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励志人生 > 名人名言 > 赞美秋菊的句子-大观园里菊花诗

赞美秋菊的句子-大观园里菊花诗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1-10 05:53:27
阅读:

大观园三才女“咏菊”诗欣赏


邵琳


咏物诗的特征是借物寓意,托物言志。因此,红楼梦中的诗词能充分表现各人的性格志趣。其中尤以林薛史最有才情。作者通过她们的诗歌展示了她们不同的个性和情感世界。如果说海棠诗社是探春偶然兴之所至,那么咏菊诗社则完全是女儿们组织的一场非常圆满的文学活动。而宝黛湘三才女的诗作成为诗社中美丽的风景。


宝钗的诗,浑厚蕴藉,确如李纨所评。《忆菊》,首联点出时令是在秋季。颔联则以空篱旧圃点出秋已深。在深秋的夜里,一弯月儿斜挂在天幕,清冷的霜色如银一般倾泻,诗人怀念着曾经的姚黄魏紫,也在怀念着那些繁华的旧梦。归雁远去,能否带去一片相思之意,寂寥的夜晚痴痴地听着那一声声的捣衣声自幽深的古巷中传来。没有人能知道我在思念什么,只有希望重阳节再次来临的时候能够重逢。作者用一系列的极具表现力的词语多层次地表达了“忆”这个主题。整首诗典雅整饬, “瘦月”、“清霜”、“归雁”、“晚砧”等短语营造了深秋季节清幽深邃的意境。而“空”、“旧”、“念”、“痴”等词含蓄凝练。


《画菊》只有宝钗才可以写出。因为关于绘画,宝钗有一整套的理论知识。透过这短短的八句,可以明显看出宝钗对中国画的鉴赏水平。泼,染,是技法,神,是中国画的精髓,中国画追求神似而非形似。在叶,花,完成之后,那活脱脱的菊花也跃然纸上,那浓郁的香气似乎透过纸张传来。诗人说,不要认为是闲着采摘的花瓣,不过是寄托重阳节时的某种情思。但究竟寄托了什么情思呢?诗人欲言又止,蘅芜君内敛藏拙的性格稍有体现。整首诗大方端庄,显示蘅芜君宽厚的风格。


宝钗的诗很工整,但到底过于学究了些。很像现在的一些学院派诗人,诗工整,用的词浑厚大度,但终究因立意陈旧而缺乏灵性。宝钗的情感被包装在整饬典雅的语句中,读者无法透过这些文字符号探索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因而也就无法与之产生共鸣。


湘云选的几个题是《对菊》、《供菊》、《菊影》。《对菊》首联先整体铺陈,描写出菊花浓淡不一的多样风采。然后用“科头坐”、“抱膝吟”扣题,点出诗人面对菊花时的情态,逼真而自然。而萧瑟稀疏的篱笆和清冷的秋风,又渲染了菊花盛开的季节。此时我们仿佛看到一个娇憨可爱的女孩子,正对着菊花喃喃低吟,她坐在篱畔,抱着膝,一阵阵的香气沁入心脾,她似乎陶醉了。陶醉在菊花的清香中,也陶醉在菊花不畏寒霜的傲岸风骨中。


在《供菊》中,诗人充分表达了对菊的喜爱和欣赏之情。那婷婷的姿态摇曳生姿,使几案也增添了一股清幽的气氛。手捧书本面对着菊花,香气悠悠传来。夜晚,清幽的霜色铺满了院落,让人不由得想起园圃的冷寂,想起斜阳下的那一次游历。而今春风桃李不知归于何处,繁华的春梦亦不曾有丝毫留存。这首诗黛玉评为妙绝。特别是“一枝秋”非常简练地概括了菊花的神韵。而颈联又拓开一笔,写起了新梦和旧游,这是由供菊引起的情感外延和记忆复活。


《菊影》则用一系列的意向层层铺陈,充分表现了月色笼罩下的菊若隐若现似有还无的身姿。稀疏暗淡的灯光下,菊花的身影显得颀长,而矮矮的篱笆筛出一片如银的月色,月色中菊的影子似玲珑的玉美丽又迷茫。暗香袭来,诗人缓步轻移,唯恐踏碎了这迷人的香味儿。在这样的夜晚,芳魂留在这一片月色中,踯躅徘徊,是在找寻着曾经的梦幻?


三首诗,体现了湘云的个性。有人说,这三首诗是宝湘恋三部曲。但诗明明是湘云自抒胸臆,何曾有宝玉的影子?三首诗层次井然,先是对菊,再就是供菊,最后夜晚到来,朦胧的夜色中菊影依稀,暗香悠悠。透过这短短的诗句,我们感受到的是湘云豁达的胸襟和明朗的心境。


湘云的诗似淡雅的画,清新恬静。


黛玉也写了三首诗,被李纨评为第一、第二、第三。


《问菊》首联即用“讯”、“叩”等动词扣题。又用“喃喃负手”等句,写出了诗人的情态。接下来则是两个问句写出了菊花的傲世和寂寥,既有神韵更有风骨。《咏菊》首联仍然点题,清雅的词语形象逼真地写出了诗人咏菊时的情状。然后诗人毫端蕴秀对着满地的秋霜,寻找最美丽的词句最富有韵味的词语表现这秋天傲霜的菊,用灵魂写出来的诗句是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是面对霜风渐冷的秋日的一种淡淡的哀怨。但是片言怎能表达那一份深沉落寞的情怀呢。陶令之后,人们开始赞美你的高风亮节和不随流俗的傲岸节操,即使寂寥地独自面对秋霜那又何妨呢。整首诗环环相扣,确是把菊问的无言可对了。但又何尝不是问自己呢?《菊梦》仍然不脱幽怨和思念之意。庄生蝶,陶令盟,两个典故点明梦的内涵,远飞的大雁,恼人的蛩鸣,是否能带走我的忧思?醒来的时候,无人可以诉说这满心的幽怨,只看到衰草一片,寒烟如织。


李纨评曰:“题目新,诗也新,立意更新”。黛玉的诗以新取胜。


黛玉的诗别开生面,写出别样的菊。那傲然的风姿通过诗人清新自然的词语展示出来。黛玉的诗鲜明地表现着“我”的存在。从吟到写,从问到梦,无处不存在诗人的影子,充分体现了诗人的自我意识。诗人哪是写菊,明明是在写自己。而作为读者的我们,通过这些诗句,清晰地看到了那个傲然又有点孤寂的少女形象,这形象又何尝不是我们内心深处的最真实的一面?很多时候我们也是那么孤傲,那么落寞,总感到自己不合时宜,这其实是人的个体性决定的。黛玉的咏菊诗如此打动我们,是因为黛玉的情感跟我们的情感融合在一起。


黛玉诗中的意象更加鲜明,用词生动而蕴含丰富,极具灵性。黛玉的诗词新,意新,情真,意切。虽然有点小女儿之态,但因为有真性情,因为语言的灵动性而赢得了众多红楼梦爱好者的喜爱。试看,“喃喃负手扣东篱”,一句中,诗人的形象逼真地呈现在读者眼前。特别是“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写出了菊的灵魂菊的傲骨,借物寓意,寄托了诗人的精神追求。


大观园中,宝钗的浑厚和黛玉的灵动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湘云的捷才又非别人能比。作者在海棠诗中让宝钗夺魁,在菊花诗中又让黛玉夺冠,在后面的螃蟹咏中却又推出宝钗的讽喻诗,而在芦雪广联诗中湘云又占尽风头。大观园三才女在曹公传神的文笔之下尽显风流,令人不由得击节赞赏。


励志人生网欢迎您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