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励志人生 > 名人名言 > 俞敏洪的书-糖纸理论:俞敏洪的大智慧

俞敏洪的书-糖纸理论:俞敏洪的大智慧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4-05 00:41:32
阅读:

在民营教育领域,新东方的名气相当一部分源于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自带“IP”效应。2016年俞敏洪在电影《睡在我上铺的兄弟》中客串了一位英文老师,这为新东方节省了几百万的广告植入费用。毫无疑问,新东方是教育领域的“黄埔军校”。仅从新东方内部出去创业且做得不错的教育公司就有上百家。其中,曾经的新东方高级副总裁沙云龙创办的朴新教育、前新东方执行总裁陈向东创办的跟谁学等都已上市。


年轻俞敏洪


每次高管的“另起炉灶”都会带走一批资源和名师,对新东方来说,无疑是割肉。但俞敏洪会从另外一个视角看待这个问题。“真正属于新东方的东西是拿不走的,即使拿走了也正常,在一个竞争的市场中,你不往里冲,别人也会往里冲,如果周围都是一帮你的小兄弟做成的优秀教育公司,你是不是会更加感到骄傲”


“我性格中也有缺陷,比如优柔寡断,情感过分丰富”,俞敏洪说。这种优柔寡断和重感情在新东方发展前期体现的更为明显。


“俞老师那一代的企业家重感情,把一个人安排在一个岗位上,如果这个人几年都没有出成绩,俞老师的第一反应不是撤职,而是把这个人先放在其他岗位再看看,他第一反应不会是这个人的能力不行,而是这个工作可能就是不适合这个人,没让他的长处发挥出来。但业务风口期是不会给企业和管理者试错机会的,过了就是过了,再赶上就要花10倍的力气”。 一位已经离开新东方的员工表示。


回顾往事


1995年11月9日,温哥华机场。


俞敏洪在温哥华机场寒风中等徐小平已经等了一个半小时!


不热情的回应电话里“失去了精气神”,又把第一次出国的“老朋友”撂在机场上一个半小时,都不是徐小平以往的风格。原来,天才徐小平在国外混得穷困潦倒,妻子教书养家,自己在家带俩孩子。前途无望,长期以来心情沮丧


一开始,徐小平还装着“驴屎外面光”,很有钱的样子。


没两天露了马脚。他领俞敏洪到一家酒吧,开着车在酒吧外绕了两圈都不停车。俞敏洪指着停车场说:


“你把车停到那儿不就行了吗?”


“这儿有个免费停车场,我在找呢。”徐小平很自然地说。


“怎么这……”俞敏洪一时很震惊,想说“怎么这么穷”,咽回去了。其实,俞敏洪不说出来,徐小平也知道他想说什么。


徐小平也在观察俞敏洪。俞敏洪花钱如流水,在北美40多天,见同学,见朋友,一路上花了一万多美元。他有明显的显摆心理,要花钱给大家看看,急于想让同学们知道,“我俞敏洪从一个特没出息的人,变成了一个特有出息的人。”


俞敏洪对徐小平大谈新东方的情况。他说:新东方现在有一万多学生,北京城起码有10万人是他的“门徒”,新东方的老师一节课最多能挣1000多块,一节课两个小时,他和有的老师一天要讲10个小时课,一天挣好几千块钱。


“一节课1000多块?”“是啊。”


徐小平开始算账。一个哈佛教授年薪12万美元,一个月1万美元,一天300美元,换算成人民币,一天也就是挣2400元人民币,新东方老师一天挣四五千元人民币!在加拿大讲课,一天挣100美元就不错。这绝对是全球以教书为生的人最高的日工资!


徐小平大为震惊。


俞敏洪劝徐小平回来做移民咨询,因为他在加拿大的一家公司做过移民咨询,懂加拿大法律,可以利用新东方这个舞台。


俞敏洪说,你回来,你的梦想我帮你实现。徐小平开始倾述他的梦想,情感的闸门打开,就止不住。他不停地倾诉,不停地给俞敏洪唱他写的歌,苦闷而忧伤的歌,一首一首地唱,一边流泪,一边唱。


俞敏洪心里哽哽地想哭,哭不出来。


一会儿老婆回家,徐小平兴奋得忘乎所以,冲老婆大喊,“我发财了!”


