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励志人生 > 名人名言 > 仰望歌词-仰望李沧东!他让我明白,我为什么活着

仰望歌词-仰望李沧东!他让我明白,我为什么活着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10-07 13:04:29
阅读:
最新资讯《仰望歌词-仰望李沧东!他让我明白,我为什么活着》主要内容是曾经有一次,我和某师长谈及雨果和狄更斯,他说道:“我通常称狄更斯为巨匠。而称雨果为大师,这是因为狄更斯写作手法虽然力压群雄,但在思想上却无法同时容纳革命主义与人道主义。-仰望歌词,现在请大家看具体新闻资讯。



曾经有一次,我和某师长谈及雨果和狄更斯,他说道:“我通常称狄更斯为巨匠,而称雨果为大师,这是因为狄更斯写作手法虽然力压群雄,但在思想上却无法同时容纳革命主义与人道主义,而雨果则一直探讨如何将二者结合,虽然没有得出一个有效的结论,但他一直在努力思考,这种悲悯人道主义是可敬的。”


在当今电影界也有这么一位,他心中饱含理想和纯真,但同时也观察现实保持深沉,他的电影平静但依然蕴含着怒火。他是行走在沙漠与绿洲中的电影诗人,李沧东。


作为李沧东导演的影迷,我很幸运地参加了第二届平遥国际电影展中李沧东的大师班,并一睹了李沧东导演的风采。借这一个契机,我想好好谈一谈李沧东,也谈一谈李沧东之于我。


1.从作家到作者,从青年到暮年——李沧东个人生涯


李沧东,1954年出生于韩国大邱,其父在当时被打为“左派”。他童年的物质生活较为贫穷,并且家庭也经常遭受来自政府的压力。这一点在其短篇小说《烧纸》(中文译本收录于《黑暗之魂:韩国分段小说选》)中体现的较为明显,小说中因政治运动被军政府迫害的父亲很大程度上是李沧东对自己父亲的代入。


可能是受其父亲思想影响,作为作家的他在作品中表现出对社会与政治极其强烈的情绪与抱负,是十足的人道主义者。以《烧纸》为例,他在文章中极力描绘这个家庭因政治而悲惨无比的图景,并且运用了“烧纸祭奠”这么一种相对激烈的形式来抒发愤懑之情。


可以说作家时期的李沧东饱含着青年的活力与热情,就像他自己所说:“渴望把我脑子里的思想都用笔表达出来。”他的写作更多的是自我式的表达,缺少一定的交流和共情。李沧东自己也调侃说:“我无法成为村上春树一样的畅销书作家。”


而他之所以进入电影界,原因之一便是他在长期写作中不断反思自己自我表达的方式,一味的宣扬自我理念效果并不好,而与观众进行交流却能让更多人理解他自己的想法。而且一般来说,电影相较之文学,其表现的手段更为丰富,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所传达出来的效果也更好。特别是他在看过侯孝贤导演的《风柜来的人》之后,他甚至惊呼:“他怎么知道我的故事。“


电影《风柜来的人》


从电影中他直观感受到了,电影作为媒介的交流力量。甚至后来有人建议他把《薄荷糖》写成小说,但却被他拒绝了,他说因为薄荷糖是电影的语法,里面有电影化的独特时间体验,这是文学无法做到的。


电影《薄荷糖》


电影和文学相比,传播和理解上有着独一无二的优势,即便语言不通,也能通过镜头语言感受到导演的思考。就这样,在引路人朴光洙导演的指导下,李沧东在剧组摸爬滚打,慢慢学习如何做一个作者型导演,通过电影与观众交流自己的思想。


接下来的十几年,他的电影之路从釜山电影节走到戛纳电影节,再走到威尼斯主竞赛并夺得特别演奖,李沧东用三部作品达成了很多电影人一生的梦想。


这并不意味着他是天才,能夺得这样的成就更多的是常年累月的思考沉淀,《绿鱼》中的意象,《薄荷糖》中的倒叙,《绿洲》中的幻想,这些东西承载着极其深厚的文本,包含对时代变化、历史、社会伦理问题的思考。


电影《绿鱼》


而在他的电影生涯正如日中天之际,他却选择了投身政治。2003年,在总统大选期间,他公开力挺卢武铉。卢武铉竞选胜利后便邀请他做文化观光部部长。


担任部长的这一年对他来说是五味杂陈的一年,他利用政治的力量积极推动韩国的文化事业,这其中就包括主动提出降低电影配额,这一政策极大地刺激了韩国老派电影人们,遭到了以林权泽等韩国元老级电影人们的强烈抗议。


而李沧东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在任期间他多次出访外国进行交流,逐渐意识到韩国电影走向国际化的重要性,而老派电影人们则更强调“本民族”的电影,实质上是新旧观念的冲撞罢了。


但正因为这一点,才使得他的仕途格外艰难,从而草草收场。他曾回忆到:“虽然我的部长办公室位置很好能看到南山塔,但我在里面却每天都兴奋不起来,因为无论我在做什么都随时有人进来打断我的思绪,向我汇报工作上的种种琐事。”


政治的艰难晦涩,一定程度上消磨了他心中的热血,而通过官场他也目睹了更多社会的险恶,使他更加注重对众生百态的观察。面容的日益苍老,更是直观地提醒着他,他已年轻不再,这些都不同程度德改变了他的思考。


