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励志人生 > 经典语句 > 梁书武帝萧衍_南梁武帝萧衍的儿子

梁书武帝萧衍_南梁武帝萧衍的儿子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3-01-08 19:02:20
阅读:

​公元548年,侯景正式从淮南起兵,宣布造反。

客观地说,侯景这种行为是很难获得成功的,因为在当时的客观环境中,以淮南为根基挑战整个江南,在侯景之前的历史中还没有成功案例。

侯景久历战阵,自然也懂得这个道理。而侯景之所以会造反,主要是因为他主动制造了一场信任危机:侯景命人假冒东魏使者求见萧衍,说东魏想拿萧渊明(萧衍侄子,被慕容绍宗俘虏)换侯景,意在试探萧衍的反应。没想到萧衍一口答应,侯景见状只得硬着头皮造反。

景乃诈为鄴中书,求以贞阳侯易景;上将许之。——《资治通鉴》·梁纪十七

但侯景也有倚仗,那就是南梁的皇族成员也开始与侯景眉来眼去了。在这种背景下,侯景认为自己完全可以通过里应外合的方式,一鼓作气拿下南梁都城。

南梁皇族为什么要吃里扒外地配合侯景呢?一切还要从梁武帝萧衍执政说起。

梁武帝萧衍胜券在握,为何却被侯景偷袭成功?只因皇族至亲成叛徒


萧衍掌控南梁将近五十年,虽然他一直很尊重豪门士族,但由于他在位太长,所以萧氏皇族的权力也被扩张到了极限。在侯景投奔南梁的前后几年时间里,南梁中央和地方军政代表人物,几乎都是皇族成员。

皇族势力扩张的结果和危害,只要翻翻过去二百年的历史就能知道。萧衍不但博学,还拥有丰富的政治经验,他自然能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但萧衍无可奈何,只能走上这条注定无法回头的路。

萧衍长寿还有一个极其恶劣的结果,那就是萧衍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就必须抑制不利于自己统治的力量,首当其冲的就是太子萧纲。

在天下大乱时,太子会成为皇帝最好的助手之一;在天下承平时,太子就是皇帝最大的政敌,没有之一。

当天下承平时,皇帝和太子的矛盾就是朝堂上的主要矛盾:一个想继续统治,一个想赶快接班,其结果必然是父子反目骨肉相残,类似的事情发生得太多了。

在这种背景下,萧衍就像后燕皇帝慕容垂那样,开始积极打压太子萧纲,并提拔其他皇族,以期达到与萧纲分庭抗礼、互相牵制的效果。

就算没有侯景叛乱,等萧衍去世,萧纲继位之后,面对在中央政府担任要职的皇族,面对分散在各地的皇族,萧纲能有什么办法呢?中央和地方的强势皇族手握大权,他们怎么可能乖乖听话呢?

侯景叛乱时,萧衍已经八十五岁了。这个年龄的老人,或许依然能够清晰判断局势,或许依然能够乾刚独断,但必须承认:他的精力、体力和智力一定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也会给人一种随时要归位的感觉。

面对这种局面,所有强势皇族都在不约而同地思考同一个问题:万一萧衍这个老家伙突然去世,我应该怎么办呢?

对于有心染指皇位的野心家而言,他们早就处心积虑地开始布局了。

梁武帝萧衍胜券在握,为何却被侯景偷袭成功?只因皇族至亲成叛徒


萧詧[chá]是昭明太子萧统(萧衍长子,早逝)的儿子,萧统去世之后,萧衍立三子萧纲为太子,却没有立萧统的儿子为太孙。

我认为:萧詧对此应该是有些不满的,而他的三叔(新太子)萧纲又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萧詧对皇位自然会产生非分之想。后来,萧衍委任萧詧为雍州刺史,这更给了萧詧幻想的空间。要知道:萧衍就是以雍州刺史的身份起兵,夺了南齐的江山。

