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励志人生 > 经典语录 > 形容微风的词语-时有微风不是凉,那是什么?——杨万里的《夏夜追凉》赏析

形容微风的词语-时有微风不是凉,那是什么?——杨万里的《夏夜追凉》赏析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10-22 00:24:21
阅读:
最新资讯《形容微风的词语-时有微风不是凉,那是什么?——杨万里的《夏夜追凉》赏析》主要内容是这个问题,我若只回答一个“是”,怕是有些敷衍。那就详细赏析一下杨万里的这首《夏夜追凉》吧: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形容微风的词语,现在请大家看具体新闻资讯。



有朋友提问:杨万里的《夏夜追凉》是不是心静自然凉?


这个问题,我若只回答一个“是”,怕是有些敷衍。


可这答案不就是个“是”么?杨万里都在诗里面说了不是风了,不是风让人凉快,那不是心静自然凉还是什么呢?


那就详细赏析一下杨万里的这首《夏夜追凉》吧: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杨万里是南宋名臣,是爱国、主战的一位诗人,和陆游,尤褒,范成大合称“中兴四大诗人”。不过作为朝廷重臣,要在主战主和的政治浪潮反复中生存下来,他的绝大部分爱国忧时诗篇,不像陆游那样奔放、直露,而是压抑胸中的万丈狂澜,大多写得深沉愤郁,含蓄不露。这一点倒是和他的晚辈,词坛大家辛弃疾有些类似。


不过在他擅长的描写自然景物上,杨万里的诗具有新、奇、活、快、风趣幽默的鲜明特点,为世人称道,形成了一种“诚斋体”(诚斋是他的号)号令南宋诗坛。


而《夏夜追凉》正是这样一首语言浅白,清新自然,却又构思奇特,略带一点机心的小诗。


​先看平仄。首句“夜热依然午热同”,平仄为“仄仄平平仄仄平”,这是仄起平收的七绝格式起句,根据“对”、“黏”的规则,得到整诗的平仄格式(不会推导的找以前文章看):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可以看到字词完全合平仄,一二四句尾“同”、“中”、“风”押平水韵“一东”部。


所以这是一首完全合律的近体格律七绝。


再看内容,因为字词浅近,所以并没有什么难懂的。倒是题目取得很有特色:《夏夜追凉》,“追凉”一词,是追寻、寻觅清凉,很是生动有趣。倒也不是杨万里首创,早在杜甫的《羌村》里就有:“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用在标题中,简单清晰地点明了时间(夏夜)、情境(热)、行为(追凉)。


首句“夜热依然午热同”,说这都半夜了,可还是热得和午时差不多。这种感觉现在的小孩体会不到了,房间里都有空调。我们记忆中的小时候是会这样的,在正暑炎热之时,晚上也很热,虽然和白天太阳暴晒不同,但是那种没有一丝风、无处可逃的闷热是会让人感觉上出现误差的。所以经常会有人感叹:“这大晚上怎么和白天一样热啊!”杨万里就是这个意思。


首句感叹引出第二句,这么热怎么办呢?又没有空调开。诗人实在待不住了,“开门小立月明中”。反正睡不着,不如敞开门户去赏月好了。月光皎洁,说明这是大热天的月圆之夜。这里承接首句,进一步补充时间、地点、行为的细节。


第三句进行转换,前两句写热已经很形象了,把人都逼出户了,所以这里就按照“起承转”的绝句套路,宕开一笔:“竹深树密虫鸣处”,院子外面竹林茂密,树木成荫,幽深处一片寂静,远远传来虫鸣。“竹深”、“树密”、“虫鸣”三个印象堆叠,瞬间勾画出一个静谧清幽的场所,如在眼前。


尾句是这首七绝的重点,“时有微凉不是风”。看着树木森森,听着虫鸣声声,不时感觉到一些微微的凉爽。如果没有最后三个字,大家一定认为是因为开门到了户外,总算有些凉风了。可是最后三字奇峰突起,否认了大家心中所想。这种凉爽并不是风带来的,也就是说并没有风啊,那么这些“时有微凉”是如何来的呢?


这才是这整首诗的背后意思所在,其实就是题主所说的“心静则凉”。同时期的范成大也曾经写过“风从何处来?殿阁微凉生。桂旗俨不动,藻井森上征。”这也是差不多的意思,桂旗不动,无风自凉。都是讲的静心生凉。


杨万里这首诗看似浅白,却还是在讲道理。我们从这里也可以看到宋诗和唐诗的区别,相比起唐诗的描写、感受、意在言外,宋诗更进了一步,那就是讲道理。只不过杨万里这首诗以描写感受为主,讲道理为辅,而且隐藏得很深很深。


毕竟只是一首生活小诗,但是这种把你带入一个情景,自发地猜想“来风了”,再通过最后三个字把你的想法推翻,让读者去思考背后的道理的玩法,非常的“宋诗”。


肯定有同学要说了,咋就不好好讲话啊?就不能“开门避暑去,心静自然凉”?当然这样也可以,但是这就不是好诗了。


诗嘛,从来就是不好好说话,偏偏说出来让你心服口服。




励志人生网欢迎您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