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励志人生 > 经典语录 > 形容专注的成语-掏心窝子讲讲:如何做到长时间的专注?

形容专注的成语-掏心窝子讲讲:如何做到长时间的专注?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3-13 00:50:27
阅读:

本文共3521字 阅读约需6分钟


很久以前(大概是去年年初),我在某位博主的文章里看到过一句话,他说:


因为自己有很牛批的时间管理方法,所以,即便是在创业忙成狗的时期,每天也只需要工作4个小时,就能完成全部任务。


然后,剩下的时间都用来社交、休息和娱乐。


那时候,我刚刚步入自由职业,还没摸准自己的工作节奏,几乎每天凌晨12点都在码字。


所以,看到这个说法,我第一反应就是觉得假:开玩笑,创业这么忙,这怎么可能?


第二反应是...我得赶紧看看他用了什么招数...


(在线双面人格·教主)


不过,当我满怀期待地把他的文章从头刷到尾时,结果就很悲惨:


人家提出这个噱头,只是为了卖自己的时间管理课程...


但话说回来,真的存在每天只工作4个小时,就能完成任务这种高效率的事情吗


其实吧,这就好像很多大佬说他们每天只睡4个小时一样。


不是每天只睡4小时,而是每天整块用于睡眠的时间是4个小时,大佬们还有其它用于补觉的碎片化时间,比如,在飞机上小憩,在座驾上小憩等等。


说自己每天只工作4个小时的人也一样,不是说他每天只参与4个小时的工作,就可以甩手走人,关掉手机,不看电脑了。


而是,他用高效专注的4个小时解决了当天工作中的大块头,然后,其它碎片化的时间就处理一些琐碎的小事,不在办公室呆着也可以。


有个关于工作的公式还挺在理的,说:高质量的工作产出=时间×专注度


我们很多人每天需要加班加点才能完成任务,其实有一大部分的原因是:


自己做事的时候不够专注,效率太低,只能靠拉长时间来续命。




如果我跟你说,每天专注4个小时,就能完成90%的工作


你信吗?


你肯定不信。


因为你觉得自己在公司呆8-10个小时,专注的时间怎么也超过4小时了


但是!如果你把自己一天24个小时,每个小时都干了什么记录下来,就会发现,你的大部分时间其实都被自己浪费掉了。


千万不要觉得一天工作8小时,专注4小时是件很简单的事情。


我来放一个自己最近实践得出的数据


最近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准确地来说已经50天了),我一直在使用一款番茄App工作。


这个App就是用来统计每天专注时长的,使用期间不能玩手机,强制退出的话,专注的时间就会作废。


在用它之前,我跟群里的小伙伴们说:


大家要不要比赛啊?看谁每天专注的时间最长。


当时,有位胖友就回了一句:


那我们每天上班还不是轻轻松松就能8个小时?


实际上呢?


每天专注时间能超过2小时的人都很少很少,能超过4小时的几乎没有


我自己也是,曾经我觉得我工作就够投入了,但事实是,我依然会被各种各样的事情偷走注意力。


我自己的数据调出来给大家看看啊~


平均每天专注工作时长只有3小时零7分。


而我这个成绩,还是参与专注力比赛的人里面最高的...


《深度工作》的作者说:


大部分人,在一天的绝大多数时间里,都处于肤浅工作的状态,根本没使用专注力。所以他们工作产出很低,加班时间很长。


这话说得有点绝,但也确实是事实。


那么,如何才能让自己变得更专注?


亲身经验,从平均每天专注2小时,到慢慢专注3小时,再最高时期专注7小时。我总结了4个小方法~


但是提前说啊,不管想锻炼自己哪方面的能力/习惯,都是需要花时间去的,不是两三天就可以看到效果。


第一步,还是先搞定思维问题


专注对应的,其实就是分心,是注意力不集中。


比方说,我们工作的时候,右下角的微信图标随便跳两下,你就想点开看看。


而想改变这种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除了物理断网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要接受自己分心的行为,并且知道自己正在分心。


怎么个意思呢?


举个例子:


分心和生病一样,是一种警报


你生病的时候,是身体在提醒自己:啊,你该锻炼身体,调整作息了。


而你分心的时候,是大脑在提醒自己:啊,你分心了,要赶紧把注意力集中回去。


所以,当你的欲望之手伸向微信聊天、网页新闻、新浪微博的时候,你要做的就是告诉自己:


卧槽,我现在分心了,我现在不能看,赶紧关掉。


然后,赶紧停止当下的分心状态,回过头去做正经事。


这就好像冥想一样,我们都知道,所谓冥想,就是要锻炼自己专注于当下,抛去一切杂念,感受自己的呼吸。


但很多新手在刚开始练习时,都会担忧地问:


我要是没办法专注当下怎么办?我要是思绪飘走了怎么办?


