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励志人生 > 名人名言 > 有关孝的名言-成为一个合格的人——“孝”

有关孝的名言-成为一个合格的人——“孝”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8-18 00:42:59
阅读:
最新资讯《有关孝的名言-成为一个合格的人——“孝”》主要内容是古人对孝给出了一个较为合理的定义:“孝”字的汉字构成,上为老、下为子,意思是子能承其亲,并能顺其意。-有关孝的名言,现在请大家看具体新闻资讯。

上篇文章提到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成为一个合格的人就是需要各种美德。接下来我将对各种美德进行阐述来完善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人。




个人认为一切的美德,品质都是我们需要培养的。但我选择“孝”来作为开篇第一个进行阐述的美德,这也是有原因的。


古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百善孝为先”,孝是一切美德的根本。为人不孝,则不可期其德才之人也,如果对待自己的父母尚不能做到孝,又如何期望他对待朋友,同事友好呢?




那么,何为孝?古人对孝给出了一个较为合理的定义:“孝”字的汉字构成,上为老、下为子,意思是子能承其亲,并能顺其意。汉字教育的“教”字,就由“孝”和“文”组成,因此教育的根本就建立在孝道人伦的基础上,一切的教育随之扩展开来,起到化育人民的作用。




众之本教曰孝。——《礼记·祭义》


夫孝,德之本也。又,天之经也,民之行也。——《孝经》


慈惠爱亲为孝。协时肇享为孝、五宗安之曰孝,秉德不回曰孝。——《周书·谥法》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经·开宗明义




“孝”在西周时就已经存在,并且给出了定义。在过去的几千年里,人们一直在对孝进行着定义,并出现了许多令人敬佩的典故。在《二十四孝》中,鹿乳奉亲、啮指痛心、亲尝汤药、拾葚异器、涌泉跃鲤、怀橘遗亲……许多令人可歌可泣的故事,同时其中的部分典故我不敢苟同,例如埋儿奉母、卖身葬父等。




曾子曰:“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解释:曾参说∶“我想再冒昧地问一下,儿女都听从父母的指命,就是孝吗?”孔子说:“这是什么话?父母有敢于能跟自己诤谏的子女,他们就不会去做无礼的事了,就不会陷身于不义之中。所以对于父母有不义之事时,子女一定要诤谏劝阻,故云‘从义不从父’。子女必须要能够明辨是非,父母说得对的才能听从,不对的不能听从,对于父母不对的言行要力劝,这才是孝道的真义。)




《康熙教子庭训格言》中有这样的教诲:“家人团聚、闲居是快乐的事情,只应说古人的善行善言。我每次都教诲你们要多行善事,你们回家后也要把我的话告诉你们的妻子、儿女,你们的妻子、儿女也没有一个人不乐于听从这样劝导的。世上的好事,还有超过此的吗!” 庭训中还指出人尽孝道欲得父母之欢心,不在于穿衣、饮食方面的奉养。惟抱持一颗善心,行为合乎于道,以此来告慰父母而得其欢心,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孝。




古人对于“孝”给出了很多定义,以上是我较为认同且认为较为符合当代特点的解释,我认为符合时代特点的孝应为:赡养父母是谓第一层孝道;陪伴父母,且在符合道义上顺从父母的意思,让父母开心是谓第二层孝道;与父母交流,辩论,与父母探讨问题(毕竟时代在改变,尤其是父母不能很好的使用互联网,且思维上也存在着局限性,与子女有代沟),解决两代人之间的矛盾与间隙,从而做到家人和睦相处是谓第三层孝道。


励志人生网欢迎您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