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励志人生 > 励志名言 > 摘抄加感悟-摘抄加感想是阅读的好方法

摘抄加感悟-摘抄加感想是阅读的好方法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9-11 11:04:06
阅读:
最新资讯《摘抄加感悟-摘抄加感想是阅读的好方法》主要内容是这本书的重点讲述的阅读方法就是摘抄加感想摘抄加感想“无论在手机里保存多少本书,书里的内容都不会被保存在脑子里。-摘抄加感悟,现在请大家看具体新闻资讯。

看了这本书后,感觉我多年以来看的书都浪费了经过总结,这本书的重点讲述的阅读方法就是摘抄加感想






摘抄加感想


“无论在手机里保存多少本书,书里的内容都不会被保存在脑子里。用这本书的关键词来比喻的话,就是这些内容既不能融入你的身心,也不能变成你无形的财富。与之相反,尽管抄完全书也不一定会记住全部内容,但某段文章、某个词、作者的语气和思想等等, 都会随着抄写时的身体感觉被深深地刻印在头脑和身体中”




像是我这种有资源收集癖的人,总是喜欢以量来取胜,却不重其质。我电脑有无数的学习书籍但基本一本都没看过,我网盘有无数的电影,而我只看过寥寥几部,我steam有60个游戏,而在线的时间超过一个小时的游戏却只有那么三四个。确实,认真地阅读一本书,哪怕是笨拙地阅读一本书,也会比囫囵吞枣地阅读20本书要好。



“具体来讲,就是将想读的书和读过的书都记在同一个笔记本里,不设分册。”




我竟然也摸索到这种做法了,我现在无论是上什么课,都是带同一本笔记本。不过我还有一些是没有做好的,像是我的github项目分的太乱了,我今天整理的时候都晕了。



“通过记录掌握选书主动权”“制作购书清单的第二个理由就是,它能帮自己找到真正想读的书。”“仔细想想,我们之所以会买那些根本不读的书,根本原因就是冲动购买。总是想着这本书或许有用”


我看前面的时候,我还在好奇“这本书为什么总是在强调我们应该如何购书?”。


怎么说呢,对于我来说,我的问题是我买回来的书太多了,而真正看了的又很少。我是一个“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的人。应该作者强调的是我们应该先买哪一本书,哪一些书是值得买,哪一些书是不值得买的吧?


而现在看到这段我才发现,原来是我 “没有找到选书的主动权” 。现在想来,生活也是如此,什么都喜欢也就相当于什么都不喜欢。就像我们看动画,有的人说这一部好看,然后我们就去看这一部了,然后又有人说那一部好看,然后我们又去看那一部了,但其实我们没有足够的精力去做那些 “别人说是应该做的事情” 。也不是说我们不应该去听别人的意见,而是应该先验证一下自己的行为是否真的有问题,是否别人的意见会使你有决定性的改变,没有问题没有决定性的改变的话,就继续先做好自己想做以及正在做的事情。在此之后,才将别人的意见纳入考虑范围中。


“你看,那边的女生太漂亮了。”


“哦,是很漂亮,但我的心现在已经住不下第二个了。”



“好奇心固然很重要,但如果不随时记录下来,也只会是一个漫不经心的小想法。瞬间的思考就像沸水里的气泡,只会出现一瞬间如果马上把想法记下来,就算字迹再潦草,也比什么都不记好的多。以后看到这段笔记,可以从这个小小的想法展开思考,说不定能得到一个绝妙的创意。”




这个我也深有体会。灵感总是像一场梦,睡醒了,也就什么都忘了。我补充一句,灵感的爆发总是在比较闲而心情比较舒畅的时候。焦虑的时候大脑总是在思考正在焦虑的事情,而忙的时候,大脑总是在思考正在忙的事情。不过我认为太闲也是不会有灵感的,因为太闲的时候连思考都不会思考了。灵感总是在忙碌过后,心情舒畅的时候迸发出来。



“一切都应该以‘能坚持下去’为先”




好吧,这就是我每天只做一点点的理由,但也不能太少哦。



“当你决定以写读书笔记为前提去买书、读书的时候,对读书的认识也会发生巨大的转变。”




