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励志人生 > 名人名言 > 学生的话-外国学生就比较聪明吗?关于教育,我们中国的孩子有话要说(下)

学生的话-外国学生就比较聪明吗?关于教育,我们中国的孩子有话要说(下)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8-22 14:03:01
阅读:
最新资讯《学生的话-外国学生就比较聪明吗?关于教育,我们中国的孩子有话要说(下)》主要内容是-学生的话,现在请大家看具体新闻资讯。

上篇文章外国学生就比较聪明吗?关于教育,我们中国的孩子有话要说(上)小编给大家介绍了国外的教育体制以及他们优点,接下来我们讨论一下国外教育体制所存在的问题。




国外教育的问题


如果有机会,去问问其他国家的学生,或许你会意外地发现:大家普遍对英国、美国学生观感不佳,觉得他们「无知」和「无礼」。



为了多了解英国教育,我去访问了助教 Alexis 和媒体课的教授 Potter。



1、出了问题的高等教育



Potter 说多年来,英国许多大学的教授其实压力日增:为了得到终身职,他们必须不断地做研究,发表论文期刊,越来越少时间专注在教学上,而教学内容通常由出版商提供,不够创新。



此外,在期末学生评价中得到高分,有利于教职员的升等,因此有些教授会为了得到高的评价,倾向于给学生高分、教学生喜欢的内容。 (是否有些熟悉?)



Potter 认为,如今英美许多大学的课堂成绩浮滥问题严重:「以往得到 A 都是顶尖的学生,但现在课堂上放眼望去都是 A,」他说。在这种风气下,许多学生拿到高分,却反应不出自己的能力,也没真正学习到知识,导致出了社会还是一无所知。



我问 Alexis 和 Potter 是否觉得学生的能力一年不如一年?他们两人持不同的看法:Alexis 说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一年比一年差,使她在学期初必须教学生写作,这种事在她当学生的时候从未发生。 「有些学生连写个正式的 Email 都会有问题,」她告诉我。



但 Potter 说虽然现在学生普遍写作能力较差,但他们对科技的掌握度是值得赞赏的。在他的课堂上,无论是影片剪辑还是社群媒体行销,学生往往会令他惊艳。





2、「我真希望我不是英国人」:一个无知的社会



之前我在香港的朋友,要接待一群从牛津来的大学生,带他们认识香港。但我朋友却因此对英国学生完全改观:「从他们的谈吐中,我发现英国顶尖大学的这些学生不仅无知,甚至毫无意愿去认识其他文化,」他告诉我。



我向Alexis 说了这件事,她告诉我自己留学巴黎时的经验:「有一年暑假,一群来自华威大学的学生到这上暑期课程,但他们偷了东西、破坏住宅,也不尊重他人。 」她不能理解为何来自顶尖学府的学生,会做出这种行为。



「那一刻,我以身为英国人为耻。」她说。



这个问题,或许源自于英国人一直以来的本位主义。英国义务教育体制中的历史课,多以西方观点为主,缺乏国际观。



生活在英国接受高等教育,就像活在一个巨大的彩色泡泡里──在别人戳破它之前,一切都如此美好。从小英国学生就不断受到鼓励,整个教育体制正向的风气却像是双面刃:它激发了学生的创意,让他们勇于挑战,但同时也使他们过于自信,看不见自己的缺点。



鼓励没有错,但能不能在鼓励之外,引导对方去思考、进步,同理与自己不同的人,才是更为重要的。





英国和中国的比较:年轻人该如何掌握自己的人生?


最后,试着谈谈我过去这几年,对英国和中国同侪,顶尖大学为主学生们的整体观察:



英国学生不一定比较聪明,但他们相信自己、充满自信(也较少自省与同理心),不会把失败或挫折,归因于自己的能力不足。



之前我认为他们是盲目的乐观,其实对未来同样没有方向,但渐渐地我发现,如果可以像他们一样不害怕失败,就算要跌跌撞撞一番,才找到让自己满意的路,至少人生没有遗憾,不是吗?



而如果说英国学生活在一个自信且乐观的泡泡中,两岸三地的学生,就像活在一个极度焦虑的环境中。但不同环境下的焦虑,又使人有不同的价值观和行为:



在中国,薪水和主流认定的社会地位,时常被作为同侪间彼此比较竞争的标准。薪水和「稳定性」都是当代年轻人的追求。当一个社会的人不知道自己要追求的是什么,就会以钱做为依归。



在中国,校园即社会的现实逼迫学生不断向前,就算迷惘,他们不曾停下;大陆学生历经更大的竞争压力,同时对社会累积许多不满,但他们之中的多数,知道唯有拼命努力,才能改变自己的人生。实际接触过许多出身平凡,却拼命成为跨领域学习的「学霸」级同侪,我不得不承认,他们的野心,将反映在未来的成就上,更会超过许多英国、美国的学生。



在中国,主流价值除了钱之外,更强调「稳定、不出错」:我们如此害怕失败,因此有如待在洞穴中一般,听着长辈和社会告诉我们,这年头经济有多不景气,工作多难找,不如当个公务员,就能拥有稳定的人生、解决一切问题。



但我们却很可能因为恐惧「不稳定」,从没试着走出洞穴中,看看主流之外的世界──而那恐惧,都是由他人言语拼凑而成的。



即使自己踏出了「洞穴」,看见外面的世界,但当你走回洞穴中,试图告诉别人你的发现时,周遭的人却当你是疯子,然后继续「劝戒」你这世界很险恶,要安身立命比较重要。



在中国,大部分的学生甚至早已放弃。我感到一股消极沉闷的氛围,说服大家盲目顺从社会主流价值:「虽然毕业可能也只有5、6k,但还是跟大家一样先念个大学吧!」但实际上若只是抱持着这样的心态,从上大学那一天起,其实就已经失去掌握自己未来的能力。



我看着朋友今年初一的妹妹,整个暑假却都要在补习班度过,唯一比较轻松的日子是星期六──「只要」上书法到下午四点。



我多么希望她可以在暑假做自己喜欢的事,甚至只是出去晒晒太阳也好,因为有一天她会发现,补再多习、念再多书,也不会让人生比较顺遂。会伴随着人生的,只有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而这些价值,唯有靠用心体会生活才能培养。



我希望在中国的我们,能够更有自信、更勇敢一些,不要害怕失败,就算那意味着绕一条比较远的路;我希望当有人提出了不同看法,我们不要一开始就否定对方,而能多一点宽容与同理,并且给勇于尝试、勇于犯错的人少些指责,多些鼓励和具体的建议。



「我觉得你的看法很好,那你想要怎么执行你的计划呢?」或许,当越来越多人这么说时,这个社会,可以开始有些不同。


励志人生网欢迎您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