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励志人生 > 励志名言 > 战前动员经典语句-春秋时期的“誓”文化:为何战前动员要立誓?其实古人立誓也违背

战前动员经典语句-春秋时期的“誓”文化:为何战前动员要立誓?其实古人立誓也违背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8-17 06:24:13
阅读:
最新资讯《战前动员经典语句-春秋时期的“誓”文化:为何战前动员要立誓?其实古人立誓也违背》主要内容是同样的事物,放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所具有的意义往往是大不相同的。就像“大人”一词,在明代以前并不是对官员的尊称,而是专门用来称呼双亲的。倘若不分时代背景,望文生义,则会闹出乱认爹的笑话出来。本文试图以春秋时的“誓”现象入手,分析其文化内涵及社会作用,兼叙其存在的历史意义。1.-战前动员经典语句,现在请大家看具体新闻资讯。

同样的事物,放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所具有的意义往往是大不相同的。就像“大人”一词,在明代以前并不是对官员的尊称,而是专门用来称呼双亲的。倘若不分时代背景,望文生义,则会闹出乱认爹的笑话出来。


本文试图以春秋时的“誓”现象入手,分析其文化内涵及社会作用,兼叙其存在的历史意义。


1. 个人言志之誓

历史进入春秋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郑国在郑庄公时代的崛起,以及对周天子统治地位的挑战。有趣的是,春秋时期第一条具有代表意义的“誓”行为,就发生在郑庄公身上。


根据左传·隐公元年夏》所载,郑庄公生母姜氏宠爱其弟段,甚至支持其谋反。在平定了弟弟的反叛行动后,郑庄公对其母亲非常失望,不但把她囚禁起来,而且起誓,“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短短的八个字,已经具有了一条誓言的完整内容:即谁,要做什么事,如果做不到会有什么后果。为了表达对生母的厌恶(或者从更实用的角度来讲,为了打压以生母为代表的贵族势力),郑庄公立誓:他将再不与母亲相见,除非他死后(到了黄泉)。


由此可见,这条誓言的主要作用是表明自己的态度,申明自己的志向与情感,释放政治信号。春秋时期,民风淳朴,人们在交流时习惯于直抒胸臆,因此类似的言志,抒情式誓言在春秋时代屡见不鲜。比较有代表的是郤克出使齐国,受到齐顷公的羞辱,怒而誓曰:“所不此报,无能涉河。”这和后世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的中流之誓,有异曲同工之妙。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条誓言生效一段时间后,也许是难抑母子亲情,也许是打击贵族,巩固地位的目的已经达到,因此政策需要改为安抚,总之郑庄公反悔了,打算会见母亲。这个时候,他对自己发过的誓言产生畏惧,最后只能通过投机取巧的文字游戏,按照“黄泉”的字面意思(地下的泉水)挖了地道,和母亲在地道相见。


中国传统的社会框架里,法律和道德是用来约束被统治者的。统治者能遵守最好,但如果不遵守,除了挨点骂以外,似乎并不算什么大事,更不用说不劳民伤财,仅仅是违背个人誓言这样的“小事”了。


所以,倘若当事人是后世大权在握的封建君主,那根本不必这样大费周章,完全可以冠冕堂皇地出尔反尔,身边的儒生还要为此歌功颂德,称颂皇帝敢于“自我革新”“不拘小节”的伟岸形象。


然而在春秋前期,尚没有出现后世君权至上,君主权力近乎无限的现象,国家统治者尚受到来自贵族,礼法的制约。郑庄公能否树立良好的信誉,与他的统治是否牢固有直接联系。


因此,郑庄公不得不恪守誓言到近乎机械的地步,哪怕实质上违背了,面子上也要过得去。颇有点英国议院“我不剥夺你说话的权利,但我否认你说的每一句话”的意思。


由此可见,在以道德形象为价值取向的时代,誓言也有了树立形象的重要意义。


2. 战前动员之誓

除了个人行为,立誓更多的常见场合是战场。


尚书·大禹谟引用蔡沈的注: “誓: 戒也,军旅曰誓,有会曰誓,自唐虞时已然。”可见战争中的立誓行为,在当时是很常见的。


这类誓言在田兆元的《盟誓史》一书中,被归为“檄誓”,兼有檄文与政令的性质,它的目的是宣布命令,约束他人,激励士气。其文辞内容,则大都是顺承天意,吊民罚罪,揭敌之恶,夸己之美,并强调作战军纪与赏罚等内容等。


