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励志人生 > 经典语句 > 爱国的句子-国庆节岂可无诗?风骨和情怀,王和尚盘点你不知道的爱国诗词!

爱国的句子-国庆节岂可无诗?风骨和情怀,王和尚盘点你不知道的爱国诗词!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11-09 17:23:33
阅读:
最新资讯《爱国的句子-国庆节岂可无诗?风骨和情怀,王和尚盘点你不知道的爱国诗词!》主要内容是和尚有话说青年者,处百年之前半,其筋力沛然若脱笼之鸿鹄,志气决然似在野之奔马,智虑湛然不输凝碧之湖泊。-爱国的句子,现在请大家看具体新闻资讯。

和尚有话说


青年者,处百年之前半,其筋力沛然若脱笼之鸿鹄,志气决然似在野之奔马,智虑湛然不输凝碧之湖泊。故其肆力可拔泰岳而不知所止,其树志可拿天外之星而藐累土与遐荒,其逞智则玲珑七窍终茫然而自失。然,其浪漫之心,快然之意,鼎峙之胸,宇宙恢然而不可涵其大,山河壮美而不足拟其秀,翻云苍狗亦不可追其变。故其为诗也,或登临望远,指画山河;或吊古讽今,神交古人,或抒情写意,慨然问心。虽阅历稍亏而形神已备,其志意之充然,已足以震吓流俗。


予常慕晚清前后之诗风,其时神州陆沉,金瓯将破,志士仁人驰骋于其间,呼号奋发,急欲拔诸水火以安社稷,故其诗激昂爽烈,慨然皆有澄清之志。然势格形禁,万马暗哑,故其诗豪壮中多寓悲凉,冲天奋飞之外常有孤高之意,呜咽叱咤之中每存风流之思。观清廷末造之诗,其意常爽直,其气多凛冽,其辞也茫然不拘任其所如,故其奋发昂扬之诗可激懦夫立志,其感慨悲壮之诗可泣孤舟之离妇,其风流淡泊之诗直追先贤,其英风瑕烈足以畅快世俗。


然,反观当代之青年,或躲其心于内,弃其志于外;或谄笑奔忙,以“理想”为奢谈,为稻梁而媚俗。其曰“佛系”曰“屌丝”者,无非以卑小而自适,以自嘲为开脱,虽可悯,然其脚下无根,眼中无神,手上无力,心中无志,茫茫然颠沛浮生,昏昏然醉以终日,其夜视中天,临流听风,宁不自问其心哉?!悲夫!


值“国庆节”来临,和尚辑晚晴民国时期诗作数首辅以短评,以敬诗友。观古人之诗,照自己灵魂,或有得失,终不愧己。


王和尚选评 晚清诗词

新雷(清·张维屏)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


千红万紫安排着,只待新雷第一声。


王和尚评诗


张维屏是晚清道光年间著名诗人,广东番禺人,亲历“鸦片战争”,目睹英军之残暴,国朝之软弱,极为愤慨。故其诗多感慨时事,曾作长诗讴歌“三元里抗英诗”,极具风骨。晚清末造,万事蹉跎,有识之士多感怀伤国之句,也有昂扬慷慨之悲。


这首绝句字面写冬末春初,其内涵却有雪莱“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之意。造物无言却有情,天道轮回终不可改,寒到极点,春也即将萌发,希望和自信也暗含其中。春天到来,万物葱茏也势必到来,只待一声春雷打破寂寞而已。结句也有“万马齐喑”之叹。联系作者所处时代,作者之呼唤和自信,在阴沉封闭的当时显得尤为可贵。


诗含哲理,爽朗自信,并且语句铿锵有力,值得品味。


东风第一枝·木棉(清·张维屏)


烈烈轰轰,堂堂正正,花中有此豪杰。


一声铜鼓催开,千树珊瑚齐列。


人游岭海,见草木、先惊奇绝。


尽众芳,献媚争妍,总是东皇臣妾。


气熊熊,赤城楼堞。光灿灿,祝融旌节。


丹心要伏蛟龙,正色不谐蜂蝶。


天云卷去,怕烧得、春云都热。


似尉佗、英魂难消,喷出此花如血。


王和尚评诗


文人多爱花,也多写花之富丽柔媚,而张维屏这首词写木棉花却充满男子气概,显得豪壮不拘,昂扬热烈。在众多咏花诗词中别具一格。


木棉开在南国,其花硕大张扬,其色火红热烈。张氏以此发端,极写木棉花之绵延张狂。“轰轰烈烈”写花开之雄壮,“千树珊瑚齐列”写花开之繁茂,见此奇景游人当然惊叹奇绝了。木棉花似男儿般昂扬豪迈,其他春花则显得浅薄而世俗,难怪作者贬之为“东皇臣妾”了。


