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励志人生 > 经典语句 > 大学四书五经之首_四书五经中的《大学》的含义

大学四书五经之首_四书五经中的《大学》的含义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2-05-23 22:31:06
阅读:

引言

喜欢看武侠小说、武侠电影的朋友们都可以想一想,武侠世界里怎样才能成为一代宗师?王家卫的电影《一代宗师》以功夫大师们的群像完美地进行了解答。首先你功夫得够高!在你的领域里有很深的造诣,属于最顶尖的。其次是你人品得够好!道德品质必须优秀、为人处世务必正派,达到自我、天地、众生的和谐,不仅要自己努力,还要心怀天下。这两点中,功夫高、能力强是基础,不然说话也不够硬气!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快速做到领域里是最杰出的呢?很多人走了一条捷径,就是挑战这个领域的最强者,如果打败了最强者,那你就是最强的了,像叶问就得挑战多位高手用咏春拳在功夫领域证明自己。

读好《大学》,能成大师!王阳明告诉你四书五经有什么用?

电影《一代宗师》剧照

儒学大师朱熹的“套路”

反过来看我们古代那些开宗立派,甚至成为“国师”的人是怎样做到的。大家都知道宋明时期流行理学,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在现代社会被视为封建糟粕。朱熹通过批评汉代的儒学家,绕开他们直接解释孔子的言论,确定了自己儒学大师的正统地位,在明朝他的话更是教科书和考试的标准答案。

读好《大学》,能成大师!王阳明告诉你四书五经有什么用?

朱熹像

明代中后期整个社会思想大解放,很多人觉得朱熹的话有问题,其中就冒出了一位明星:王阳明。但是,王阳明想成为一代宗师就得挑战朱熹的权威,将朱熹推倒在沙滩上,左思右想之后,他觉得可以从“四书”中的第一本《大学》入手。

相信大家对《大学》有一定的了解,它是《四书》的第一篇,就是讲读书人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这个第一篇的第一段话格外受到重视: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读好《大学》,能成大师!王阳明告诉你四书五经有什么用?

四书

但是这里面,哪几个字才是整段话的眼睛呢,朱熹认为是“格物致知”,他还进行了详细的解释:

右传之五章,盖释格物、致知之义,而今亡矣。……尝窃取程子之意以补之曰。

这之后的话是朱熹自己补上的,完全是在发挥自己的意思,因此朱熹的学问最关键的就在这里,它解释了什么叫“致知在格物”,告诉我们要用功读书,读书三遍其义自见,就能“豁然开朗”了。而且朱熹认为是“先觉”带动“后觉”,也就是要古代的读书人作为知识的“先富者”去带动普通的不识字的老百姓,教他们礼仪规范,这是朱熹的“套路”。

读好《大学》,能成大师!王阳明告诉你四书五经有什么用?

朱熹宗祠

王阳明号召打倒朱熹询问内心

王阳明觉得朱熹选错了,他自己则选择了《大学》里面排在前面的两个字:“亲民”,他认为

人人都是圣贤,满街都是尧舜。

大家都是有良知的,所以大家都是平等的,没有等级之分,这就是王阳明的思想。王阳明就从这一点抨击朱熹,认为每个人都是有良知的,你只要发挥了你的良知就够了,不需要经过读书。逐渐走向了唯心论。

读好《大学》,能成大师!王阳明告诉你四书五经有什么用?

古代圣贤图

那么如何发挥良知呢?这就要“去伪存真”,祛除不好的、不合理的欲望。比如对于钱财的看法,朱熹认为人不能贪财,不能有爱财的欲望,而王阳明认为这就是人的本性,是正常的欲望,但是要取之有道,要祛除掉不正常的歪念。通过重新解读《大学》,王阳明认为像“格物致知”等方面的理解,不需要朱熹“多余的解释”,“致知”在于“格物”,“致知”与“格物”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的,而朱熹却画蛇添足,加入了许多“废话”。因此,王阳明有了两点批判朱熹的理由,一是改了孔子话中的几个字,二是擅自补了几段话。由此,王阳明创办了自己的学派——阳明学派。

读好《大学》,能成大师!王阳明告诉你四书五经有什么用?

王阳明雕像

知行合一、爱生亲民的王阳明

王阳明又是如何亲民的,他的著作《传习录》中记录了他与王茂的对话,王茂是一位聋哑人,而王阳明却依旧很公平地对待他,给予他鼓励和教诲。还有另一个故事,王阳明与王畿,王畿是王阳明的得意门生,也是后来阳明学派的重要继承人,阳明学派的发展与传承离不开他和王艮的付出,这两位弟子也成为了后世的哲学大师。其实他为了招到王畿可谓用尽千方百计,在用尽道学、理学等学问“诱惑”无果以后,他专门去打听了王畿喝酒的场所,通过投壶的游戏告诉王畿,理学不是一门高谈阔论的“空学”,即便是投壶,也可以习得静心之法,也是“致良知”的途径之一,理学是真真实实存在于生活中的,王畿终于被打动了,跟从了这位大师,由此也为阳明学说的发展与壮大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读好《大学》,能成大师!王阳明告诉你四书五经有什么用?

以王阳明为核心创作的历史话剧《此心光明》

王畿也是深得老师真传,把王阳明对自己用到招数用在找学生上,他和另一位理学家魏校开展了一次“抢学生大赛”,而魏校这个人是专门与王阳明“唱反调”的,所以两个人抢一个学生唐顺之的故事也是非常的有意思。唐顺之也是著名的儒学家,“唐宋八大家”这个称谓也是他最早提出来的,由此可见他是一位人才,所以才获得了两位大师的青睐。唐顺之提出两位老师开展一次辩论会,一决胜负,他会以胜者为师。最后王畿在辩论时抓住了魏校的一个漏洞,从而打败了他,抢得了唐顺之这个优秀生源。之后唐顺之跟从王畿学习,并将他的学说在此发扬光大。

学好《大学》,人人都可成明星

有了王阳明这个成功的案例,很多人纷纷效仿,想要打倒王阳明,也做一回一代宗师。

李材是一位默默无闻的小卒,但是他志向高远,想要做当代的“朱熹”、“王阳明”,因此他也要挑战这两位大师,他的学问叫“止修”,即止于至善,一切皆以修身为本。还有黄百家,黄宗羲的儿子,晚明重要的理学家,他也从《大学》的两百多个字中挑了一个词作为自己的宗旨,由此阐发,成为了一代宗师。效仿的例子还有很多,不胜枚举。

兜兜转转,我们可以看到明代人要想成为一代宗师就得从《大学》入手,因为它是古代所有读书人学习的第一本书,要打败权威就得提出自己的想法,有点绝活。

简单地说,就是学好《大学》,打败大牛!

参考资料: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

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

励志人生网欢迎您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