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励志人生 > 名人名言 > 野天鹅读后感-“虫草得小自在,人类可得大自在”,云南女作家杰作关注人类生态

野天鹅读后感-“虫草得小自在,人类可得大自在”,云南女作家杰作关注人类生态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10-10 02:24:33
阅读:
最新资讯《野天鹅读后感-“虫草得小自在,人类可得大自在”,云南女作家杰作关注人类生态》主要内容是-野天鹅读后感,现在请大家看具体新闻资讯。





《与虫在野》中半夏拍摄的昆虫图片


“蝼蚁、草芥之命,关乎天,关乎地。虫啊草啊得小自在,世界方会精彩纷呈,而人类如是可得大自在。”


“当人类克己复礼地对待自然,并与自然生发了真正的感情时,才有可能获得一个更宜居的生态环境。”


“甚至,我觉得我是跟小虫虫们谈起了恋爱,这本书,便是我们之间‘爱的结晶’。”


12月8日午后,昆明东方书店气氛热烈而又异乎往常,十几“蝴蝶”“甲壳虫”休憩于书桌与图书之上,还有一只鲜活的斑斓彩蝶展翅飞翔,大自然的清新与野趣在四壁环立的书架之间惬意流淌。


著名作家半夏新作《与虫在野》的昆明发布会和分享会,在这里举行。主角金句频出,字字句句,无不透射着她对于人类与昆虫、与大自然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与虫在野》,作者半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9月第一版


人文自然随笔,频频斩获大奖

《与虫在野》,是著名作家、昆明市作协副主席半夏多年来寄情山水、投身天地,在野外观察、拍摄各种昆虫,并思考“人与自然”关系的一部人文自然随笔。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19年9月隆重推出,系该社旗下著名子品牌“新民说”丛书之一种。


短短两三个月之间,已斩获多项大奖。其中,包括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主办的2019年度十大自然好书奖、《十月》杂志主办的琦君散文奖·特别奖。


11月3日,前者刚刚揭晓的次日,《与虫在野》的第一次新书分享会便在武汉举行,中国作协小说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文联主席刘醒龙等文坛大咖担任嘉宾,盛赞半夏新作。


本次昆明活动,则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东方书店联合主办,七修·纯粹读书会承办,著名小说家、昆明市作协主席张庆国,著名昆虫学家、博物学家王鹏担任嘉宾,著名媒体人、昆明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温星担任主持。




半夏讲述:“与虫在野”的野趣与感动



作家半夏


东方书店二楼现场,结合大屏PPT,半夏分享了近年来“与虫在野”的那些野趣与感动。


半夏说:拍摄昆虫的缘起,是多年前与一只人见人厌的绿头苍蝇的对视。那日微雨中散步,美人蕉在雨中娇滴滴的,手机镜头贴近它的曲线,微距镜头里看见钢铁侠一般帅的苍蝇一枚……过去我们对苍蝇无比厌恶,但此刻我惊讶于一只苍蝇的美丽,它给了我别样的审美。


半夏说:云南是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的地方,我用我的单眼与虫虫们的复眼一对视,我对虫虫便有了情感,寄情自然成了我的主要生活方式,人类和草木虫豸本就是命运共同体哟!


半夏强调:任何人,只要有心,用最简单的工具,都能像自己一样亲近大自然。我不是生态摄影师也不是分类学家,五年来用手机近距离拍摄虫子,用镜头去看渺微的虫子们的一生,看它们如何生存,看它们的爱情和繁衍,看它们几亿年来生存在地球上的非凡技艺,真是“万物皆奇迹”啊!


活动现场,右起依次为嘉宾王鹏、张庆国、作者半夏及主持人温星


这部《与虫在野》,被半夏比喻为与虫虫之间“爱的结晶”。有人说,她已近乎疯魔。


半夏说:某日午休醒来,看自家墙上那幅暗影中的唐卡,竟然把菩萨造像遥看成一只甲虫,实在是大不敬。后拿起一本《三联生活周刊》,封面是空中俯拍的行在海面上的一艘舰艇,竟然也晃眼看成一只小虫虫!唉,也难说哪天一醒来,就像卡夫卡《变形记》里写的,变成了一只甲虫……




名家点评:凭此书,半夏跻身一流作家

为参加这场分享会,当天凌晨,昆明市作协主席张庆国专门提前从北京飞回昆明。


“这部《与虫在野》,不仅仅是写自然,更是通过昆虫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生命平等的观念。人类对昆虫应该有爱心,对大自然有悲悯,对弱小生命要关爱和保护。以拍鸟和观鸟为例,自然教育让城市的孩子们走进了自然,深入了自然,而半夏的这本书可以说是国内集自然教育和文学性为一体罕见的作品,具有很高的价值。”张庆国说,凭这部作品,半夏可跻身当下中国一流作家行列。


嘉宾张庆国(右)发言


活动现场的蝴蝶和各种昆虫标本,均来自著名昆虫学家、博物学家王鹏。


作为云南有名的“昆虫大王”,他曾多次作为领队,率领中科院、中国农大等机构专家,对云南及周边国家物种多样性进行科考。还曾有一种竹节虫的新物种,以他的名字来命名,叫做“王鹏刺䗛(xiu)”。


就《与虫在野》的许多有趣内容,王鹏从科学角度展开阐述。


比如,半夏PPT刚放出一张有毒野蜂的图片,他便介绍:蜂类和几乎所有野生动物一样,都不会主动攻击人类。人靠近蜂类时,它们会发出蜂鸣警告,但我们当然听不到、也听不懂。它们以为即将遭到侵害,所以,才会出击自卫。但它们蛰了人,有些的“针”会留在人体内,自己会死,也有些不会。


在讨论每个人的“童年阴影”——“螳螂新娘吃新郎”的故事时,王鹏挺幽默:我们不能用人的思维去解读,也许螳螂特别愿意为孩子们的成长奉献自己呢!


野外追虫、拍虫,半夏迄今已经花了5年


主持人:《与虫在野》堪称中国的《昆虫记》

云南本土诸多作家诗人纷纷出席,为半夏点赞,周孜仁、叶多多、段瑞秋、吴安臣、王革、谢小鱼……她的十几位同学也从五湖四海赶来,讲述自己近年陆续读到半夏书中系列作品的感受。“再也不害怕小虫虫了,我对大自然的看法产生了改变,我的世界观都受到了影响。”其中一位同学动容地说。


由于都是以昆虫为观察和写作对象,活动中,多位嘉宾和读者谈论《与虫在野》时,皆提及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的《昆虫记》,这是影响了好几代中国作家的一部世界科普名著。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


作为主持人,昆明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温星分析:法布尔的《昆虫记》,内容以科普为主,以人文和情感为辅,是一部“科学笔记”;半夏的《与虫在野》,则以极富人文情怀的观察与思考为主,科普内容占比很小,是一部“人文笔记”或曰“自然笔记”。二者在表现和呈现上存在较大差别,但其关注自然生态、反思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指向,是别无二致的。


“这部《与虫在野》,是半夏的《昆虫记》,云南的《昆虫记》,也堪称中国的《昆虫记》。”温星如是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