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励志人生 > 励志名言 > 张冠李戴造句-关公的头巾为什么是绿色的?原来是张冠李戴了

张冠李戴造句-关公的头巾为什么是绿色的?原来是张冠李戴了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9-19 10:44:09
阅读:
最新资讯《张冠李戴造句-关公的头巾为什么是绿色的?原来是张冠李戴了》主要内容是在民间雕塑、画像或某些影视剧中,关羽的标准形象是“绿战袍、赤兔马、偃月刀,紫面长髯,外加一袭绿头巾”。-张冠李戴造句,现在请大家看具体新闻资讯。

关公的头巾为什么是绿色的?原来是张冠李戴了。关云长的头巾为什么是绿的?民间画师:抄错了!


在民间雕塑、画像或某些影视剧中,关羽的标准形象是“绿战袍、赤兔马、偃月刀,紫面长髯,外加一袭绿头巾”。在现代人的概念中,男人戴顶“绿帽子”那是最尴尬的事。绿帽子隐含的意思是一个男人的女人和别的男人暧昧、相好,作为男人,被人戴绿帽子是件很不光彩、很丢人、丢脸面的事情。


身有“武圣”之尊的关羽,为何被人“戴”了绿帽子呢?原来,关羽的“扮相”是被张冠李戴了,或者说是民间艺人在创作关公像时给抄错了。为什么这样说呢?要想讲清楚这个问题,还得从古人对颜色的运用说起。


几千年的华夏文明史,就是一部礼乐史,在讲究高下尊卑的古人那里,衣服不可以随便穿、帽子也不可以随便戴的,从样式到色彩,都是有明文规定的。比如大家所熟悉的“衣冠禽兽”,最早就是一个与服饰等级有关的中词语,来源于明代官员的服饰。明朝规定,文官官服绣禽,武官官服绘兽,品级不同,所绣的禽和兽也不同其具体规定是:


文官一品绣仙鹤,二品乡绣锦鸡,三品绣孔雀,四品绣云雁,五品绣白鹇,六品绣鹭鸶,七品绣鸳鸯,八品绣黄鹂,九品绣鹌鹑;武官一品、二品绘狮子,三品绘虎,四品绘豹,五品绘熊,六品、七品绘彪,八品绘犀牛,九品绘海马。


除了图案上有规矩,颜色也有等级:文武官员一品至四品穿红袍,五品至七品穿青袍,八品和九品穿绿袍。这样的等级要求,是脱胎于前朝对色彩尊卑意义的划分。中国古代把颜色分为正色和间色两种,正色是指青、赤、黄、白、黑5种纯正的颜色,间色是指绀(红青色)、红(浅红色)、缥(淡青色)、紫、流黄(褐黄色)5种正色混合而成的颜色。间通“贱”,因而间色的地位比正色要低。


正色和间色成为明贵贱、辨等级的工具,丝毫不得混用,比如孔子曾说“红紫不以为亵服”,不能用红色或者紫色的布做家居时的便服。比如,秦朝就崇尚黑色。古书上说:“秦尚黑,为水德。”秦国早先,生活在荒蛮的犬戎地带。秦穆公的父亲为了“水”,为了能够把马放到黄河边上来,他就向东迁徙,定居在了雍城这个地方。五行之中,水为坎,其色主黑。


色彩尊卑虽有划分,但是,由于各朝统治者的喜好不同,这些颜色的地位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作为间色的紫色本来是卑贱之色,《释名·释采帛》:“紫,疵也,非正色,五色之疵瑕,以惑人者也。 ”但是,春秋第一霸主齐桓公偏偏喜欢紫色。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以至于当时5匹生绢也买不到一匹紫色布。“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韩非子》)。”


齐桓公的乱穿衣,在孔子看来,这是礼崩乐坏的表现,痛心疾首的孔子直接跳了出来,痛斥齐桓公:“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论语 第十七章 阳货篇》)。”


只是,经过齐桓公这一“闹”,紫色的身价立马上去了,一跃而位居正色之列。正是受此影响,南北朝创立了新的五等官服制度,其排序依次为“朱、紫、绯(深红色)、绿、青”。到了唐代,这种官服制度又得到细化:三品以上的官员穿紫色官服,四品着深绯色,五品着浅绯色,六品着深绿色,七品着浅绿色,八品着深青色,九品着浅青色。


慢慢地,人们又用“红”取代了“朱”,“大红大紫”者身份显赫,而“紫袍金带”也成了高官显贵的代名词。从上述情况来看,相较于红色与紫色而言,绿色或青色就是低等级色了。


