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励志人生 > 经典语句 > 阿甘正传经典台词-《阿甘正传》:自我的英雄之旅

阿甘正传经典台词-《阿甘正传》:自我的英雄之旅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12-03 06:44:22
阅读:
最新资讯《阿甘正传经典台词-《阿甘正传》:自我的英雄之旅》主要内容是这是莫小迪在头条与你共同成长的第22篇文章​一部电影,一部小说,在人生的不同时期反复重温,带着不同于上次的心境、阅历、甚至是价值取向,总能有新的体验,这种直观感受到自己成长的方式无疑是振奋人心的,它让你与作品本身以及其中的人物产生了更深层次的羁绊,对我来说,这部当年打败了《肖申克-阿甘正传经典台词,现在请大家看具体新闻资讯。

这是莫小迪在头条与你共同成长的第22篇文章


​一部电影,一部小说,在人生的不同时期反复重温,带着不同于上次的心境、阅历、甚至是价值取向,总能有新的体验,这种直观感受到自己成长的方式无疑是振奋人心的,它让你与作品本身以及其中的人物产生了更深层次的羁绊,对我来说,这部当年打败了《肖申克的救赎》一举夺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阿甘正传》就是这样的存在。


《一代宗师》中,宫二说,“习武之人有三个阶段,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而我更认同佛家讲的人生三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当一个人真正走过群山大川,看过众生百态,他就会明白,看见的不是自然里山河流岚、人世间悲欢离合,而是自我的千百种可能,见众生,见天地,最后的最后,其实都是为了见自己


当一个人懂得了自己,他也就理解了众生,当一个人明白了众生,他也就看懂了自己,因身受,而感同,因懂得,而慈悲。


就像《一代宗师》中出现的另一句对白那样,“人生在世,无非八个字:生死,是非,成败,荣辱。但说到底就一个字:我。


所以,当我认真做了心理学与文学创作的研究后,当我开始用写作来重新剖析自我后,第三次看《阿甘正传》,我看到了与之前两次都不同的内容,而我认为这也是它能战胜那部震撼人心的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的原因之一,《肖申克》揭露的是复杂的人性和主角安迪对人心的精准掌控,是一个人的英雄之旅,是一部近乎人物传记的颂歌。


而《阿甘正传》,它就是生活本身,是无数“小人物”一生的真实写照,电影中的每个人物都在人生的无数个日常中挣扎着、对抗着,和自己,和家庭,和世界,每个人都在努力成为自己的英雄,那么电影向我们展示了怎样典型的三类人呢?他们人生的轨迹与深层逻辑又是怎样的呢?


被认真爱过的人,心里有光

成为橄榄球巨星,成为战争英雄,成为水门事件窃听者的告发人,成为乒乓球外交大使,成为公司大股东,被前后两任总统接见,这些都是一个人,这些都是一个智商仅有75连正常入学都困难的人,这是电影的主人公阿甘。


很多人说阿甘的成功就是因为他的这股“傻劲儿”,纯真的人可以不撞南墙不回头,而纯粹的人却是要撞破南墙然后走出一条路来;


阿甘无疑就是这样一个纯粹的人,他可以认定一件事就一直做下去,无论是否能从中得到什么,他可以认定一个人就一直爱下去,无论对方是否积极回应,而这种纯粹其实源于内心的安稳与笃定。


阿甘能够拥有这种坚信的秘密就藏在童年时期他与母亲建立起的亲子关系中,他的母亲会在所有人都讽刺他是弱智的时候,告诉他“你和别人没有任何的不同”;她的母亲会在他感到迷茫的时候,告诉他“你要凭着上帝所给予的做到最好”,所以纵观整部电影我们不难发现,阿甘从不纠结、怨恨于什么是自己做不到的,他只专注于自己正在做的事,并一直努力做下去。


心理学家曾说,在一个孩子逐步建立起对自我的评价体系时,外界的质疑会打击他,而父母的否定会打垮他,在前段时间大火的电影《哪吒》中,魔丸转世的哪吒成了拯救者,而灵珠转世的敖丙反而成了破坏者,最后两人一起对抗天雷,灵珠魔丸,神与魔合二为一,这部电影的角色设计带有极强的隐喻色彩,那个看似无可救药的孩子在父母、师父的爱与温暖中走向了内心的强大与完满,那个貌似天赋异禀的孩子却在冷漠高压又功利的成长环境里变得脆弱敏感,而阿甘的妈妈就是一个像李靖夫妇那样不认命的家长,因此她的孩子也注定不会轻易放弃希望。


