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励志人生 > 励志名言 > 朱子格言-朱子格言启示录:大丈夫处世,行得正、走得直、坐得端

朱子格言-朱子格言启示录:大丈夫处世,行得正、走得直、坐得端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4-11 10:58:32
阅读:

微言大义:正己守道


◆◆


文 |石禄生


编者按


最近,一组载有朱子格言的明清时期文化楹联惊现于世,引起了收藏界的广泛瞩目。朱熹的这篇格言短文读来可谓振聋发聩,极具文史和哲理价值。楹联所载朱子格言全篇共有十长句,涉及的历史人物多达二十人。本文为朱子格言解读第六讲,着重阐述短文第六句:“杨伯起却暮夜之金,罗一峯拒奔楼之女,吾人不可无此正大。


01


在中国儒家文化历史上,朱熹是唯一的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的儒学大家。


我们在第一讲也说到过,像他这样的人,按道理其所有的著书立说都会被世人记录并传承下来,除非是在历史的杂乱变迁过程中遗失的篇章。



朱子格言楹联(福建品藏文化公司收藏)



朱子格言楹联(福建品藏文化公司收藏)


品藏文化公司收藏的朱熹文化楹联,屏体所载朱子格言,毫无疑问属于被历史记录遗漏的朱熹文本篇章。但究其被遗漏的原因,绝不是因历代史学家疏忽所致;历史的背后另有玄机。


自古以来,在儒家文化语境下,评价一个人好坏,品行端正是最重要的人品指标之一。所以朱子格言第六句:“杨伯起却暮夜之金,罗一峯拒奔楼之女,吾人不可无此正大。”


这句话的品格指向是很鲜明的,就是说为人要品行端正,前半句说的是拒受礼金,后半句说的是拒绝送上门来的女色。


结论“吾人不可无此正大”,也符合朱熹一贯的文风:熟读朱熹文集的人们可以发现,他非常喜欢用“光明正大”一词。既然朱子格言第五句讲了为人的“光明”,那么第六句提倡为人品行要“正大”,也就是端正无邪、堂堂正正,显然很符合朱熹的文本结构规律。



但是,这一长句看似“正大”雅致,实则却暗藏玄机,或者说是逻辑陷阱也不为过。奥秘就在文中列举的人物上面:“杨伯起”指的是东汉名臣杨震,这个没毛病,不赘述;但“罗一峯”是谁?这就暗藏历史奇趣了。



罗伦画像


“峯”是古代“峰”字的写法,“罗一峯”就是罗一峰,本名罗伦,他是明代著名的理学家。这就很诡异了:朱熹是南宋人,罗伦是明朝人,身为历史前辈的朱熹,怎么可能在朱子格言中写下历史后辈罗伦的名字?


跨越时空的历史性穿越,只在如今的二次元文化或科幻故事中被虚构,放在现实世界基本上就是鬼话,我们当然不能信以为真。朱子格言出现明代人物,不符合大历史逻辑;但是,但是,但是,重要的话说三遍,它符合文物历史的逻辑。


什么是文物?文物就是远去的历史中,在某一个时间点,由某些人创造和使用的物件。朱子格言当然是朱熹的原创文本,落款“晦翁粹语”已申明;但刻载文字的楹联实物,据考证制匾于明末清初时期。


换句话说,抄录朱子格言的人或制匾人拥有像海洋一样宽广的篡改“作案”空间,他完全可以凭自己的个人喜好,对部分字句做手脚,从而实现“二度创作”的满足感,或者说跟历史开上一个小小的玩笑。历史物件是由人创造的,真正的文物逻辑是基于物理性的考察,而不囿于文本内容的逻辑走向。这就是文物的魅力之所在。


根据这种文物历史逻辑,我们可以推断,在朱熹的原创文本中,本来就存在关于为人要“正大”的句子,但由于某种原因,明末清初的抄录者或制匾人,自行主张拿掉了半句,冠之以“罗一峯拒奔楼之女”的事例而代之。此人为什么这么做?显然有很多种可能性。笔者试分析之。


