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励志人生 > 名人名言 > 有关战争的诗句-毛主席诗词里的心路解读 毛主席写的最后一首战争诗是哪首?

有关战争的诗句-毛主席诗词里的心路解读 毛主席写的最后一首战争诗是哪首?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12-06 02:46:26
阅读:
最新资讯《有关战争的诗句-毛主席诗词里的心路解读 毛主席写的最后一首战争诗是哪首?》主要内容是为什么毛主席停歇10年重拾诗笔?1947年3月末,陕北。朝雾弥琼宇,征马嘶北风。毛泽东,正走在转战的路上。几天前,胡宗南挥师四十万大军直逼延安,毛泽东决定,唱一出“空城计”。他要用延安换取整个中国。后来的历史,印证了他的这个深刻预见。-有关战争的诗句,现在请大家看具体新闻资讯。


为什么毛主席停歇10年重拾诗笔?

1947年3月末,陕北。朝雾弥琼宇,征马嘶北风。毛泽东,正走在转战的路上。几天前,胡宗南挥师四十万大军直逼延安,毛泽东决定,唱一出“空城计”。他要用延安换取整个中国。后来的历史,印证了他的这个深刻预见。


看过我们节目的朋友多少有所了解,当年在解放战争时,毛泽东转战陕北和蘑菇战术,让胡宗南和他的主力军吃了鳖。可这转战的一路上,却急坏了毛泽东身边的警卫员。


原来,此时的毛泽东肺炎初愈,身体还很虚弱,平时烟不离手,这会儿也不敢抽了。由于怕他经不起长途跋涉和马背颠簸,警卫员们特意找了一副担架,准备在他行军困难时使用。


但毛泽东却不肯,宁可走路骑马也不用。急的小战士们跟在后面使劲儿劝:“您还是坐上去吧,您不坐我们也得扛着。”毛泽东不干:“这是你们自找麻烦,我又没有要你们背!”说罢,他还是和大家伙一起徒步行军。


一天,不知是谁,弄来了根柳木棍作扁担。警卫员孙振国灵机一动,拿了它送给毛泽东说:“您就用这根柳木棍做拐杖吧,这样走起路来也许会省力一些。”


毛泽东接过木棍,拄着在泥泞的小路上试走了几步,别说,还真舒坦。于是就这样,一匹大青马,一根柳木棍,毛泽东在陕北广袤的黄土高原上同胡宗南的军队兜圈子。指挥着这场浩罕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


枕戈待旦的日子里,毛泽东骑在马背上重又找回了长征途中一再迸发的诗情和想象。他曾经停歇了十年的诗笔,也终在1947这个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上重新启动,


朝雾弥琼宇,征马嘶北风。


露湿尘难染,霜笼鸦不惊。


戎衣犹铁甲,须眉等银冰。


踟蹰张冠道,恍若塞上行。


这是一首穿雾迎风、披霜带露的行军诗,一字一句都刻画着战士们前进的步伐。十年再提笔,毛泽东借用了唐人 “大漠孤烟直”的边塞诗风,却并不抒发“将军白发征夫泪”的余感。一句“踟蹰张冠道,恍若塞上行。”别有洞天。


张冠道,是他当时转战中经过的一条路。“走在张冠道上,仿佛是回到古时的长城边塞。”毛泽东借用诗句,来了一次古今的穿越。而究竟去向何方,他并没有说。用今天的话形容,颇有些“开放式结尾”的味道在里面。毛泽东对大地有着深厚的眷恋,这一生,他始终在行走着,而他脚下的中国,也正在前行着。随着沙家店、蟠龙镇几次大捷,边关的战争渐渐奏起胜利的凯歌。到1947年9月,彭德怀率领的西北野战军已经扭转了陕北战局。兴奋异常的毛泽东重新书写12年前的“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寄给了他。


这一天,适逢传统节日的中秋,漫步在神泉堡附近的黄河边,回想这一年多来的战局转变,节节取胜,毛泽东,又提笔了。


秋风度河上,大野入苍穹。


佳令随人至,明月傍云生。


故里鸿音绝,妻儿信未通。


满宇频翘望,凯歌奏边城。


春秋代序,万象更新。在毛泽东的眼前,曾经走过的那些峭壁断崖、深沟险壑都已在身后,从当初中共中央机关主动撤出延安,到转战半年最终夺取陕北战局的胜利。他所看到的是无数人民的信任与期待,而他脚下的土地也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毛主席写的最后一首战争诗是哪首?