冬,十月,乙亥,以前东扬州刺史岳阳王詧为雍州刺史。上舍詧兄弟而立太子纲,内常愧之,宠亚诸子,詧兄弟亦内怀不平。——《资治通鉴》·梁纪十五

萧詧抵达襄阳(雍州治所)之后,认为此处地理环境极佳,在乱世可以据此建功立业,故而一直用心经营襄阳。萧詧同时四处敛财,用以招募豪杰之士。没过多久,襄阳被萧詧治理得井井有条,他身边也拥有了数千文武兼备的人才。

詧以上衰老,朝多秕政,遂蓄聚货财,折节下士,招募勇敢,左右至数千人。以襄阳形胜之地,梁业所基,遇乱可以图大功。乃克己为政,抚循士民,数施恩惠,延纳规谏,所部称治。——《资治通鉴》·梁纪十五

萧詧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却不是个例。萧衍的几个强势子侄,其实都有不安分的想法,但太子萧纲却无可奈何。

上年高,诸子心不相下,互相猜忌。邵陵王纶为丹杨尹,湘东王绎在江州,武陵王纪在益州,皆权侔人主;太子纲恶之,常选精兵以卫东宫。——《资治通鉴》·梁纪十五

萧衍在起兵夺位前一直没有儿子,所以就收养了弟弟萧宏的儿子萧正德为继子。但等到萧衍登基称帝之后,却在38岁的时候有了亲生儿子,就是长子萧统。

初,太子统之未生也,上养临川王宏之子正德为子。及太子统生,正德还本,赐爵西丰侯。——《资治通鉴》·梁纪五

有了亲生儿子,皇位当然要传给他。于是萧衍把养子萧正德还给了弟弟萧宏。但即便如此,萧正德也有了一层特殊的身份,他的父亲在南梁也是权倾朝野,所以萧正德的身份一直尊贵无比,拥有极大的权势。

为了保证自己高高在上,防止太子或自己的其他儿子抢班夺权,萧衍对萧正德的态度一直比较暧昧。纵观历朝历代,拥有这种特殊待遇的强势亲王,很少有人能安分守己。萧正德在这种环境中产生不切实际的念头,也是可以理解的。

当然了,大多数人并没有夺取皇位的野心,但他们也面临如何站队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站错队的危险度并不会比角逐皇权低。在这种背景下,整个南梁内外都充斥着一股压抑的氛围,没人有安全感,没人能置身事外。

梁武帝萧衍胜券在握,为何却被侯景偷袭成功?只因皇族至亲成叛徒


在这种背景下,侯景出现了。

此时的侯景,更像是一位破局者和解套者。强势皇族希望侯景能打破这种危险的平衡,等待站队的人也希望各位强势皇族赶快开始PK。早一天乱起来,局势就会早一天明朗。

只要厘清了上述利害关系,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侯景叛乱。其实此时的侯景依然没什么了不起,还是一杆“枪”而已。只不过使用这杆“枪”的人变得更多,南梁皇族也掺和进来了。

萧正德率先联系侯景,双方你情我愿,很快就达成了一些不可告人的密谋。

当萧正德与侯景联络时,肯定会南梁高层的部分内幕透露给侯景。言外之意就是说:南梁中央政府的权威,没你想得那么大;南梁中央政府的实力,没你想得那么强。只要你愿意与我合作,我肯定能成为皇帝,到了那时,我绝不会亏待你的!

以上内容是我的推测,但就双方合作的态势来看,应该不会有什么偏差。

萧正德为什么愿意与侯景合作呢?显然是因为他想抢班夺权,而单凭他的实力,似乎又差了一点,于是他就想到利用侯景来为自己破局。

这里稍作说明,《资治通鉴》的记载是侯景率先联络萧正德,理由是侯景知道萧正德一直在积蓄力量准备争夺皇位,我认为这个记载有问题。

如果萧正德的这种行为能被侯景得知,萧衍就没有理由不知道。而当时的萧正德已经被调回中央政府任职,他不可能带着几千随从一起回来,否则萧衍一定会起疑。《资治通鉴》之所以会这样写,我认为主要是为后面发生的事,侯景废杀了萧正德,所以《资治通鉴》认为侯景率先联系萧正德是早有预谋。

