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励志人生 > 经典语录 > 形容战争的词语-《档案》毛主席哪篇诗词中第一次描写战争?最压抑凝重的一首是?

形容战争的词语-《档案》毛主席哪篇诗词中第一次描写战争?最压抑凝重的一首是?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3-17 15:06:34
阅读:

1928年8月30日,井冈山北侧黄洋界哨口。


湖南、江西两省的国民党军派出三个团的兵力,分两路对井冈山进行“会剿”。然而此时,井冈山黄洋界哨口,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只有不足一个营的兵力在驻守。时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军长朱德、党代表兼前敌委员会书记毛泽东率领的红四军主力下山袭敌,恰好不在。



井冈山根据地危在旦夕。


自打毛泽东率领部队上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以来,他已经记不清自己遇到过多少艰险与困难,每一次,他都能一一化解。可这一次,远在百公里以外的毛泽东,似乎有些鞭长莫及。


此时,负责守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三十一团党代表何颖挺、第三十一团团长朱云卿,他们率领部队和当地的赤卫队,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最后关头,井冈山上唯一的“重型武器”一门迫击炮,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被修好,抬到了战场上。


第一个炮弹发射,没炸。第二个炮弹发射,还是没炸。这门大炮,总共只有三发炮弹。如果第三发炮弹还是不炸,黄洋界哨口就会失守,井冈山根据地将保不住。



第三发炮弹,恰好落在敌人的指挥所,引燃了旁边的弹药库。与此同时,同样留守在井冈山上的贺子珍,带领井冈山的乡亲们,把鞭炮放在铁桶里点燃,造成枪声密集的假象。山下的敌人,彻底慌了神,他们误以为毛泽东率主力赶了回来,再加上又没有了弹药,只好灰溜溜地撤退。



9天后,毛泽东再次踏上这片被炮火淬炼过的红色土地。听闻这场战争,欣喜不已,不由得涌起诗情,创作出《西江月·井冈山》: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对于这场以少胜多的艰险之战,毛泽东所描写的诗词,以《西江月》为词牌,并用了一个凝重而固化的名字《井冈山》。


旌旗、鼓角、围困、壁垒、炮声、宵遁,这些描写战争的词汇,第一次出现在毛泽东的诗词中。此后,他的诗风转入纪实风格。


作为诗人的毛泽东,与中国古代很多诗人一样,在诗词创作中,多以山水为题材。在《毛泽东诗词》收入的67首作品中,以山为题和写到山的,就有30多首。而他的诗词里提到水的,据统计,就有190多处。


山水,是中国古代文人修身养性、感悟道义、体验天人合一生命形态的好地方。游山玩水,不仅是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他们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的一种象征。然而,完全不同于我国古代诗人寄情山水之间,诗人毛泽东总是超乎山水之外,借山水来抒发自己豪迈的战斗情怀、崇高的革命理想和深沉的历史意识。字里行间,把他与宇宙万物为友,进而征服自然的胸襟与气度表现的淋漓尽致。



20世纪30年代初,在上海的鲁迅,辗转看到了毛泽东的《西江月·井冈山》,他对当时的地下党员冯雪峰说:“颇有山大王的气概”。这是人们所知道的,鲁迅对毛泽东诗词的唯一评价。


1934年1月,冯雪峰在江西中央苏区,见到毛泽东,把鲁迅的这个评价转告给他。没想到,毛泽东听后,哈哈大笑。看来,“山大王”这个评价,很合毛泽东的心意。



出生在湖南韶山冲普通农民家庭的毛泽东,如果按照父亲毛顺生的设想,长大后,应该是一个有着稳定产业、小富即安的普通农民。那时,少年毛泽东虽然通过读书,打开心窗,了解到闭塞山村之外的更多信息,开始走上与父亲不一样的道路。但他也绝没有想到,自己日后会成为一个红色“山大王”。


1910年一个初秋的晚上,年仅16岁的毛泽东,准备走出韶山冲。此时的他,想到500年前他的始祖毛太华“投锄从戎”的情景,不由得笔走龙蛇:“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他把这首诗写好,夹进父亲每天必看的账本里。


从这首诗里,可以看到,毛泽东,这个胸怀不凡,聪慧、倔强、有着顽强毅力的年轻人,开始迈向他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从普通农民的宿命转变为读书人。


