即被匡人围住,而不是孔子自己有畏惧。荀子《赋篇》天下不治,请陈佹诗:天地易位,四时易乡;列星殒坠,旦暮晦盲;幽晦登昭,日月下藏。公正无私,见谓从横;志爱公利,重楼疏堂;无私罪人,憼革贰兵;道德纯备,谗口将将。仁人绌约,敖暴擅强;天下幽险,恐失世英。螭龙为蝘蜓,鸱枭为凤皇。比干见刳,孔子拘匡。昭昭乎其知之明也!郁郁乎其遇时之不祥也!拂乎其欲礼义之大行也!暗乎天下之晦育也!皓天不复,忧无疆也。千岁必反,古之常也。弟子勉学,天不忘也。圣人共手,时几将矣。荀子是把孔子拘匡,认为是孔子时运不济。“其遇时之不祥也。”因而,寄希望于时来运转。“千岁必反,古之常也。”勉励弟子们学习,也是因为"时几将矣",时候差不多了吧?但按照荀子的逻辑,我们可以问:如果没有"天时",学习有什么用?


@崔聖之(管理员) 跟着老师们学啊,期待能水涨船高


《史记孔子世家》对“畏”,也解释为“拘焉”。(孔子)将适陈,过匡,颜刻为仆,以其策指之曰:“昔吾入此,由彼缺也。”匡人闻之,以为鲁之阳虎。阳虎尝暴匡人,匡人于是遂止孔子。孔子状类阳虎,拘焉五日,颜渊后,子曰:“吾以汝为死矣。”颜渊曰:“子在,回何敢死!”匡人拘孔子益急,弟子惧。孔子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孔子使从者为宁武子臣于卫,然后得去。


但把“畏”解释为“围”,有两点问题。第一点是崔述在《洙泗考信录》中所指出的:此必孔子闻匡人之将杀己也而有戒心,或改道而行,或易服而去,仓促避难,故与颜渊相失,故不曰围于匡,而曰畏于匡。若己为所围,生死系于其手,而犹曰“其如予何”,圣人之言,不亦迂乎?第二点是如果是孔子被“拘焉五日”,怎么会有“颜渊后”呢?太史公没有解释。如果把“畏”按照字面理解为畏惧,因畏惧而“改道而行,或易服而去,仓促避难”,没有来得及等颜渊或忘了通知颜渊,才有可能与颜渊失散。因为,个人认为“畏”仍然按照字面解释更为顺畅。


第二个难点是“文”的解释。大体有三种解释:第一种是把“文”解释为“道”,或“道之显者”:何晏《论语集解》引江熙云:言文王之道为后代之轨。朱熹《论语集注》:道之显者谓之文。盖礼乐制度之谓。不曰道而曰文,亦谦辞也。第二种是把“文”解释为“典章文物之显然可见者”,即人类的所有文明创造物:南宋金履祥《集注考证》引何北山曰:所谓文者,正指典章文物之显然可见者。盖当周之末,文王、武王之礼乐悉已崩坏,纪纲文章亦以荡然无有,夫子收散亡,序诗书,正礼乐,集群圣之大成,以诏来世,又作《春秋》,立一王之法,是所谓得与斯文者。


第三种把“文”解释为“典籍”:刘氏《论语正义》:文武之道,皆存方策。夫子周游,以所得典籍自随,故此指而言之。论语中用"文",有与武相对而言的,有与质相对的,有与行相对的,有独立而言的。归纳论语对“文”字单独使用的场合,个人认为应按照最广泛的理解,即把“文”理解为人类的所有精神创造,不见得都是“道”的“显”,也包括文化典籍,典章文物,文武之道。因为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内涵的概括,孔子一生是中国古代精神文化的总结者、继承者。因而自然应该结合孔子一生来看。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这里的文章是相对"成功"而要。而成功包括事之成,业与功。因而"文"似乎就不包涵与物质相关的事业了。