第一种可能性:朱熹原版格言本来列举的是宋代或以前某位历史名家的“正大”事例,但由于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明末清初,史学界对该人的历史评价舆论发生了变化,此人或许不再适合作为“正大”的典范加以推广,所以抄录者或制匾人以明代罗伦的事例取而代之。


第二种可能性:“为人端正”是个很宽泛的概念,一个人多个方面的品行都可用“正大”来定义,而朱熹原版格言本来列举的后一个“正大”人物可能不是诫色层面的典范,但到了明末清初,或许社会道德标准发生了变化,又或许是抄录人或制匾人觉得拒绝女色最能体现为人的“正大”,所谓“万恶淫为首”,于是自行更改了“正大”人物事例,换之以明代罗伦这个以拒绝女色闻名的典范,以用于训诫子孙。所以说,朱子格言被刻制成楹联,也具有了家训家规的功能。


第三种可能性:历史上朱熹理学被称之为晦翁学派,朱子格言本就是在学派内部传颂的警句文本。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明末清初,晦翁学派虽然没有了师训传承意义上的体系,但晦翁学派仍以松散的形式得以继承和发扬。


在此基础上,改良晦翁学说,也是继承的一部分。罗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入朱子格言典范人物行列的。因为,罗伦是明代著名的理学家,他跟朱熹或晦翁学派之间,具有一定的学术传承关联性,所以不排除有理学儒生出于这样的考虑,在抄录或制匾的时候,将罗伦的名字加入到了朱子格言的文本中。


第四种可能性:罗伦作为明代理学大儒,在当时,其家乡即今江西吉安地区的读书人,无不视他为儒学典范人物。巧合的是,现藏于品藏文化公司载有朱子格言的朱熹文化楹联实物,其发现地恰恰是江西吉安。这两条文物线索不会无缘无故地交集或重叠。



我们不妨大胆推测:明末清初时,某个吉安籍的读书人,出于对家乡大儒罗伦先生的崇敬,试图以篡改朱子格言的方式,将罗伦归入到重量级的历史圣贤人物之行列(朱子格言涉及的其他人物都是千古流芳级别的历史大腕儿),所以在抄录朱子格言时,对原文做了删改并添加了“罗一峰拒奔楼之女”一句,并刻制成楹联长久保存下来。


在古代,由于文字媒介技术的局限性,以及文本馆藏的局限性,史料文本的记录和传承终究只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值得注意的是,篡改朱子格言者,或许是能够影响朱熹文本之记录传承的人。


我们不排除这样的可能性:篡改人因为在朱子格言中夹带了私货,添加了与朱熹历史背景不符的“罗一峯拒奔楼之女”内容,所以有意识地将朱子格言一文从朱熹历史文本资料中剔除,使之遗落于人间一角(楹联刻制唯存)。


当然也不能排除另一种可能性:明清以来陆续有其他文本记录者发现了朱子格言,但所见内容均为含有罗伦的“篡改”版本,朱熹原版格言的缺失内容,后人已无法补正,为维护朱熹文本的纯正性,记录者只好忍痛舍弃。


以上所述,就是朱子格言被主流历史文本遗漏的吊诡之处,也是朱熹格言楹联暗含玄机的文物逻辑成像。楹联文本的历史玄机,我们就研究分析到这里。接下来我们的视线回到朱子格言的内容阐述上来。


02


朱子格言第六句前文说:“杨伯起却暮夜之金。“伯起是东汉名臣杨震的字。杨震说是名臣,但他当官的经历非常短暂。实际上,杨震在五十岁以前就没有当过官。为什么呢?难道年轻的时候杨震不够优秀吗?当然不是。杨震通晓经籍、博览群书,在他的家乡今陕西华阴地区,称得上是一代名儒,其声名远播,人称“关西孔子”。但是,在五十岁之前,他是拒绝做官的。



《资治通鉴》记载:“(杨震)教授二十余年,不答州郡礼命。“意思是说,杨震隐居乡间,教授家乡子弟读书长达二十多年,就是不接受地方政府的礼聘任用。杨震之所以宁愿做一名隐士,而不出去做官,原因有二:


其一,东汉时期读书人开始流行做隐士,所谓“小隐于野,大隐于市“,魏晋时期达到鼎盛的隐士文化,其实就是发轫于汉时期。杨震的父亲杨宝是东汉著名的隐士,杨震年轻时选择归隐,大有遵循父志的意思。


其二,历史上的隐士文化,并不是绝对的真隐(修禅悟道者除外),有时候也是一种作秀的手段,隐而优则仕,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古有姜子牙,后有诸葛孔明,都是明证。



潼关杨震廉政教育基地大门


隐士学说还有另一个版本:“小隐于野,中隐于市,大隐于朝。”你看看,怎样才算真正的大隐士,定义标准翻来覆去都是隐士们自己说的,哪个有利就用哪个版本。五十岁以前的杨震拒绝做官,那是因为官府给出的筹码不够,不过是许诺以地方政府里的某个小角色而已,杨震作为声名显赫的隐士,自然是看不上的。


果不其然,后来大将军邓骘(zhì)看上了杨震,先后推荐他做荆州刺史、东莱太守等,年过五十的杨震毫不犹豫就答应了。为什么?一是刺史或太守的筹码足够诱人;二是推荐人邓骘,他是汉安帝时期太后邓绥的哥哥,绝对的实权人物,追随他,有利于杨震的政治前途。


所以说,古代的隐士如杨震,绝对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修道者或修学人,而是洞察朝政十分敏锐的“在野党”。杨震觉得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他没有理由拒绝这次机会。



杨震坐像


话说杨震在任荆州刺史期间,发现一个名叫王密的人,才华出众,做事很有能力。杨震有感于自己受邓骘推荐,无以报答,觉得他也有责任要向朝廷多多举荐有才之人,所以他向朝廷举荐王密做了昌邑(今山东巨野县)的县令。


可见刺史也是实权派人物,对人事有很大的举荐权。杨震举荐王密,完全出于公心,别无想法。但王密反过来却对杨震甚是感激,心想:“日后一定要找机会报答杨公的提携之恩。”


后来杨震调任东莱太守,赶去任职时,途径昌邑县,县令王密自然要好好招待一番自己的推荐人了。当天晚上,王密去拜会杨震,好一番叙旧,直到深夜。告辞临行,王密从怀里掏出了一大把黄金,要送给杨震,意思是多谢杨震提携之恩,黄金若干,略表心意。




木雕杨震拒金(福建品藏文化公司收藏)


杨震拒不接受黄金,但他性格平易,好声好气地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意思是,作为老朋友,我了解你,但你反过来为什么不了解我呢?杨震话外的含义是,他本不是个贪财的人,王密应该了解才对。但王密却误会了,以为杨震担心这种赤裸裸的金钱交易太显眼,又说:“暮夜无知者”。意思是说,大晚上的没人知道,您就放心收下吧。


杨震这下可怒了:“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者?”这下可把话挑明了: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么会没人知道呢?王密这才明白,杨震拒收礼,不是说着玩的。于是他羞愧而去。而杨震则展现出了一个前隐士该有的淡泊名利的风度,保留了自己的清白,同时收获了千古声名。



杨震廉政教育基地四知堂外景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典故“杨震四知”,对后世的为官者是一个很大的警示:举头三尺有神明,除了你知我知,还有天知地知;莫贪财,莫伸手。朱子格言说:“杨伯起却暮夜之金。“说的就是杨震拒绝收受钱财的典故。“却”,拒绝之意;“暮夜”,指夜晚。



杨震廉政教育基地全景


杨震淡泊名利,视钱财如粪土,确实跟他的隐士之志有关,并非作秀。实际上,后来杨震的官职越做越大,但一直都保持着清正廉明的作风,生活上简朴之至,儿女也跟着他过着清苦的生活。为此有很多人劝说他:“为子孙着想,你应该多置办一些家产呀。”杨震不肯,并认为:“使后世称为清白官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意思是说,让后世的人称他的子孙为清官的后代,这也是一笔珍贵的精神遗产。