1914年,毛泽东进入湖南第一师范读书。


位于长沙妙高峰下、湘江岸边的湖南第一师范,对毛泽东的成长,无疑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影响。他在这里打下了深厚的学问基础,开始形成自己的思想方法和政治见解,获得社会活动的初步经验,结交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


1916 年夏季的一天,毛泽东像往常一样,和同学们一起到湘江去游泳。当他游到江中的时候,突然遇到了一个漩涡,差点把他淹没,情况十分危险,幸好旁边的同学把他救了起来。江中的这次遇险,不仅没有让毛泽东害怕游泳,反倒更加激发了他挑战自我,征服自然的决心。以至于 40 多年后,当毛泽东自己的诗词选出版时,他还曾为这段故事,留下了这样的注释:“盛夏水涨,几死者数,一群人终于坚持,直到隆冬,犹在江中。当时有一首诗,都忘记了,只记得两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这两句诗可以说是青年毛泽东最真实形象的写照。


此后,毛泽东一头扎进革命的洪流中去,开始了自己豪情万丈的“三千里水路”。


1925 年春节前,毛泽东回到了家乡韶山休养。在韶山,毛泽东一边养病,一边进行着发动群众的革命活动。他创办农民夜校,组织农民协会,发动农民同地主民团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还秘密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韶山支部。韶山一带掀起了红红火火的革命浪潮。



毛泽东在韶山的举动,很快惊动了当时的湖南省省长赵恒惕。一心反对国民革命的赵恒惕秘密派兵前往韶山,企图抓住毛泽东。幸好有人给毛泽东透露了消息,这才有了毛泽东的提前转移。而令赵恒惕绝对想不到的是,毛泽东这一走,就走到了他的眼皮底下——长沙。



重新回到长沙,站在自己曾无数次征服畅游的湘江岸边,毛泽东感慨良多。在革命的风浪中,又该如何游向胜利呢?望着滚滚的江水,毛泽东写下了他著名的诗篇——《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早年的诗词作品之一。从词作中,我们看到一位热血青年的不同凡响和志存高远。


1963 年,在编选《毛泽东诗词》时,毛泽东特意把这首《沁园春·长沙》作为开卷之作,其分量,不言而喻。


这是之后毛泽东在整理这首诗时,亲笔写就的手稿,一起来看一下。毛泽东还曾特别解释“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句,说的是在北伐以前,中国的命运究竟由哪一个阶级做主?”


早在1924年1月,在孙中山主持召开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毛泽东当选为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1926年1月,毛泽东在广州参加了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再次当选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继续担任国民党代理宣传部长。国民党二大结束才两个月,蒋介石就制造了中山舰事件,无中生有地说共产党人私调中山舰,要劫持他离开广东,借此逮捕了共产党员、代理海军局长李之龙,在广州实行戒严,监视和软禁大批共产党员,解除工人纠察队的武装,包围苏联领事馆。毛泽东等主张对蒋介石反击,但在广州的苏联顾问团不赞成反击。5月15日,国民党召开二届二中全会,蒋介石提出所谓的《整理党务案》,明确提出共产党员不能担任国民党中央各部部长等,毛泽东等共产党员只得辞职。而蒋介石的权力迅速膨胀,控制了国民党、国民政府和国民革命军的大权。此时,毛泽东全力投入国民党中央农民部主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工作,并担任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就在毛泽东为了革命事业四处奔走的时候,危机却正向国民革命逼近。



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向共产党人举起了屠刀,大量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被杀害。不久,广州的国民党反动派也发动反革命政变。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广西等省也以“清党”名义,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进行大屠杀。奉系军阀也在北京捕杀共产党员。4 月 28 日,李大钊和其他 19 名革命者英勇就义。7 月 15 日,就在武汉,汪精卫宣布“清党”,发动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了。



一时间,革命形势骤变,政治风云诡谲,白色恐怖席卷全国。中国革命也已经走到了一个历史关头。


一个阴雨绵绵的日子,毛泽东带着疑问与呼喊,登上了蛇山山头,黄鹤楼遗址东北边的奥略楼。此时的黄鹤楼早已不在。


带着满心的苍凉,毛泽东写下了《菩萨蛮·黄鹤楼》。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这,大概是毛泽东诗词中,写的最压抑和最凝重的一首了。烟云细雨舒卷着迷茫,龟山和蛇山好像紧紧锁着长江,诗人沉重的心情一览无余。这首词作,通过景物描写,感情抒发,将当时血雨腥风的岁月,特定的政治形势深刻形象地表现出来,同时也显现出无产阶级革命者坚强的意志和大无畏的决心。


