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励志人生 > 名人名言 > 一就造句-平时那么爱说的孩子,一到造句时就词穷了,怎么办?

一就造句-平时那么爱说的孩子,一到造句时就词穷了,怎么办?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11-05 20:45:30
阅读:
最新资讯《一就造句-平时那么爱说的孩子,一到造句时就词穷了,怎么办?》主要内容是有一次去参加孩子的语文公开课,老师出了这个题目:“小红在教室里静静地看书”,让孩子们用“静静地”说一句话。-一就造句,现在请大家看具体新闻资讯。

有妈妈经常抱怨说:孩子平时可爱说了,总是妙语连珠,可是一到造句时,就脑子一片空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憋了半天,造出来的句子也总是干巴巴的。“仿照例句造句”的题目真的把很多孩子给难住了,是不是刚接触这样的练习,孩子们不知道该怎么下手呢?



有一次去参加孩子的语文公开课,老师出了这个题目:“小红在教室里静静地看书”,让孩子们用“静静地”说一句话。只有个别的孩子说出了句子,而且都是类似于“小明在屋里静静地看书”这样的句子。当时,我们听课的家长就想,对小孩子来说,造句真是难啊,看,孩子们都这样!可是接下来老师的做法,真的让我们茅塞顿开。她把原句“小红在教室里静静地看书。”和孩子们自己写的:“小明在教室里静静地看书。”两个句子都写在了黑板上,让孩子们比较一下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经过比较,孩子们很快发现了把第一句的“小红”变成“小明”,句子就跟以前不一样了!有了这一重大发现,孩子们脸上放射出兴奋的光彩,老师问“谁还能再把这个句子变一变?”话刚一出口,马上有好多小手举了起来:“小兰在教室里静静地看书。”,“小刚在教室里静静地看书。”……“孩子们如果我们再把‘教室里’换成别的地方,把‘看书’换成别的活动,句子会更生动,赶快开动小脑筋想一想,谁在什么地方静静地干什么呢?”老师继续引导。片刻之后,有一些小手高高举了起来,“兰兰在家里静静地写字。”“我们在教室里静静地写作业。” “老师在办公室里静静地批改作业。”随着孩子们的回答,更多孩子的思维的闸门也被打开了:“花儿静静地开放了”,“太阳静静地升起来了”……就这样,一句句充满灵气的句子,不断的从孩子们的嘴里涌出。由此可见,要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首先要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激发他们想象力的创造潜能。



可是,只靠老师课堂上的指导也是不够的,要想真正提高孩子的组词造句能力,家长不妨这样帮帮孩子:


1.工具法:


(1)课本:学生学习的神器就是自己原装正版的课本,所以学习组词造句也要从课本开始,好好学习掌握课本上的生字。理解记忆好学过的生字才能进一步学会组词造句。而且在学习之初,可以多多背诵课本上原有的字词句,作业考试时一定会有用的!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就是这个意思,最根本的方法是先把课本上的知识读熟学透,再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


(2)字典/词典:当你课本学的差不多时,就不要拘泥于课本,而要跳出课本,寻求新路了!这时字典和词典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只要掌握了查字典/词典的方法,除了个别生僻字外,基本上的组词造句都可以解决。而且现在的字典/词典一般都图文并茂,可以帮助孩子很好的理解和记忆。


(3)练习/辅导书:除了课本和字典/词典外,课外练习和辅导书也是学习组词造句必不可少的工具书。因为学习背熟是死的,只有会运用才是活的。而练习册和辅导书上的练习和讲解能大大提高孩子的应用能力,扩展知识面并且还可以使孩子发散思维,举一反三。



2.联想法:此法是基于工具法上,结合孩子实际生活学习的拓展学习应用。


例如:孩子今天学到了一个“勤”字,通过课本或词典、辅导书知道能组词为:勤劳、勤快、辛勤等。结合生活中的例子,他发现妈妈每天都很勤劳的做家务,那么当他要运用时他就会组词造句:


勤 (组词)勤快;


勤 (造句)妈妈是个很勤快的人,每天都把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的。


此法重点在于家长和老师在日常生活中多多引导孩子注意生活,关注生活中的细节和学习上的联系。也要多多和孩子沟通聊天,在增进亲子关系的同时练习对话,加强孩子对字词句的掌握和运用,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可谓是一举多得。



3.实践法:联合上述两种方法多读多记多写多做多说。给孩子准备一本或多本自己的笔记本,把收集到的字词句分门别类写好,时常拿出来看看记记。


例1:


一本专门组词的本子:


春 (组词):春天、春花、春晓


(以后看到类似的有关词语又再慢慢收集起来,如某日读课文看到了新词语,就马上添加进笔记本上补充,于是关于春的词语又增加了几个。如下:


春 (组词):春天、春花、春晓、春风、春雨


例2:


春天(造句):


春天到了。(随着词汇量的增加,孩子所造的句子也会丰满起来,更加生动形象。如下:


春天到了,梨花开了。


春天到了,雪白雪白的梨花开了。


请相信勤能补拙,孩子在父母的帮助下,不断的努力一定会一点一点进步起来的!同时也提醒亲们,要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和家庭学校情况尝试适合孩子的学习方法,不要一昧强迫孩子,生搬硬套,以免引起反效果。



励志人生网欢迎您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