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励志人生 > 励志名言 > 战争成语-为何古人发动战争时爱用“伐”字,‘攻讨征侵袭’又有什么深意?

战争成语-为何古人发动战争时爱用“伐”字,‘攻讨征侵袭’又有什么深意?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9-17 10:44:27
阅读:
最新资讯《战争成语-为何古人发动战争时爱用“伐”字,‘攻讨征侵袭’又有什么深意?》主要内容是-战争成语,现在请大家看具体新闻资讯。

在本文开始之前,我先纠正很多类似网文常犯的一个解释错误。我经常看到有人这样引用:


其用兵之名有四:两相攻曰攻。以大加小曰伐。有罪曰讨。天子自往曰征。


这段话出自清代学者赵翼的《廿二史札记》,很多写文章的人不知所云,只是直接把这段用来解释攻、伐、讨、征的意思,其实这是断章取义,不严谨的,是外行人读历史的方法。


这段话的原文是这样的:


欧史不惟文笔洁净,直追史记,而以春秋书法,寓褒贬于纪传之中,则虽史记亦不及也。其用兵之名有四:两相攻曰攻。如梁纪:孙儒攻杨行密于扬州是也。以大加小曰伐。如梁纪:遣刘知俊伐岐是也。有罪曰讨。如唐纪:命李嗣源讨赵在礼是也。天子自往曰征。如周纪:东征慕容彦超是也。


它的本意是指,欧阳修编写的新五代史,使用春秋笔法,将褒贬之意寓于其中。如果是两方势均力敌,就称为“攻”,比如在梁纪中写道:孙儒攻杨行密于扬州是也;如果是一方强一方弱,就称为“伐”,如梁纪中的,朱温遣刘知俊伐岐王李茂贞是也;有罪曰讨,如唐纪中,唐庄宗李存勖派遣李嗣源讨赵在礼。天子亲自前往曰征。如《周纪》中:后周太祖郭威亲自东征慕容彦超。


如果要解释攻、伐、讨、征等词语,应当从它的源流上来解说,这样才更符合中国古人的本意。所以如果有人用以上文字这样向你解释征、伐的意思,你完全可以嘲笑他的无知和愚蠢了。


所谓“攻”,我们从金文上可以看出它的原始意思。左边的‘工’表示云梯,右边是一只手拿着一个戈。而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有云“攻,击也。”它泛指军事上的进攻行为、攻坚战。


例如:


在《论语·为政》中有,“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在《左传·鲁僖公三十三年》中有,孟明曰:“郑有备矣,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在《左传·鲁僖公四年》中有,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


那么与‘攻’相对的就是‘守’,在《墨子·公输》中有,“公输般(即鲁班)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墨子听说后为了平息战争,于是便赶到了楚国,见到了公输般。之后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于公输般开始进行沙盘推演,公输般连续用了九种攻城的办法,全被墨子轻松化解。这也是成语“墨守成规”的来源了。


所谓“伐”,它在甲骨文中是这个样子的。左边是一个人,右边是一个戈,和今天的简体字没有太大区别。唯一不同的是,这个戈插在了人的身上,表示了战斗中的杀敌行为。


《说文解字》中有云:伐,击也。这与上文的“攻”字的解释是一样的。而在《广雅·释诂》中:“伐,杀也。”它多用于诸侯国之间战争,所以《孟子·告子下》中说,“是故天子讨而不伐,诸侯伐而不讨。五霸者,搂诸侯以伐诸侯者也。”就是这个意思。从它的字义上说是比较中性的,但微有贬义。


例如:


在《公羊传·庄公十年》中有,“粗者曰侵,精者曰伐。然则伐者,虽重於侵,仍非入国之义”。


就是说虽然比‘侵’的意思要好一点,但有那么一丢丢的‘不义’。


在《左传·庄公二十九年》中有,“凡师有钟鼓曰伐”。郑玄注曰:“伐者,兵入其境,鸣锺鼓以往,所以声其罪”。


在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中,攻击的一方自称伸张正义而来,所以进军时要用敲钟打鼓,声讨对方的罪恶,以表示自己的战争行为符合道义,并这种正义性来激励士兵。


在我们所熟悉的《曹刿论战》一文中,开篇就说“十年春,齐师伐我”,这里的‘伐’字,既表明了齐国来攻有其‘不义’的成分,也与后面写的“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这句话相对应。


齐鲁双方进攻时都用鼓,恰好说明了这是作为平等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他们都认为自己的战争行为具有正义性,于是进攻时都要击鼓。


所以我们不能简单认为,鼓声的目的只是为了激励士气,它包含了古人对战争正义性的一种认同,毕竟春秋时期的古人是非常重视“礼”的。到了后来,发动战争的人往往都非常无耻,随便捏造个理由就发动战争了,击鼓的正义性也就荡然无存了,它的作用只是为了激励士气了。


不过,当‘征伐’二字连用时,使得‘伐’的这个字义逐渐有了褒义。


例如:


在《尚书》周书·武成中有,“王朝步自周,于征伐商”;


在《诗经·小雅·南有嘉鱼之什》中有,“显允方叔,征伐玁狁”;


