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励志人生 > 名人名言 > 赞美庐山的诗句-苏轼游庐山时写下一首诗,只有28个字,却流传至今!

赞美庐山的诗句-苏轼游庐山时写下一首诗,只有28个字,却流传至今!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1-21 19:47:24
阅读: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是我国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苏轼的文学作品,最大的特色便是蕴含对社会的看法和对人生的思考。其中又以诗歌作品最为突出,在苏轼的2700余首诗中,这类题材非常多。所以我们读苏轼的诗,就会发现即便是平常生活和自然景物,都会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如苏轼的经典诗篇《题西林壁》。


《题西林壁》是苏轼当年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时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虽然它是一首记游诗,但同时它也是一首哲理诗。短短的28字中,我们既能欣赏到庐山变化多姿的美景,又能体会到启人心智的哲理。所以苏轼这首诗,一经写出便激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惊艳了千年。下面我们便来具体看看苏轼的这首《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首句“横看成岭侧成峰”,是苏轼对庐山整体面貌的概括描写。即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庐山是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对于这句诗,苏轼所用语言极其通俗易懂,即便没有去过庐山,也很容易从苏轼的这句诗中,想象出庐山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样子。


次句“远近高低各不同”,则是苏轼分别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景色的感受。即看到的庐山山色和气势是各不相同。这句诗生动形象的诠释了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或许因为这个道理,现代人拍摄风景时,总是要跑上多个地点,寻求最佳拍摄位置。


结合这首诗的前两句来看,苏轼便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庐山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风景。而当苏轼看完这庐山风景后,便有了后两句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悟。即游玩庐山的人,之所以看不到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被它的峰峦所局限,再怎么看也只是局部的风景罢了,唯有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看到全面的风景。


而苏轼对观看风景的理性认识,实际上也启迪着人们观察世上事物也应该如此。即每个人存在于这个世界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角度和出发点也不同,对事物的认识和看法,难免都会存在一定的片面性,看不到事物的真相与全貌。而要摆脱这种情况,就必须要跳出自己狭小的主观臆断,最终掌握大局观才行。


综观苏轼的这首诗,虽然所用的语言异常浅显,但带给人们的哲理感受却十分深刻。用苏轼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所以这首诗中,庐山的奇秀形象给予了我们美的享受,苏轼的哲理性语言却给予了我们心智上的享受。总的来说,它惊艳古今,百读不厌


励志人生网欢迎您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