第三个难点,在于“后死者”的所指。一般把“后死者”理解为孔子自己。《论语集解》说:文王既没,故孔子自谓后死者。言天将丧斯文也,本不当使我知之。今使我知之,未欲丧也。马曰:如予何者,犹言奈我何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则我当传之,匡人欲奈我何,言其不能违天以害己也。又引江熙云:言文王之道为后代之轨,己未得述,上天之明,必不使没也。但个人以为,孔子的想法是说,如果“天”不想“未丧斯文”的话,匡人是不会“如予何”的,因而,如果“天之将丧斯文”,匡人就会“如予何”了。如果匡人“如予何”,“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因而“后死者”似乎应该是指在孔子以后出生的人,因为孔子死去而没有办法再接受古代文化了。纵观本章,孔子虽然是把自己的生命归之于天,但确实是在情急之下,宽慰弟子,没有深思熟虑的功夫,不能据此认为孔子就有宿命论的观点。但情急之下,脱口而出的,确实孔子对自己的定位。“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论语集解》:孔曰:兹,此也。自谓其身也。可见孔子心中的文化,是指能够体现在自己身上的,因而只能指人类的精神创造,物质文明并没有包含在内。这也才造成朱熹把儒家解释为“道”的传承者,而不是人类文明的创造和守护者,对于事情的衡量,不是是否有用,是否有利于人类的生活,而是是否“有理”。儒学被窄化为“理学”。


对物质文明的重视,大概应该算是从《易传系辞》开始。《系辞》用穷举的方式,赞述了认证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而为罔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涣。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随。重门击柝,以待暴客,盖取诸豫。断木为杵,掘地为臼,臼杵之利,万民以济,盖取诸小过。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盖取诸睽。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盖取诸大过。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


个人认为,孔子之所以会"畏",正是因为他偃武修文,忽视了物质力量,从而没有能力保护文化创造,情急之下,只能呼天抢地,如农妇一般。假如孔子能够部忽视物质力量,精研守备,文武并重,何至畏于匡呢?


发言完毕,敬请各位师友指正


馬震宇:


[捂脸] 论语中孔子提到“天”的地方有几处,这几处孔子都是在什么样的状态下提到“天”呢?


聂松桥 :


赞成国庆兄的观点[强][强] 个人认为,孔子一生学问行持,锁定一个“人”字。他要求的、要立的、要行的,只是一个“人道”。由此,话分两说。


馬震宇:


是人道还是仁道?


聂松桥 :


第一,他将天与人进行区隔,锁定“天”是形而上的,不说话的,天只是一个抽象的存在(有点相似于向卡淾的上帝),坚决反对将其人格化,坚决反对把“天”请到人间来。这是让“人”自己立起来。这个中国文化最了不起的地方。“子畏于匡”而叹天,只是怨妇一般感慨,表达的是孔子的真性格,不能因此说他宿命论


这是牛的一方面


第二,他的“人道”锁定在“仁”,即“爱人”,直接排斥了物用,也排斥了形而上的思考,只研究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这对中国文化造成致命的影响。


董树宝:


@刘国庆 国庆兄,又是雄讲[强][玫瑰]但这一章关键是孔子对“子畏于匡”这一事件的感慨和评价!对“天”的态度啦[微笑]


张楠:


@聂松桥 何为物用呢


聂松桥 :


科学,技术,经济


馬震宇:


仁道推人道,仅讲人道则狭义化。


聂松桥 :


人道比仁道更为宽泛


张楠:


@聂松桥 何以见得孔子轻之?


馬震宇:


孔子不讲物用,那六艺呢?


聂松桥 :


@张楠 请找一个反证


张楠:


本末先后之别吧


馬震宇:


@聂松桥 相反。


张楠:


@聂松桥 您既然提出轻自然当由您先给出依据啊


这就好比法院判人有罪是要提出有罪的证据么


馬震宇:


孔子不讲经济,科学,技术?如何讲不存在的东西?即使那时有也是很粗糙的。


张楠:


你不能说论语里没有总提这些的重要性就是轻之啊你这好比是说一个物理学家写了很多物理论文所以你得出他看不起化学一样


馬震宇:


孔子畏的是什么?是怕死吗?是怕文化失传吗?还是给予他人信心!


聂松桥 :


@张楠 谢谢[表情]我想声明三点:第一,我这个观点是基于整体感觉,无法举证。第二,没有因此轻慢孔子的意思,更没有悲观孔子的意思,我特别崇拜孔子。第三,我提出此,是为了从而补充之。为我用起见


张楠:


@聂松桥 可以理解您的感觉或许可以尝试理解为重要和更重要的关系[握手]只是更重要的谈的多了给人一种错觉 一ོ


聂松桥 :


儒家的东西,根本就在于自证自悟


孔子锁定“现实人生”,绝不创立宗教,也不充当教主,而把自己锁定在真真实实的世俗之人


馬震宇:


学而实习之。。。;设教,不设所谓“宗教”。


今天到底是要继续凭感觉来学习,还是需要借鉴或引入所谓“科学”来学习。


聂松桥 :


“人情”跟孔子,凭感觉;“物理”学西方,讲科学。


馬震宇:


科学是一种考察方式!但自中国古代发展起了的技术是靠什么呢?


