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励志人生 > 励志名言 > 朱熹的名言-王阳明为什么说朱熹“玩物丧志”?其实一点都不冤枉

朱熹的名言-王阳明为什么说朱熹“玩物丧志”?其实一点都不冤枉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12-27 21:47:45
阅读:
最新资讯《朱熹的名言-王阳明为什么说朱熹“玩物丧志”?其实一点都不冤枉》主要内容是-朱熹的名言,现在请大家看具体新闻资讯。



春秋战国时期,卫国第十四代君主出了一个奇葩,他的名字叫做卫懿公,“玩物丧志”这个词,简直就是为他量身打造的。


本来嘛,吸宠之心人皆有之,喜欢宠物算不上什么人格缺陷,还是爱心自然流露的体现。错就错在这位仁兄有点过,他身为一国之君,担负着治理国家安顿民生的重任,尤其是在春秋战国这个历史时期,局势变动,风雨飘摇,很多国主都是前一天晚上还在显摆自己有钱任性,第二天早上就再也没等到太阳升起。


文/希夷


符号帝国独家原创


情况就是真么个情况。不过老卫似乎把这些都没有放在眼里,他的眼里只有自己的宠物——仙鹤鹤宝宝。


夸张到什么程度呢?王宫内院到处都是仙鹤游来荡去的窈窕身影,它们卖弄着自己的大长腿,俨然就是这里的主人,所有的人形动物,充其量只是它们的仆人,负责铲屎做饭洗澡梳毛。


仙鹤主子们的骄傲并不是错觉,事实上,卫懿公并没有把它们当宠物,而是当成自己的朋友,打理江山社稷的左膀右臂,你看它们身姿曼妙,动作优雅,比起那些没用的满朝文武官员可能干多了,更重要的是,不管干什么,始终保持美丽的姿态,仪式感不能倒。




卫懿公做了一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事——他把很多官员都炒鱿鱼了,开除的开除,放假的放假,他们的职位就由这些“美丽的精灵”仙鹤门来接替。


都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卫懿公当然深谙这个道理,所以朝廷的大权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重要职位一定要保证都是自己的人——仙鹤,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仙鹤最宝贝。


毫无意外的,有关卫国国君作死的消息很快就散布到了邻国,群狼纷纷摩拳擦掌蠢蠢欲动。老卫这么搞哪里还有什么民心,当敌军就要攻进首都的时候,根本没有人愿意抵抗,大家都说,不要怕不要怕,我们老大有那么多仙鹤呢,可能耐了,只要老大带领他的鹤宝宝亲自出马,很快就能扫平四邻,安定局势,根本不用我们这些“废柴人类”操心。


“玩物丧志”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尚书·周书》里,武王灭商之后,四海威服,就像是学艺归来的孙悟空,一身本事还有金箍棒在手,威风无双,于是七十二洞洞主纷纷前来庆贺。


当时就有很多周围的小国主动交好,为大周天子送来了很多奇珍异宝,其中有一只蛮夷送来的敖犬,身形高大,非常聪明,善解人意,战斗力也很强。武王对它爱不释手,上朝散班总要吸几口。


有一个耿直的大臣叫召公奭,应该是武王本家的叔叔或者是堂兄弟之类的近亲属,他就有些看不下去了,担心武王膨胀了,玩物丧志,于是写了一篇名叫《旅獒》的文章,劝他警惕: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孔传》里也有“以器物为戏弄则丧其志”这样的话,这就是这个成语最早的出处了。意思是沉迷于外物,就会容易让人丧失了志气。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堕落了。




这话说得很有道理,其中的含义也不难理解,不管是什么人,但凡想做成点正事儿,就要把主要精力投入在学习和工作上,如果“不务正业”,整天沉醉于吃鸡钓鱼下棋谈恋爱这样的事情上,学业和事业必然就会受到影响。一个人的时间精力有限,这边用的多了,那边自然就武力经营。


道理很浅显,大家都懂。不过人形本来就是好逸恶劳的,所以这个告诫才会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它能够千古流传的原因。


反者道之动,顺之成人逆之则仙,人生来容易堕落,所谓修行,就是不断对抗人性中的弱点。


王阳明那个时代,朱熹的学说已经广为流传,更可怕的是还被指定为官方全国统一考试参考用书,几百年来都是无数人心目中的大神,这位朱叔叔的话,几乎被所有人奉为经典语录,上到天子,下到屁民,大家都以诵读研习朱熹的言论为荣,如果谁没有好好看书,读书人都会以他为耻。


阳明先生有一个好朋友,是从小一起玩到大的发小,不过它是朱熹的信徒,坚决维护朱老先生的权威,只要是他说的,天然都会相信是对的。自己的这个基友,竟然不知天高地厚,说朱大神很多说法有问题,他理解的孔圣人是错的。


更过分的是,在两人通信讨论的过程中,有一次王阳明竟然吃了豹子胆,说朱熹的格物致知,就是“玩物丧志”。简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反了反了。




那么究竟是怎么回事呢?王阳明是说过朱熹的学说有很多问题,但是大部分他还是认可的,用玩物丧志这个词来形容,是不是有些过了?


其实他这么说朱熹,也并不冤枉。这就要从两个人对“格物致知”不同的理解说起。


朱熹的格物致知,是向外求的,所谓圣人就是通晓世间万事道理的人,而事事物物都有自己的道理,所以我们要穷尽一生,在格物上下功夫,如此才能获得万物之理,如此方可成就圣人之道。竹子有竹子的道理,要想了解它,就要关心它,体贴它,细心照顾它,观察它有什么特征,有什么生长规律;板凳有板凳的道理,要想对其了如指掌,自然就要围绕它下一番苦功夫……


而在王阳明的心学里,“心外无物”,意之所及便是物,天理不在心外,而在心内,它是生而知之的道理。心就像一面镜子,洞悉万千事物,只是因为它被我们私欲的灰尘蒙蔽了,所谓“格物致知”的功夫,就是时时刻刻存养心中的良知和天理,革除自己的私欲,从而达到“至善”的境界,与天理合一,与圣人之心合一,回归本然的心性。


王阳明认为,只从外物上求理,得来的可能只是虚假的花架子,比如你心里并没有孝敬父母的良知,只是听人说孝顺就要给老爸老妈洗脚,就要给他们磕头,这些都是做给外人看的,心中没有恭敬之意,培养出来的都是无知和虚伪,是伪孝子。




但是如果反其道而行之,首先从内心发起孝亲的良知,对父母的饮食起居冷暖寒热有了感同身受,很自然就知道如何孝敬父母,这样顺其自然的孝行,才是“心神合一”真正的孝敬。心中有孝,行动上就会顺意。


所以,阳明先生才会说,只知而不能行,就不是真正的知;只是身体上行,而不知道其所以然,也不是真正的行。知行是合一的,谁也离不开谁。


朱熹那样的“格物”,恐怕到死“夭寿”也无法穷理,他之所以认为知和行是分开的,其实是不了解知行,不知道根本的道理都在自己的心内,只知道往外物上求个天理,那就是舍本求末,与圣人之道南辕北辙,所以是玩物丧志。


励志人生网欢迎您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