《左传·哀公二年秋》就记载了一段生动的誓言:晋与郑在铁展开决战。简子誓曰:“范氏、中行氏反易天明,斩艾百姓,欲擅晋国而灭其君。寡君恃郑而保焉。今郑为不道,弃君助臣,二三子顺天明,从君命,经德义,除诟耻,在此行也。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人臣、隶、圉免。"


一段誓文,先是强调了敌人的恶行(反易天明,斩艾百姓,欲擅晋国而灭其君),然后表明了自己的立场(顺天明,从君命,经德义,除诟耻,在此行也),最后则明确了奖励机制(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条理清晰,态度明确。


随着后世君主专制的加强,选官制度从过去的“推举”改为了“科举”。因此社会活动中誓言的“公关”作用日渐式微,而“战前动员”的作用则保留了下来。著名的骆宾王讨武氏檄文,岳飞的“直捣黄龙”誓,都是脍炙人口的经典誓文,经久不衰,催人奋发


3. 社会契约之誓

《仪礼·聘礼》篇载有一种约束行人的“诫誓”,内容如下: "誓于其境。宾南面。上介西面,众介北面,东上。史读 书。司马执策立于其后”。这段誓文是对行人的行为进行约束,是一方对另一方提出要求,而另一方立誓遵循。


由此可见,在法治尚不健全的春秋时代,誓言在社会活动中还有一项重要职责,那就是以盟约的形式对合作双方进行约束,保证双方履行约定。


除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这种盟誓更多见于邦交往来。典型例子就是晋文公为了报答楚王的收留之恩,约定在日后两国的交伐中,晋国军队当对楚军“退避三舍”。而后来的交战中 ,晋国果然遵守了承诺。


4. 誓文化的后续

而在烛之武退秦师里,晋文公的另一个“诫誓”则就不那么有效了。


他曾经答应秦穆公割地筹恩,但却“朝济而夕设版焉”,没有履行誓言。而秦穆公的对策则是以不信回报不信,答应和晋文公共灭郑国,却在烛之武的游说下出尔反尔,使得晋文公灭郑的战略目标没有实现。


晋文公在后世的形象以正面为主,这次反复的行为,似乎并没有影响他的风评,更不用说动摇他的统治地位了。这反映出春秋中后期,随着礼崩乐坏,依靠传统道德维系的社会秩序逐渐解体,誓言对人,尤其是有强权的统治者的约束作用越发微弱。


宋襄公推崇的那种浪漫的生存模式被现实击得粉碎,历史正式进入以强权和暴力说话的年代。尔虞我诈,反复无常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孟子悲愤地表示:“春秋无义战”,这是以誓言为代表的社会秩序崩坏的最直接的表现。


这一切,随着秦汉的大一统而最终结束。汉的建立者刘邦,靠着违背与项羽的“鸿沟之誓”得到天下后,随着立场的改变,也开始意识到秩序的重要性了。儒生“马上可以得天下,马上不可以治天下”的观念得到了刘邦的认同


于是就在汉的统治下,法家的权术与儒家的道德得以结合,一种以皇权为依托的,新的“誓”出现了,典型例子就是“白马之誓”。


刘邦在平定了各地的异姓王叛乱后,与国内诸侯杀白马为誓“非刘姓而王者,天下共诛之。”这与其说是一个誓言,不如说是一次政治交易:诸侯向皇室效忠,而皇室则给与他们剿灭叛逆以升官发财的机会。贵族与皇帝之间找到了平衡,确保了汉家天下的和平安定。


这样的誓言在后世屡见不鲜,“王与马共天下”“杯酒释兵权”。随着皇权不断巩固,统治者在盟誓时给出的好处越来越少,要求却越来越多。随着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庶族取代了贵族,奴才取代了人才,誓文化才最终告别政治舞台


参考资料:


《左传》


《礼仪》


《尚书》


《盟誓史》


    励志人生网欢迎您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