杨震故里潼关牌楼


物质上无欲无求,不代表杨震没有政治野心。实际上杨震之所以愿意出山做官,为的就是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所以说他选择大将军邓骘作为他的提携人,为的就是将来获得更高的权位,从而施展更多的政治才华。


建光元年(121年),邓太后去世,邓骘自己先失去了靠山,随之被宦官诬陷,被迫自杀。所幸此时杨震已经入朝廷为官多年,职位已经是大司徒的角色了,位高权重,跟汉安帝熟得很,不再依靠邓骘的庇护。相反,两年之后,杨震被汉安帝任命为太尉,基本上算是朝廷中央的最高级官员之一了。



潼关杨震廉政教育基地莲池


然而,隐士名儒出身的杨震,注定了有当大官的运,却没有施展政治抱负的命。他身为宰相级的人物,本着家国天下的情怀,以及正直忠清的性情,频频向汉安帝谏言治国理家的谋略和举措,但大多意见并不被汉安帝接纳,反倒引起了皇帝的不快;加之杨震的政治思路,往往触犯了皇亲外戚的利益,几年之后,他终于被奸臣宦官等诬陷,被汉安帝罢了官。过程不赘述。


走在回家的路上,杨震深觉得屈辱。想当年,自己作为名儒隐居乡间,受到了朝野尊重。经过千思万虑,才选择入朝为官,就是为一展政治抱负。谁知封建王朝都是奸臣当道,正直的人反而情势式微,可谓东风压不过西风啊。早知如此,何必出山,白白辱没了隐士的声名?悲痛之余,杨震服毒而死,震惊了天下人。



杨震墓


永建元年(125年),汉顺帝刘保即位后,陷害杨震的哪些个前朝皇亲国戚,陆续被诛杀。经过拨乱反正,杨震恢复了忠臣的声名。实事求是地说,杨震的政治作为乏善可陈,但因为他的正直,他的廉明,他的名儒风范,杨震还是被后世尊敬不已,并被尊为东汉名臣。



03


再看朱子格言第六句后半句:“罗一峯拒奔楼之女。”如前所述,此句据信为明清时期的理学后人篡改原文后添加。篡改人之所以列举罗伦(字罗一峰)事例取代原版所述人物(后世已无法查证原文举证之人物),以作为品行“正大”的典范,自有他的道理。据历史记载,罗伦的确称得上是明朝一代理学名儒大家,其修身、正己、守道之品格,值得后人追崇或效仿。


公元1431年,罗伦出生于今江西永丰县。他自幼天资聪颖,读书过人。无奈家境不好,贫困如洗。为补贴家用,罗伦十四岁就在家里开学馆授徒了,可见其天分之高。



古代学堂


成化二年(1466),罗伦赴京参加会试,一鸣惊人,考得进士第一名,名震京都。关于罗伦考中状元,野史记载了了两则轶事,在后世读书人中流传甚广:


第一则轶事,据说罗伦赴京参加会考时,手头拮据,口袋里的盘缠不多,路上只好省吃俭用。罗伦携书童边赶路,边担心:“我身上这点盘缠到底够不够我用到京城呀?”他隐忍不发,直到第五天,实在忍不住心中忧虑,便把自己的不安跟书童说了。谁知书童拍了拍胸脯说:“放心吧,盘缠的事包在我身上。前几天我们走到山东境内的某地,我捡到了一个金镯子。到时万一盘缠不够,我就把金镯典当出去。”罗伦一听更加不安了,决定原路返回,务必要把镯子还给失主。他说:“你捡到的这个镯子很值钱,如果是某个丫鬟奴仆搞丢的,她的主人肯定会以为她私自独吞了,弄不好会打死她的。”


罗伦的书童反对原路返回,理由是一来一回太费时间,十有八九会错过京城会考,一旦错过,十年寒窗苦读就前功尽弃了。但罗伦心意已决:“我宁可错过会考,也不能让别人出人命。”书童拗不过,只好跟随他原路返回寻找失主。


