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励志人生 > 经典语句 > 歌舞成语-戏曲身份认同趋向艺术价值旨归,其终极目标是以歌舞演故事

歌舞成语-戏曲身份认同趋向艺术价值旨归,其终极目标是以歌舞演故事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1-17 07:25:35
阅读:

戏曲是一门演员舞台搬演的综合艺术,同时,也是一门既可以自娱又可以娱人的、有现实生活趣味的艺术。戏曲身份认同借现实生活趣味横生,趋向艺术价值旨归终极目标——以歌舞演故事。旨归,亦作“指趣”,亦称“意趣”,也可以理解为“旨趣”“旨”为大意,“趣”同“趋”,撮其机要称曰旨归,或曰指归。在戏曲本体的意义上,反映了王国维追求的是戏曲艺术本质和特征的身份认同及价值旨归,也是王国维戏曲艺术研究趋向的终极目标,迄今已经获得人们广泛的身份认同。在艺术的目的论上,王国维所谓戏曲“以歌舞演故事”的定义是终极性的。


倘若它作为戏曲审美文化的“形而上”艺术价值旨归的话,分析人们对戏曲价值旨归终极目标的身份认同,则可以发现另一个特别值得注意的价值取向,即“形而下”地认同历史、现实、人生如戏。戏曲审美文化的这种“形而下”现实价值旨归,在现实的目的论上,从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对应关系,揭示了戏曲反映社会生活的审美文化的特殊本质与功能,表明了人们戏曲身份认同的特殊思想和情感倾向。 认同戏曲形而下反映社会生活的审美文化的特殊本质与功能,表明人们戏曲身份认同的特殊思想和情感倾向,在明清戏曲楹联当中可以窥见一斑。对历史、现实、人生中他者之戏的身份认同,则成为人们戏曲本体身份认同的形而下有力参照和客观基础。


需要强调的是,这种参照与基础的获得经由了人们对以戏曲搬演形态为中介的有意向想象和凭经验把握。正如西方现象学家胡塞尔所言:“由于艺术的呈现手段具有极其巨大的暗示力量,我们在理解性的把握中,非常容易就转变为想象,并且是极其明晰的想象。”西文尔·汤姆金斯认为:场景是指一个人一生中对于某个特殊事件的记忆,其中至少包含一种情感和这一情感对象。一个场景是已经组织好的一个整体,表现了一个有着人物、背景、时间、点、行为、感情及心理功能的理性化的事件。当我们每一个人回首自己的人生时,所看到的是我们出生到现在的一个接一个的场景,而剧本使得我们能够去理解不同场景之间的关系一个剧本就是一整套规则,用来解释、创造、扩充或逃避一类相关的场景。


人们是按照自身特有的剧本来组织生活中的场景。叙事学常常将生活故事与戏剧联系起来,戏剧表演有剧本,那么,对于生活舞台中的人们来说什么是人们“表演”的剧本呢?其实,叙事学认为,这个指导“表演”行为的“剧本”就是人们的自我。显而易见,倘若完全实现西文尔·汤姆金斯剧本理论所谓的根隐喻,归根结底离不开人们的有意向想象和凭经验把握。在人们看来,戏曲以歌舞演故事的艺术形态,实乃展示在舞台上的具有绘画美的生动绚烂的图像。


人们从戏曲向历史、现实、人生中他者之戏迁移身份认同的想象阐明,旨在探究戏曲图像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固有本质和起源的审美文化意义,体现了艺术本体论关注艺术中人的存在和人的终极存在状况的审美文化价值,表明了人们把历史、现实、人生看作是根本意义上的戏曲搬演,在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对应关系上,戏曲身份认同取向因而显现了特殊思想和情感倾向。这明显地意味着,人们探究戏曲歌舞搬演的本质和特征艺术价值旨归并不是人们所追求的唯一终极目的,人们也追求戏曲搬演的现实价值旨归。这一现实终极目的的探究,是为了探究社会现实是如何并通过何种方式渗入到非现实的戏曲艺术之中的,是为了探究历史、现实、人生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


事实证明,人们的这种探究借助了直观戏曲图像主题的感知性想象,戏曲身份认同价值旨归的取向与进程的结果穿透了言象、意的时空界限,业已成为古代戏曲理论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人们形而下地认同历史、现实、人生如戏,追求戏曲搬演的现实价值旨归,说明人们的戏曲审美图像意识具有意向性。对此的诠释,不妨借鉴现象学理论。胡塞尔曾详论过图像意识,他的图像意识中有三个客体,即图像事物、图像客体和图像主题。胡塞尔阐述它们三者之间的前后顺序是:物理图像唤起精神图像,而精神图像又表象着图像主题。图像客体的呈现典基于对图像事物的感知、借助于对图像主题的想象,图像意识属于一种感知性想象。


这三个客体标志着图像意识中的“图像本质”的关系。对于“图像本质”的关系,胡塞尔认为,意识具有意向性,即意识在其所有的行动中都是关于某物的意识。它总是指向对象的“是”,是关于某物或某事的意识。意向表明一种有意图的追求。意向意识在其所有形式中都以此为目的,即在对被体验之物的直观占有中寻求满足。意识想达到明证性,它制定它的目标、它的目的。在这个意义上,所有意识活动都服从目的论的规律。


现象学家杜夫海纳也说:“任何对象都是意识的对象,物亦如此,因而艺术作品作为文化世界的给定物也是如此。”当人们意向一个对象时,就赋予了该对象一定程度的统性和确定性。由此可知,人们把历史、现实、人生看作是根本意义上的戏曲搬演。艺术的真实基于生活的真实,印证了胡塞尔关于意识具有意向性观念的主要含义,这也与中国古代文论“知人论世”“以意逆志”有着一定程度的相通之处。




我是“忘记是我姐姐”,执笔走天涯,与大家一起分享、了解中国的戏曲文化!


励志人生网欢迎您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