我之前总是买一堆书而又不读,总是以为我买了这本书就一定回去看。但其实才不是这样的,我家有很大一部分的书都在积尘。现在想来,我买书这个行为,可能只是一种单纯的消费欲望。恩,就是冲动消费。



“在记录感想时,不要想一些揣测或者外来的想法,而是要写写自己的心声,也就是感受和想法,这样会让读书笔记更有内涵。”




好吧,我就是那种没有内涵的人,我之前写读后感的时候,很多都是引用别人的感想。不过在用了这本书的在摘抄后写感想的方法,我倒是能写出挺多内容的。



“等一下,不写上这个人是哪里厉害,为什么厉害的话,下次再读到这句就会看不懂吧?”




是的是的,说话不能过于笼统,太过概括性的话说了感觉等于没说。我就是这样只会说“很厉害”的人。。。



“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为了坚持写读书笔记而走形式主义。不管采用什么方式,都要脚踏实地地写笔记,并真正理解书的内容。”




前几天有个同学看见我微信推文曾经发过一百多篇表示有点惊讶。其实我也是挺惊讶的,不过细看那一百多篇,现在看来,其质量实在是惨不忍睹,也可能是时间长了之后,我能更客观地看待我之前所写的文章吧。我那时候为了能够每天写出一篇微信推文,确实渐渐地走上了形式主义的道路上了。我现在为了把控文章质量,宁愿一周少写几篇。



“摘抄和评论交替进行,是为了在摘抄之后,趁着印象还鲜明写下自己的感想。要是等摘抄完所有文章再去从头开始按顺序写评论,一定会忘记之前看文章时的感想。就像每做完一道数学题都要马上对答案一样,自己的思考也要立即落实到纸上。”




我认为 摘抄加感想 是这本书中让我收益最多的方法。现在想来,像是以前, “我看完一本书然后盖上,来写” , 这简直就是荒唐,内容我都忘得七七八八了,我还感想个*。



“只摘抄对自己来说很重要的文章。因为即使是客观上很重要,而眼前的信息无法与自己正在感性层面上产生共鸣,那再读多少次也不会有感想。”




这就是我不应该抄目录的原因。



“为了向对方传达自己想说的内容,我们会自觉地将原来杂论无章的想法组织起来,然后才能通顺地说出来或写出来。由此可见,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想法可算是最常见的思想输出。哪怕是你自认为非常了解的事情,一旦需要像别人说明或写下来,还是会出现很多模糊不清的内容。正因为这样,演讲和写作都需要经过全面的准备才能开始。”




“人并不是因为无所不知而去发表演讲或出书,而是通过演讲和出书让自己达到了新的高度,成为某一领域内的专家。”




所以我觉得写博客以及写文档是一个较好的内容输出的途径,我也是为了让自己能够 “真正明白某一件事情” ,而试着跟同学们讨论。但同时又很害怕自己会在表达的时候有什么差错。我们写的博客,要写成除了博主其他人都能容易理解才行。我写的博客经常就是只有我自己一个人能看懂。。。



随想


  1. 没有经过加工的想法很快就会消失。我总是缺乏对我看过的作品的深入思考,我是否应该在看小说的时候,问一下“这个角色为什么会有这种行为?”。
  2. 原来,读书过程中是不需要做笔记的,尽管读下去就好,但是需要做一下标注,当你看完的时候要回过头来做笔记。
  3. 这本书的年代是有点久远了,起码是十年前的那种水平。因为书中基本只是讲实体书该怎么读,而今天电子书已经普遍盛行了。我的话,我基本上现在只会看电子书了。就像微信阅读什么的,我就挺喜欢,因为在上面我可以跟各个喜好同一本书的人进行交流。
  4. 对美的东西的欣赏需要全神贯注。

总结


我认为这本书是有重点的,重点就是 摘抄加感想 。而且一本书至少要读两次,第一次标记自己认为的有感觉的段落,第二次就是对这些标记的段落进行摘抄,而在摘抄的过程中对所摘抄的段落进行评论,也就是写感想。然后这样就会异常的印象深刻而且也会有独到的想法了。




每日一图




本文作者:niracler


本文链接: www.niracler.com/2019/03/16/摘抄加感想是阅读的好方法/


版权声明: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BY-NC-SA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


励志人生网欢迎您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