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励志人生 > 经典语句 > 北宋抗金名将岳飞_南宋岳飞死后谁继续抗金

北宋抗金名将岳飞_南宋岳飞死后谁继续抗金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3-01-22 08:47:23
阅读:

(说历史的女人——第498期)中国历史上,宋朝因其经常被外敌欺负,向来被人诟病为弱宋。事实上并非如此,大宋有许多威名赫赫的猛将,曾把敌人比如辽国、金国打得稀里哗啦,只是朝廷的软弱才最终导致亡国。我们不要忘了那些曾经为大宋江山之建立之稳固,而立下赫赫战功的将军们。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聊聊一位北宋时期的名将,此人比岳飞还牛,曾4次大难不死,越挫越勇,在其战争生涯中竟有3次抗旨不尊,在战场中灵活指挥,该退就退,该打就猛打,毫不手软,取得辉煌胜利,让皇帝无法降罪,以辉煌战绩被誉为大宋第一战神,或者北宋第一战神。那么这位名将究竟是谁?他是如何大难不死和抗旨不尊的?欲知详情,本回分解。

此人比岳飞还牛,4次大难不死,3次抗旨不尊,被誉大宋第一战神

这位名将不是旁人,就是赫赫有名的战神李继隆。李继隆(950-1005),字霸图。听听这名字,霸图,一听就很霸气。历史上的名将名字中带霸的不多,像李元霸,那是虚构的,而这位李霸图李继隆才是真的叫霸!他祖籍上党(今山西长治),祖父李肇和父亲李处耘都是名将,只不过祖父是效力于南唐,而父亲则是宋朝开国名将。李继隆继承了李氏家族的优秀基因,更加出众。他一生战功赫赫,几无败绩,而最为传奇的是,在其征战生涯中的四次大难不死,和三次抗旨不尊,打造了其大宋传奇名将之唯一。

先说李继隆的大难不死。他第一次遭遇大难时还不到20岁。

公元965年,宋朝灭了后蜀,但宋将王全斌治军不严,嗜杀好贪,不久便激起了蜀人兵变,以降将全师雄为首领的一帮人开始兴兵作乱。幸亏朝廷又派曹彬等大将前去镇压,才平息了全师雄之乱。但是蜀地由于远离京师,仍有流寇作乱。年纪轻轻的李继隆于是被任命为果州、阆州监军兼巡检,到遥远的蜀地去任职。他母亲见到爱子将要远征,不免非常担心,于是就想找来一些当年丈夫的老部下来辅佐儿子。没想到李继隆一口回绝道:“此次出行,孩儿自有一番成就,何需要这么多老人跟着?母亲不必担心!”母亲无奈,便放儿子踏上了漫长的征途。

李继隆在蜀地干得不错,等到任职期满,回来的路上出了事故。因为蜀道实在艰险,李继隆一次走在山上狭窄的栈道上,天下了雨,栈道上很滑,他一不小心连人带马掉入了十几丈深的山沟。不过他实在太幸运了,在做自由落体运动时,被半山腰的一棵树挂住,从而避免了粉身碎骨的噩运。他在沟底走了十几里路才走出山谷,可谓大难不死。

李继隆大难不死第二次

李继隆曾被朝廷派到邵州去剿灭那里的蛮族叛乱,他仅率领三百名将士。在一次战斗中,年轻气盛的李继隆身先士卒,冒着敌人的箭雨挥刀冲杀。最后以伤亡三分之一的代价打败了敌军。战斗中,他的手臂不幸被敌人的毒箭射穿,生命危在旦夕!幸好部下及时找到了解药,毒箭药性才没有发作,又捡了一条命。此战,李继隆以勇猛传遍了全军。受到了赵匡胤的赞扬。

李继隆大难不死第三次

公元974年,宋军攻南唐时,李继隆执行水路运输任务。唐军全力攻击宋军的水运,李继隆率军多次勇猛击败南唐水军,并且斩杀了敌军一位高级将领,有力的保障了宋军补给。但一次在与南唐军的战斗中,突然一枝冷箭射来,他来不及躲避,被箭射中额头!幸亏他戴的头盔比较坚硬,挡了一下,化解了来箭的力度,不然此命休矣!

李继隆大难不死第四次。

公元979年,宋太宗赵光义率军亲征北汉,李继隆担任四面提举都监。27岁的他一如既往地一马当先,勇冠三军。他与李汉琼攻打太原西城时,战争正打得激烈,突然,敌军投石机投出的一块巨石铺面飞来!由于李继隆正在指挥作战,根本没有意识到,所以就没来得及躲闪。眼看大石头带着风声呼啸而来,他想这下完了。可说来也巧,当那块巨石在飞向他的一刹那,却鬼使神差地滑落到他的身子一边,近在咫尺,好悬!

