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励志人生 > 经典语句 > 鸿鹄之志中陈涉用燕雀来比喻谁_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出自于谁

鸿鹄之志中陈涉用燕雀来比喻谁_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出自于谁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2-01-08 09:42:56
阅读:

​《史记•陈涉世家》当中记载了陈涉从一个边疆戍卒变成张楚国君主的经历,在这则记载当中陈涉从一开始就是一个不同寻常的人,他与他的伙伴们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在他的眼中,同伴们都不了解他真实的想法也没有大的志向,用他的话来说就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并且在书中不仅介绍了陈涉辍耕之垄上这样具有文艺青年范的举动,也记载了他所谓的苟富贵,勿相忘。那么实际当中的这则记载真的是真实的吗?它又真的经得起推敲吗?实际上,仔细分析《陈涉世家》当中关于陈涉起义之前的那段记载就会发现很多漏洞和很多自相矛盾的地方,这些漏洞和矛盾都在指向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史料所记载的历史并不真实,或者说所谓的对历史的还原只是对传说的一种记录而已。我们今天就来仔细的分析一下《陈涉世家》当中关于陈涉起义之前的那段历史记载,然后再来找出这则史料背后所蕴含的真相。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到底有没有说这话,他的传说因何而起?

首先,大家思考一下,如果一个苦孩子、一个打工仔、一个像牛马一样被驱赶到边疆做炮灰的人,他在所有人眼中都没有实力、没有地位,既不像孔子那样有着冠绝天下的智慧,也不像范蠡那样有着富甲一方的财宝,他凭借什么一举成功呢?他又为什么能够让自己的一句话而导致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影从呢?想来想去,其实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这个人从小就很不寻常,也就是我们常常所说的带有异象的天选之子,也就是把在他身上发生的所有不能用常理来解释的事情,通通都归结为天意。但是如果这在古代社会那样迷信的时代,或许能够说得通,但是在现在这样一个崇尚科学的年代里就是说不通的,因为他凭什么不寻常呢?他又凭什么说自己是鸿鹄而伙伴们是燕雀呢?毕竟他们同样都是屈居人下的打工仔,同样都是穷苦人家出生的孩子,他没有任何的资格说自己高出其他人一等。除此之外,他又凭什么怅恨久之呢?这不是典型的文艺青年才有的行为吗?陈涉没有像大户人家的孩子那样读过书也不是出在诸子百家门下的才子,他怅恨久之怅恨的又是什么呢?他本身就是一个没有希望的底层农民,一个本身就没有盼头的人,生活已经注定了的人,他又在感慨一些什么呢?所以这一点就说不通,毕竟一个人的行为是要符合他原本身份的。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到底有没有说这话,他的传说因何而起?

其次,易中天先生在他的《中华史》当中还提出了一个疑点,那就是《陈涉世家》当中所言“陈胜字涉、吴广字叔”也并非真实可信。如果对比《陈涉世家》和《高祖本纪》就会发现矛盾。陈胜称王之后,他的张楚国只兴盛了六个月,并且在这中间还经历过不少的战争,更是与章邯长期对峙过,要在这个时候取个名字不太可能,不像刘邦他坐稳天下之后才给自己取名为邦。那么问题就出在这里,当时刘邦是一个小亭长,后来又成为了沛公,这样的人尚且没有名字,陈涉一个普普通通的打工仔能有名字吗?再者打下天下之后,刘邦的父亲依旧被称为刘太公,他的母亲叫刘媪,一国的太后和太上皇尚且没有名字,陈涉有名字的可能性有多少呢?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到底有没有说这话,他的传说因何而起?

所以最后这些矛盾我们可以猜测,实际上《陈涉世家》当中前半段的记述其实是编造的。那么,当时为什么又要编造这样一个故事呢?因为,编造有编造的必要,并且司马迁也并非是不编故事的,比如一个苏秦可以有四个出生地,两种结局,一个陈涉也就不足挂齿了,并且这个故事很能服众又比较励志,也似乎很能够说明问题,所以被人们津津乐道。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到底有没有说这话,他的传说因何而起?

相信学过《陈涉世家》这篇文章的人都听老师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起义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但是实际上必然性大概是因为他们打出来的旗号,也就是所谓的天下苦秦久已,毕竟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而这其中的偶然性才应该是必然的,想一想,一群素不相识的人走到一起,应该真的会对自己的命运和前程感到渺茫,是的,阳城在今河南省登封市、阳夏在金河南省太康县、大泽乡在今安徽省宿州市,渔阳在今北京市密云县,他们之间有关系吗?自然是毫无关系的,但是对于那些来自这些地方同样在赶路的人来说,山高路远是肯定的,活下去的希望也是渺茫的。就像陈胜所说的那样,即便他们不发动起义也已经过了规定的到达时间,所以他们无论选择哪一条路最终的结局都是死,既然如此反倒不如发动起义来的划算,但是陈涉又需要一个能够让天下人臣服他的理由,就如同我们上面所说的那样,他没有足够的智慧、没有足够的声望、没有足够的财富,因此他只能选择不正当的手段来让自己声名显赫,也就是通过编造传说的形式来证明自己本身就与众不同,这才有了《陈涉世家》之前对于他的一些叙述,也才有了那些“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苟富贵勿相忘”的话。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到底有没有说这话,他的传说因何而起?