在《左传·庄公二十三年》中有,“朝以正班爵之义,帅之序;征伐以讨其不然。”


在朱熹的《孟子集注》中有,“论征伐则必称汤武……行师不法汤武,则是为乱。”


正是有了四书五经的支持,‘伐’的意思彻底变为了褒义,使得后世之人多称‘伐’。


当中原王朝的攻击目标是就北伐游牧民族时,就称某某北伐匈奴、北伐契丹。而当正统王朝避祸南方的时候,就称某某北伐中原。


另外,从发音上说,‘伐’的韵母a是不圆唇元音,其发音时,舌在中央,口自然大开,以声带催动发音,极有声势。在发音时,面部表情也自然呈现出慷慨激昂之状,颇有张力。而且“伐”与“罚”同音,颇具正义感。这些因素都使“伐”字比其他军事术语更具优势的地方,这也是汉语发音与人类共同的自然选择吧。


所谓‘讨’,在金文上是这样的。左边的一只手,演变为今天右边的‘寸’字。右边的言字简化成了言字旁,本质区别不算大。它的意思是控诉不义,并付诸武力。


例如:


在《春秋公羊传注疏》中有,“讨贼之辞也。讨者,除也。明国中人人得讨之” ;


在《左传·鲁宣公十一年》中有,“诸侯之从也,曰讨有罪也”;


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皇帝哀众,遂发讨师”;


许慎在《説文解字》中有,“讨,治也。”在言与行,这两个动作上,古人似乎更强调的是行动。不过在东汉大儒赵岐编写的《孟子注疏》中,他写道:“盖彼有罪,而布令陈辞以责之,是谓讨也;彼有罪而用兵行师以加之,是谓伐也。”将字义的重点放在了谴责、声讨方面。所以后来使用的时候多要征讨、讨伐连用,既说明对方有罪,也说明己方的攻击行为。


至于今天,我们常能听到声‘讨’某国,而没有下文。如果没有了实际行动的威慑,任何‘讨’就跟放屁一样,空惹笑话而已。这么看,还是古人的意境更高。


所谓“征”,甲骨文中上面的口代表了城邑,被简化为一横。与下面表示脚趾的‘止’放在一起,意思是走向某个地方。而左边的双人旁,表示是道路。用在战争情景下,指远距离,大范围的攻击,字义上带有一点褒义性质。由于历史上自视正统的王朝首要攻击目标是中原,而东、西、南三个方向上的敌人都是次要目标,且多山遥路远,所以古人多称东征、南征。


例如:


在《孟子·尽心下章句》中有,“征者,上伐下也”


在西汉孔安国编写的《尚书正义》中有,“奉责让之辞,伐不恭之罪,名之曰征。征者,正也。伐之以正其罪。”


在《墨子·七患》中有,“库无备兵,虽有义不能征无义。”


另外,词语征集、征调,征召也都是强调远距离的移动。总字“征”字,不是走过来,就是走过去。国家征伐的时候,老百姓走过去打仗;国家征召的时候,老百姓走过来干活。都是让老百姓腿来腿去,累死累活。而词语征税、征发徭役就更不是什么好事了。



另外我再说说“侵”和“袭”的意思

1、侵


所谓“侵”,甲骨文中,左边一只牛,右边一只手拿着鞭子,就是说赶着牛一点一点的走。而到了金文时,变成了一个人手拿扫帚,一点一点的扫。在《说文解字》中,侵,渐进也。持帚,若扫之进。总之,都是缓慢的渗入。在《左传·庄公二十九年》中有,“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其实就是指不需任何理由,也不用敲锣打鼓,明明白白、厚颜无耻的就过来打你了。


例如:


在《左传·鲁僖公四年》中有,“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


在《孟子·梁惠王下》中有,孟子對曰:“昔者大王居邠,狄人侵之”;


在《春秋正义》中有,“侵者,加陵之意,寝其钟鼓,潜入其竟,往侵陵之”;


在苏询的《六国论》中有,“”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而在《谷梁传·隐公五年》中有,苞人民,殴牛马,曰侵。总之,侵的意思和你在电视看到的那些侵略的所作所为是一样的。


2、袭


所谓“袭”,从甲骨文来看,就是一个人,在其宽袍大袖之内暗藏兵刃,然后突然袭击。大体来说,袭,是一种战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例如:


在《左传·庄公二十九年》中有,“轻曰袭”;


在《公羊传·注疏》中有,“轻行疾至,不戒以入曰袭”;


在《孟子注疏》中有,“密声取敌曰袭”;


在《春秋正义》中有,“袭者,重衣之名,倍道轻行,掩其不备,忽然而至”。


在《左传·隐公元年》中有“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袭”作为军事上的一种策略,无所谓褒贬之义。古人使用这种战术是讲究的就是,轻装简从、偃旗息鼓,兼道以出,攻其不意。所以历史留下了,霍去病长途奔袭的英雄形象,李塑雪夜袭蔡州的经典战例,令人拍案叫绝。至于我们现实当中,则要时刻那些警惕背后准备偷袭的你的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