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励志人生 > 名人名言 > 阅读标语-阅读一种生活 文/阿眉

阅读标语-阅读一种生活 文/阿眉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8-19 14:02:55
阅读:
最新资讯《阅读标语-阅读一种生活 文/阿眉》主要内容是电视剧从各个角度表现了远野丽莎坐在电脑前面对空白屏幕大脑却同样一片空白的痛苦模样,以及灵光闪现文字如泉水般从脑中涌出,手指击键如飞时脸上的喜悦神情。-阅读标语,现在请大家看具体新闻资讯。

2015年初播出的日剧《代笔作家》,写稿的人看起来都会心有戚戚吧。成名多年的畅销作家远野丽莎遇到了最大的职业危机——她写不出来了。电视剧从各个角度表现了远野丽莎坐在电脑前面对空白屏幕大脑却同样一片空白的痛苦模样,以及灵光闪现文字如泉水般从脑中涌出,手指击键如飞时脸上的喜悦神情。看的时候一直猜想,编剧大概也把自己工作中遇到的类似情形融入了剧本,一切创造性的工作,亦即成果需要从自己大脑无中生有的工作,早晚或多少,都会面临这样的考验。


不久前在网上读到有人采访了从事文字创作工作的一群人:作家、广告文案、编剧,问题正是“写不出稿的时候是怎样一种状态?”答案各种各样:逛书店买书、上淘宝查账单、擦鞋、给猫洗澡、听歌……大人们面对作业时的拖拖拉拉,和小学生几乎没什么区别。


诸多答案中,洁尘给出的独树一帜:“其实……没有写不出来的时候,只有写得好、写得还行和写得惨不忍睹。”从《艳与寂》开始,十几年来文字里表现出来的她,给出这样的答案,简直毫不意外。或者说,严谨自律的洁尘,大概是根本不允许“写不出来”这种事发生在自己身上。


若用一个词来形容洁尘的写作,首先想到的是“稳定”——质和量两方面的稳定,基本每年都有新书出版,常常还不止一本,当年她在天涯的博客“洁尘的私人版本”,更新速度也曾令人瞠目。成都另一位女作家王鹤在《这个呆在书房里的女人》一文中写洁尘:“朋友们对洁尘惊人的阅读量、惊人的看碟量和尤其惊人的写作量都感叹不已。看她的书,不难发现,好些篇幅既长、质地又紧密的文章,写作的日子居然离得很近,有时日期就紧紧挨着。”洁尘写作的重要主题之一是书话,每篇文章都是建立在认真读过一本或几本书的基础上的思考,写得多,就意味着读得更多,关于洁尘的著名传说是她“每天一百页”的阅读量,“如果忙,第二天就抽空补上。”这样的稳定输入,是稳定输出的最大基础。


和稳定相对的,是变化,读她最近出版的新书《啤酒和鲈鱼》时,有好几处,我都会想到“变化”这个概念——如果通过作品注视一个人超过十年,从观念到风格,或多或少,都会发现被时间重新雕刻的痕迹。这种变化因人而异,有人在短短一两年内判若两人,前后作品几乎不能令人相信是出自同一人之手,让人一边看一边忍不住猜想“那两年究竟发生了什么”。而洁尘的变化,是最让人放心的一种,像一棵树的生长,一路都有迹可循。


这变化首先被作者自己觉察。在《荷风笔记》一文中洁尘写了这么一段:“重读这件事,最能看到岁月的作用。重读最好是隔上五年、十年,五年仿佛阅读新书,十年则有恍如隔世之感。”比如,当年她读过三浦友和的散文集《被写体》后斩钉截铁写下论断:“他在书中说:他是幸福的。谁信?我不信。”而时隔十几年,在读过三浦友和的新书《相性》后,重新翻开书架上的《被写体》,洁尘站在粉丝的角度写下这样的文字:“三浦友和在《相性》一书中多次说,他的人生是幸福的。对于这位在我少女时代就铭刻于心并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我对于男性的审美标准的偶像,确认他幸福,真的很欣慰。”对于同一个人的幸福自白,从不信到确信,是屏幕上的岁月流转,是文字间的沧海桑田。


《啤酒和鲈鱼》的封底宣传语中有这么几句:“《啤酒和鲈鱼》既可以当成读书指南,从中快速了解原著浓缩的精华,也可以视之为文坛掌故和八卦汇编,当然,其中也涉及了洁尘一贯喜爱的电影、画作以及音乐。”这样概括本书的内容当然也没错,然而这一切之外,从洁尘的这本以及其它许多本作品中,更重要的阅读对象其实是一种生活的可能性,关于这种生活,我最喜欢的,是作为影迷的洁尘,在介绍梅·萨藤的作品时写的一段非常有镜头感的文字:“我在一个夏天读完她(萨藤)的四本书,这个夏天的很多个早晨,趁着还算凉快,我坐在我家屋顶花园里,摊开她的书和我的笔记本,手边是一管书写畅快的黑色签字笔。这个园子因为夫君的悉心照料,相当生气勃勃……”十足一部以作家为主角的温情文艺电影中的场面,画面沐浴在暖调的光线中,安稳而妥帖。


励志人生网欢迎您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