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励志人生 > 经典语句 > 历史上宋仁宗_宋仁宗的一生

历史上宋仁宗_宋仁宗的一生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2-08-09 15:20:14
阅读:


宋仁宗:一个“仁”到骨子里的皇帝

文丨《那些年》小小那


宋朝历太祖、太宗、真宗三朝之后,出现了一位“仁”到骨子里的皇帝—— 宋仁宗赵祯 ,就是“狸猫换太子”传奇中那个大难不死的“太子”。

宋仁宗在位42年,是宋朝皇帝中执政最长的一位。他去世时,“京师罢市巷哭,数日不绝,虽乞丐与小儿,皆焚纸钱哭于大内之前”。就连曾经的“死对头”——辽国的皇帝都痛哭不已。直到700年后,自视甚高的乾隆皇帝,也坦承:平生最佩服的三个帝王,除了爷爷康熙和唐太宗,就是宋仁宗了。

一个皇帝,得做到什么份上,才能拥有如此之感召力?

今天我们就从贯穿仁宗一生的这个“仁”字里,找寻答案。


宋仁宗:一个“仁”到骨子里的皇帝

《少年包青天》剧照


1 对官员之仁

生活在仁宗朝的官员们是幸福的。朝臣上书言事,往往无所顾忌,哪怕情绪冲动,仁宗也不介意。

仁宗曾考虑封张贵妃的叔叔张尧佐当三司使,当时身为御使的 包拯 不同意。他认为,三司使是主管全国财政工作的,张尧佐不堪此任。仁宗只好让步说,“那不行就封他个粗官,当节度使吧”。

包拯倒是同意封张尧佐这么个虚职,但对仁宗“粗官”的说法还不放过,说太祖太宗不都当过吗,怎能说是粗官?在争论过程中,包拯情绪激动,唾沫星子都溅到了仁宗的脸上,仁宗也不生气……


宋仁宗:一个“仁”到骨子里的皇帝


回宫后,张贵妃闹脾气,仁宗训她说:“你就知道给你叔叔要这个使、那个使的,难道不知道包拯是御使吗?”

也许正是仁宗这份宽容,使得他那一朝名臣辈出。如包拯、晏殊、欧阳修、范仲淹、苏轼、司马光、王安石等等,皆出于这一时期,可谓群星璀灿。


2 对仆人之仁

仁宗善于纳谏,对朝臣宽容,对身边奴仆也极其体谅。

有一次吃饭,他突然吃到了一粒沙子,一阵剧痛,赶紧吐出来,嘱咐宫女:“千万别声张我吃到沙子,这可是死罪啊。


宋仁宗:一个“仁”到骨子里的皇帝


还有一次,他在宫苑内散步,屡屡回头张望,随从们都不明白皇帝是什么意思。等他还宫后,对嫔妃说道:“真把我渴坏了,快快倒水来。”嫔妃顿觉奇怪,问道:“陛下在外面怎么不喝水,而让自己受渴这么久呢?”仁宗回答说:“朕屡屡回头,没有看见他们准备水壶,如果问的话,就有人要被处罚了,所以就忍着口渴回来了。

3对学子之仁

赵祯对读书人也比较宽容。嘉祐年间,苏辙参加进士考试,在试卷里写道:“我在路上听人说,在宫中美女数以千计,终日里歌舞饮酒,纸醉金迷。皇上既不关心老百姓的疾苦,也不跟大臣们商量治国安邦的大计。

考官们认为苏辙无中生有、恶意诽谤,赵祯却说:“朕设立科举考试,本来就是要欢迎敢言之士。苏辙一个小官,敢于如此直言,应该特与功名。


宋仁宗:一个“仁”到骨子里的皇帝


当时,一个读书人给成都知府献了一首诗,中有:“把断剑门烧栈道,西川别是一乾坤”,意思是只要守住剑门关,用火烧掉入川必经栈道,西川就能割据一方。这无疑是一首“反诗”,吓得成都知府赶紧把此人捆绑至京。宋仁宗了解后却哈哈一笑,说:“这不过是老秀才急于求官而做出的荒唐事,不足以治罪。可安排他去偏远小郡,出任司户参军一职。”


