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励志人生 > 名人名言 > 赞美医生的话-丰子恺:赞美的话不足道,批评的话才珍贵

赞美医生的话-丰子恺:赞美的话不足道,批评的话才珍贵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1-06 18:07:25
阅读:

真正成功的人,更能接受别人对自己的批评,不服不行


文/芨芨草


很多鸡汤文章总是灌输一个观点,评论年轻人时要多赞扬,少打击,以免幼苗被摧残。


近日读报,就读到了一篇丰子恺先生的女儿丰宛音回忆父亲的文章,其中两个片段很有意思。


有一次是在嘉兴,丰子恺带家人去烟雨楼吃南湖菱,邻座几个人正在谈论丰子恺的画。丰子恺示意大家不要动,自己却慢慢踱到那些人后面,偷听他们说什么。


走近一听,这些人在评说丰子恺的“没有五官的画”。


那时候,受日本画家竹久梦二的影响,丰子恺开始画没有五官的人物画。艺术上这叫“有意无笔”或“意到笔不到”,以达到含蓄和耐人寻味的目的。但中国人看国画习惯了,要么工笔跟真的一样,要么大写意气势磅礴,对于这种画法有异议也属正常。


那些人的意思是,丰子恺不该赶这时髦,搞得脸上只有两道线,看着怪怪的。丰子恺点点头,回家重新审视自己的作品,发现是有些地方真的没有做足功夫,不怪别人批评。于是,他在以后的创作中,注意刻画人物形象,通过生动的姿态来弥补没有五官的神情,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另一次是在贵州遵义,一家人寄居在郊外的一座院子里。当时,丰子恺名声远扬,不知道谁就把他的行踪暴露了。这天,父女两个去外面散步,在一条石凳上休息时,听到有人说丰子恺的“坏话”。那人说,丰子恺的画背景太单调,全是江南风景,甚至内地的人也画上江南背景,看来也不过如此。


丰子恺认真地听着,还时不时点头。从此后,他常到外面写生,人物和背景终于和谐统一了。


这两件事都记载在丰子恺先生的《画师日记》里。丰子恺说:“赞美的话不足道,批评的话才珍贵。”


其实,古往今来,很多伟人都善于从批评中汲取营养,使自己变得越来越强大。


春秋时代的齐威王就曾颁布命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以法令的形式让大小官员及老百姓批评自己。如果道远一时来不了都城,就在家里写封信,只要批评的对,就能得奖。结果齐国大治,国力日盛,终成春秋一大霸主。


看到这里有人就奇怪了:为什么接受批评的都是“别人”,我们自己或者家人、同事,怎么都听不得批评?


这是人的格局问题。


首先,越是成熟的人越能接受批评。


郑国人喜欢到乡校休闲聚会,议论执政者施政措施的好坏。郑国大夫然明建议子产废除乡校,以杜绝这种不和谐的声音。子产不仅不废除,还认为“我听取这些议论后把它当作治病的良药。” 子产觉得,靠摆威风来防止怨恨是幼稚的,做错了还不听批评,是不成熟的表现。


其次,越是成功的人越能接受批评。


看电视剧,总觉得武则天不近人情,残酷暴虐。其实,武则天作为女性统治者,其心胸已经比很多男人都宽阔。如,被誉为“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追随徐敬业反对武则天,是“谋逆造反”的骨干,《讨武曌檄》罗列了武则天二十大罪状,把武曌骂了个狗血喷头。要是换了别人,这就是杀头之罪。然后,武则天不仅没有发怒,甚至对骆宾王的文才大加赞赏。她还责怪宰相让这样的人才流落人间。


试想,当年项羽如果能虚心一点,接受下属的批评,也就不会有后来的魂断乌江了。


但问题又来了:如果自己的领导脾气不好,不喜欢下属直接的批评,怎么做才能既保全领导的面子,又起到批评的作用?


回答是:旁敲侧击,委婉地批评。


寇准当上了宰相,好友张咏却认为他虽是奇才,但读书太少。他想直接说给寇准,又怕他官至宰相,直接说他没学问,恐怕不妥。于是,在一次喝茶时,张咏有意无意地说了一句:“《汉书·霍光传》不可不读。”回到相府,寇准赶紧找出《汉书·霍光传》,从头仔细阅读。当他读到“然光不学无术,暗于大理”时,恍然大悟。当年霍光任过大司马、大将军要职,地位相当于宋朝的宰相,他辅佐汉朝立有大功,但是居功自傲,不好学习,不明事理,自己可不能这样啊!


孟子曰:闻过则喜。在这一点上,梅兰芳先生堪称楷模。在一次演出时,有位老者直呼他演得不对,待演出结束时,梅兰芳亲自找他请教,一时成为美谈。梅兰芳先生之所以能在戏剧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与他虚心接受批评是分不开的。


有人作过一个调查,往往越优秀、越完美主义的人,越难面对批评,越容易感到伤害和挫败。但不可否认,批评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也许,批评你的人中就有命中的贵人,如果你面对批评,和批评者恶语相向,也许会失去宝贵的机会。心平气和地接受批评吧,将其看作提升自我的宝贵机会,这样,你离成功也就又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