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励志人生 > 名人名言 > 于丹语录-于丹:跌落神坛的“学者”也曾温暖过你我

于丹语录-于丹:跌落神坛的“学者”也曾温暖过你我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8-14 14:33:02
阅读:
//最初的印象//

第一次知道于丹,


是在中央十频道的《百家讲坛》上,


那是06年的国庆假期。


在自己的百无聊赖之中,


将电视播到了中央十频道。


在那个方寸之地的演播厅中,


在那个深蓝的背景墙之前。


于丹讲的津津有味,妙语连珠,


但奈何那时的我,太过年幼,


理解不了其中奥妙、深意。


在到后来的十余年里,


于丹仿佛成为了中央频道的常客。


经常在对话类、讲坛类的节目中看到她。


每次播到于丹的讲坛时,都会静静地听着。


那时的我,在看于丹的讲演时,


更像是在完成一项课外作业。


因为她讲的《论语》,


更有助于在课业上面的理解。


//偶然的发现//

真正的开始自己了解、阅读于丹,


是从偶然看见的一篇文章开始。


文章名字不是很长,非常好记。


名叫《来日方长并不长》


这篇文章更多的是一种温婉的力量,


用娓娓道来的语气,


讲述着在生命的路程中,


那些和我们乍然离去的朋友。


只有在真正的经历过离别之后,


才会更多的去珍惜、去追忆。


记忆中那个负责体贴的张医生,


总是督促着于丹抓紧时间取钉子,


连两人最后的一次对话,


都是在说“给她取钉子,不然来不及了”,


但人生世事无常,


在这次简短对话之后。


二人就此天人永隔。


张医生的因公殉职,


让很多人唏嘘不已。


或许于丹也是在那一刻,


发现明白的这个道理:


来日并不方长!


这可能是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的过程,


在我们长大成人的岁月中,


总会有些猝不及防的遗憾。


这些突然而至的变故,


让人扼腕叹息,追悔不已。


读这篇文章那年,


我即将大学毕业,


看着那些相处多年,


同吃同睡的室友们,


一个个拉着皮箱远行的背影。


突然就泪流不止。


大学是一个很神奇的地方,


将天南海北的人,


聚在一起相处多年。


有不同的方言、不同的习俗,


但是都有一颗善良的心,


将大家变成一群好哥们、好姐妹。


曾听人说过:


小朋友从不为离别哭泣,


因为他们不知道离别的含义。


而成年人的离别却明白,


那时的离别就是此去经年,一别永远。


人总是在经历过,


才会懂得更多。


或许成熟就是在这一次次的离别中完成的。


对于于丹的文章,


也是在懵懂之龄读懂了。


//跌落神坛的“学者”//

世事无常这句话或许也可以送给于丹。


曾经那样春风得意的于丹,


在电视台讲座,在高校演讲。


包括后来的各种书籍的出版、畅销。


甚至被人们赞誉为“国学大师”。


那时的人们很喜欢她的讲座。


但是最近鲜少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


由于一些专家的质疑,


由于那些撰写的文章抨击与批评。


于是“于丹”这个名字,


变成一个靠着贩卖鸡汤的伪学者。


之前在北大的演讲遭 “嘘”,


被北大学子哄赶下台,


各种负面的新闻都乍然出现。


仿佛这个我们一直推崇的“于丹”,


是一个万恶不赦之人一般。


人人都可以踩上一脚,


只有去这样吐槽之后才解气。


或许并不是因为于丹在那里讲了什么,


或者是曾经的于丹讲过什么。


而是在这个时代的前进中,


我们对于“心灵鸡汤”已经免疫了。


一如往日的演讲“心灵鸡汤”,


即使你妙语连珠、口吐莲花,


人们可能也会厌烦,也会不耐。


//论“罪”与“恶”//

但于丹真的是“恶人”吗?


扪心自问,我觉得不是。


仍然记得她在《百家讲坛》中,


用通俗易懂的词汇讲解着《论语》,


那些孔子和徒弟的对话、孔子的言行,


都在她的精简话语中,变得清晰明了。


无论是对于《论语》、


还是对《道德经》的理解,


都能看见她是真的有自己的想法,


也是真的喜爱这些我国的文学精华。


当然也有人发出疑问:她懂《论语》吗?


那么请问什么叫真正的懂了呢?


可能学院派的研究者能从中读出某种规则,


更多的“干货”被这些学者发现、解读,


但这样的、高深的、繁复的《论语》,


多半会让大众望而退步,高攀不上。


即使有的学者说她的解读是错误的,


说她的解读流于通俗,说她是不学术的。


但是我觉得莎翁的一句话说得很好: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她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见解。


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与独立人格。


对于丹而言,就是在自己最大的范围内,


将自己理解的《论语》、《道德经》讲给我们听。


在经过她的那种通俗讲解之后,


把《论语》、《道德经》变成人人理解的两部经典名著。


也有很多人在听过她的讲解后,


会有一种茅塞顿开的顿悟,


同时激起了对于我们中华文化的兴趣和研究。


相比她“国学大师”的名号,


我觉得“文化普及者”这个名字更适合她。


她原本就是一名站在讲台上的人。


作为北京师范大学的一名老师,


她的本职工作就是教书育人。


就如同唐代韩愈所言: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或许于丹的研究没有那么深入,


但是她讲解的普及性却是非常好。


在最开始的《百家讲坛》里,


开始也是经常出现那些高大上的大师,


但那些大师讲的因为太过高深,


让我们这些普罗大众真的听不懂。


后来就有了钱文忠讲西游,


有了刘心武、纪连海、易中天、于丹等。


能让千千万万大众去阅读《论语》,


我觉得这就是于丹的成功之处了。


于丹就像是商店门口的那个在吆喝着的人,


你们觉得她在卖弄,在极尽全力的吸引人眼球。


但是更多人就是通过她的口述相传,


去了解“那个商店”中有什么新奇的东西。


《论语》就这样被普及开来。


在你翻开《论语》这本书时,


想到的不应该是谁谁的讲解,


更应该是自己的思考和理解。


王立群曾经说过:


“我们只是文化的普及宣传者,不是真正的做学问的人”


在我看来他们更像科普之人,


也许没有一般意义上学者的知识素养,


但是对于文化的贡献也有很大的作用。


因为就是他们让人们爱上那些古典文学,


并且愿意去认真阅读、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