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励志人生 > 经典语句 > 岳飞第二次北伐_

岳飞第二次北伐_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2-12-22 16:02:13
阅读:

中兴四将

南宋初年大宋抵御金军入侵这段历史称为“中兴”。后人认为四位军事统帅抗金功绩最为突出,称“中兴四将”。

但这四将的名单并不固定,有多种说法。

其一宋朝刘松年所绘《中兴四将图》: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

其二:刘锜取代刘光世。

其三:吴玠取代刘光世。

其四:南宋史官章颖提出,岳飞、李显忠、刘锜、魏胜。

南宋中兴四将之张俊:跪在岳飞坟前四百多年了

其实上述名将都战功累累。吴玠早年对抗西夏,后到陕西抗金,饶凤关之战、仙人关之战和和尚原之战中,大败金兵兀术部,使得金人不敢窥视陕川之地。他和弟弟吴璘一起为保卫秦陇,屏障巴蜀,立下了汗马功劳。

刘锜是将门之后,顺昌大捷一战成名,率3万军队,先后两次大败金兀术的10万军队,大破金人的“铁浮图”和“拐子马”(后来评书把这种战术给了岳飞)。

这里介绍一下张俊。

战功累累

张俊十六岁时充当弓箭手。在徽宗年间对抗西夏,后镇压山东、河北农民起义。

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破汴京,掳走徽、钦二帝,北宋覆亡。张俊以其敏锐的政治洞察力,断然拥立赵构。从此张俊以御营前军统制而成为赵构集团的亲信。张俊驰骋江淮,平定淮宁,镇江、杭州、兰溪、秀州等地的武装割据势力,为南宋小朝廷开辟了一席回旋之地。

南宋中兴四将之张俊:跪在岳飞坟前四百多年了

南渡初年,高宗被苗傅、刘正彦所废,张俊和韩世忠等受张浚节制,平定事变,升为御前右军都统制,拜节度使。

建炎三年(1129年)底,在著名的明州(宁波)之战中,张俊率部殊死抗击,毙敌数千人。金人锐气被大挫,加之孤军深入,于是北撤,又被韩世忠围于镇江,这就是著名的黄天荡之役。

1134年,金人又至,举朝震恐,张俊力主抗击:“避将可之,惟问前进一步,遮可脱。”

同年十月,金军完颜宗弼部南犯,宋高宗离杭州逃向越州、明州(今宁波),张俊任浙东制置使扈从。

建炎四年正月初二,金军又攻明州,张俊与知州“刘洪道坐城楼上,遣兵掩击,杀伤大当,敌奔北坠田间或坠水,俊急令收兵,夜,敌拔寨去,屯余姚”,宗弼派援军赶赴余姚再攻明州,张俊抗击于高桥,推托以高宗令其扈从,逃往台州(今临海),刘洪道等也退出明州,明州遂为金军占领。

南宋将明州的“小捷”,列为“十三处战功”之首,因“自金兵入中原,将帅皆望风奔溃,未尝有敢抗之者”,“中兴战功自明州一捷始”,“至此而(宋)军势稍张矣”。

南宋中兴四将之张俊:跪在岳飞坟前四百多年了

建炎四年(1130年)四月,张俊改任浙西、江东制置使以招收江浙地区的“群盗”,除刘光世、韩世忠两军外,其他诸将皆受张俊节度,成为当时最主要的将领。

六月,宋朝改御前军为神武军,张俊改任神武右军都统制,领定江、昭庆二镇节度使。

绍兴元年(1131年)后,张俊讨伐马进、李成有功,进太尉。以后历任浙西江东宣抚使、淮西宣抚使。

绍兴六年十月,伪齐发兵30万大举侵宋,受张俊节制的杨沂中军与伪齐主力刘猊激战于藕塘(今安徽定远东南),伪齐军战败,张俊所部张宗颜等生力军赶至,两军遂共奋击,伪齐军大败,张俊又率主力到达,追击伪齐军,与杨沂中军一直追击至寿春(今寿县),这就是列入“中兴十三处战功”的“藕塘之战”,张俊以功进领镇洮、崇信、奉宁军三镇节度使。

绍兴五年(1135年),张俊大战刘狙,退敌十万,降敌万余。此后数年,张俊与韩世忠分守江防,使金人不敢窥江而渡,为南宋争得了休养生息的宝贵时间。

南宋中兴四将之张俊:跪在岳飞坟前四百多年了

绍兴八年(1138年),宋、金首次议和,金将原伪齐辖区划归南宋,南宋成为金属国,张俊加少傅及安民靖难功臣号。次年,金毁约南犯,张俊兼任河南、河北诸路招讨使。金军主力宗弼围攻顺昌府战败,张俊军也渡淮北上,一度攻占亳州(今亳县)。

到绍兴十年(1140年),金兵又犯,宋将刘锜、韩世忠、张俊、岳飞大败金兵。

绍兴十一年(1141年)春,金为迫使南宋屈服,出兵南犯,刘锜、杨沂中等出援淮西,杨沂中、王德(张俊部将)等军与10万金军决战,金军大败而退。柘槔之战被列“中兴十三处战功”之一,四月,以赏柘皋之功为名,张俊与韩世忠升枢密使、岳飞升枢密副使。