李继隆又躲过一劫。不过他虽然侥幸活命,他的一位随从亲兵却不幸被石头当场击中,立马成为肉泥。李继隆大难不死,尽管心中扑通扑通地跳着,还是面无惧色,在第一线从容指挥战斗。在李继隆的带领下,宋军越战越勇,北汉军终于战败,被迫投降。李继隆在大宋攻灭北汉战斗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李继隆在27岁的时候已经有四次死里逃生,可谓神奇,可以说是位福将。在之后的戎马生涯中,他便发挥的更加出彩,为大宋的江山立下不世之功。李继隆一生参加较大规模的战斗数十次,鲜有败绩,其中包括征服南唐战役;征讨北汉战役;征讨党项战役等,但主要的还是对辽的战斗,比如两次幽州之战;雁门之战;唐河之战;满城之战;徐河之战;澶渊之战等,而最被人津津乐道的还是,他曾在三次战役中自作主张,抗旨不尊。

此人比岳飞还牛,4次大难不死,3次抗旨不尊,被誉大宋第一战神

第一次抗旨不尊。

宋攻灭北汉后,于公元979年又对辽发动了幽州战役。此战李继隆作为先锋参战,他与郭守文领军大破契丹军。由于李继隆在此战的优异表现,战后他被朝廷任命为镇州监军。

幽州战役尽管李继隆一部取得胜利,但宋太宗亲自指挥的主力军却在高粱河被辽军名将耶律休哥击溃,太宗赵光义狼狈逃回。不久,辽军看宋军不堪一击,于是紧接着高调反攻,契丹人派出耶律休哥和韩匡嗣带领大军汹汹而来,大军直抵满城。宋太宗上次亲征惨败后,再不敢上前线,但他不服气,开始在京城坐镇,幕后操纵宋军前方战斗。按照赵光义的部署,宋军要分为八阵对阵辽军,但宋军帐下有人提出,我军兵力不足,用八阵的部署显然力量过于分散,火力不够猛,应该改为二阵对敌,以便集中优势兵力迎敌。

但此时,宋军主帅、名将崔翰犹豫不决,这不是抗旨不尊嘛!事后怎么向皇帝交待?当时身为监军的李继隆分析了战争局势后,认为不可分散兵力,太宗的指示是错误的,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不能听老大的,他刚在高粱河败得一塌糊涂,岂能不接受教训?于是果断决定分两阵拒敌,并当场发话:“事有应变,安可预定。设获违诏之罪,请独当也”。意思是,就这样弄,兄弟们只管给我打,出了问题洒家一人承担!有了李继隆拍胸脯,宋军于是大胆地做了违背太宗意图的正确变阵。结果,这场大战宋军大胜,共歼敌约八万人,痛斩敌首1万多级,耶律休哥仓皇而逃。

第二次抗旨不尊。

公元986年,宋太宗为报高粱河之战惨败之仇,又主动地大规模地发动了对辽的第二次幽州战役。此战李继隆随老将曹彬部出战,他作战勇猛,攻克固安、新城,涿州,俘获契丹将领一名,但因太宗与曹彬的错误指挥,宋军再次遭到了惨败。各路人马伤亡惨重,但李继隆指挥有方,率部从容撤退,损失最小,战后受到太宗赏识。

辽将耶律休哥故伎重演,趁宋军大败,未获喘息之时,于当年冬天,再度率大军南侵。宋辽两军在河间君子馆展开激战,宋军刘廷让率大军迎敌。由于天寒冰冻,宋军弓箭无法张开,刘廷让部受到辽军重创,死者数万。太宗皇帝再次坐镇汴梁对前线进行遥控指挥。他这人就这脾气,本来早年随其兄赵匡胤南征北战立功不少,自认为见识很高,后来称帝后,仍认为自己很能打,于是数次御驾亲征。后来在高粱河之战惨败后,不敢亲征了,可还是不服气,老是在家指挥前线,你以为你是张良啊,可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所以后来的宋军的屡次惨败都跟他指挥失误有很大关系。此时,老赵又下命令,让李继隆率兵增援刘廷让,不惜一切代价,给我拿下!这个死耶律休哥,朕之冤家者也,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于是时任沧州都部署的李继隆便和副将王杲领兵1万火速前往赴援。然而不幸的是,途中遭到辽军的埋伏,在敌人强大兵力突袭下,宋军陷入严重困境。虽然李继隆、王杲二人顽强抵抗,杀死了大批辽军,但终究寡不敌众,败局已定。李继隆考虑到气候等因素对宋方极为不利,下令退保乐寿。同样,副将王杲认为,这样不妥吧,这明显是违抗皇上旨意的。但李继隆不听,若不撤的话,我军将全军覆没,不能吃这亏!于是李继隆果断撤兵。

