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励志人生 > 励志名言 > 珠玉成语-徐州博物馆镇馆之宝——价值连城的“金缕玉衣”

珠玉成语-徐州博物馆镇馆之宝——价值连城的“金缕玉衣”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4-06 12:14:26
阅读:
引子

2016年端午节,赴徐州沛县参加老友婚礼。一出徐州动车站,直奔计划好的目标——徐州博物馆,只为了一睹传说中的“金缕玉衣”。


徐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超过6000年的文明史和2600年的建城史,相传尧帝时人彭祖在此建立大彭氏国,故徐州古称“彭城”。汉代双雄刘邦和项羽均出于徐州,徐州是著名的“帝王之乡”,有“九朝帝王徐州籍 ”之说。一直到近现代,徐州历来是兵家要地和经济重地。


当年实拍徐州博物馆内景


实拍东坡文化城


徐州博物馆和东坡文化城相对, 始建于1959年,曾是清乾隆皇帝南巡时行宫旧址。坐落于云龙山北,占地面积3.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展厅面积三千余平方米,是一家地方综合性博物馆,也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在陶瓦古物矢蔟戈戟前穿过,来到了金缕玉衣面前。


当年实拍


实拍细节


金缕玉衣长174厘米、宽68厘米,使用金缕1576克,玉片4248片经化验全部来自新疆和田的白玉和青玉。1994-1995年出土于徐州狮子山楚王墓的这件玉衣,是目前年代最早、玉片数量最多、玉质最好、工艺最精的玉衣。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件玉衣?这件玉衣是如何发现和修复的?耀人眼目的玉衣主人到底是谁?


各种已经发现的玉衣的规格参数


一、为什么会有“玉衣”?

对玉的推崇缘于先民的自然崇拜,他们认为出自深山的玉是天地自然灵气的凝结。春秋战国时代儒家占据了思想领域的主流,孔子将玉赋予了人格色彩:“君子比德如玉“,“君子温润如玉”。玉不仅是一种名贵的物质,还被赋予了抽象的情感属性。成了高贵、美好品质的一种象征。


汉代以前的贵族去世,口中会放上珠玉之类的制品,大概是对“鱼蚌含珠”的一种模拟,寄托一种生生不息的理念。其中含在逝者口中的玉制品叫“玉唅”,后来玉制品在贵族丧葬中的用途扩大到整个面部。遗体的各个孔窍如耳鼻等均用玉制品堵塞,他们认为那样可以防止人的精气不外泄。


后来丧葬中的玉制品应用到全身,到西汉时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制造工艺的提升,产生了用于丧葬的玉衣。也就是说,金缕玉衣实际上是汉代贵族的殓服。


汉代规则选择玉衣作为殓服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因为玉非常名贵,用玉衣敛葬因此成为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二、玉性寒凉,对遗体具有一定的防腐作用。埃及的木乃伊是使用化学物质来达到遗体防腐的目的,在化学工艺还不够发达的汉代人们能想到的首先是玉;三、古人认为生活在水中的龙、龟、鼍、鳄等鳞甲动物,是长生乃至永生的。用金丝连缀玉片形成的殓服看起来像是鳞甲,因此用玉衣敛葬也是寄托对长生的祈愿。


当年修复现场1


当年修复现场2


当年修复之后


二、金缕玉衣的发现和修复

1984年,徐州东郊的一处工地上意外发现了一批汉代陶俑。专家顺着陪葬的陶俑军阵,找到狮子山的一处古墓。经过整整十年的调研和发掘找到了古墓入口,却发现原来已有盗墓贼潜入古墓。盗墓者巧妙地移开了每块重达五六吨的塞石(用来堵塞入口的大石头)当中的一块,盗走了其中大量金银制品。而对于金缕玉衣,盗贼们只是抽走了玉衣上的金丝,而将玉片遗留在墓地的入口处。


为什么盗墓贼们不盗走玉制品和玉片呢?原来是因为贵金属制品被盗之后,可以通过转制加工等方法消灭罪证。而玉制品不能熔化转制,转手或留藏的话极易留下犯罪线索。


这对于金缕玉衣来说,是不幸中的万幸。


采集回四千多块混杂着千年泥土的玉片后,专家团队花了两年多时间,耗资逾五十万人民币,经过清洗、抛光、补充、连缀等多道工序,终于几近完美地修复了这件国宝级的金缕玉衣。


据专家说,在汉代制作这件玉衣,除了材料成本,需要一个专业老道的工匠花二十年时间才能制成。


那么这么一件价值连城的金缕玉衣,它的主人到底是谁呢?


三、楚王刘戊

根据陵墓中的发现和研究,对墓中遗骨进行医学研究和人类学还原,专家确定逝者生前的身高、肩宽等数据。金缕玉衣在修复过程中,也运用了这些研究成果。同时,参考墓葬品和历史文献,也大致确定了金缕玉衣的主人属于西汉时的某个楚王。


秦灭六国后,因为其残暴统治爆发了农民起义。其中项梁(项羽叔父)这支义军为了战争需要,寻找到隐匿在民间当牧羊人的楚国贵族熊心,拥立为楚怀王(此怀王为新的怀王,不是从前的楚怀王熊槐)。项梁战死后,项羽为争夺权力的需要,杀掉熊心自立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之后刘项相争,项羽败于刘邦,刘邦将彭城作为刘姓诸侯王的封地。分封在彭城的刘姓诸侯王,便沿袭了“楚王”的叫法,彭城一共诞生了十二位楚王。


这件金缕玉衣到底是第二代楚王刘郢还是第三代楚王刘戊的,至今学界争鸣说法不一。


第三代楚王刘戊参与了对抗西汉中央政权的“七王之乱”,不料被名将周亚夫领导的中央军击败,刘戊被迫自杀。


刘戊像


当时汉代丧葬制度中规定:皇帝去世能用金缕玉衣,王侯去世只能使用银缕玉衣,否则即是僭越行为。对刘戊遗骨的还原证明刘戊体格非常健壮,有可能生前雄心勃勃,对自立称帝充满信心,故而提前为自己制造金缕玉衣。及至兵败梦碎,只能通过落葬时穿上金缕玉衣“遂愿”。


结语

金缕玉衣仅仅存在于两汉四百年间,到曹魏之时魏文帝曹丕予以废除,其理由是反对丧葬的奢靡,但更可能的原因是战乱分裂的三国,其经济和工艺水平已经远不如统一强盛的两汉。


今天的中国人仍然像过去一样爱玉,玉文化深入中国人的骨髓,渗透到中国人的生活日常。


金声玉润,金玉良缘,玉洁冰清,玉容花貌,冰肌玉肤,玉树临风,守身如玉,亭亭玉立,有眼不识金镶玉,化干戈为玉帛……这些沿用至今的成语,无不展示了玉的美好和高洁品质。


徐州博物馆的这件金缕玉衣,体现了汉代的辉煌灿烂,见证了时代的风云变幻。当时也许沾染了鲜血、权谋和奢靡色彩的玉衣,如今已是一件寻常百姓都能自由观赏的文物。


这件金缕玉衣要让人们记取的,并不是那些终成黄土的千古帝王,而是背后制作、发现、修复它的平凡的人们。


向平凡的耕耘者和创造者们,致敬!


当年实拍于徐州博物馆的玉杯


励志人生网欢迎您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