从当时的情形来看,萧正德完全有信心控制侯景,否则他绝不可能与侯景合作。萧正德本就是江南权势最大的亲王之一,他没理由去给侯景当傀儡。侯景后来之所以能够废杀萧正德,是因为双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关于这一点,我会在明天的文章中详细讲述。

梁武帝萧衍胜券在握,为何却被侯景偷袭成功?只因皇族至亲成叛徒


当时的国际环境是:南梁与东魏的关系已经逐渐正常化,侯景随时可能被扔出去当牺牲品。现在面对萧正德的邀请,侯景尽管知道他不安好心,却也无法拒绝。

侯景起兵造反没几天,就攻下了淮南的军事重镇谯州;半个月后,又攻下了淮南的另一座军政重镇历阳。

冬,十月,庚寅,景扬声趣合肥,而实袭谯州,助防董绍先开城降之。——《资治通鉴》·梁纪十七

景攻历阳太守庄铁,丁未,铁以城降。——《资治通鉴》·梁纪十七

但即使如此,萧衍依然认为这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实上,如果侯景的成就仅限于此,只能在淮南附近转悠,那他的造反行动就真没什么大不了的。

远的事情就不说了,在萧衍刚登基的时候,北魏就占据了以寿阳为中心的淮南地区,并在寿阳驻扎了十几万军队,这支军队并不是孤立的,因为他们有庞大的北魏为后盾。但就算如此,萧衍也未曾妥协过。

在萧衍的坚决抵抗之下,这支十几万人的北魏军队不要说突破长江天险了,就是想在淮南立足都困难。过了大概二十年,北魏开始发生混乱,萧衍趁势收复了淮南地区,那支十多万人的军队像摆设一样,很快就被赶回了北方。

萧衍之所以迟迟不愿意与侯景撕破脸皮,就是不希望把淮南搅乱。可现在淮南既然已经乱了,萧衍自然可以放开手脚,全力收拾侯景。而且就凭侯景那几百人,以及淮南那帮地头蛇,根本不被萧衍放在眼里。这不是萧衍狂妄,而是萧衍有足够的底气。

但萧衍却万万没想到,有一个惊天的大阴谋正逐渐逼近,并试图将他笼罩。

现在想整死萧衍的人绝不只有侯景一人,淮南实力派参与了进来,中央和地方的强势皇族也参与了进来,形势在瞬间被逆转。

萧衍为了保证自己家族的统治千秋万代,早已把南梁的主要军政权力分散给了自己的子侄和孙辈。现在可倒好,这些大权在握的子侄和孙辈,都对萧衍充满了恨意,并巴不得他赶快去死。

翻开整个南朝的历史,除萧衍之外,还没有哪个皇帝可以活过六十岁,可萧衍居然活了八十多岁还不肯死,你让那些急于接班或夺权的野心家们作何感想呢?

梁武帝萧衍胜券在握,为何却被侯景偷袭成功?只因皇族至亲成叛徒


当侯景把淮南搅得天翻地覆之后,南梁中央政府开始分析侯景下一步的战略动向。

羊侃说:“我们应该提防侯景南渡长江。”羊侃的建议正确吗?从事后来看自然是正确的。可在当时,所有人都认为羊侃杞人忧天。

上问讨景之策于都官尚书羊侃,侃请“以二千人急据采石,令邵陵王袭取寿阳;使景进不得前,退失巢穴,乌合之众,自然瓦解。”硃异曰:“景必无渡江之志。”遂寝其议。侃曰:“今兹败矣!”——《资治通鉴》·梁纪十七

因为从当时的情形来看,如果说侯景能够南渡长江,实在是难以令人信服。

南渡长江有多难?想当年曹操和曹丕父子面对长江,却只能望江兴叹;后来石勒和石虎面对长江,也只能望江止步;再后来,苻坚动员七十万大军,扬言要投鞭断流,但最终也没成功;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统率三十万大军,直接兵临瓜步,与刘宋都城隔江相望,但他最终也不敢强渡长江;最近的一次,北魏占据寿阳,我们上面已经说过了。