1949年4月21日,中央军委毅然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于21日黎明前,开始渡江。一时间,万舟飞渡、百舸争流、军民共济、同仇敌忾。曾经让蒋介石认为“共军绝对过不来,即便能过来也要好几个月”的天堑江防,三天之内,即被全线突破。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


人间四月天,北京香山,双清别墅,又迎来了最舒心的时候。据身边工作人员讲,1949年4月24日,当毛泽东移步后山凉亭,坐下来阅读《人民日报》上,有关南京解放消息的时候,他的脸上,洋溢的是庄重与从容。摄影师徐肖冰在别墅池塘边按下了快门,留下了这张动人的照片。而1949年4月24日这一天,毛泽东诗意浓浓。自1948年东渡黄河,从移驻西柏坡到进驻北平的一年多以来,毛泽东,又开始写诗了: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这首《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是毛泽东写的最后一首战争诗。在这幅多年之后毛泽东亲笔写就的珍贵手稿中,我们依然能从这行文和笔触中感受到那种酣畅淋漓,犹如渡江战役本身一般,给人以势如破竹的感觉。毛泽东的感情、才气和思想,也一气呵成、一泻千里。


此时的毛泽东,抛却了前人的怀古之思,“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在毛泽东看来,南京获得新生,是人民的胜利,也是历史的胜利。


这一次,“天”不再是神话,不再是指代,而是中国人民头顶上实实在在的天。解放在即,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千年来压在中国劳动人民头上的大山被彻底粉碎,此所谓真正的“天翻地覆”。


然而,毛泽东的目光精骛八极、视通千古,绝不会局限在一次战役的视野之中。越是大胜大喜,他的思绪就越加冷静——楚汉相争时,西楚霸王项羽在长江之界息兵罢战的教训如在眼前,只有“宜将剩勇追穷寇”,才能使中国真正获得“天翻地覆”的历史巨变。


此时的毛泽东,思绪也飞得更加深远,天若有情天亦老,是他借用唐朝诗人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的诗句。倘若苍天有情,看尽人世的生生灭灭,盛盛衰衰,目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黑暗残酷,也要因痛苦而变衰老。


天地沧桑,世事更变,绝非冥冥天意所支配和主宰,只有“人间正道”才能企及。那么,毛泽东笔下的“人间正道“,究竟是什么呢?


新生的战胜腐朽的,先进的取代落后的,这就是人间正道。蒋家王朝的覆灭,南京的解放,就是天地沧桑、历史巨变中的人间正道。光昌流丽的诗句,好像壮丽的长河涌流,把一个旧的时代卷走了,把一个新的时代推来了。而主宰这一切的,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


之所以能“天翻地覆”,是因为战胜了对手。这就是毛泽东,既有诗人的想象与激情,又有政治家的深谋和沉稳。而赋予毛泽东这一切的,是这个国家,是这个国家的人民。



什么绝症天灾让毛主席睡不着觉诗兴大发?

1958年6月30日,毛泽东被《人民日报》上的一则报道吸引——《第一面红旗—记江西余江县根本消灭血吸虫病的经过》。


血吸虫病,这个今天听起来有些陌生的疾病,放到几十年前,那是能要人命的。


在中国,曾经有一种流传久远的灾难,血吸虫病。它曾遍布南方13个省市,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不完全统计显示:一千余万患者,一亿人口受到感染威胁。患上血吸虫病的人肚大如鼓,骨瘦如柴,虚弱无力。妇女不能生育,儿童则变成侏儒。少数严重的病区,田地荒芜,家破人亡。1972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女尸中,科学家发现了血吸虫卵,由此断定,血吸虫病在中国大地上的肆虐,至少有两千年的历史了。


消灭血吸虫,医治血吸虫病人,成了建国初期毛泽东最为关切的一件大事。


1953年9月沈钧儒先生在太湖疗养时,就曾因血吸虫病流行猖獗,而写信给毛泽东。读罢毛泽东即刻复信说:“沈院长:九月十六日给我的信及附件,已收到阅悉。血吸虫病危害甚大,必须着重防治。大函及附件已交习仲勋同志负责处理。”


然而在中国大地上肆虐了上千年的疾病,一朝消灭,谈何容易? 1955年仲夏,中国各地正值农忙时节,毛泽东决定亲自南下视察。


同样是在杭州,毛泽东要求时任中央办公厅警卫处副处长的沈同对当地的血吸虫病患进行调查,结果,让他大吃一惊。


沉思良久,毛泽东说了这样一句话:“现在,是要和天斗争了!”