看完整部电影也不难发现,阿甘一直是一个让爱人、家人、朋友信赖的存在,是一个能给人很多很多安全感的人,他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冒着生命危险也绝不放弃跑回去救兄弟,他在爱情中一次次被女神珍妮“放鸽子”也还是会目送她离开的时候说“我会在你需要的时候一直陪着你”,他在功成名就后毫不犹豫地抽身离去,回家和儿子一起钓鱼、打乒乓球,送儿子上学,坐在车站等儿子放学,阿甘成年后建立起的每段关系都是这样,包容、陪伴、不放弃,这不正是他小时候从母亲那里得到的吗?


《夏目友人帐》里有句经典台词,“我想成为一个温柔的人,因为曾被温柔的人那样对待,深深了解那种被温柔相待的感觉。”


一个被认真爱过的人是真正强大的人,他们可以身披铠甲,所向披靡,而心中也总是保有温暖、柔软、与光亮。


是爱让他们成为了更好的人,成为了自己生命中的英雄,也给了身边的人以爱,以勇气。


原生家庭究竟可以有多伤

珍妮是我幼时最不懂的一个形象,那时候的我是个颜值基本可以忽略不计的胖墩儿,那时候的我觉得一张好看的脸就是命运最大的馈赠,所以我完全无法理解她为什么要作天作地,硬是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居然到最后还把自己折腾出了癌症;


珍妮也是我长大后最心疼的一个角色,我开始明白一个美丽的皮囊根本无法填补内心的空洞,原生家庭印刻在她身上的伤痕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去,美貌在她的身上只不过是加速悲剧的诅咒而非祝福,如果她没有这么美,那样很多渣前任也不会选择她,也许她还不会这么惨。


珍妮的本质无疑是柔软且善良的,漂亮得像个小天使一样的小女孩并没有像其他孩子一样排挤“异类”阿甘,而是和他成为了朋友,在他被欺负的时候让他快跑,可这样的小天使却生活在一个充斥着酒精和暴力的家庭,之后小天使长大了,长成了堕天使。


她终于成了她曾经最讨厌的人,她也开始酗酒、吸毒、轰轰烈烈的爱情、没日没夜的狂欢,试图用这样的热闹与沉迷来填补人生的空虚,而这一切只是让事情越变越坏。


小时候的我一直不明白珍妮知道阿甘喜欢自己,她也知道阿甘会是那个给自己带来安稳的人,那为什么还要出走半生,兜兜转转才肯到一起呢,我曾无数次想如果没有儿子,两个人会不会从此就真的断了联系,答案是很有可能。


其实很多心理疾病的求救信号都会被误认为“作”,从珍妮曾试图跳楼自杀的行为就可以看出她根本不享受“作”的过程,她很痛苦,但她不知道要怎样才能得到救赎,如果说阿甘在建立起对这个世界的基本认知时看到的都是母亲如何与现实抗争,那么珍妮看到的则是父亲如何用喝酒来逃避,我们如何忍心责怪她,从没有人教给她应该怎么做,她那样的折腾只是因为她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而阿甘对她来说不止是一个伙伴,透过他,珍妮能看到过去那个一尘不染的小天使,她害怕去靠近阿甘,她害怕自己不值得被爱,她害怕自己会搞砸这段绝不能搞砸的关系,因为阿甘身上寄托了她最大的温柔与曾经自己最美的模样。


爱不是一件拼数量的事,我们得到的爱的质量会体现在我们建立的关系之中,一个没有被认真爱过的人是贫瘠的,他们没有多余的爱去分给别人,也不知道该如何去爱。


创作者无疑是偏爱这个美丽善良却命途多舛的女孩,在故事的最后她有了自己的家庭,一个充满爱、温暖与安全感的地方,也算是对她缺爱又晦涩的童年的变相补偿,但创作者无法改变她的命运,她已经一个人在错的路上走了太久,久到没有一个人的呼唤能让她回头,死亡不是选择的结果,而是唯一的可能;就像当年有人问列夫托尔斯泰为什么要把安娜·卡列尼娜写死,这位作家说,不是我把她写死,是她自己走向铁轨的。