另个人体会,这种感觉是通过实证(实际的践行)才能把握的、体会的。


李嘉:


@馬震宇 今天到底是要继续凭感觉来学习,还是需要借鉴或引入所谓“科学”来学习。认同[强][强][强]


刘国庆:


@董樹寶 我觉得重要的是"文",天的态度虽有问题,但情急之下,不好当真


聂松桥 :


我个人是坚信“《论语》为人人当读必读之书”,会花更多的时间去品评。但我是锁定“修身”二字。同时,学论语还远远不够,我不会试图从论语中去现学术。



——<参考资料>——


预习资料:


【杨伯峻译文】


孔子被匡地的羣众所拘禁,便道:“周文王死了以后,一切文化遗产不都在我这里吗?天若是要消灭这种文化,那我也不会掌握这些文化了;天若是不要消灭这一文化,那匡人将把我怎么样呢?”


【注释】子畏于匡——《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离开卫国,准备到陈国去,经过匡。匡人曾经遭受过鲁国阳货的掠夺和残杀,而孔子的相貌很像阳货,便以为孔子就是过去曾经残害过匡地的人,于是囚禁了孔子。“畏”是拘囚的意思,《荀子·赋篇》云:“比干见刳,孔子拘匡。”《史记·孔子世家》作“拘焉五日”,可见这一“畏”字和《礼记·檀弓》“死而不吊者三,畏、厌、溺”的“畏”相同,说见俞樾《羣经平议》。今河南省长垣县西南十五里有匡城,可能就是当日孔子被囚之地。[表情]后死者——孔子自谓。[表情]与——音预。


【论语集注】


子畏於匡。畏者,有戒心之謂。匡,地名。史記云:「陽虎曾暴於匡,夫子貌似陽虎,故匡人圍之。」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道之顯者謂之文,蓋禮樂制度之謂。不曰道而曰文,亦謙辭也。茲,此也,孔子自謂。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喪、與,皆去聲。馬氏曰:「文王既沒,故孔子自謂後死者。言天若欲喪此文,則必不使我得與於此文;今我既得與於此文,則是天未欲喪此文也。天既未欲喪此文,則匡人其柰我何?言必不能違天害己也。」


【论语注疏】


子畏於匡,包曰:「匡人誤圍夫子,以為陽虎。陽虎曾暴於匡,夫子弟子顏尅時又與虎俱行。後尅為夫子御,至於匡。匡人相與共識尅,又夫子容貌與虎相似,故匡人以兵圍之。」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孔曰:「茲,此也。言文王雖已死,其文見在此。此,自謂其身。」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孔曰:「文王既沒,故孔子自謂後死。言天將喪此文者,本不當使我知之。今使我知之,未欲喪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馬曰:「其如予何者,猶言奈我何也。天之未喪此文,則我當傳之。匡人欲奈我何,言其不能違天以害已也。」打開字典【疏】「子畏」至「予何」。正義曰:此章記孔子知天命也。「子畏於匡」者,謂匡人以兵圍孔子,記者以眾情言之,故云「子畏於匡」。其實孔子無所畏也。「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者,孔子以弟子等畏懼,故以此言諭之。茲,此也。言文王雖已死,其文豈不見在我此身乎?言其文見在我此身也。「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者,後死者,孔子自謂也。以文王既沒,故孔子自謂已為後死者。言天將喪此文者,本不當使我與知之。今既使我知之,是天未欲喪此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者,如予何,猶言奈我何也。天之未喪此文,則我當傳之。匡人其欲奈我何,言匡人不能違天以害已也。[表情]注「包曰」至「圍之」。[表情]正義曰:此注皆約《世家》,述其畏匡之由也。案《世家》云:「孔子去衞。將適陳,過匡。顏尅為僕,以策指之曰:『昔日吾入此,由彼缺也。』匡人聞之,以為魯之陽虎。陽虎嘗暴匡人,匡人於是遂止孔子。孔子狀貌類陽虎,拘焉五日。匡人拘孔子益急,弟子懼。孔子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巳下文與此正同,是其事也。


励志人生网欢迎您相关推荐

  • 兹的成语-《论语》共读,文不在兹

    今天我们先来谈“子畏于匡”事件,《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家语》对该事件都有记载。《史记·孔子世家》的记载:将适陈,过匡,颜尅为仆,以策指之曰:“昔吾入此,由彼缺也”。-兹的成语

    励志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