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励志人生 > 名人名言 > 有关尊严的名言-人的尊严在于思想!17个受益终生的思想方法送给你~

有关尊严的名言-人的尊严在于思想!17个受益终生的思想方法送给你~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12-11 02:26:40
阅读:
最新资讯《有关尊严的名言-人的尊严在于思想!17个受益终生的思想方法送给你~》主要内容是-有关尊严的名言,现在请大家看具体新闻资讯。

帕斯卡尔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人却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人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确实,只论一团血肉,人并不如动物强健多少,跟老虎、狮子比起来,劣势一目了然。若只是满足于口腹之欲,人也不比动物高明多少,我们需要吃喝拉撒,动物也需要吃喝拉撒。但因为人有理智,会思想,人便发展成了目前已知的生命中最文明、最强大的生命。


在黑格尔看来,人类的历史,实质就是思想理念发展的历史。拿破仑,这位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君王则指出“世界上有两种力量,一种是思想,一种是利剑,而思想最终总是战胜利剑。”


思想在过去很重要,在今天更重要,在明天会更更更重要。进入21世纪,随着科技不断对我们的生存“攻城略地”,我们想要做最好的自己,首先要靠思想。


没有思想的人,内心摇曳着别人的影子,却没有任何实质的东西。这个道理很多人都知道,但遗憾的是,有些人认为人的思想是天生的,后天没法学习。其实这是个误解。实际上,即使最优秀的哲学家,也是自我修炼成的。那么思想家、哲学家们是如何炼成的呢?我根据我读书和感悟的经验,给大家介绍一些淬炼的方法。水平有限,不当处请方家赐教。


1、有自己的思想志向


所有的成功都源于一个目标,这也是成为思想者的先决条件。


苏格拉底通过追问“谁是天底下最有智慧的人”开启了他作为哲人的一生;笛卡尔旨在为存在找到坚实的基础,由此他开始以他的方式重新思考这个世界;尼采要“重估一切价值”,于是对传统思想作了深刻的审判;心学大师王阳明从小有志于从事“人生的第一等事”,通过大半生的孜孜求索,终于悟出了“致良知”的真谛;鲁迅希望唤醒“沉睡在铁屋子里的人”,毅然弃医从文,笔耕不辍,至死方休。


生活中很多人之所以没有思想,很大程度就是因为没有思想志向。这些人往往是肤浅的现实主义者,认为思想不能当饭吃,不能转化为利益,便放弃对思想的追求。更糟的是,有些人不仅放弃思想,还非常不屑于那些爱思考的人。其实,人是不能完全与思想绝缘的,鄙视“思想”的思想,也是一种思想。单从功利的观点考虑,思想也自有其难以估量的长远价值。无论是微软的比尔盖茨、苹果的乔布斯还是阿里巴巴的马云,其作为企业家的成功,都与其远大的思想格局有很大关系。福特汽车创始人、著名美国企业家福特虽然学历不高,却以思想深刻独树一帜。


现在科技和企业倡导的创新,没有思想的助力,只能是天方夜谭,盲人走夜路。至于艺术创作,同样离不开思想理念的指导。


2、成为某一领域的高手


历史上,有思想的人,大多数都是某一领域的高手。苏格拉底对“辩证法”高手;柏拉图不仅是体育健儿,还是几何学的拥趸;康德没有写《纯粹理性批判》以前,就在天文学方面提出了至今仍不可忽视的“星云说”;黑格尔靠研究神学起家;维特根斯坦是房屋设计高手。


斯宾诺莎靠墨镜片生存而不是著书立说。卡夫卡那些充满寓意的作品大多是失眠的“副产品”,他的工作是银行办公职员。


有些人认为“思想狂人”尼采只会思考,殊不知,他年仅24岁就被聘为瑞士巴塞尔大学古典语言学教授。


维特根斯坦鼓励学哲学的学生先学一技之长,我受这个观点影响,更加坚定地把编辑当成我的本职工作。一个一无所能的思想者,很容易成为空想者。有思想的人,一辈子至少要做好一份工作。


某一领域技艺越高超,思想境界往往也越高。


3、善与人交谈


善于倾听,思想已孕育其中;善于对话,即使不是有思想的表现,也具备了思想的灵机。


与人交谈,自我对话,这是获得思想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我们可以效仿孔子、苏格拉底与其弟子之间的交流。


4、阅读经典作品(重博学,更重精专)


光靠阅读不会自动成为思想者,但想要形成自己的思想,阅读总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尽管像叔本华这样的哲学家认为书读多了,我们的脑袋会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但哲学家的观点总是基于他们的自省经验。叔本华若没有读过柏拉图、康德、黑格尔,没有读过斯多葛众多哲学作品,没有读过印度佛教的轮回理论,怎么能对传统思想有深刻的批判?又怎能在他的散文随笔中对经典思想信手拈来?