武则天当政时期,有一个叫傅游艺的官员擅长拍马屁,一年之间自青而绿而朱而紫,时人号为“四时仕宦”。白居易的著名诗句“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眼泪滴湿的青衫,不是普通的衣服,正是象征着自己被贬为九品芝麻官的绿袍子。


最终,碧青绿诸色更沦落为贱民所穿服装之色。唐代地方官吏对犯罪之人“不加杖罚,但令裹碧头巾以辱之(《闻见录》)。”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大唐时一个叫李封的县令,他对于杖罚制度很是不以为然,于是发明了这种新的惩罚方式:对于原来要接受杖罚的犯罪分子,免去皮肉之苦,只在犯人头上戴上一顶碧绿头巾,并且按犯罪程度决定佩戴的天数多少,不到时间不准摘下。


按理说戴上绿帽不痛不痒,总比被毒打一顿舒服多了吧。然而,这样惩罚方式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该县犯罪率急剧下降。正所谓人要脸树要皮,谁也不愿意头顶着一个代表违法乱纪的绿头巾。


就这样,绿色成了“低等”的代表色,也是古代人心中,最看不起、最不愿意尝试的服装颜色。但是这时候,绿帽子和男女偷情依然扯不上关系。将绿色与“红杏出墙”联系到一起的,是因为元朝的一项制度。


自元代开始,碧绿青诸色的服装限于“失足女”、“乐人”所穿。《元典章》规定:“(失足女)穿皂衫,戴角巾儿;(失足女)家长并亲属男子,裹青头巾。”元代时,家中有女子在青楼从业的,家中男子一律戴青头巾,这是有据可查的最早将青(绿)与女性不雅行为联系到一起的实锤史料。


明太祖朱元璋更是将这一制度发挥到极致,朱皇帝于洪武三年下诏规定:“教坊司乐艺着卍字顶巾,系灯线褡膊,(失足女)明角冠皂褙子,不许与民妻同。”同时还规定:“教坊司伶人常服绿色巾,以别士庶人服”。朱元璋明令让失足女家中的男子必须头戴绿巾,腰系红褡膊,足穿带毛猪皮鞋,不许在街道中间行走,只准在左右两边“靠边走”。由此一来,人们见着戴“绿帽子”的便知其家中那位是“青楼一族”,戴“绿帽子”也就成为某男子的妻女行事不轨的俗称。


关公的绿头巾又是怎么回事呢?这还得从中国古代青楼业的创始人管仲说起。管仲是春秋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本人执政能力极强,担任齐国宰相之后,助齐桓公称霸诸侯国,被誉为“华夏第一相”。在辅助齐桓公期间,为了给朝廷创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就有设置官营的娱乐场所。


《战国策》:“齐桓公宫中七市,女闾七百”。《坚瓠续集》记:“管子治齐,置女闾七百,征其夜合之资,以充国用,此即教坊花粉钱之始也。”所谓的“女闾”,也就是咱们后世所说的青楼。因而,身为宰相的管仲又有了另一重身份,就是青楼业的祖师爷和保护神——白眉神。


是祖师爷,当然要得到供奉,所以,明清之际的青楼中都供有“白眉神”管仲的画像。“白眉神”管仲的形象是“头戴绿巾、眉白而眼赤、长髯伟貌,骑马持刀”,这样貌与关公像非常相似。不知情的恩客进来看到一尊长髯伟貌、骑马持刀的圣像,就错以为是“武财神”关公像了。


明朝沈德符的《万历野获编补遗》就有相关记载:“近来狭邪家多供关壮缪像,予窃以为亵渎正神,后乃知其不然,是名白眉神,长髯伟貌,骑马持刀,与关像略肖,但眉白而眼赤。京师相詈,指其人曰‘白眉赤眼儿’ 者,必大恨,其猥贱可知。狭邪讳之,乃嫁名于关侯。坊曲倡女,初荐枕于人,必与艾豭同拜此神,然后定情,南北两京皆然也。”


沈老师的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其文大意是说,近来的青楼之家多有供奉关公像的,我本来以为这太亵渎正神了。后来才知道不是这么回事,她们供奉的其实是“白眉神”,长髯伟貌,骑马持刀,与关公像很像,不同的是,他的眉毛是白的,眼睛是红的。并且,从业女子第一次出柜时,还要与男客同拜这位假冒“关二爷”的“管大爷”。


慢慢地,民间画师在绘制关公圣像时,也误将“管大爷”的绿帽子也移植到“关二爷”头上了。时间一久,关公的形象就定格为“绿战袍、赤兔马、偃月刀,紫面长髯,外加一袭绿头巾”。认真说来,“关二爷”头上的这顶绿头巾竟然是一群失足女给他戴上的。关公被“绿”,是不折不扣的“张冠李戴”了。


图片来自网络


励志人生网欢迎您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