和天斗,这并不是毛泽东第一次如是说。遥想当年,24岁的毛泽东就在自己的日记《奋斗自勉》中写下了“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的人生箴言。这是一个青年,在1917中国大地风云四起的变革中写下的壮志豪言,他决心立奇志、交奇友、读奇书、创奇事。对那时的毛泽东而言,与世间万物一争高低,是他年少性情使然。而此时,年过花甲的他重又提起这句话,感慨自是不同。


中共中央于1956年颁布的《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在“努力消灭危害人民最严重的疾病”一项中,列出了21种当时肆虐在中国大地的疾病,有“血吸虫病、天花、鼠疫、疟疾、黑热病、钩虫病”等等,一些在当时被老百姓认定是天灾的疾病,这其中,血吸虫病排在首位。而对这项工作的计划,是这样的:“从一九五六年起,在十二年内,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基本上消灭危害人民最严重的疾病……”


十二年,是中共中央预期的时间。


十二年,消除一个肆虐了两千多年的“天灾”,究竟该怎么做?整治的成效又如何呢?


1956年2月17日,毛主席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发出“全党动员,全民动员,消灭血吸虫病”的战斗号召。他要求大家,充分发挥科学家的作用,研究更有效的防治药物和办法,管理粪便、管理水源、消灭钉螺。广大农民翻了身,组织起来发展生产,必须帮助农民战胜危害严重的疾病。最后,毛泽东特别强调,要发动群众,不依靠群众是不行的,要使科学技术和群众运动相结合。开新沟,填旧沟,开新塘,填旧塘,消灭钉螺修建新的良田。


1958年6月30日,人民日报对余江县彻底消灭血吸虫病的经过进行了报道。看了这天的报纸,毛泽东,睡不着觉了。


三年,仅仅三年,在中国南方,就出现了第一个消灭了血吸虫病的地区。在科学方法的整治下,曾经人们口中的“绝症”、“天灾”并非毫无破解。而那个靠着封建迷信,装神弄鬼送瘟神的年代,也该过去了。


这晚,彻夜无眠的毛泽东,兴奋得“浮想联翩”。在“微风拂煦,旭日临窗”之际,他“遥望南天,欣然命笔”,接连写下两首七律——《七律二首·送瘟神》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曾几何时,神医华佗也奈何不得那遗患人间的 “小虫”。曾几何时,出身劳动人民后来成为神仙的牛郎,哪怕他再关心民间疾苦,所听所看,依然是百姓的疾苦和哀嚎。


住在地球上的我们,因地球自转,于不知不觉中,一日就行了八万华里的路程。地球在天空转动,我们就在浩瀚的星河中“巡天”。遇到牛郎问起瘟神,他也无可奈何。但是紧接着,他笔锋一转,写下其二: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处,纸船明烛照天烧。



而在新中国,只用短短的几年时间,就消灭了这为害人民几千年的“瘟神”。如今,它已无处藏身。一句“纸船明烛照天烧”,既写出了人们普天同庆瘟神走的欢乐,又道出一派改天换地的新景象。新中国的人们送走了“瘟君”,也送走了悲哀的时代。


毛泽东喜欢把生活哲学化,也喜欢把生活浪漫化。深刻的哲学,本来蕴涵诗意。惊世骇俗的奇特想象,人们很难用一般的逻辑公理去推论,有时候,看起来是不可思议,其中却夹带着合理的文化内涵、真实的历史内涵和浓厚的人格内涵。在毛泽东看来,人们不理解他诗中的这种浪漫思维,以至“完全的日常生活,许多人却以为怪”,是因为“囿于习俗,迷信未除”。


就在得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病的一个月前,1958年5月8日,毛泽东还在八大二次会议上的讲话中,说了这样一个生动的对话。毛泽东说:


“我曾经问身边的同志:我们是住在天上,还是住在地上?我们是神仙,还是凡人?他们说,这还用说吗,我们当然是住在地上的凡人。”


听罢,毛泽东说,不对,如果其他星球上有人,他们看我们,那我们就是住在天上,我们就是神仙。


神话和现实,在毛泽东的想象中,常常交融在一起。独具个性的胸怀和想象,给毛泽东的思绪和诗情添上了翅膀。他能够在平凡的世界中感觉到非凡的意味,也习惯于从各种神话传说中汲取超迈的灵感。