即使维特根斯坦这样的哲学家很不主张多读书,他也读了很多名著。对莎士比亚、托尔斯泰的一些作品,他也有自己的看法,并能如数家珍地说出自己喜欢的篇章。这都是在读书中潜移默化形成的。他不仅读,而且精读。不仅精读,还思辨地读。


有位媒体人说,独立思考的前提是你读过上百本经典。这个道理虽然有点粗糙,却确实是基于很实际的经验。


过去中国的两位圣人,孔子和朱熹,都是好读书的典范。孔夫子搬家尽是书的谚语,以及他知天命之年还发奋读《易经》的故事,都可以看出我们的孔圣人好读书的超凡境界。作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理学大家,朱熹的思想基本都是从书本中研读出来的。据一位学者考证,作家鲁迅的思想,几乎都可以从他读过的书里找到。


想成为有思想的人,有时候不需要我们刻意追求,只管潜心阅读,深厚的思想自会在我们的头脑里潜滋暗长。


影响深远的几本思想著作(我的选择):


柏拉图《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理论学》


《圣经》《易经》


康德《纯粹理想批判》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


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


老子《道德经》


《论语》《大学》《中庸》


王阳明《传习录》


此外,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鲁迅的作品,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萨特的《恶心》,加缪的《局外人》,卡夫卡的小说等都是挖掘思想的宝藏。


6、认识自己(诉诸自己的良知)


即使被困在四面白墙的监狱里,你也能跟自己的灵魂无障碍对话。


7、写作,让思想奔涌出来


有时思想不是想出来的,而是写出来的。对我来说,基本是写出来的。我整夜整夜思考而想不明白的问题,常常写两个小时就清晰了。


我们能够知道苏格拉底是古希腊乃至全世界“最有智慧”的人,不就是靠柏拉图和色诺芬的写作吗?


8、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是决定思想者之为思想者的最重要的品质,也是所有思想者的共同特质。一个人想要成为有思想的人,必须学会独立思考。这点无须赘言,毕竟这是有思想追求的人都认可的,但这里有个常见的误会不可不重视,即我们容易认为所谓独立思考就是只能靠自己思索。事实上没有谁是可以完全独立的,想象一下,为什么我们能走来走去呢?仅仅是因为我们筋骨强健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要是大地消失了,我们的双脚也就悬空了。同样,如果我们的文化、语言都消失了,我们如何思考呢?就此而言,我们说的独立思考,其实是相对的。之所以强调独立思考,不是要我们脱离了实际思考,也不是要我们为了独立思考而拒绝相信任何他人的思想,而是要我们尽可能地避免人云亦云,避免成为他人思想的傀儡。


学会独立思考,需要有自己的判断能力。


9、磨炼判断能力


我们如何判断呢?主要有两种:归纳经验的判断和演绎结果的判断。


这两种判断,看起来简单,其实至少在一开始是很难的。原因在于,我们永远不会遇到与过去发生的完全相同的事情,而我们的经验,却是过去的产物。在演绎方面我们虽然不须依赖过去,但生活情境却是不会完全重合的,加上影响生活的因素是综合性的,因此我们在运用演绎来判断时,几乎不可能用单一的维度就能准确判断。


想要提高思想判断力,得像任何出色的运动员一样,需要大量的磨炼。磨炼思想的过程,就像武术大师功夫提升的过程一样,需要把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思想原则在日复一日的磨练中融化掉。这样,用的时候才能知己知彼,应付自如。


王阳明的思想学说,核心就是一个“致良知”。听起来够简单的吧?但实际上,没有经验和理智的磨炼就说“此心光明,夫复何求”之类的话,只能是自欺欺人。


苏格拉底为了唤醒他的雅典同胞们过“经过省察的生活”,大半辈子都在雅典广场跟形形色色的人交谈。面对人们习以为常的观念,苏格拉底从不急于下判断,而是借助与人交谈或自我对话来省察这一切。


省察一件或几件事并不难,难的是坚持“省察”的思想原则。而如果我们只是偶尔才去“省察”,我们的判断力就多半像段誉的六脉神剑一样,时灵时不灵的。


10、整体观


整体观主要是思想最大化的权衡。


11、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


好奇心(求知欲)是人通往智慧的一个起点。有时候,满足好奇心本身就是有思想人的特色。


当然,求知欲人人都有,罕有的是愿意为求知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果你想成为有思想的人,那就要准备好付出基本的专业努力。


12、不满足于人云亦云(永远保持审慎的怀疑)


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只有思想平庸的人才会满足于此。有思想的人则不会满足于流行的见解。哪怕流行的是对的,他们也刻意与之保持距离。即使他们认同流行的观念,也必然要比思想平庸者想的更深、更远、更全面。


流行的观念并不都是不可靠的。一个人有思想的标志并不是见着就流行的观念就反对。而是说,有思想的人,不仅不会跟随大众盲从,还会深入思考这些流行观念的本质,从而形成自己独具深度的判断。


同样是观看娱乐新闻,思想浅薄者主要是为了猎奇,有思想的人则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借此让自己的思想更饱满。