但这也同样是电影打动我的地方,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大团圆的结局,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的英雄,并不是所有错误都来得及弥补,也并不是所有努力都会得到回报,这很残酷,也很真实。


肉体可以被他人救赎,心灵还要靠自己治愈

长大后重温经典,最打动我的反而不是男女主人公,而是男主的朋友邓中尉,一个出身军人世家渴望在战场上建立能够彪炳史册的赫赫战功的人,却在越战中被炸断了一双腿,当阿甘跑回来救他时,他奋力反抗,他想作为一个英雄死去,不想作为一个废人活下来,治疗结束后的他开始痛恨让自己变成残废的世界,也对那个没能让他作为烈士光荣牺牲的救命恩人阿甘排斥异常,泰戈尔说“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而在生活中很少人能对着自己的痛苦歌唱,大多数人会消沉,当对生活的热情与期待被生活一盆冷水浇灭,邓中尉的自暴自弃,放纵自己沉迷酒色并不难理解,这时阿甘再次出现把他拉去经营捕虾船,日子一天天过去,捕到的虾还没捞上来的垃圾多,而邓中尉就坐在船上喝着酒,看着阿甘“犯傻”;


这样的平静终究被一场大风暴打破,在暴雨中邓中尉大笑着、咒骂着,尽情地发泄着自己对人生、对命运、对上帝的不满,他终于直面了最深的伤痛,没有酒精的麻醉,没有美色的诱惑,在死神面前,他不再伪装出一副无所谓的模样,他那么愤怒,他那么绝望,但也正是因为这样,才说明他对一个正常人的生活有多么的渴望,而在平常他却掩饰了这种强烈的感情,他的逃避没能让他得到治愈。


“生命远非人智所及,它由伟大的孤寂中诞生,只有从苦难中才能触及。只有困厄和痛苦才能使心眼打开,看到那不为他人所知的一切。”(萨满依格加卡加克)


邓中尉没有等到地狱派遣的使者,而是看到了第二天初生的太阳,他跳进水里大笑大叫,不断地欢呼着,阿甘说:“我想那一刻邓中尉和他的上帝和解了。”


之后他和阿甘的捕虾船慢慢成了规模,发展成了一家公司,他也安装了假肢并找到了心仪的对象,过着比一般正常人更为体面的生活。


武志红老师说:“我们的力量不在于我们看上去有多快乐,而在于我们的心离我们的人生真相有多近。”


在那个夜晚,在那个死亡的阴影笼罩的至暗时刻,他终于承认了自己的悲伤,承认了自己对生活、对自身的失望,而此前的他一直是分裂的,不断逃避着自身感受以及人生真相,那时的他远没有自己表现出来的那样强大,透过他的眼睛可以轻易看到虚张声势下那掩不尽的脆弱。


而之后带着未婚妻来参加阿甘婚礼的他,拄着拐杖在伴侣的搀扶下一瘸一拐地走着,甚至还调侃地用拐杖敲打自己的假肢,那一刻,没人会觉得他的人生因此而残缺,他脸上的笑容比越战前还要真诚、温暖。


对于邓中尉来说,阿甘拯救了他的肉体,而他灵魂的治愈只能靠他与自己上帝的和解,直面悲伤是他终结自我悲剧的力量源泉。


这就是我为什么在文章开头说这部电影就是生活本身,因为它集齐了众生百态,有从一开始就坚定迈上英雄之旅,一步步走上人生巅峰,怀抱着他人无法看到的痛苦与迷茫,活成别人眼中最羡慕的模样;


也有从一开始和英雄走在一起,但走着走着就走到了别的路上,越走越远,直到无法挽回,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做过改变的努力,只是没能成功罢了,让人每每想起都唏嘘不已;


还有本来跃跃欲试想成为自己的英雄,结果猝不及防被生活泼了一脸狗血,于是自闭地走向另一条路,又因为种种原因重新踏上英雄之旅,认真经营自己的人生。


我们喜欢一部电影,是因为它完成了我们未尽的梦,而我们爱上一部电影,是因为我们在其中看到了自己,而《阿甘正传》于我而言无疑是后者。


——end——


励志人生网欢迎您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