看看上述事实,我们就能明白:说羊侃杞人忧天,绝不能什么没有见解的胡言乱语,反而是正常的思维逻辑。

就在人们认为侯景不可能南渡长江时,侯景却在萧正德的掩护下,轻松地渡过了长江。后在萧正德的帮助下攻破朱雀门,负责守卫的东宫学士庾信逃走,萧正德又打开宣阳门,迎接侯景入城。

顺便说一句,这个庾信是位大才子,《枯树赋》和《哀江南赋》写得非常好,但军事能力是有点差,也欠缺了一些勇气。

往期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慕容绍宗成柱石,高欢遗策定侯景

侯景南逃梁国,萧衍趁火打劫

萧衍步步紧逼,侯景再次造反

励志人生网欢迎您相关推荐

  • 梁书武帝萧衍_南梁武帝萧衍的儿子

    ​公元548年,侯景正式从淮南起兵,宣布造反。 客观地说,侯景这种行为是很难获得成功的,因为在当时的客观环境中,以淮南为根基挑战整个江南,在侯景之前的历史中还没有成功案例。

    经典语句
  • 梁武帝出家_梁武帝后面是谁做皇帝

    原创码字不易,请勿抄袭洗稿! 古代皇帝后宫佳丽无数,不仅仅为了享乐,也为了繁衍大量皇族后代。因此古代皇帝寿命长的很少。南北朝时有位皇帝在位42年皇帝,86岁死去,可谓是皇帝中的

    经典语句
  • 梁武帝一生信佛为什么不得善终_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以来,颇受统治者的喜爱,而南朝梁武帝对佛教的虔诚和崇信,用痴迷来形容也毫不为过。 网络配图 一、少年雄才大略 萧衍出身低微,而伯父萧道成却是一位很有谋略的

    经典语句
  • 南梁武帝萧衍的皇后_萧衍下一位皇帝

    梁武帝萧衍(464年-549年6月12日),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中都里人(今江苏常州市武进区西北)。南梁政权的建立者,庙号高祖。萧衍是兰陵萧氏的世家子弟,出生在秣陵(今南京),为汉朝相国

    经典语句
  • 南朝梁武帝萧衍有着怎样的一生?_南梁武帝萧衍的皇后

    南朝梁代开朝皇帝,据传与南齐皇族均为汉初三杰萧何的后世子孙。他早年间曾襄助萧鸾、力退北魏、诛除东昏,堪称英明神武的匡扶重臣。后来萧衍见萧宝融和东昏侯萧宝卷一样怠慢朝政,

    经典语句
  • 梁武帝萧衍儿子_南朝梁武帝萧衍有着怎样的一生?

    梁武帝萧衍,出身兰陵萧氏,为西汉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公元502年,建立南梁王朝,在位长达48年,但是关于这个皇帝在生活作风方面恐怕最出名就是他“四十年不近女色”的说法。那这个

    经典语句
  • 梁武帝萧衍出家_大梁萧衍之

    梁武帝萧衍,南北朝时期的梁国建立者。萧衍是西汉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是萧顺之之子,在位期间是502年到549年,这位皇帝以不近女色和高寿著称。 萧衍在小时候就很聪明,家境背景很强

    经典语句
  • 梁武帝被谁关起来饿死了_梁武帝死前说了什么

    佛教得以在中国传播,最大的贡献者之一就是梁武帝。梁武帝十分推崇佛法甚至到了痴迷的状态。正是因为梁武帝身体力行地推崇佛法,才得以让佛法进入中原,在中原有了很大的发展。首先

    经典语句
  • 梁武帝信佛最后却饿死的原因_梁朝事佛亡国

    撰文/赵立波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说的就是关于梁武帝迷恋人间佛国的感叹。当历史的云烟斗转,对于那段历史的真相俨然没有太多意义,但是真正不能忘记的是这个曾经励精图

    经典语句
  • 穿越琅琊榜成为梁帝_琅琊榜梁帝萧选结局

    中国历史上 执政时间超过40年的皇帝 有十位, 寿命超过80岁的 有五位。这位算一位,他是梁武帝萧衍。 梁武帝在位期间,历经7个年号。梅长苏12年后重返帝都报仇雪恨时,正值南梁大通年间

    经典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