要说,按当时战场上的实际情况,李继隆的撤退命令是完全正确的,保存了实力,为下一步战斗迎来了机会,但他的举动却成为刘廷让战败推脱责任的把柄。战后,太宗大怒,小舅子(其实应是大舅哥)你竟敢抗旨不尊!于是下令李继隆赴京,将对其进行调查。李继隆回京后,据理力争,事实很快大白于天下,刘廷让战败,罪不可推。李继隆的决策是对的,于是被无罪释放。随后,李继隆又被升了一级,加领本州观察使。

第三次抗旨不尊。

公元988年,李继隆被任命为定州都部署,不过他面对的局面非常险恶,宋军精锐几乎在之前的歧沟关和君子馆两战中丧失殆尽。同年冬,辽军大将耶律休哥再次率8万精锐骑兵大举入侵,不久攻克涿州,陷长城口,又功陷满城,接着南下祁州。李继隆奉宋太宗之命率兵赴战,途中同敌人数路骑兵遭遇,将士们奋力拼杀,斩获不少,获得初步胜利。但赵光义再次干涉前线战局,令李继隆退守唐河。

耶律休哥可不是吃素的,他的精锐铁骑立马扑向了唐河。面对辽军凌厉攻势,李继隆一面招来镇州都部署郭守文增援,一面在北岸设下二千名伏兵准备背后偷袭敌人。但耶律休哥很快发现了宋军伏兵,就首先对宋军伏兵实施攻击。李继隆见情况有变,立即下令勇将荆嗣出战救援,荆嗣不辱使命,带兵杀入重围救出伏兵,然后迅速退到河边,准备同耶律休哥背水一战。

耶律休哥亲率骑兵主力全力冲杀,荆嗣顽强抵抗,拉锯战进行了好几个回合后,无奈寡不敌众,荆嗣只有率军且战且退,撤到南岸和李继隆主力会合。耶律休哥一看,好,咱也玩一把淝水之战,于是也气势汹汹迅速杀过河。李继隆的部下袁继忠见到辽兵数万主力过河,于是向李继隆主动请战道:“强敌已经来临,断不能让他们长驱深入,我将身先士卒,斩敌立功!”

但此时宦官黄门郎林延寿却出面阻止,道,“休要轻举妄动,圣上让我等在此据守,没有圣上旨意,岂能仓促应战?”说着牛逼哄哄地拿出太宗的诏书,说“此时不可出战,违令者斩!”然李继隆早已下定决心一战,他怒道:“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身为将士,以报效国家为目的,给我打!”

李继隆心想,你这个阉人,懂不懂打仗,一边呆着去,等皇帝命令下来,黄瓜菜都凉了。于是果断下令大将田敏带领其部下精锐骑兵做为先锋直击敌军。田敏不负众望带着骑兵直捣耶律休哥骑兵。李继隆、荆嗣、郭守文三部人马,紧随其后,乘势掩杀过去。辽军大败,尸横遍野。宋军一鼓作气,一直追击到满城,痛斩敌首一万五千级,获战马上万匹。此战后,辽军南下的势头被遏制,耶律休哥气得没脾气,只得班师回朝。

李继隆不仅英勇善战,而且足智多谋,他善于把握战场上瞬息万变的局势,临时做出相应的对策。他深知,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的道理,在战斗中不墨守成规,颇有主见。而且处事果断,该打就猛打,该撤就撤,全凭战争局势而定,而不是等朝廷等皇帝命令下来才做决定,这一点是一位优秀将领的可贵素质,造就了他在大宋,至少在北宋第一战神的地位。他的在战场上敢抗旨不尊这一点,是大名鼎鼎的岳飞所不具备的。岳飞要是敢善做主张,对抗赵构的旨意,那么大宋的历史就将改写,恐怕大汉民族就不会有此后的一系列耻辱了。所以某种意义上说,李继隆比岳飞还要厉害。

此人比岳飞还牛,4次大难不死,3次抗旨不尊,被誉大宋第一战神

不过有人会问,李继隆为什么敢于抗旨不尊?他不怕皇帝吗?笔者认为可能有三个原因,一是他超级自信,因为我这样干肯定是对的,如果打了胜仗,皇帝也不好怪罪不是;第二是,他有担当,当兵打仗干什么?不就是保家卫国吗,先打胜这一仗再说,战胜敌人,是一个将士的根本指责,抗旨又如何,大不了责任我背了,该打就打;还有一条是,前面已提到,李继隆是赵光义的大舅哥,即李继隆的妹妹是宋太宗妻子,就是明德皇后,他即便抗旨不尊,皇帝降罪,有皇后打圆场,也罪不至死吧,呵呵。不管怎么说,李继隆的战神称号可谓实至名归!(文/一米暖阳)

励志人生网欢迎您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