对旧世界的成功改造,必然升华为对新世界的执着热情。毛泽东善于砸碎旧世界,也钟情于构想新世界。对美善境界的梦想与追求,仿佛他心目中最有魅力的一面旗帜。


他一生都是未来世界的探索者。在毛泽东的笔下,天地万物皆是有灵性的。在他作为一代军事家、革命家的浪漫主义情怀里,天,或是神灵,或是理想,或是宇宙的生生不息。地,或是国家,或是征程,或者人间的喜怒哀乐。古人夜观天象而预知未来,毛泽东则脚踏实地而换了人间。


《七律·冬云》中暗示时代背景的诗句是什么

1949年12月,新中国刚刚成立两个多月,毛泽东便乘坐着专列,跨越中苏边境去访问苏联了。



望着窗外茫茫无涯的西伯利亚雪原,毛泽东感慨地对陪同的苏联官员费德林说了这样一句话,“中国共产党人曾经竭尽全力,要给大地带来生命!”


就在中国人民翻身做主之时,外界的虎视眈眈也从未消失。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中国和世界,在毛泽东看来,实在是多事之秋。在苏联,赫鲁晓夫上台以后对美国采取了缓和政策。而美国则借由台海问题对中国施加压力,甚至大肆进行核讹诈。与此同时,中苏同盟关系逐渐开始恶化,中国在国际形势上开始腹背受敌。


1962年12月26日,毛泽东在他69岁生日那天,以一首《七律·冬云》言志:


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


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


这一年冬天,中国刚刚经历了3年特大灾荒;国际上,又鼓噪着一片反华叫嚣。内忧外患,俨然一副隆冬严寒的景象。软弱的人经受不住这种严峻的考验是不足为奇,真正的革命者则将更加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毛泽东告诉世人,“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俗话说:冬至一阳生。严寒到了极致,也正是阳气初升的时刻。而“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英雄,在毛泽东的诗篇里,再一次与大地联系在一起。他们扎根于这片华夏热土,脚踏实地去实践,去改造,去捍卫自己的祖国。


这时的毛泽东,总是告诫人们:“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人如果没有了精神,就等于没有了灵魂。精神意志的张扬,可以转化为信念和勇气,进而成为对使命的认知和躬行。


1963年元旦到来时,有感于国际时事的郭沫若,写了一首《满江红》以抒怀——“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人六亿,加强团结,坚持原则。天垮下来擎得起,世披靡矣扶之直。听雄鸡一唱遍寰中,东方白。太阳出,冰山滴;真金在,岂销铄?有雄文四卷,为民立极。桀犬吠尧堪笑止,泥牛入海无消息。迎东风革命展红旗,乾坤赤。”


这首诗的主题是一目了然: 在严峻的国际形势面前,要团结战斗,不怕攻击。毛泽东从元旦那天的《光明日报》上读到了这首词,或许是被诗中“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的豪情所激荡,随即作了一首《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镝。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缅怀伟大领袖毛主席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新中国的天,属于新时代的年轻人。晚年的毛泽东,就这样,用诗传递着他的深沉情怀,昭示着他渴望的新人新气象。


人而有志和立志,是为常事。难的是一生有志,并遵志而行,永志不衰;难的是一旦立志,便志不可摧,矢志不移。毛泽东一生拥有着奇情壮志,并在奇情壮志的策励下,一路前行。他既有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气魄,也要有脚踏实地的践行。学生时代,他要“指点江山”!大革命时,他问“谁主沉浮”?创建苏区,他“征腐恶”、缚鲲鹏!漫漫长征,他缚苍龙、裁昆仑!解放战争,他“过大江”、“追穷寇”!胜利以后呢?他“送瘟神”、“换新天”、“驱虎豹”、“争朝夕”……








毛泽东在他的天空里,写下了一段壮志凌云的理想,并用一生的探索和实践,将它照进中国大地。在插满五星红旗的土地上,曾期望它长出麦子和钢铁。而如今,在这片新天下,他更期望它长出全新的人、全新的文明、一个全新的中国。今天,当历史的车轮,一步一步将他的期望付诸实践,在无数前赴后继,无私贡献的身影中,我们所看到的,依然是那闪光的“敢叫日月换新天”的理想信念。这样的革命理想支撑着一个民族,从艰苦卓绝的战争岁月,走到独立自强的民主国家,这样的革命理想指引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这样的革命理想,高于一切,高于天。而要想最终实现这份理想,我们仍须脚踏实地。正所谓“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我们只有心怀理想,埋首当前,才能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励志人生网欢迎您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