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励志人生 > 励志名言 > 置之不理造句-刘备临终遗言:此人不可重用!为何诸葛亮却置之不理?

置之不理造句-刘备临终遗言:此人不可重用!为何诸葛亮却置之不理?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11-20 23:46:48
阅读:
最新资讯《置之不理造句-刘备临终遗言:此人不可重用!为何诸葛亮却置之不理?》主要内容是-置之不理造句,现在请大家看具体新闻资讯。

三国时期论识人之明,曹操算一个,他临终前告诫曹丕要提防司马懿,后来果然曹魏大权落入司马懿之手,曹氏几代人的努力毁于一旦;当然刘备的眼光也不差,比如219年汉中之战后他力排众议选定魏延出任第一任汉中太守,再比如临终之前他告诫诸葛亮要慎用马谡。


《三国志》记载:先主临薨谓亮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亮犹谓不然,以谡为参军,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


不过诸葛亮显然没听进去,223年刘备病逝,几年之后的228年第一次北伐之时,诸葛亮把决定战役胜负关键的街亭交给了毫无实战经验的马谡镇守,结果马谡失守街亭使得原本形势一片大好的第一次北伐功败垂成,那么刘备临终遗言:此人不可重用!为何诸葛亮却置之不理?我们来分析一下其中原因。


第一,诸葛亮的用人策略

蜀汉一直存在益州本土派、东州军、荆州派、元老派等几个派系之争,其中荆州派和元老派的利益基本一致,同时也是刘备的嫡系,214年刘备入主益州后通过拉拢东州军来打压强大的益州本土势力,刘备去世后诸葛亮的丞相幕府成员大部分都是荆州派系出身的人士担任,比如向朗、杨仪、马谡等人莫不如此。


诸葛亮在荆州生活了很长时间,是荆州派系的代表人物,他和荆州士族之间多有来往,对于诸葛亮而言,重用和自己亲善的荆州人士虽有任人唯亲的嫌疑,但是却能更好的为自己所用。


马谡还有一个身份使得诸葛亮更是器重他,那就是他是死难于夷陵之战的马良的弟弟,而马良和诸葛亮的关系相当密切。


第二,马谡有能力

“马氏五常,白眉最良。”马氏五兄弟个个才华出众,入川之后马谡先后出任绵竹县令、成都县令和越嶲太守,史称其:“才器过人,好论军计,丞相诸葛亮深加器异。”


应该说马谡是一位非常合格的参谋人员,第一次北伐之前诸葛亮南征南中就是采用了马谡的“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的策略,顺利平定了南中七郡。


正是因为马谡的能力得到诸葛亮的认可,所以第一次北伐之时诸葛亮委任马谡为丞相府参军,只不过诸葛亮忘了一点,那就是一位出色的参谋未必是一位合格的统帅,打个比方军队中的参谋长打仗未必是一把好手。


第三,诸葛亮想重点培养马谡

天下十三州,蜀汉仅仅据有益州一州之地,人才积累远不如曹魏和东吴,而且人才断层也日益严重,刘禅时期随着前期的大将一一去世更是如此,对于诸葛亮而言培养接班人和后备人才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马谡根正苗红,本身又有能力,又是自己嫡系中的嫡系,自然得到诸葛亮的青睐;但是想要提拔马谡却也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没有军功在身很难令人信服(这一点诸葛亮做得很好,比如魏延的南郑侯是县侯比诸葛亮的武乡侯级别还高,原因就在于魏延在阳溪之战中立下显赫战功),所以诸葛亮让马谡出任主将镇守街亭其实就是为了让他立下军功。


《三国志》记载:建兴六年,亮出军向祁山,时有宿将魏延、吴壹等,论者皆言以为宜令为先锋。


诸葛亮原本有更好的人选就是魏延和吴懿,但是基于上述诸多原因,最终还是一意孤行弃用他们两人,不听刘备的临终遗言和军中上下的建议执意以马谡为主将,这才酿成大错,使得本来应该取得重大战果的第一次北伐无疾而终。


励志人生网欢迎您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