花红似火,故而下半阙多用火之意象。气势熊熊,光华灿灿,开遍漫山遍野,开遍城楼上下。而花之志却要伏蛟龙,烧热春云,写得豪壮阔大。而面对蜂蝶之谄媚,则正襟斜睨,显得傲岸不许,孤高坦荡。最后结句用“南越王尉佗”典故,写出英雄不死的热望。


这首词写得热烈豪壮,文墨恣肆,剑气横空,非常具有男子气概。舒婷“致橡树”诗,橡树之傲岸坚定似从此来,不过她自比木棉,反而有点女性化了。


有感 (清·陈沆)


传闻南海事全非,十室炊烟九室稀。


须识治兵先治吏,自来防盗在防饥。


鳄鱼大可为文遣,沙蜮终难出水飞。


寂寞江湖风雪里,有人投笔念征衣。


王和尚评诗


陈沆是清代状元,活跃于嘉庆道光两朝。其诗语言琢炼而达于质朴,才情流溢而气韵沉深,后人评其诗为“清苍幽峭”“诗文雄于海内”。


这首律诗写于嘉庆末年,嘉庆一朝清朝由盛转衰,国是日非。当时广东荒歉,海寇未平,这首律忧时感世,表达深沉的思考。南国本为富庶之地,如今却十室九空,民不聊生,作者内心极为痛心。他认为,治兵首要治吏,防盗需要防饥,这一联是千古不易之论。吏治败坏,则民生凋敝,民无定居则啸聚山林。杜甫有诗“不过行俭德,盗贼本王臣”,与其意类似。


作者转笔写海盗不靖之事,前句用韩愈“祭鳄鱼文”事,暗示海贼猖狂不过是一群宵小之徒而已,终难成大事,天兵一到就会土崩瓦解。作者如此自信,以至于想要投笔从戎。但是,作者此时正处在寂寞江湖之中,风雪茫茫,暗含怀才不遇的悲叹。


这首诗重在议论,写南国内忧外患的担忧,二联重在规劝,三联重在自信,写出作者对国事的关心,对黎庶的悲悯,其中也有对自己的伤感。


九日登黄鹤楼 (清·陈沆)


自从十岁题诗后,不上兹楼二十年。


吟到雨风秋老矣,坐来天地气苍然。


大江帆影沉鸿雁,下界人声混管弦。


寂寞繁华千感并,浮云郁郁到樽前。


王和尚评诗


陈氏此诗写感怀,年齿增加,重登黄鹤楼,其所思所想均有可思。秋雨萧瑟,天地苍凉,作者此时忧虑满怀,孤雁横飞就像自己孤独的身影。而外人则照样喧闹挥霍,这让作者感到刺心。二联和王荆公“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句意同。黄鹤楼千载不变,想到人世沉浮作者不禁百感交集,阴云低压,作者唯有痛饮一杯苦酒而已。


这首诗格调苍茫,立意深沉,写景大气而孤独,内心则孤高而无奈,作者内心之忧虑压抑,一一杂陈于诗中。


塞外绝句 其四(清·林则徐)


天山万笏耸琼瑶,导我西行伴寂寥。


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


王和尚评诗


林则徐文忠公是晚清能吏,其人忠于国事,手段果决,心胸开阔,眼界深远。“禁烟”之后,文忠公被劾,“从重发往新疆伊犁,效力赎罪” 。这首诗即写于赴边途中。


虽然身遭诬陷,远离庙堂,行旅辛苦,国事已不堪闻,但是他的心情仍然自信而豁达。万山耸立,慰他旅行寂寥。塞外奇景,让他心胸开张,作者对山不禁自笑:山顶堆满白雪,作者也满头白花,彼此相对倒有点滑稽和可爱。作者满腔郁愤,以戏言道出,更显沉重。


结句有似“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也似“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之意。作者内心之豁达,对信仰之坚守,对旅途辛劳之不在意均在其中。


满江红·送安晓峰侍御谪戍军台


(清·王鹏运)


荷到长戈,已御尽、九关魑魅。


尚记得、悲歌请剑,更阑相视。


惨淡烽烟边塞月,蹉跎冰雪孤臣泪。


算名成、终竟负初心,如何是?