4对百姓之仁

仁宗对待老百姓也是仁慈的。《宋史》中,几乎每隔几行,就有一次仁宗为百姓做善事的记录:

或是下令减少某一地方的赋税,或是下诏赈济某地灾民,或是因为某地的自然灾害、边境战争失利而下诏自责、停止宴饮歌舞。每逢水旱灾害,他要么在宫廷内诚心祈祷上天赐福,早日结束灾害;要么光着脚站在庭院里,自己罚站,以向上天谢罪。他几乎每隔几年,就遣散数百名宫女出宫,他说:“过去太后临朝,臣僚亲属多安排女子入宫,现在我都让她们回家了。”


宋仁宗:一个“仁”到骨子里的皇帝


这些善举的密度之高,在中国历代皇帝中,都是不多见的。仁宗每次退朝后,都会将所有的奏章亲自阅览一遍。有大臣劝他说:“如果是一些小事,陛下都要阅览的话,实在太耗精力了。”仁宗说:“朕承先帝之托,况以万机之重,岂敢泰然自若?

全国判处死刑的案子仁宗都要亲自复审,每年经他由死刑改为其它刑罚的人数动辄上千人。他对大臣说:“你们知道,我平时生气骂人时,从来都没有骂过‘你去死吧’这种刻毒的话,就更不敢在断狱中滥用死刑了。

对于滥用死刑的官员他十分憎恶,他给吏部的规定是:如果一个官员在断案时错杀了人,则终生不能再提拔。

即便对其他国家的百姓,仁宗也同样仁慈。辽国发生了旱灾,饥民涌入了宋境,仁宗命令地方官员等同于本国的人民一样给予救济。当时向宋称臣的高丽国朝贡的物品越来越少,有大臣建议出兵惩戒,宋仁宗说,那只是国君的罪过,现在出兵的话,也不一定杀得了高丽的国王,还会殃及两国的黎民百姓,还是算了吧。后来南宋的皇帝高宗赵构评价北宋的皇帝说:“先帝兼爱南北,不轻启战端”,仁宗赵祯正是如此。

5 对众生之仁

一天上朝时,仁宗对大臣们说:“这几天晚上朕总是饿得睡不着觉,昨晚特别想吃烧羊肉。” 有大臣说:“陛下为何不让御膳房烧制呢?”

宋仁宗说:“朕一张口,御膳房可能就会形成惯例。我昨夜如果吃了羊肉汤,御厨就会夜夜宰杀,一年下来要数百只,形成定例,日后宰杀之数不堪计算,为朕一碗饮食,创此恶例,且又伤生害物,于心不忍,因此朕宁愿忍一时之饿。

宋仁宗:一个“仁”到骨子里的皇帝


公元1059年,距仁宗驾崩还有四年时,以宰相富弼为首的群臣连续五次上表请求给他加尊号为“大仁至治”,但是仁宗都没有批准。但他离世后却难以阻止群臣给他加上“仁”的尊号。就连元相脱脱编写的《宋史》也对这段时期赞颂有加:

(仁宗)在位四十二年之间,吏治若偷惰,而任事蔑残刻之人;刑法似纵弛,而决狱多平允之士。国未尝无弊幸,而不足以累治世之体;朝未尝无小人,而不足以胜善类之气。君臣上下恻怛之心,忠厚之政,有以培壅宋三百余年之基。子孙一矫其所为,驯致于乱

公元1063年,宋仁宗去世,百姓无不哀伤痛哭,连乞丐与小孩都焚烧纸钱,烟雾飘满了开封城的上空,以致“天日无光”。辽道宗耶律洪基听到其驾崩的讣告,抓住宋朝使者的手,痛哭道:“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


宋仁宗:一个“仁”到骨子里的皇帝

辽国将宋仁宗送的御衣“葬为衣冠冢”,岁岁祭奠。

《大学》有言“为人君,止于仁”,即为人之君的最高境界就是“仁”,而纵观宋仁宗的一生,他无愧于这个“仁”字。

励志人生网欢迎您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