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励志人生 > 经典语录 > 形容味道的成语-苏轼的先祖苏味道,官史虽荒唐,但为何能青史留名呢?

形容味道的成语-苏轼的先祖苏味道,官史虽荒唐,但为何能青史留名呢?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10-22 15:44:21
阅读:
最新资讯《形容味道的成语-苏轼的先祖苏味道,官史虽荒唐,但为何能青史留名呢?》主要内容是唐朝宰相苏味道是“唐宋八大家”中苏洵、苏轼和苏辙父子三人的先祖,从小聪颖过人,九岁就能题诗作文、弱冠之年便金榜题名。-形容味道的成语,现在请大家看具体新闻资讯。

唐朝宰相苏味道是“唐宋八大家”中苏洵、苏轼和苏辙父子三人的先祖,从小聪颖过人,九岁就能题诗作文、弱冠之年便金榜题名,与李峤、崔融、杜审言合称为初唐文章四友”。


苏味道之所以能青史留名,与两则成语有很大关系。


一则成语是“火树银花”


出自苏味道的名作正月十五日夜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明灯错落,园林深处映射出璀璨的光芒,有如娇艳的花朵般;由于四处都可通行,所以城门的铁锁也打开了。人潮汹涌,马蹄下尘土飞扬;月光洒遍每个角落,人们无论在何处都能看到明月当头。月光灯影下的歌伎们花枝招展、浓妆艳抹,一面走,一面高唱《梅花落》京城取消了夜禁,计时的玉漏你也不要着忙,莫让这一年只有一次的元宵之夜匆匆过去。


元宵之夜,朝廷在长安城中扎起高达二十余丈、号为“火树”的灯柱,还要点燃五万多盏彩灯,通宵灯火齐明。元宵节前后三天,城门大开,夜不戒严,君臣同乐,普天同庆。


诗中描绘的是705年上元之夜神都观灯的景象:灯火辉煌的佳节,正是风清月白的良宵。全诗用简洁精当的语言,把长安城元宵之夜灯火辉煌、歌舞升平、兴会淋漓的情景描绘得细致入微。这首诗清正挺秀、绮而不艳,与苏轼的《守岁》、王安石的《元日》一样,都是描写民俗节日的经典名篇。


与苏味道有关的另一则成语为“模棱两可”。


武则天当政时期,苏味道三度拜相,居相位九年。为相期间,他常对人说:“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也就是说,做事不可决断明白,要是意见表达得太清楚,万一出点错误,就会让人抓住把柄,最明智的做法莫过于模棱两可、含含糊糊。当时的人们由此称他为“苏模棱”或“模棱手”。


苏味道的“模棱两可”,为的是明哲保身。唐朝历经二百多年,共有二十一位皇帝,任命过五百二十四位宰相,其中武则天时期宰相最多,从唐高宗时代武则天实际掌控大权到临朝称帝的五十多年间,共有一百六十三人,约占唐朝宰相总数的三分之一,而其中被贬和被杀者十之六七。在人人自危的恐怖环境中,为保乌纱帽和项上人头,苏味道很快就学会了处处谨小慎微、周旋调和、曲意逢迎。


武则天退位后,苏味道被贬为眉州刺史,最后死在任上。他的第二个儿子留在四川眉州,三百多年后,他的后代“三苏”名贯京华。


励志人生网欢迎您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