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励志人生 > 名人名言 > 有关孝的名言-朱子格言启示录:家和万事兴,至情至孝是根本

有关孝的名言-朱子格言启示录:家和万事兴,至情至孝是根本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12-02 19:26:17
阅读:
最新资讯《有关孝的名言-朱子格言启示录:家和万事兴,至情至孝是根本》主要内容是众所周知,在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朱熹是一个响亮的名字。他作为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教育家,被世人尊为儒学大家,位列孔子庙十二哲人之列,在。-有关孝的名言,现在请大家看具体新闻资讯。

朱熹:小短文蕴含大智慧


◆◆


文 |石禄生


01


品藏天下,为您揭开历史的迷藏。


众所周知,在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朱熹是一个响亮的名字,他作为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教育家,被世人尊为儒学大家,位列孔子庙十二哲人之列,在中华儒文化层面受到千秋膜拜。就像世人因敬仰孔丘而尊称其为孔子一样,人们也因尊敬朱熹而称其为朱子。



既然朱熹这么有名,历史地位又如此突出,自然他的著作也几乎悉数被世人传承记录下来。但在时间和空间的双重维度下,任何文化的传承并不是绝对有序的,在杂乱无章的收集和流传中,总有些散乱的珍珠会被遗落在历史的角落里。


这不,历史上朱熹写过一篇只有短短两百多个字的格言警句,对个人的品行修为做了详细的规范,可谓字字如金,但由于整理失序的原因,这篇没有标题的朱熹小短文并没有进入主流的历史视野,甚至几乎被遗忘。


近日,一组载有朱子格言的明清时期文化楹联惊现于世,这让朱熹的这篇短文得以重现天日。



朱子格言楹联(藏于福建品藏文化公司)



如图所见,这副古朴的警句楹联共计八幅,文首没有标题,文末落款“右敬録晦翁粹语”。“右敬録”意为怀着尊敬之情抄录下右边的文字,但抄写人是谁,没有署名。而“晦翁”,则是朱熹晚年的字号,这一点人所共识,没有疑义。“粹语”,用当今的话来说,就是格言警句的意思。


很显然,这组楹联文字,是明清时期的某个文化人抄录下了朱熹的某篇格言短文,并制作成楹联,用以家中装饰及阅读自省之用。如果不是这副楹联的收藏问世,世人并不熟悉朱熹曾写过这样一篇用于修身养性的警句。


02


值得注意的是,朱熹的这篇小短文,总共只有十长句,但涉及到的历史人物达二十人。文中所提每个人物的事迹都有可供世人效仿的闪亮之处,这也是朱熹写下格言用于自省的本意。


再看这些历史人物所属的朝代,分别计有战国、东西两汉、北宋等时期。考虑到朱熹本人是南宋时期的儒学大家,他列举人物的思路显然是经过特别考量的,即人物事例远近结合,如此更有说服力。战国与汉为“远”,北宋之于朱熹而言则为“近”。



从这一角度分析,也进一步验证了该文是朱熹所做无疑,落款所提“晦翁”即为朱熹,而非其他与之撞车的同名号“晦翁”者。试想一下,如果是宋代以后另有“晦翁”者写此短文,在列举历史人物的时候几乎不可能不提到南宋及其之后的人物(而在这副楹联文字中是没有的) 。


有关这副楹联及其所载格言的历史背景分析完毕,接下来我们来逐句探讨一下短文警句,摆事实、讲道理,说说为什么朱熹的这篇格言小短文字字如金,极具教育和启示意义。



先看第一句:“虞舜能顺亲之心,曾参能养亲之志,吾人不可无此孝思。”这句话开宗明义,点明了朱熹心目中的贤人必须具备的第一质素:对亲人要孝和顺。并且提出了两个参照人物:虞舜和曾参


03


众所周知,尧舜禹是中国上古时期活跃于黄河流域的三位德才兼备的部落联盟首领,用后人的眼光去看这三个人都是远古“圣王”。朱熹短文中提到的虞舜,指的就是舜,本名姚重华。舜受尧的禅让称帝以后,改其国号为“有虞”,所以舜又被称为“虞舜”。



南宋画家马麟绘制的尧、禹画像


当然了,关于尧舜禹的仁德无边,是传说也好,还是历史记载也罢,后世都不乏名家比如李白、韩非子等,对他们的品行或事迹提出过质疑,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论点是:“尧幽囚、舜野死。”即尧被舜囚禁而死,舜篡了尧的儿子丹朱的帝王位,根本不是受禅让而登基的;后来舜死于南方的野地,也有被继承者禹逼迫的成分。


总之有观点认为,尧舜禹的权力交接过程,未必真的是出于大公无私的禅让,而是充满了血腥的色彩;他们的仁德形象,是后世的儒家人编造出来的。


但是话说回来,早年的时候,舜的人气的确是靠“孝顺”和“谦让”的作风累积起来的,这点绝对错不了。如果没有这两个特质,舜根本就得不到拥戴,后来就算真的残暴篡位,没有早年的人气基础是不可能成事的。所以,朱熹说舜能“顺亲”是完全成立的。



朱熹画像


此外,朱熹本人也是儒学大家,在儒家的历史传承语境下叙事也属理所当然,孔子都说了舜是圣人,朱熹有什么理由不这么认为?所以说,有关世人对舜的品行质疑,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内。


那么舜是如何“顺亲”的呢?