13、选择思想主题(关键词)刻意练习


什么都思考的人,等于什么都没思考。想拥有自己的思想,你必须有所选择,并且要选择那些比较重大的问题。一个人若一天只想着吃什么喝什么之类的芝麻问题,这都不属于思考了,叫满足欲望更恰当。


选择自己的思想主题,伟大的榜样就是那些哲学家。康德整个哲学大厦建基于“我是谁”“我能知道什么?”“我该做什么?”“我能期待什么”这四个问题;海德格尔的整个哲学生涯都在追问“存在”;维特根斯坦一直纠结于逻辑;王阳明从小就有志“人生第一等事”,鲁迅作品洋洋洒洒千万字,其思想却植根于“批判”;……


有了自己想要堪破的思想主题,思考便有了着力处。为了便于大家找到契合自己的思想关键词,我整理一些供参考:


因果、欲望、责任、教育、命运、善与恶、习惯、幸福、正义、判断、自由、生命与死亡、灵魂、必然性与偶然性、形而上学、政治学、中国哲学、伦理、致良知、自然、宗教、审慎、科学、知识、法律、感觉、真理、财富、意志、智慧、自我、形而上学、家庭、医学、时间、空间、太极、儒学、道家、禅宗、人际关系、成功、爱情、修养、教养、创新、学习、成长、核心素养、工作、人工智能、信息……


思想主题的选择是一种提纯,相当于是给自己的思想贴标签。物理学家玻尔兹曼的墓志铭就是他发现的公式“S=KlnΩ”,这对是个很好的启示:我们每个人都该问问自己,如果我们的一生只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概括,你会作何选择。


14、能够驾驭正反命题,并形成自己的观点


成功需要朋友,但巨大的成功更需要敌人。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思想追求。当我们认为自己的思想是绝对正确,无可辩驳的时候,我们就故步自封了。一万个人赞同你的思想,你也只有一种思想。一万个人中有一个人反对你的思想,你的思想就能得到更好的考验。


没有思想敌,你也得假想一个。事实上很多思想家就是这样干的。苏格拉底如果不与他同时代的智者们思想交锋,我们就可能以为他只是一个只会说教的道学家。亚里士多以“爱吾师更爱真理”的名义批判了柏拉图的“理念论”。康德用他的《纯粹理性批判》发动了哲学史上的“哥白尼革命”。黑格尔又在对康德哲学的批判阅读中找到了他的“辩证法”。维特根斯坦认为整个传统哲学误入了歧途,因此他的哲学就是要清理掉这些被传统哲学误解的东西。王阳明不满于朱熹的“格物致知”,越发坚定地提出了自己的“致良知”学说;……思想的世界亦如商场,相爱相杀是免不了的。这里关键的不在于争辩,而在于通过争辩升华自己的思想。


15、理智正直


绝大多数哲学家都是正直人士。康德哲学看起来晦涩难懂,但一旦抓住哲学家的善良品质,我们就能进一步理解到造成他们哲学风格的一大原因。同样的不好读懂的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有句名言:“改善你自己,这就是你对世界的贡献”。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善良与普通的道德有很大的差别。理智正直,这是思想家身上最为显著的品质之一。即使是像叔本华这样在实践道德上常为人诟病的哲学家,其哲学也仍然得益于理智正直。至于像斯宾诺莎这样的哲学家,他们整个哲学几乎就是为理智正直保驾护航。


苏格拉底为什么要誓死捍卫哲学的尊严呢?这也是基于理智正直。


16、追寻内心的宁静


“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诸葛亮这句话对一个思想者来说尤其如此。斯多葛哲学家塞内卡身为罗马帝国的元老大臣,在锦衣玉食中也从未放弃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不只佛家需要静定生慧,所有思想者都需要沉静下来才能洞察思想的玄机。


17、优秀的思想来自于优秀的习惯


归根结底,优秀的思想者,得益于他们思考的习惯。苏格拉底进入神思状态时,会站着不动。在一次,战争中,他因为被一个问题抓住,整整站着思考了一个晚上。康德有每天下午准时散步的习惯,卢梭的许多思想是在漫步中诞生的。孔子弟子曾子“每日三省吾身”,这是孕育思想的好习惯。鲁迅思考时爱抽烟,虽然效果不错,但很不利于健康,就不提倡了。


最后再补充一点:希望大家不要仅仅把思想当作一种工具。沉思的生活,在古希腊的哲人看来是最有价值的。为什么呢?因为沉思本身就是一种高贵而幸福自足的生活方式。或许今天的我们没法像苏格拉底、第欧根尼、伊壁鸠鲁、斯宾诺莎、孔子、颜回、王阳明这些哲人一样,即使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穿破衣烂衫也不乱其心,不改其乐,但我们总可以以他们为精神榜样,以他们的经历自慰自励。通过“下学而上达”的方式,每个人都能过卓越的思想生活。


作者舒生,非著名90后废才,一直在跋涉的文字匠,苏格拉底的信徒,王阳明思想研究学者,哲学教育终生推广者。


    励志人生网欢迎您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