毛泽东后来在注释这首词的时候,毫不掩饰地说:“1927年,大革命失败的前夕,心情苍凉,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这是那年的春季。”


从1925年秋天,长江湘江畔满怀豪情的“谁主沉浮”,再到1927年春,苍凉凝重的“把酒酹滔滔”,革命的前途究竟在何方?毛泽东始终在思索着。



答案,就在8月。


为了和国民党反动派做斗争,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江西南昌发起武装起义,这就是著名的“南昌起义”。


在日后对《菩萨蛮·黄鹤楼》进行注释时,毛泽东在写完“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后,紧接着写道:“夏季,8月7日,党的紧急会议决定武装反抗,从此找到了出路”。


而这条出路,改变了太多人的命运。毛泽东拿惯笔杆子的手,也拿起了枪。


在八七会议上,毛泽东着重强调:“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这是一个对中国革命有着极其重要的论断。



八七会议刚刚结束时,主持中共中央工作的瞿秋白曾找到毛泽东,要他到上海党中央机关工作。考虑到当前是要拿起武器同敌人斗争的时候,毛泽东谢绝了瞿秋白的好意,他表示“我要上山结交绿林朋友”。


1927年9月9日,在毛泽东的亲自领导下,震动全国的湘赣边秋收起义爆发,唤醒千百万工农群众拿起武器同国民党反动派开展新的斗争。


然而,由于当时全国的革命形势已走向低潮,反动军事力量在各处都大大超过革命力量。再加上湘赣边界的群众没有充分发动起来,起义军——中国工农革命军遭遇重挫,起义部队不得不南下转移。


秋收起义爆发后,国民党反动当局立即“通令各军,如获毛逆者,赏洋5000元”。国民党军队的前堵后追,给工农革命军的转移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使南下路途充满了险情。


这时,工农革命军领导层内部也发生了严重问题。


担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师长的余洒度,对于毛泽东最终决定落脚井冈山最为反对。在他看来,“退到那里,不是想当山大王吗?”而毛泽东则耐心地解释说:“俗活说,打铁没样,边打边像。我也不是卜前知后的算命先生。军事上的进退,不是一成不变的。《水浒传》里有个水泊梁山,朝廷的千军万马拿他们没得办法。我们到了井冈山这样的地方,反动派也奈何不了我们,我们就是到那儿去当红色‘山大王’!”不过,他也补充说到:“我们这个山大王是特殊的山大王,是有共产党领导、有主义有政策的山大王,不是过去的那种山大王。”


在毛泽东的坚持下,工农革命军经过秋收暴动和艰苦转战,终于将红旗插上了井冈山。



1928年4月24日前后,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与朱德领导的湘南起义在井冈山胜利会师,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自此,就连穷乡僻壤的老百姓甚至一些土豪乡绅们,都知道井冈山地区,出了让人胆寒的“朱毛”。只不过,他们所了解的是:“所谓朱毛,姓朱名毛,字赤匪,江西人也。



事实上,人们始终有一个疑问:从未学过军事的毛泽东,为何能自如地统兵打仗?


20世纪60年代,亚非拉许多国家的民族革命风起云涌。不少国家和政党的领导人来中国“取经”,他们除了向毛泽东请教武装斗争的办法外,还常常问起,毛泽东是如何成为战争大师的。


那么,毛泽东是怎么回答的呢?


四个字,“逼上梁山”。


他向前来询问的各国领导人解释道,“干革命后也没想到枪杆子。没有想到蒋介石那么厉害,到处抓人杀人,不要我们活了,一下子把我们打入地下。把我们逼上了梁山。”


然而,被逼上梁山的毛泽东,从一介书生成长为一个军事奇才,这一路,走的突然,期间的过渡和转变,那份不易,或许我们外人是很难体会的。


1936年,毛泽东回忆起“逼上梁山”以后的军事斗争,有一个精辟的总结:从游击战争开始的一天起,任何一个独立的红色游击队或红军的周围,任何一个革命根据地的周围,经常遇到的是敌人的“围剿”。敌人把红军看作异物,一出现就想把它捕捉。敌人总是跟着红军,而且总是把它围起来。所以十年的红军战争史,就是一部反“围剿史。”


