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励志人生 > 经典语句 > 李清照的遭遇_李清照的野史

李清照的遭遇_李清照的野史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3-01-23 06:47:23
阅读:

李清照:世外桃源般的生活,终于被战乱打破

李清照:世外桃源般的生活,终于被战乱打破

青年时期的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的婚姻幸福美满。他们门当户对,都出身于士大夫家庭,双方的父亲同朝为官。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时任礼部员外郎,而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任吏部侍郎。后来,虽然因朝廷内的党争倾轧,各有升降,家庭际遇亦随之改变,但李清照与赵明诚却琴瑟和谐,两情相悦。

那时的朝廷,因为宋徽宗的反复无常,致使政治风云莫测,一会儿贬斥元祐党人,任用蔡京,恢复“新法”;一会儿又起用元祐党人,罢免蔡京,尽除“新法”。这样翻烧饼的结果:让势同水火的两派官员,前一刻还是朝中重臣,后一刻成为下野庶民,甚至,罹为阶下之囚。李、赵两家也未能幸免,几番起落沉浮,赵挺之不幸离世。这时,赵明诚醒悟到道君皇帝不是一个有道君王,尔虞我诈的官场更是乌烟瘴气,便与妻子商量,决心离开汴梁这个是非之地,回归故里,这一去,他们在齐鲁大地的青州生活了二十年。

二十年间,无官一身轻的他们,在青州故居“归来堂”过起了隐逸生活。赵明诚很早就醉心于金石之学。当时的仕宦之家都讲究收藏字画、古物、金石碑刻,而赵明诚的父亲又是其中的佼佼者。因此赵明诚家学渊源,十七八岁还在太学攻读时,便开始了自家的收藏,他有自己独特的见识与眼力,广征博取,孜孜以求。到了青州,不必为政局的变幻而劳神,也没有俗务来打扰,赵明诚更是心无旁骛地进行搜寻、整理、考证,同时,进行《金石录》的研究编纂。终于,积二十多年之功,煌煌三十卷《金石录》终于大功告成,其著录所藏金石拓片达二千种,上起上古三代,下至隋唐五代,内自京师,外达僻地绝域,无论钟鼎彝器的铭文款识,还是碑铭墓志等石刻文字,名人墨宝,残章断画,卷帙浩繁,包罗万象,几乎很少遗阙,更可贵的是其考订精核,独具卓识。

而李清照则在二十年间,除协助丈夫完成《金石录》外,潜心于词的创作,词的造诣更加炉火纯青,并且写成了专论文章《词论》,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

然而,这种世外桃源般的生活,终于被战乱打破。靖康元年十一月,金兵大举南下,侵犯中原,形势紧迫。他们预感到,青州故里恐怕也难免兵燹之灾。翌年三月,赵明诚奔母丧南下金陵时,顺便载走古器书画十五车,存放在江南。四月,京城汴梁失守,徽钦二帝被掳,是为“靖康之耻”。八月,赵明诚奉诏知建康府,匆匆到江南上任。

李清照虽仍留在青州,但已在做逃难的准备。谁知到了十一月,驻军忽然哗变,李清照只好携带一批精品,仓皇离开青州,绕东海,溯淮水,经楚州,入运河,在瓜洲南渡长江后,抵达镇江,孤身一人在旅邸中度过了春节。刚刚喘了一口气,突然又有张遇的军队攻陷镇江,纵兵大掠,她几乎死于乱军之中。好不容易辗转来到建康,在丈夫身边,心情才渐渐平静下来。

这时方知,就在她离开不久,青州即被金兵攻陷,归来堂里来不及运走的十几间屋子的文物,顷刻间全都化为灰烬。

不久,赵明诚接到诏令移知湖州,就在此时,建康城发生叛乱,赵明诚因处置不当,又被免职。此时,赵明诚想到在洪州任兵部侍郎的妹婿,便欲到洪州妹婿处,在赣水之畔,找一个安身之地,继续自己的诗酒金石生涯。他们从建康登舟,带着十几船收藏向江西进发。谁知船到池阳,忽接朝廷复授赵明诚湖州知府的诏令,赵明诚只好先独自去复命上任,李清照则暂留池阳,等候消息。

分别前,李清照问丈夫:“如传闻城中缓急,奈何?”明诚此时目光灿灿,大声回应说:“从众,必不得已,先弃辎重,次衣被,次书册卷轴,独宗器者,可自负抱,与身俱存亡,勿忘之!”说完,翻身上马,疾驰而去。谁知,一个多月后,李清照收到一封加急书报,原来赵明诚尚未到湖州任上,就在建康病倒了。李清照急忙买舟东下,一昼夜三百里,等她赶到建康,赵明诚已经病入膏肓,奄奄一息。

不久,赵明诚撒手人寰。葬完丈夫,李清照心如死灰,大病一场,仅存喘息。但想到丈夫的未竟之志,她顽强地活了下来,并托人把池阳的文玩古物运来建康。但此时形势日蹙,她思来想去,找来一位稳妥的故吏,托他把两万卷典籍和两千卷碑刻本,送去洪州丈夫的妹婿处代为保管,而自己则带着身边最后一批书画拓片、金石铜器,在金兵的追逐下,一路追赶朝廷。而她托人运往洪州的金石碑刻和书册古籍,也随着金兵的攻掠,散为云烟,荡然无存。

正是在这样的情状之下,李清照写下了她的千古绝唱《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对于这首词,后人曾有过数不清的评语,说什么:“创意出奇”,“造语奇隽”,“以易为险,以故为新”,也有的说:“颇带伧气”,或者说是小女子见景生情的小情调等等。但这些要么是就词论词,要么是皮毛之见。要真正理解这首词,就要看到作者从桃花源般宁静的生活,堕入兵荒马乱岁月的无奈,看到作者在短短几年中,国破家亡夫死的悲惨遭际,所带来的绝望。不了解这些背景,自然难以对这首词所深含的凄苦与悲哀有深切的体会。

(本篇完)

励志人生网欢迎您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