然后,孤零零的俞敏洪开着车,在北美的风雪交加的夜晚中狂奔。他还要去找王强。王强在美国著名的贝尔实验室做软件开发,拿着6万美元的年薪。


真正打动王强的是“看”。


王强带俞敏洪去普林斯顿,走进一家超市,有打工的中国学生,突然走过来,满脸景仰地问:“你是俞老师吗?”走进一家餐馆,也有中国学生站起来,“俞老师……”甚至走在大街上、校园区,也碰见了不少叫“俞老师”的人。王强两眼放光,像看外星人一样看着俞敏洪。这太奇妙了!太刺激了!


那时候,俞敏洪在新东方亲自教的学生成千上万,分布在北美各大学,真正是“桃李满天下”的感觉。而这也正是王强梦寐以求的感觉。


四只老虎一只猴,形成了新东方极强的爆发力


俞敏洪、徐小平、王强“聚义”,给新东方注入了新鲜血液。


这帮哥们儿可不是等闲之辈。俞敏洪做了四件事:第一,为迎接徐小平,他用30万元的原装“帕萨特”换了“红大发”面包车;第二,撵走了原来做移民的加拿大老外,腾出地方让徐小平入主移民公司;第三,王强回来不久,撒出管财务、行政、后勤的老婆,改变新东方“夫妻店”形象;第四,划分地盘,确定新的利益格局。


俞敏洪决定不出国后,开始用比较长远的眼光来规划新东方学校。徐、王回来前,他就开始做铺垫。1994年底。他找到了民办外语培训学校“理想学校”校长杜子华。杜子华口语、听力教得不错。


两个民办校长见面。俞敏洪提出了兼并方案:一,新东方教师一节课平均300元,如果杜子华过来,可以每节课600元,翻一倍;二,口语班可以合并到新东方,交学校15%的管理费,其余归杜子华。各有所得,皆大欢喜,两人一拍即合。


这是俞敏洪典型的“糖纸理论”实战演习。小时候,俞敏洪有糖自己不吃,给农村小伙伴吃,大家便甘愿为他四处打架(给合作伙伴利益,做大);糖纸俞敏洪自己留着,成了“孩子王”的象征(品牌自己掌控,扩大影响)。


徐小平、王强回来后,俞敏洪如法炮制。


徐小平管留学、签证、移民和咨询,王强的地盘是基础英语培训。


1997年10月,包凡一回国,俞敏洪给了新东方出版地盘。俞敏洪继续守着出国考试培训的老阵地。至此,新东方“诸侯分封制”格局形成,外语培训教学门类体系整合完毕。五个人当中,三个“海龟”,两个“土鳖”;俞敏洪、王强、包凡一三个同班同学,都属虎,加上杜子华属虎,四只虎。四只老虎一只猴,形成了新东方极强的爆发力。


同时,新东方开始形成自己的一种文化——“英雄不问出处,英雄不问年龄”。比如十分邪乎的是,高中都没毕业的罗永浩,混迹江湖,也站到了新东方讲台上!山东师大毕业的宋昊想到新东方上课,找不到俞敏洪,急了,打电话对办公室的人扯了个幌子:“我是他大学同学,睡在他上铺的兄弟,从加拿大回来刚下飞机,要他来接我,快把他的手机告诉我。”钱永强则直接把刚下车的俞敏洪堵在车门口,“我要到新东方上课。”“不拘一格降人才”,新东方撒着欢地跑起来。


从1995年起,新东方进入快速增长期。招生人数每年递增100%以上!


6年的时间,学生人数由1994年的3500人次,增加到2001年的25万人次。增加约71倍!(2004年全国招生人数达到75万)而且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出国考试培训、基础外语培训、出国留学服务教学体系和正在展开的相关产业体系,市场竞争半径伸展到了主要中心城市。


至此,新东方奠定了中国外语培训市场的霸主地位。


可以关注我的视频,俞敏洪的糖纸理论


励志人生网欢迎您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