舜画像


儒家的文本记载说,舜早年丧母,后来又有了继母,再后来继母生了儿子象。舜虽然勤劳实干,耕田、砍柴、打渔、经商,无所不精,而且为人又谦和,但舜的父亲、继母、弟弟三个人总是联合起来欺负他、排挤他。面对家人的欺压,舜是怎么做的呢?他从来都是以德报怨,尽量顺着家人的心意,不反抗,不争辩,一如既往地对家人好。舜越是谦让,家人越是怨恨他;但反过来左邻右舍对舜却越来越拥戴。为什么?无疑是舜的品行令人折服。


话说有一次舜爬上家里的仓房屋顶修房子,继母和弟弟就在下面纵火,企图烧死舜,但舜及时跳下屋顶,逃过一劫。后来家里挖井,舜任劳任怨跳入井中挖掘,父亲、继母、弟弟三人就在上面填土,打算活埋了舜,结果又被早有准备的舜从旁边的暗沟里逃走。



屈辱的境遇一而再再而三,但舜从不试图正面反抗,反而笑颜以对,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他孝顺自己的父亲,不想让父亲有一丝的为难。也正是出于这种心理,舜干脆出走他乡,来到黄河流域,这才有了后来称帝的殊荣。


用今天的眼光去看,舜的这种“顺亲”态度,丝毫不值得提倡,反而是一种性格迂腐。但在儒家的语境下,这却是一种至高无上的美德。儒家都是教人要做圣人的,朱熹的短文初衷也不例外。所以说,提倡舜style的“顺亲”姿态,根本就是圣人之心,这在古代儒家修行层面自有它的合理性。


04


根据朱熹短文,我们再来看曾参的“养亲”之志。曾参是孔子的得意弟子,他与孔子、颜子(颜回)、子思、孟子比肩共称为五大圣人。曾参的至高成就,就是孝道至圣。他做到的“养亲”之孝,简直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我们可从几个方面来阐述一下。



曾参画像


作为孔子门下的儒家知识分子,曾参本有从仕的心愿,即便是他的老师孔子,不也有过周游列国希望大展宏图的尝试吗?正好齐国对曾参很看重,三番五次想要聘请他去做官。但曾参始终没有去,为什么?因为他不愿远离父母,觉得在家赡养父母是天大的事,任何与此相冲突的事情都不予考虑。


曾参的确做到了守在家里赡养父母,远门几乎不出,出门三两日必回。曾参的“养亲”标准,绝不是粗茶淡饭这么简单,而是每餐必有酒肉,当然前提是他也有挣取银两的本事。让父母吃好,是曾参的首要“养亲”标准,他做到了。



此外凡是父母没吃过的美味,曾参本人一概不吃。据说曾参的母亲过世后,有一次他在别人家里吃到了生鱼片,嚼了几口觉得味道实在美妙,但猛然想起母亲在世的时候可没有吃过这么美味的东西,于是又吐了出来:“俺娘都没吃过,我也不能吃。”至此他终生不吃生鱼片。


曾参据说特别珍惜自己的身体,每逢有小病微恙,他都要把一干弟子叫到身边来,让他们帮忙检查一下他的全身上下是否完好。按照曾参的意思:“身体是父母给的,如果有损伤,那就对不起父母了。”《孝经》有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曾参是将这一思想贯彻得最彻底的人。


成年以后,曾参没少挨他父亲的打。每次父亲揍他,他都不逃避,心甘情愿挨父亲的揍,理由是:“我惹父亲生气,挨打能让他消气,所以是值得的。”不管父亲揍得他有多狠,曾参都是逆来顺受的态度。这一点让他的老师孔子很不满,于是孔子教训他说:“你父亲打你,小揍你可以不躲,但大打你还不跑,反而是不孝了。”



曾参感到不解,孔子就告诫他说:“如果令尊真的打伤了你,他也会伤心、愧疚;如果不小心打死了你,那他就犯了命案,要吃官司的。狠揍你的时候,你不逃跑躲开,假如酿成大祸,那不是你的不孝吗?”曾参一想也对,从此以后小打顺受,大打躲开,全心全意向上古“圣王”舜学习。


从舜和曾参的孝道事例可以看出,朱熹在格言短文的第一句就搬出这两个人来,无疑是主张孝道思想要达到顶级境界才算合格,他写道“吾人不可无此孝思”,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要做“圣人”的目标。这也是朱熹写下这样一篇格言警句的初衷,本意如此;至于它是否适用于凡夫大众,则另当别论。


朱熹格言楹联故事第一讲,就先聊到这里。下回我们再来探讨短文第二句:“大禹有昌言之拜,元公有吐握之勤,吾人不可无此恭逊。”敬请期待。



朱熹格言楹联,抄录并制屏于明清时期,现收藏于福建品藏文化公司。格言全文如下:


  • 虞舜能顺亲之心,曾参能养亲之志,吾人不可无此孝思。


  • 大禹有昌言之拜,元公有吐握之勤,吾人不可无此恭逊。


  • 王沂公生平志不在温饱,范文正少时志便任天下,吾人不可无此期许。


  • 韩琦不责碎玉之胥,刘宽不叱飜羹之婢,吾人不可无此度量。


  • 赵清献公无事不可告天,司马温公无语不可对人,吾人不可无此光明。


  • 杨伯起却暮夜之金,罗一峯拒奔楼之女,吾人不可无此正大。


  • 韩淮阴甘受胯下之辱,蔺相如谨避廉颇之威,吾人不可无此舍忍。


  • 范纯仁不言人非,郭林宗不为危论,吾人不可无此浑厚。


  • 刘忠定谨告诫一语,范忠宣遵忠恕二字,吾人不可无此服习。


  • 苏季子引锥刺股而自奋,司马光员木为枕以自警,吾人不可无此勤苦。


励志人生网欢迎您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