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励志人生 > 经典语句 > 题李凝幽居名句_

题李凝幽居名句_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2-04-20 09:45:40
阅读:
Vol.293.《题李凝幽居》|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主播:徐萧然

古代文学作品选

Vol.293

Vol.293.《题李凝幽居》|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主播:徐萧然

作品原文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Vol.293.《题李凝幽居》|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主播:徐萧然

参考译文

悠闲地住在此地,连一起来往的邻居都很少,花园已经都荒芜了,院中的小路都长满了杂草。水池边的树上,有鸟儿在歇息,远来的僧人正趁着月光敲响山门。走过小桥,眼前呈现出原野的景色,云脚在飘动,好像山石也在移动。我暂时离开这里,但是不久之后,还要再次来到,约定了要一起在这里隐居,一定不会食言。

解读分析

此诗为贾岛所作,然其全诗实乃仿刘长卿《寻南溪常道士》之诗韵及语意。

全诗紧扣題中之“幽”字,首联两句,写李凝所居之地,邻居少,而且园林也已荒废。颔联则是通过写来访僧人的敲门声惊动了树上歇息的野鸟,以动写静。使得颔联具有“鸟鸣山更幽”的效果。而颈联写风吹云动,山石仿佛也在动,使周围的环境显得更为优美、恬静。此三联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却集中体现了环境的幽静,营造了清幽静寂的意境,更利于诗人尾联的感情抒发。

就语言方面而言,全诗语言质朴平淡,但是又新巧精炼,耐人寻味。诗中所绘之景,皆为平常景色,诗人在描绘这些景色时,并没有选取艳丽的辞藻,然胜在遣词造句新巧。尤其是颔联和颈联,对仗工整,并且意境妙,造语巧,充分显示了诗人的造词功力。

———— /END/ ————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打开一往网易云音乐官方电台

励志人生网欢迎您相关推荐

  • 题李凝幽居名句_

    古代文学作品选 Vol.293 作品原文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参考译文 悠闲地住在此地,连一起来往的邻居都

    经典语句
  • 陶渊明是谁?_陶渊明号称什么先生,什么诗人

    这回答没毛病,真没毛病,怎么看都一点毛病没有! “先生” 图上这孩子像个小学生,很多人以为这道题只是小学考题,其实不然。 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这种 “先生”类 考题在高考

    经典语句
  • 《题李凝幽居》唐贾岛古诗_题李凝幽居名句

    贾岛是中唐时期著名的苦吟诗人,将写诗视作一生的事业,一字一句都千锤百炼,务求尽善尽美,真正践行了“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从艺术角度来说,贾岛确实留下了很多经典之作,

    经典语句
  • 贾岛诗题李凝幽居的特点有_题李凝幽居诗意

    《题李凝幽居》唐贾岛 闲居少邻并, 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 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 幽期不负言。 首联:“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展现了一个幽

    经典语句
  • 想了解古代应该看什么书_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生必读书目

    来自甘肃陇西的包建强老师是兰州城市学院文史学院副教授、博士,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副所长,《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副主编。兼中国南戏学会理事、甘肃省古代文学学会理事、甘肃

    经典语句
  • 贾岛诗题李凝幽居的特点_唐诗素描赏析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一条小径从远处躲躲藏藏地伸过来,丛生的杂草遮掩着闲寂怡然的日子。枯竹围砌

    经典语句
  • 题李凝幽居全诗赏析_唐诗宋词及其赏析

    草径入荒园 题李凝幽居 贾 岛 闲居少邻并, 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 边桥分野色, 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 幽期不负言。 僧敲月下门 这首诗是诗人用朴素、贴切的语言

    经典语句
  • 《题李凝幽居》唐贾岛古诗_

    提到贾岛,我们都会情不自禁的想到“推敲”的故事,而“推敲”故事就源自贾岛这首《题李凝幽居》诗词。 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

    经典语句
  • 题李凝幽居是五言律诗吗_凝幽居唐贾岛作的词

    本文乃小蕊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贾岛(779-843),字浪仙,自称碣石山人,范阳(今北京附近)人。平年出家为借,号无本。其诗擅长五

    经典语句
  • 滕王阁序的千古名句是什么_滕王阁序中的名句

    《腾王阁序》至今1300多年了,时年26岁的王勃一气呵成,写就中国文学史上佳作名篇,喜欢古代文学的人,无不熟读或背诵这篇优美散文。尤其是文中许多经典名句流传至今,一再为文人写作

    经典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