1929年初,毛泽东和朱德率红军主力离开了井冈山,从此转战赣南、闽西,逐渐开辟了一大片根据地,即后来的中央苏区。


然而,从离开井冈山以后的一段岁月里,毛泽东的军旅之路,惊险危殆相继,希望伴随着失望。


1933年9月,蒋介石出动军队,向中央苏区发动第五次“围剿”,在当时党内“左”倾错误路线的影响下,毛泽东“诱敌深入,各个击破”的打法遭到了批判。而毛泽东此时已经离开红军的领导岗位,临时中央直接领导这次反“围剿”斗争。第五次反“围剿”节节失利,愈打愈困难。


1934年4月,广昌失守,苏区的北大门陡然在敌人面前敞开。红色政权危在旦夕。


从1931年到1934年,在这些日子里,毛泽东虽然在党内、军内失去了发言权,但他并没有真的就此“赋闲”下来,而是埋头做实地调查研究、读书,寻找中国革命的未来之路。


1934年10月18日傍晚,毛泽东带着警卫员离开于都城,踏上凶险难测的长征途程。


在这一征程中,红军官兵翻越着一座又一座山,跨越着一条又一条凶险的河流。这些山川湖泊,几乎成了红军官兵生活的一部分,成了他们最亲密的朋友和最实在的敌人,也成了毛泽东创作诗词的灵感源泉。


渡过湘江后,中央红军由长征出发时的8万余人减员至3万余人。全军将士对“左”倾领导的错误军事指挥已经到了不能容忍的地步。走在红军队伍中的毛泽东一直沉默,也一直在思考,或许是越城岭尖耸的山体,使毛泽东有了深刻的感触。一首带着豪情的词《十六字令》脱口而出: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当红军借助明月或打着火把,在若明若暗的夜色中跋涉的时候,那些嶙峋的乱石,陡峭的悬崖峭壁,急流险滩,都是这支军队前进的障碍。除此之外,还有围追堵截、比陡峰深谷更凶险的敌人。然而,毛泽东似乎已经看到,事物正在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历史辩证法正在显现出它强大的力量,似乎正在为一个伟大的历史转折,做出悲壮的铺垫。



1949年底,毛泽东第一次访问苏联。在同斯大林会谈时,他说起中国红军艰苦奋战的情形,使用了中国成语:“不畏艰险,视死如归”。翻译不解其意,毛泽东补充说:“就是藐视一切困难和痛苦,像看待自己回到原来状态一样看待死亡。”斯大林似乎听懂了,他小声对翻译费德林说:“看来,这是一位天才的统帅,表现出大无畏的精神和雄才大略。”



长征中,毛泽东带领一个政党,一支衣衫褴褛的军队,在敌人的围追堵截中,生死攸关,穿行崇山峻岭,跨越深涧河流,在中外历史中,这都是异常罕见的。



1935年9月12日,毛泽东在甘肃俄界,把部队改编成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随后突破天险腊子口,翻越岷山。


站在岷山山顶,毛泽东极目远眺,看见了雪峰如海的世界。


这就是昆仑山脉。


站在岷山峰顶的毛泽东,不禁涌出诗作: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这首诗,就是《念奴娇·昆仑》。在毛泽东的诗词创作中,第一次出现了国际性的主题,也正是从这首词开始,诗人毛泽东开始纵论世界。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字面之意是在未来的和平世界里,全人类将共享一个冷暖适应的气候。然而,它的潜在之意,却是诗人毛泽东以其雄奇瑰丽的想像,展现了改造自然、改造世界、造福人类的气魄和力量,抒写了诗人毛泽东的伟大抱负。


此时的毛泽东,创作出这样一首诗词,无疑是借助昆仑山雄奇高大的形象,表达出他的崇高理想。而这理想就是革命取得最后胜利,彻底埋葬帝国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翻越岷山后,来到甘南小镇哈达铺,毛泽东最终确定长征的落脚点,“到陕北去,实现北上抗日、创建根据地。”


1935年10月19日,毛泽东率领中央工农红军进入吴起镇,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结束。


据不完全统计,从1934年10月开始长征后,随中央红军行进的毛泽东,先后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河流,克服了一个又一个艰难之险。


有这样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那就是毛泽东诗词创作的高峰期,也就是1927年到1936年到达陕北之前,近十年的时间,毛泽东的诗词里有一半都写到了江河湖海。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首写于1935年10月的《七律·长征》,用56个字回顾了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简直就是一部微缩的长征史书。长征的结束,意味着毛泽东又将以陕北,这个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为起点,向中国革命更高的艰难之峰攀爬。


