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励志人生 > 励志名言 > 张冠李戴造句-“张冠李戴”的唐诗题目,被搞错了一千年,终于各归原位

张冠李戴造句-“张冠李戴”的唐诗题目,被搞错了一千年,终于各归原位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9-17 03:04:00
阅读:
最新资讯《张冠李戴造句-“张冠李戴”的唐诗题目,被搞错了一千年,终于各归原位》主要内容是-张冠李戴造句,现在请大家看具体新闻资讯。


本文作者:纳兰春蚕


古本杜集《有客》、《宾至》二诗存在诗题互错现象。南宋郭知达《九家集注杜诗》,黄希、黄鹤《补注杜诗》,俱将此二诗题目彼此颠倒,张冠李戴,惟蔡梦弼《杜工部草堂诗笺》诗题编录仍忠实于原作。不过当时诸家各持一说,观点并未统一。


患气经时久,临江卜宅新。喧卑方避俗,疏快颇宜人。


有客过茅宇,呼儿正葛巾。自锄稀菜甲,小摘为情亲。——杜甫《有客》


幽栖地僻经过少,老病人扶再拜难。


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


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粝腐儒餐。


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杜甫《宾至》



直到清代仇兆鳌《杜诗详注》才使此二诗题目各归原位:“鹤注编在上元元年草堂作,下首同。旧以此章为《宾至》,下章为《有客》,诗题互错。按此诗云‘有客过茅宇’,当依草堂本,彼此改正。”后来这成了唐诗校勘史上颇具代表性的经典案例之一。


历代学者辨析“有客”、“宾至”之别,为了彰显其能,常逞才使气,各有一套自己的理论。例如卢元昌《杜诗阐》认为:“有客者,偶然有之也;宾至者,有为而至也。题相似而微不同。”仇兆鳌《杜诗详注》:“有客,见相亲之意;宾至,见相款之意。”施鸿保《读杜诗说》:“有客,乃寻常之客,亲戚旧好也;宾至,则新交且贵客也。”


可惜这些学者沉醉在玩弄文字游戏的“恶趣味”中,似乎都忘记了老老实实从训诂角度辨析词义,反不及王国维先生的见识高明。王国维在《观堂林集》中曾指出:“古者宾客至,必有物以赠之,其赠之之事谓之宾,故其字从贝,其义即《礼经》之傧字也。”(《与林浩卿博士论〈洛诰〉书》)



古人招待贵宾,常有馈赠礼物的传统,旧体“賓”字下写作“贝”,便是最好的例证。许慎《说文》:“宾,所敬也。”朱骏声《通训定声》:“从贝者,宾礼必有贽。”《有客》诗云:“自锄稀菜甲,小摘为情亲。”杜甫采下园中的蔬菜送给客人,以示友好,这本来是邻里间的生活常情,宋人却拘泥于贵宾之礼,遂将诗题《有客》改为《宾至》。这可能就是造成诗题互错的真正原因。


“客”是一个中性字,不具备尊贵的含义,如《易经·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速”就是邀请,“不速之客”即不请自来的人,必无尊贵之意。而“宾”则表示地位尊贵,如《周礼·秋官司寇》:“诸侯、诸伯、诸子、诸男之相为宾也。……诸公之臣相为国客。”文中将“宾”、“客”对称,宾尊客卑,一望可知。


因此《有客》、《宾至》的辨别思路,当先由“宾礼必有贽”的特点追查出互错成因,再从宾尊客卑的角度进一步辨析,也就不难得出准确的结论了。显然高官到访比村人串门更尊贵些。尽管仇兆鳌当年判断无误,但理由却十分含糊,今经笔者辨明原委,这一悬案终于可以了结了。


如果您觉得我的文章还不错,关注一下又不会怀孕哦!


【版权声明】此文系本人「纳兰春蚕」原创文章,转载请保留作者版权及链接信息,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


励志人生网欢迎您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