天难问,忧无已。真御史,奇男子。


只我怀抑塞,愧君欲死。


宠辱自关天下计,荣枯休论人间世。


愿无忘、珍惜百年身,君行矣。


王和尚评诗


安晓峰在甲午战争期间,上疏痛斥李鸿章“挟外洋以自重,固不欲战”,“不但误国,而且卖国。”并尖锐指出:“皇太后既归政我皇上矣,若犹遇事牵制,将何以上对祖宗,下对臣民乎?”慈禧览奏大怒,立予革职,谪发张家口军台。王鹏运此词即写于此时。


上片写安晓峰上疏被谪之事。“荷到长戈,已御尽、九关魑魅”,赞扬作者在御史台坚守自己职责;“悲歌请剑,更阑相视”,写其愤而上书之事,可见他的慎重与严正,而“更阑相视”也写出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边外凄凉,孤忠被弃,作者内心之感叹和同情不言而喻。虽然安晓峰上书成名,但是却没有实现他的目标,虚名何用?


下片作者表达对其安慰、赞扬和敬佩之情。“天意从来高难问”,但是他不愧为“真御史,奇男子”。作者惭愧不如他耿介忠诚,以衬托安晓峰之大公无私。“宠辱自关天下计,荣枯休论人间世”这一联更是写出他的铮铮铁骨,碧血丹心。最后作者勉励朋友一路珍重,得失莫忘。而“君行矣”这三字蕴含万分不舍,百种凄凉,使全词袅袅不绝,感人至深,不可不知。


永遇乐·登丹凤楼望黄浦,怀陈忠悯公同梦西素生兄


(清·周星誉)


题注:楼在沪城东北女墙上,宋淳熙间立


放眼东南,苍茫万感,奔赴栏底。


斗大孤城,当年曾此,笳鼓屯千骑。


劫灰飞尽,怒潮如雪,犹卷三军痛泪。


满江头、陈云团黑,蛟龙敢啮残垒。


登临狂客,高歌散发,唤得英魂都起。


天意倘教,欲平此虏,肯令将军死。


只今回首,笙歌依旧,一片残山剩水。


伤心处、青天无语,夕阳千里。


王和尚评诗


周星誉是晚清诗人,河南开封人,工诗词,曾办“益社”,一时名流云集。


这首词写于上海, 陈忠悯公是抗英名将,孤军奋战壮烈殉国。因此,该词有感怀故友,忧伤国事之思。作者登楼远望,滔滔洪流奔赴眼底,此地曾是抗英战场,“笳鼓屯千骑”。虽然官军英勇,无奈终于战败,故而怒潮似三军痛泪,风声似故将军呐喊杀敌。作者以景写情,用语豪壮悲凉。如今乌云压城,浪卷如龙,似乎还想摧垮残垒,这句既写景也写现实,表达作者对国事的忧虑。


作者思念故友,徘徊狂歌,为英魂一哭。作者不禁思考,抗英之败难道是天意?为何盗匪胜而忠臣死?表达作者对陈忠悯公冤死的愤慨之情。而如今,家国残破,但是国人却依然笙歌喧闹,可见国人沉睡之久。作者伤心并且忧虑,唯有看那夕阳一点点沉入海底,黑暗一点点压在心头!


望海潮·自题小照(清·谭嗣同)


曾经沧海,又来沙漠,四千里外关河。


骨相空谈,肠轮自转,回头十八年过。


春梦醒来波,对春帆细雨,独自吟哦。


惟有瓶花数枝,相伴不须多。


寒江才脱渔蓑,剩风尘面貌,自看如何。


鉴不因人,形还问影,岂缘酒后颜酡。


拔剑欲高歌,有几根侠骨,禁得揉搓?


忽说此人是我,睁眼细瞧科。


王和尚评诗


该词上片写作者跋山涉水来到西北,以纵横交错的不同角度叙述自己的生涯;下片写自己揽镜自照,感叹容貌变化,由此发出想要拔剑高歌的豪情壮志。该词用了亦实亦虚的写法,将形影混融,生动地刻画出饱满的艺术形象。


这首词造语平易清浅,夹叙夹议、情景汇融,娓娓道来,不觉繁难佶屈,字里行间自有一股兀傲盘郁之气透出。至于结处大胆引元曲习语入词而不伤雅,反见当行本色,形象生动如画,正是其创作个性的充分张扬。


满江红(近现代·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独思浙。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俗夫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王和尚评诗


这是秋瑾在1903年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值八国联军入侵后不久,她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败,决心献身救国事业,而其丈夫无心国事。中秋节,秋瑾与丈夫王廷均发生冲突,离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门外泰顺客栈。后虽由吴芝瑛出面调解,但秋瑾下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不久便东渡日本留学。


这首词基调高昂,语言刚健清新。通过层层表述,曲折地反映了革命者参加革命前的复杂矛盾的心情,真切感人。上片主要表达了作者自己初离家庭时的矛盾心情,词的下片写词人虽有凌云壮志,但知音难觅,不觉泪湿衣襟。


励志人生网欢迎您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