1945年6月11日,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闭幕式上,毛泽东发表闭幕词。这篇著名的闭幕词,就是《愚公移山》。在给与会代表讲过“愚公移山”的寓言之后,毛泽东说:现在也有两座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大山,一座叫做帝国主义,一座叫做封建主义。中国共产党早就下了决心,要挖掉这两座山。全国人民大众一齐起来和我们一道挖这两座山,有什么挖不平呢?此时的毛泽东,提到的是推翻两座大山。但仅仅过了3年,在解放战争期间,毛泽东全面而系统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总政策,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从推翻两座大山到推翻三座大山,这期间的变化,可以看出,毛泽东誓将带领中国人民,建设一个全新的,一个独立、自由、民主、富强的中国。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当人民解放军势如破竹解放南京,进而解放全中国后,人民终于取得了胜利,历史终于取得了胜利。如果说,翻越无数山峰的毛泽东,曾经踩出一条中国革命的胜利之路,那么渴望搏击江河风浪的毛泽东,此刻则亲身体验到,胜利后的中国所发生的变化,是那么地让人欣喜异常。


1954年,中共中央开始设立了北戴河暑期办公制度。毛泽东带上两大箱子书,第一次来到了北戴河。


这一天下午,天气闷热的很,似乎在憋着下一场大雨。毛泽东在办公室看了一会儿文件,感觉有些困倦。于是,他伸了个懒腰后,对自己的警卫队长陈长江说道:“走,游泳去!”


看着外面糟糕的天气,一旁的警卫们都忍不住跟毛泽东说:“主席,天气预报说今天有雷阵雨!”


听到要下雨,毛泽东不仅没有停下脚步,反而笑了。“有风雨更好,更适合在大海中游泳!”说完,他就向着海边走去,警卫们急忙跟了上去。


果然,刚走到海边,突然就狂风大作,紧接着倾盆大雨劈头盖脸地打了下来。虽然身边的工作人员都劝毛泽东不要下水了,但他还是坚定地游了起来。


毛泽东不断变换着泳姿,一直游在前头,直到雨停了才游回来,他的身上已被海水里的贝壳划出了血痕。


直到这时,周恩来、朱德等人悬着的心才落下了。而上岸后的毛泽东仍然兴致勃勃,一边摔打着身上的水,一边说:“今天游得真畅快!”


接着他又说道:“征服急难险恶,你强他就弱!大凡世界上凶恶的东西就是这样,你表现得怯懦,你就会遭到凌辱,世界上一切反动派看起来样子是可怕的,其实并没有什么了不起。”


后来回忆起这次游泳,毛泽东很有些自豪:“我到过北戴河,七级台风,在大海里游泳很舒服,平时没有一点风浪,游起来倒很吃力,那要一步一步地爬。”


游完泳,毛泽东纵笔挥毫,写下了不朽的名篇《浪淘沙·北戴河》。“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渔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毛泽东不仅仅在自然的大海里游泳,更在历史浪潮中搏击!


早在来北戴河之前,毛泽东就曾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好吧,我们到海边去,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就要来到了,我们到有潮水的地方去。”


据工作人员回忆,毛泽东说这些话的时候,两眼闪闪发光,带着心潮澎湃而又扑朔迷离的神情,似乎对未来充满着浪漫主义的诗意构想。


新中国成立后,解决水患问题一直是毛泽东的心头大事。


早在1950年,毛泽东在中南海听取关于长江中游荆江分洪工程的汇报时,就曾提出要求“争取荆江分洪工程胜利”完成。这个决策,开始了治理长江的序幕。1953年2月,毛泽东乘坐“长江号”军舰,从南京到武汉,一路考察长江水情,萌生出把三峡“壶口”扎起来,修建既防洪又发电的引水工程的设想。1954年夏天,长江发生百年不遇的大水。这一洪灾,更是加速了论证三峡工程的决策。


1956年5月,毛泽东又一次踏上了南下考察之路。


这次南下,毛泽东先是到了广州,随后从广州北返。5月30日,毛泽东到达长沙,畅游了湘江。5月31日早上,他从长沙飞抵武汉。此时,横跨长江南北,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桥”的武汉长江大桥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始建设。这项由我国首创的新型施工方法,凝聚着我国桥梁工作者的机智和精湛的工艺。


