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励志人生 > 经典语句 > 吴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_三国时期吴国灭亡的原因

吴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_三国时期吴国灭亡的原因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2-05-03 08:30:54
阅读:
历史上吴国衰落的根本原因在于孙权本人,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孙权,字仲谋,是中国兵法家孙武的后裔,三国时期吴国的建立者。

生卒年份:生于公元182年,252年病逝,终年71岁。

在位时间:公元229年一252年在位。

幼年跟随兄长孙策平定江东,不料孙策英年早逝,孙权继位为江东之主。章武二年(222年),孙权称吴王,建兴七年(229年)称帝,正式建立吴国。

孙权共有七个儿子:长子登、次子虑、三子和、四子霸、五子奋、六子休、少子亮。他们并非一母所生,多为同父异母兄弟。黄初二年(221年),孙权为吴王时,即立长子登为太子,并且很注意对太子的培养,并为其精选大臣辅佐,如程秉、陆逊等都先后作为太子的师傅或宾客。

据史书证明,孙登是一位堪当大任的嗣君,陈寿评曰:“孙登居心所存,足为茂德美。”宋人叶适也指出:“孙登德兼于能,知人则哲,深达治要,临一疏,不论三代以前、三代以后,世子藩王之贤,少有及者,同时曹子桓、子建,何足道哉!”

可是,孙权对这样一位合格的太子并不钟情,他反而很宠爱孙和,《吴书》说:“和少岐巍有智意,故权尤爱幸,常在左右,衣服礼秩雕玩珍异之赐,诸子莫得比焉。”孙权这样恩宠孙和,显然向孙登传递出了一个不好的信号,不管这种信号是有意还是无意的,即孙登的地位并不牢靠。大臣们的眼睛是雪亮的,看到孙和日益得宠,于是出现分化,有些人原先是支持太子孙登,现在却站在了孙和这边。

公元241年5月,孙登去世,年仅三十三岁。关于死因,史书上并没有详细记载,后人推测,应是死于某种疾病。正如所料,孙登死后,孙权果然立了孙和为太子,同样,孙权也很注意对孙和的培养,为其精选一大批文臣武将作为其侍从,和孙登一样,孙和也是具备嗣君潜力的,这时,在满朝文武看来,孙和当是天命所归了。

可仅仅过了八个月,孙权再次重蹈覆辙,制造了新的继嗣斗争和危机。赤乌五年(242年)八月,孙权封四子孙霸为鲁王,“宠爱崇特,与和无殊。”由于鲁王霸地位上升,渐渐形成了夺嗣之势,使得本来明朗的形势一下子变得扑朔迷离,朝臣又开始出现分化,逐渐形成了太子党与鲁王党两大阵营。这两大阵营,钩心斗角,相互倾轧,经历了长达七八年的残酷斗争,孙权隐约感觉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政治危机,他对侍中孙峻说:“子弟不睦,臣下分部,将有袁氏之败,为天下笑。”

于是,孙权再次改立嗣君。赤乌十三年(250年),孙权废融孙和,赐死鲁王,立孙亮为太子。在此过程中,支持太子的朝臣或遭谜责,或被流放,有的甚至被诛杀,鲁王霸集团中也有多人被杀,两党斗争终告一段落。这次围绕太子与鲁王的嗣君之争,持续时间之长、卷入人数之多、相互残害之烈,在三国甚至中国历史上实属少见。

孙权虽然得以平息了“二宫之争”,但其为吴国留下了深深的隐忧。太元元年(252年),孙权病死,孙亮继帝位,孙亮虽然聪明,但毕竞年幼,很快被诸葛恪独揽大权,诸葛恪死后,孙俊又弄权欺君,东吴的政治斗争似乎一刻也没有得到安宁。

所以,孙权优柔寡断,频繁废立太子,引起祸根。

励志人生网欢迎您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