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励志人生 > 经典语录 > 修心养性的句子-王阳明:人须在事上磨,存心养性。

修心养性的句子-王阳明:人须在事上磨,存心养性。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2-18 12:27:34
阅读:

1、


人须在事上磨。


王阳明说:夫学、问、思、辨,皆所以为学,未有学而不行者也。


意思是,学习、询问、思考、分辨,这些都是为了学习某一件事,而要掌握这件事,光学不做是不可能的。


王阳明从小就立志做圣人,他的父亲听说这件事之后觉得他是狂妄自大,但是王阳明却从立定志向之后,就一直在行动的路上,他处处寻师访友,学习做圣人的法门,虽然屡试屡败,但是他却一直在不停地尝试。


为了验证“格物致知”的道理,他特地跑去格竹子,虽然没有格出什么道理,而且还大病了一场,但是他却也因此知道了通过外物寻找“理”是行不通的,这对他后来开创心学,不可谓不重要。


正所谓,吃了梨子才知是酸是甜,穿上鞋子才知哪里夹脚。


只有先行动起来,才能发现有哪些问题,边行动边思考,才能不断前进。


等“绝对正确”,不如边走边改


王阳明的弟子寻求大道的时候,常另辟蹊径去读一些杂书,和圣人之道无关的书籍。王阳明却只是对他们说,将来你们自然会发现圣人之道的妙处,那时候,自然就会去看圣人之书了。所以,王阳明对弟子看杂书,鬼神志怪之类的书籍从来不加以纠正。


王阳明认为,人只有经历了错误,走回正轨的时候,心里才更通透,之前对圣人之道越隔膜,认识到错误之后,就对圣人之道越亲近。


这个世界上没有白费的功夫,哪怕是走错了路,那也是收获。


最怕的就是瞻前顾后,小心谨慎,什么也不敢做。


这样才真的失去了获得真理的机会。


等风来,不如追风去。无势可以造势,不要等;事情出现恶化的迹象也不要等,抓紧治理,别拖沓;事情哪怕做错了也不要紧,错误也是收获,总比不做强。


陶渊明有首诗,“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知和行有着很大的分别,只有去做了,才能真正知道它的意义,不要等自己老去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有很多事情没有做,徒留遗憾,岂不伤悲。


等风来,不如追风去。勇敢去追,勇敢去尝试,你将在行动中,开辟人生的新天地。


考虑一千次,不如去做一次,犹豫一万次,不如去实践一次。做,还有成功的机会,而不做,却是一点机会也没有。


不要想太多,先行动起来,纵然华丽的跌倒,也胜过无谓的徘徊。


事上磨炼,修心至要,


王阳明说:“人须在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


人只有在磨练中才能成才,只有在逆境中才能成熟,这就是在事上磨练的含义,也就是要培养活智慧,而不做死学问。


真学问,称之为“学道”,即“坐而论道,起而行之”,也就是王阳明说的“知行合一”。


王阳明的“心学”常常被误以为是专在心里空想,实际上王阳明一再告诫弟子,别悬空虚想,要在事上磨练。


事上磨练,通俗地说,就是要参与社会实践,在纷繁复杂的具体事务中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做到动静皆定。


以此沉着冷静,正确应对,最后就进入“不动心”境界。


事上磨练,造强大内心,


民间有句俗语说,“不受烟火不成神,不受折磨不成人”,不经事,不经磨练成不了有担当的人。


王阳明说:“变化气质,居常无所见,惟当利害、经变故、遭屈辱,平时愤怒者,到此能不愤怒;忧惶失措者,到此能不忧惶失措,始是能有着力处,亦便是用力处。”


在人生遭遇骤变打击之时,能做方寸不乱,需要的是大智慧。


在重大的挫折和打击面前,保持住一颗平常心,并能够把命运的迎头痛击当作磨练心性、超越自我的大好机会,才能动心忍性,意志坚强,使自己的人生境界不断提高。


事上磨练尤重实践


王阳明早年推崇“静处体悟”,就是让人静坐,抛开一切思虑杂念,体认本心。


后来认识到一味强调静坐澄心,会产生各种弊病,容易使人“喜静厌动,流入枯槁之病”,甚至使人变成“沉空守寂”的“痴呆汉”,因此,他又强调“事上磨炼”,尤其重视实践。


王阳明说:“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满口都是圣贤话语,却不去实践,这不是真正的“知”,同样熟读经典,不通实务,百无一用的书生,就算品德高尚,也不是真正的“知”。