毛泽东来武汉,目的之一就是向有关专家了解工程的设计和经费预算。而酷爱游泳的毛泽东,更是要到长江去“中流击水”一番。


5月31日下午两点,毛泽东在武昌江边汉阳门码头附近下水了。那里正在修建武汉长江大桥八号桥墩。只见,江面上波浪翻涌,寒气阵阵,气温只有摄氏20度。这是毛泽东第一次在长江里畅游。据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回忆,当时堤岸上聚集着一群观看江中游泳的人们,他们不清楚江中是毛主席在游泳。看到有人游泳都觉得热闹,纷纷指指点点,七嘴八舌地议论。有人说:“今天天气这么冷,风这么大,居然还有人游泳!“有的讲:“肯定是在打捞什么宝贝!”甚至还有人讲: “他们在游泳锻炼,可能是为了准备打仗。”毛泽东在滔滔的江水中,时而仰泳,头枕波峰;时而侧泳,奋臂击浪;时而潜身水下,转体戏水;时而踩水慢游,如闲庭信步。


他游的哪里是一江激流,分明是一片任人驰骋的自由天地。游完泳,毛泽东就这样又来到群众中,和大家愉快地交谈。


2016年,美国《时代周刊》评选出自摄影诞生以来对人类历史影响最大的100张照片,其中的第73号作品,就是毛泽东在长江游泳。并给照片配上了文字“军队必须要在人民之中行动,就像鱼不能离开水一样。”


至此,毛泽东一发不可收拾,短短十年,留下了42次的长江游泳纪录。波澜壮阔的长江成了他最喜爱的畅游之地。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毛泽东曾对人解释说,这首写于1956年6月的《水调歌头·游泳》,“是反映社会主义建设的”。还记得1954年夏天写《浪淘沙·北戴河》的时候,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刚刚开始。


短短两年多的时间,1956年夏天写这首《水调歌头·游泳》的时候,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基本结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代已经到来了。


游泳里面有哲学。毛泽东说: 水是个好东西,它有力量把人浮起来。这叫抵抗力。但人在通过它时,能够把水压下去,结果人就浮在上面了。我研究了水的脾气,水怕人,不是人怕水。游泳里面有人生,毛泽东号召青年人敢于到大江大河的风浪里去锻炼成长。游泳里面还有政治。毛泽东说: 有些同志怕群众,就跟怕水一样。我到处提倡游泳,水是个好东西。打个比喻,人民就像水一样,各级领导干部就像是游水的人,你不要离开水,要顺着水游,不要逆着水游。脱离群众,等于游泳脱离了水一样。


1965年5月22日,始终坚持与人民群众站在一起的毛泽东,再次回到井冈山,看望这里的人民。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少有的特意重新踏上的革命圣地。


到了黄洋界,汽车刚停下来,毛泽东便快步走向山顶。望着山下观看良久,他深情地对身边工作人员说:“这就是黄洋界”。如今,这里已经是莺歌燕舞,但当年战斗的遗迹依然被精心保存着。


在保存下来的一段视频资料中,有这样一个镜头:72岁的毛泽东甩掉随行的人群,大步走向峰峦崖边,伫立眺望。而另一个镜头则是,他独自一人坐在椅子上,望着黄洋界,神色凝重。


此时的毛泽东,心里会想什么呢?是在寻找昨日的硝烟,还是在回味马背生涯的感觉?又或是在构想新的战略征程?


“犹记当时烽火里,九死一生如昨”,或许是这首《念奴娇·井冈山》,揭开毛泽东对当年井冈山斗争生活的深情回忆;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又或许是这首《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向我们展示着毛泽东永不服输、敢于挑战任何艰难险阻的豪情和意志。


重回井冈山,毛泽东在几天之内,相继写了两首以“井冈山”为题的诗词,如果加上当年创建井冈山根据地时写的《西江月·井冈山》。那么,井冈山,这片热土,成为毛泽东唯一一个三次倾注诗情的地方。


这位从韶山走出来的伟人,带领中国人民以“愚公移山”的精神,一路挑战风浪,击水江河,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开辟全新的天地!高山仰止,伟人毛泽东,在中国人民的心中,更是矗立起山一样的不朽丰碑!


《档案》播出时间:日常节目 周一,周二23:16特别节目 周三21:20更多精彩内容 欢迎关注北京卫视官方微信北京卫视官方微博编辑拉菲克

励志人生网欢迎您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