据说后来他们果真找到了失主,并由此挽回了因丢失金镯而被主人毒打后寻死觅活的丫鬟性命。而且罗伦好人有好报,后来不但如期赶上了会考,还考中了状元。



古代状元


关于这则野史,笔者不得不说,陌生的地方,陌生的失主,如愿找到失主并救人一命,世间没有这么巧合的事,这应该是民间杜撰出来的罗伦会考经历。不过这段轶事也证明了一件事:罗伦果然不是一般人,他的品行之好,绝对是真的,唯因如此他才会受到民间读书人的追崇,才会有这样的野史流传于世。


第二则野史轶事,又说罗伦在赶考时,夜间行船至苏州,因疲乏之故,就在船上睡着了,并做了一个梦,结果梦见宋朝大儒范文正公(即范仲淹)托梦给他说:“某年某月某日,你曾拒绝了一个私奔的妓女对你投怀送抱。你的不淫不邪,堪称正大典范,上天都被你感动了,所以你一定能考中状元。”


罗伦醒来后一回想,自己确有一次面对风尘女子的诱惑而坐怀不乱。野史说,第二年罗伦参加殿试,果然如范文正公的托梦预言,中了状元。



范文正公公祠


不用怀疑,用今天的眼光去看,这则野史轶事也是民间杜撰无疑。其实前后两则野史,都在传递同一个主题思想:即善有善报。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罗伦为人端正无邪,到了妇孺皆知的地步,所以被编入野史用以传播正能量;二是编撰野史者,应该是有着佛禅背景的人,或者说罗伦本人也是“因果相报”学说的信徒,所以罗伦被当做从善终得福报的典型人物加以宣扬。


罗伦本人是明代重要的理学大儒,关于他为人“正大”的野史盛传,大概与他的名儒身份有关。毕竟从古代儒文化的传播角度看,没有什么比一个名儒的“正大”传闻更有说服力的了。后世篡改朱子格言并改添“罗一峰拒奔楼之女”者,必然是罗伦野史的忠实信徒。前述文句中,“奔”一般理解为私奔或奔逃;“楼”则可引申理解为妓院等古代风月场所。



历史上的罗伦,虽然进士出身,但官职生涯并不出众。因为生性耿直,他后来因大胆谏言而得罪了明宪宗,被贬官到今福建泉州任职。正是在泉州任职不足两年的时间里,罗伦收获了灿烂的历史声名:一是他力主在泉州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并创办了闻名后世数百年的一峰书院;二则罗伦潜心研究理学,并在工作之余收徒讲学,赢得了当地人的尊敬与爱戴。



泉州一峰书院


因为身体原因,加之传播理学心切,罗伦很早就辞官不做,归隐于家乡今江西吉安。在归隐期间,罗伦醉心于讲学,前来拜师受教的四方才俊数不胜数。几经讲学,罗伦越发名气远扬,终于成为一代名儒大家。成化十四年(1478年),罗伦因病卒死,年仅四十八岁,但他为人“正大”的大儒声名,长存于世。



朱熹格言楹联,抄录并制屏于明清时期,现收藏于福建品藏文化公司。格言全文如下:


  • 虞舜能顺亲之心,曾参能养亲之志,吾人不可无此孝思。


  • 大禹有昌言之拜,元公有吐握之勤,吾人不可无此恭逊。


  • 王沂公生平志不在温饱,范文正少时志便任天下,吾人不可无此期许。


  • 韩琦不责碎玉之胥,刘宽不叱飜羹之婢,吾人不可无此度量。


  • 赵清献公无事不可告天,司马温公无语不可对人,吾人不可无此光明。


  • 杨伯起却暮夜之金,罗一峯拒奔楼之女,吾人不可无此正大。


  • 韩淮阴甘受胯下之辱,蔺相如谨避廉颇之威,吾人不可无此舍忍。


  • 范纯仁不言人非,郭林宗不为危论,吾人不可无此浑厚。


  • 刘忠定谨告诫一语,范忠宣遵忠恕二字,吾人不可无此服习。


  • 苏季子引锥刺股而自奋,司马光员木为枕以自警,吾人不可无此勤苦。


文字:石禄生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本期编辑:优优


励志人生网欢迎您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