所以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即便是正史也并非完全可信的,这一点在《秦时明月》当中有一个场景可以很好的证明,是秦始皇对白起遭遇的一种论述,他说:白起所谓的谋反是史书上说的,但是除了那些之外还有没被记录在册的。白起死前从于昭襄王有一段对话,他极力为自己反驳说他从来都没有想过谋反又何罪之有,昭襄王回答他说,因为他有谋反的能力,他功高震主,这就是他的罪。实际上,这段话就能够很好地证明真实的历史与记载历史的史书之间的关系,对于很多的记载像《陈涉世家》等等,它们并非是真实的,我们不能不信但也不能全信。

励志人生网欢迎您相关推荐

  • 鸿鹄之志中陈涉用燕雀来比喻谁_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出自于谁

    ​《史记•陈涉世家》当中记载了陈涉从一个边疆戍卒变成张楚国君主的经历,在这则记载当中陈涉从一开始就是一个不同寻常的人,他与他的伙伴们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在他的眼中,同伴

    经典语句
  •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翻译_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句式

    鸿鹄之志用于比喻志向远大,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意思是燕子麻雀,怎么知道天鹅的志向呢?鸿鹄,因为天鹅飞得高而远,故喻意志向高而远大!指人有远大抱负。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那些

    经典语句
  •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是什么意思_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从我们对“经典”的误读说起 对“经典”的误读,不仅存在于我们的阅读中,大中小学教育以至于文化学者,甚至所谓的国学大师的学术专著里也有,且历史悠久;在新媒体环境中更为普遍,

    经典语句
  •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感悟_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博雅小学堂 给孩子受益终生的人文底色 文 | 孟琢 ​北师大文学院副教授 博雅小学堂文史课导师 鸿、鹄 ,很多时候人们看到两个字,哇,好陌生啊,这两个字我未必认识。那今天为什么要给

    经典语句
  •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下句怎么对答_鸿鹄志对联对什么

    上联:燕雀安知鸿鹄志;求下联。 【诗词欣赏】 破阵子·掷地刘郎玉斗 [宋] 辛弃疾 掷地刘郎玉斗,挂帆西子扁舟。 千古风流今在此,万里功名莫放休。君王三百州。 燕雀岂知鸿鹄,貂蝉元出

    经典语句
  •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什么意思和拼音_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翻译一下现代用语

    《史记·陈涉世家》里有这么一个名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意思是说小小的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大志呢?你知道这里的“安”字是什么意思吗?它真正的含义又是什么呢?下面的视

    经典语句
  • 秦朝宰相范雎_秦王为什么对范雎那么好

    范雎,秦国名相,用反间计成就了赵括的纸上谈兵和战神白起的成名。然而,在其成为秦国名相之前,其是魏国人,曾被魏中大夫须贾所诬陷,受到魏国相国魏齐的迫害,将其毒打到昏死,并

    经典语句
  • 秦昭襄王与秦始皇的关系_秦国历代国君最伟大的是秦孝公

    在周孝王时,善于养马的秦非子被封秦邑。此后,这一脉励精图治,艰难发展。数百年后,秦崛起在西北边陲,成为让其他诸侯望其项背的国家。在经历了多年征战后,秦统一六国。 我们之所

    经典语句
  • 齐湣王滥竽充数_滥竽充数齐闵王的特点

    滥竽充数的故事,见于《韩非子·内储说上》,原文如下: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因为这个故事,很多人都觉得齐宣王是个糊涂的昏君,而齐愍王是个清醒的明君,其实恰恰相反——齐宣王虽然有很多缺点,但整体上,他是听得进意见的,也是把齐国带向强大的;而齐愍王刚愎自用,最后差点给齐国带来了灭顶之灾,还搭上了自己的性命。 其实,滥竽充数的故事,虽然是寓言,当不得真。但也很符合这两代齐王的性格。齐宣王是一个主张“与人乐乐”“与众乐乐”的人。 比如《孟子·梁惠王下》里这段文字—— 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曰:“好乐(yuè)何如?” 孟子曰:“王之好乐(yuè)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yuè),有诸?” 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yuè)也,直好世俗之乐(yuè)耳。” 曰:“王之好乐(yuè)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yuè)也。” 曰:“可得闻与?” 曰:“独乐(yuè)乐(lè),与人乐(yuè)乐(lè),孰乐(lè)乎?” 曰:“不若与人。” 曰:“与少乐(yuè)乐(lè),与众乐(yuè)乐(lè),孰乐(lè)?” 曰:“不若与众。” …… 从这一段对话,可以窥知齐宣王的格局。 可惜,齐愍王继承了齐宣王的江山,却没有

    经典语句
  • 哀鸿遍野造句-日曝成语:哀鸿遍野

    周一到周五 每天十分钟成语不用错 学习更轻松哀鸿遍野今天给大家讲解的成语是“哀鸿遍野”[āihóngbiànyě]。-哀鸿遍野造句

    经典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