张俊与岳飞的关系

张俊、刘光世比岳飞大17岁,韩世忠比岳飞大14岁,岳飞算起来是他们的晚辈。岳飞原是韩琦家的长工,参军后还是偏郫小将的时候,其他三人已经是战区统帅了。(《岳飞传》中枪挑小梁王、中了武状元,纯属瞎扯)

岳飞一直到牛头山之战的时候,还在张俊手下,那时张俊是很欣赏他的,曾经专门跟岳飞做过一次长谈,并且在报功的时候,多次把岳飞报在前面。

岳飞经常给韩世忠和张俊写信,表示自己的仰慕之情(有案可查三十多封)。

岳飞平定洞庭杨么之后,专门挑选了两艘特别大的大车船,连同作战人员、服务人员,分赠给张俊和韩世忠。

张俊和岳飞的区别

岳飞跟张俊、韩世忠他们相比,按照现在流行的一种说法,叫做“进了班子,没进圈子”。自古以来,官场就有一句名言:你干不干事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要明白领导在想什么。

当时朝廷下令撤军,并不是针对岳飞一人,张俊、杨沂中、吴璘他们都撤军了,只有岳飞一路非常不情愿地撤走。而且他一回到宋高宗那里,马上就表示辞职,这说明他没有认同宋高宗的政策。

统治者需要听话的人,从这个角度来看,岳飞根本就不是忠于皇帝,而是忠于自己的信念。

南宋中兴四将之张俊:跪在岳飞坟前四百多年了

绍兴十一年(1141年)抗金大捷,暂时解除了金人的威胁后,南宋朝廷最担忧的便是“诸将握兵难制”。于是,便有了“召张俊、韩世忠、岳飞入觐”(《宋史·兵志一》)的圣旨。在这种情况下,张俊“首纳所部兵”,从前线返回了临安。他这样做,既是效忠南宋小朝廷,也是为了保全自己。正是因为他首先交出了兵权,又“力赞和议”,与赵构、秦桧为首的最高统治集团保持了高度一致,所以获得了最高当局的充分信任。他一再升官晋爵,“加太傅,封广国公,寻进益国公”,“尽罢诸将,以兵权付俊”。封清河郡王,回到都城临安“奉朝请”。

赵构还叫张俊读《郭子仪传》。郭子仪何许人?安史之乱后,他是唐室中兴的第一名将,他手握强兵,功勋盖世,“以身为天下安危者二十年”。赵构要张俊向郭子仪学习的,是对皇帝的无限忠诚!不立即遵奉圣旨,就是违抗君命,就是怀有异心,就是大不敬,就会有性命之忧!在封建官场滚爬多年的张俊,自然听懂了赵构的话音。

封建皇权必然带来专制独裁,专制独裁则必然扭曲人性。

岳飞被害经过

绍兴十一年,南宋朝廷发动了政界军界大清洗。

韩世忠派系:

当时朝廷欲除去手握重兵、危及政权的将领,秘密逮捕了韩世忠的部下统领胡访,逼他诬告韩世忠谋反。韩世忠连忙去见皇帝,澄清了事实,避免了杀身之祸后罢黜。

岳飞派系:

当局又收买了岳飞的部将王俊,出面诬告岳飞的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然后牵连到主帅。岳飞等三人在狱中铁骨铮铮,任凭酷刑折磨,始终不认错、不认罪,更可惜的是无法象韩世忠那样及时面圣解释,最终被杀。

南宋中兴四将之张俊:跪在岳飞坟前四百多年了

岳飞生前所信赖的文武幕僚徐庆、于鹏、孙革、朱芾、李若虚、高颖、王良存、夏珙、党尚友、张节夫等被贬责、革职,或流放岭南。

其他派系:

已罢职的宰执重臣如张浚、赵鼎(逼迫自杀)、王庶(贬死)等人自不必说,知宗正寺赵士褭、徽猷阁待制刘洪道、大理卿薛仁辅、寺丞李若朴与何彦猷等诸多官员或贬死、流放、夺职。权尚书礼部侍郎兼侍讲张九成、凌景夏、陈刚中(太府寺丞)、喻樗、樊光远(秘书省正字)、毛叔度(临安府司户参军)、元盥等等,包括岳飞案的一审法官何铸也被贬谪。

这次清洗将政界、军界上下层中不愿和议的人一网打尽。

正史与野史

可以说,张俊并不是害岳飞的幕后元凶。张俊、韩世忠如果没有及时领会朝廷意图交出军队,也难逃此劫。

可惜后来历史被人误读,张俊也成了反面典型。明正德八年,都指挥李隆始铸秦桧、王氏、万俟卨三像,跪于岳飞墓前。明万历22年(1595)按察副使范涞重铸,增张俊一像。

南宋中兴四将之张俊:跪在岳飞坟前四百多年了

所谓中国历史,一直有两个系统:正史与野史。在正史中,曹操、秦桧是政治家、忠臣良相,在野史中是白面奸臣。在正史中,李鸿章、袁世凯是能臣,在野史中是卖国贼!

励志人生网欢迎您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