王阳明一介文人,却能用兵如神,屡建奇功。其中一个原因是王阳明从来不是一个单纯的“读书人”,早年骑马射箭游塞外,二十六岁时苦读兵法,用果核排列成阵形进行演练,被人笑为是赵括“纸上谈兵”。


人生如粥,熬出至味人生如熬粥,有一首诗这样说:“人生好比粥一锅,煎熬滚煮耐琢磨。宜疾宜徐看火候,酸甜苦辣自张罗。”


一锅好粥,需要慢慢地熬,才能熬出最浓的滋味;人生如一锅粥,同样需要在时间的文火上慢慢地熬,当中因为融入了不同的心情,融入了不同的情感,就会熬出各种不同的味道。


这其中有甜有咸也有酸,当我们细细品味时,才能体会出那份平淡真实的悠然与优雅。


王阳明短短五十多年的生命历程中,既有思想建树,也有事功表现,他在书法、诗词、散文、哲学、军事、政治、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如果一个人能获得王阳明某个方面一半的成就,也很了不起。


我们做的事远远没有王阳明做的那么多、那么大,为什么天天还叫忙叫累?


今天的人们看上去忙忙碌碌,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灵,都时刻得不到休息,以至于许多人都迷失了自己,丧失了自我。


现代人无时无刻不处于一种焦虑、急躁、浮泛、灼热的状态之中,哪怕是有了闲暇时间,也要么不知道如何有效地支配,要么处于心绪烦乱、无所适从之中。


王阳明所做的事比我们多多了,却始终不忘修心养性,而且终日保持着一种悠然自在的心态,他的这种生活艺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2、


有事专注于事




专注于事,实际就是专注于心。


一个人要想在工作中轻松高效地处理繁杂事务,不仅要养成一次只做一件事的习惯,还要有意识地训练一种高度的专注力,那就是:当他手上在做一件事的时候,心里就只有这件事,仿佛世界上也只剩这件事。


要有这种专注力,就要锻炼自己的心,然而平常我们的心散漫惯了,突然叫它集中起来,它就象猴子那样好动,古人称之为“心猿”。


王阳明举例说:“今人于吃饭时,虽然一事在前,其心常役役不宁,只缘此心忙惯了,所以收摄不住。”


现在有人在吃饭的时候,就眼前吃饭这一件事,他的心仍然不安宁,就是因为心散漫忙碌惯了,所以哪怕做一件小事,心也收不住。


心外无理,心外无事。做事就是用心。


有事的时候,心着于事务,即心事相合,即心之所之,专注于某一事物而不分心旁骛,王阳明做了一个很好的比喻,“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


王阳明又说,“人需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人在实践中,几经磨炼就有了定力,有定力才能处变不惊。


康有为说:“言心学者必能成事,而且是大事。”


心学是讲事功的学问,不是用来纸上谈兵的,由于心学博大精深,所以深悟心学的人能成大事。




3、


无事存心养性




在王阳明那里,心、性、天理、良知都是一个东西。


他曾经给门人讲了一位禅师的故事。这位禅师遇到弟子提问,就举起手中的拂尘作为回答。


有一天弟子把拂尘藏起来,又当面提问,想为难老师。禅师找不到拂尘,就直接把手举起来。


王阳明说,我的良知概念就是这个拂尘,别看我天天给你们举,其实它根本不重要。


从那以后,如果遇到门人弟子喜欢请教心、性、天理、良知这些概念之类的问题,王阳明便会开玩笑地说,我那柄拂尘在哪里啊?


知识传授根本不等于体验形成,所以王阳明坚决反对只在书本文字上讨论问题,认为那不过是“口耳之学”。


他的讲学过程就是帮助弟子们一个个“致良知”--学会在现实生活中判断是非,做出选择。


存心养性,简单的说就是加强自我修养。


王阳明认为,加强自我修养,存心养性,是为了致良知,发现良知。


存心养性,归根结底是让自己做好一个人,一个真正认识自己心性的成熟的人。


王阳明说:“事物之来,但尽吾心之良知以应之。”


虽然不管有事无事,都要做存心养性的工夫,但是只有在无事的时候多多“存心养性”,致良知,才能在有事的时候充分地“事上磨炼”。



来源: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阳明学府整理


励志人生网欢迎您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