所有的冥想老师和冥想书籍都会告诉你:在意识到自己思绪飘走的那一刻,赶紧再把思绪重新集中回呼吸上就可以了。


通过一次次的尝试和失败,让“停止分心,赶紧去专注做事”这个思维成为你的肌肉式记忆就好。


其实培养习惯,不只是行为上的习惯,还有认知习惯,思维习惯


而提升专注度的第一点,就是要培养「我在分心,赶紧停止,立马去做事」这种思维习惯。




搞定思维之后,接下来是3个可以实操的小方法




方法一:「专注」讲究的是短平快的节奏。



上面我提到,我在用番茄App强制自己专注,而在强制专注的这50天里,我最高的数据是一天专注7个小时。


但是你们千万不要误会啊,我不是连续不断地专注7个小时。


我每一次的专注极限是20分钟。也就是说,每专注20分钟,我就要休息5分钟。


而且每专注1个小时左右,我还要大放松一次(至少歇半小时的样子)


因为从精力管理的角度来看,其实精力管理提倡的是短跑思维


就像我之前提到过的,人生不是一场马拉松比赛,而是一次又一次的短跑竞赛。


每个阶段,都鼓足劲冲刺,然后再恢复体力/精力,准备下一场。这种短平快的节奏,亲测有效。


而且,当你看到自己只需要专注20分钟,而不是一下子专注4小时的时候,你也更容易开启专注这项活动。


方法二:「专注」其实和准备程度有关。




这是我们很容易忽略的一点。


讲个实验啊。


参与实验的人面朝屏幕坐着,被要求盯着屏幕中间的小十字。然后,十字的两侧会随机出现不同的圆点,一些是红色的圆点,一些是绿色的圆点。


当绿色的圆点出现时,参与实验的人要快速按下自己面前的按钮 。


这个实验是用来测量专注度的,如果注意力够集中,那么按下按钮的速度自然也快。


实验安排了3种不同的测试情形。


第一种情形是:大家都被告知,绿色的圆点通常出现在左边。第二种情形是:大家都被告知,绿色的圆点通常出现在右边;第三种情形是,大家都被告知,绿色的圆点出现在左边和右边的概率一样。

但实际情况是,绿色的圆点一直出现在左边。


那最终结果是什么呢?


是:在第一种情形下参与实验的人反应最快。


这其实就是准备程度的不同和专注度的相关性。当你对某件事有预测,有把握的时候,你注意力更容易集中。


再举个通俗点的例子啊。


比方说我写文章的时候,为了让内容质量更高,更可靠,我经常会读一些专业领域的书籍来辅助自己。


以前我的写作顺序是:我想写这个主题,然后找一本相关领域的书去看,看到什么算什么,经常性走神。


现在我的写作顺序是:我想写这个主题,而且我已经把想写的方向和重点内容都列出来了,然后,我再去找书,认真搜索和自己思想吻合的章节,去找我需要的科学依据和论证。


在第二种情况下,因为准备充足,知道自己要什么,所以我的精神头就很集中了。


也就是说,当你想专注做一件事的时候,前期的准备能做多充分就做多充分。


方法三:把目标转化为明确的步骤。



回想几个场景啊:


你洗碗的时候专注吗?


专注。


因为洗碗很简单,指向也很明确,就是用抹布把碗的边边角角都刷干净。


你穿针的时候专注吗?


专注。


因为穿针也很简单,很明确,就是线穿进对应的针孔里。


说白了,目标越简单,步骤越明确,你就越容易专注。


敲黑板:不是把大目标转换为小目标,而是把大目标转换为明确的步骤。


就是那种,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第三步做什么...


一定要把具体的行动写出来。让自己把注意力集中在执行上,就像洗碗和穿针一样,这样脑子就没空去胡思乱想,没空去分心了。




——


最后,我还想说一句,如果可以的话,在墙上贴一个提示自己要专注的小红点


忘记是在哪位大咖写的书上看到的(不是吴军,就是古典。看过的书一些细小的知识点总会忘...)


在墙上贴专注的红点,不止是提醒自己


“要专注”以及“这一刻我该专注干什么”;


更是提醒自己


“如果想达成人生目标,应该一直只专注于做什么”。


以我为例,我的这个小红点就在提醒我:今天要专注工作啊,还有,近几年都要专注做内容。


——


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帮到你了,可以点一下关注哦


(不点也没关系,只是你可能会错过一个很有温度,能陪你一起变得更好的头条号,haha)


另外,推荐你一定要看我这里最受粉丝欢迎的爆文:


习惯养成丨哪些习惯足以改变你的人生?


工作效率丨看完这篇文章,保证你实现“下班自由”


如果,我是说如果啊~


你遇到了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关注并私信我,我每周会挑典型的问题在微头条里回答,么么哒~


励志人生网欢迎您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