也正因此,结束仕途的他,某种意义上也正式步入了“暮年”,而这一点的最好印证则要到《密阳》出现。这时候的他显然更加冷静了,《密阳》中我们更少看到前三部作品中略微激烈的情感爆发,更多看到的是旁观者式的对现实的冷静观察。


电影《密阳》


而2010年的《诗》则是一种冷静的巅峰,察觉到现实背后血淋淋的残酷与黑暗,却依然能够保持冷静并反思,叙事的深度更是令人叹为观止。


电影《诗》


在《诗》获得戛纳电影节最佳编剧的殊荣后,李沧东却又离开了公众视线,一方面他开始着力于扶持韩国年轻一代电影人,监制了几部新人导演的作品(2013年《华颐:吞噬怪物的孩子》、2014年《道熙呀》、2016年《我们的世界》),另一方面他也在对多个剧本进行甄选。


电影《华颐:吞噬怪物的孩子》




电影《道熙呀》


随着与年轻影人接触增多,李沧东的态度发生了悄然改变,他开始关注思考年轻人面临的社会问题,这也为暮年的他注入了一股别样的创作活力。“年轻人为何总是愤怒?”这个问题之后便成为了《燃烧》的一部分。


李沧东在《燃烧》中思维的突破与创新在我看来是他电影创作的又一春,那个青年的李沧东仿佛和暮年的李沧东握手言和,并一同思索更深刻的问题。


2.残酷的诗意,悲悯的观察者——李沧东电影艺术特色


李沧东从影十几年,电影作品虽然仅有六部,但对于电影界以及广大观众来说却是部部珍宝。电影界爱称他为电影诗人,因为他的电影大多坚持诗意现实主义,在残酷的现实之下依然流露出些许浪漫色彩,这既是所谓“残酷的诗意”,它也是李沧东“绿色三部曲”的主要艺术特色。


处女作《绿鱼》嵌套了一个类型片的外壳,一方面这与1997年颓圮的韩国电影市场有关,那时的商业电影很多时候都没人愿意去看,更何况纯艺术电影?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李沧东受到其引路人朴光洙导演的影响,类型电影的意识与技法有了一定积累。


但《绿鱼》却远不是一部普通的类型片那么简单,李沧东在这部电影中发挥自己的作家特长,加入了相当多的文学化的隐喻与意象,绿色的鱼代表着纯真与和睦时光,追赶不上的列车则暗示了莫东的人生命运,莫东家的小院子多次和大都市的图景出现在同一幅画面中,则象征着城市化对乡村记忆的的压迫。


在影像风格上其实李沧东也在进行测试,他从《绿鱼》中的第一个镜头就想回到过去,暖黄色调的老旧照片与现实场景冷峻的影像形成很鲜明的对比。《绿鱼》之于李沧东是一部奠基之作,回忆的美好与现实的残酷产生的极大的反差,含蓄的文学化表达,冷峻的镜头语言,这些东西都在《绿鱼》中萌芽,而在《薄荷糖》中便已经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准。


我毫不避讳的说,《薄荷糖》就是我最喜欢的电影,一瓶薄荷糖,是脆弱的、难以割舍的纯真与理想,但世事变迁无情,时代的火车从不为谁停留,漆黑冰冷的车轮一次次碾碎理想主义者的记忆与信念,现实的黑暗与心中的纯真不断折磨着他们,带来强烈的疼痛猛刺他们的心灵,心灵承受不住了便就溢了出来。


每当火车驶过,他们都会脚疼,疼痛使得他们不得不缓缓松开紧握薄荷糖的手。薄荷糖不见了,他们躺在桥底,爬上铁轨,放声告别。


影片《薄荷糖》的倒叙是一种残酷的叙述结构,它就像扒洋葱一样,活生生地将金永浩的悲剧一层层扒开,因为倒叙我们才能思考他人生悲剧的时代性,而不是一味地唾弃这个一步步走向死亡的可怜人。


当我们最后看到悲剧起源的时候,竟发现金永浩人生的始末竟在同一个地方干着同一件事情,唱着同一首情歌,只是后来,那悲伤的歌词竟成了结局,看着这样的诗意,我和片尾的金永浩一样,再也无法忍住泪水。


残酷的诗意,在《薄荷糖》中达到了某种意义的高峰,但李沧东并未停下脚步。《绿洲》中他大胆的在诗意的基础上加入了浪漫的色彩,幻想首次出现在他的电影里。


四次幻想,饰演小儿麻痹症患者的文素丽,在这其中同薛景求饰演的洪忠都翩翩起舞或是穿越高架桥,甚至在现实中洪忠都奋不顾身也要为她砍去投下阴影的树枝,这是多么浪漫的爱情图景。


然而浪漫归浪漫,李沧东依然残酷,警察局中他们没有说话的权利,梦醒过后没有郎才女貌,只有两个边缘化的社会弃子,甚至在全片中,他们遭受了无数的痛苦却连一次放声痛哭的机会都没有。


影片《绿洲》中的美好更加美好,残酷更加残酷,但没有人能活在梦里,这些美好最终只能进一步加深电影的悲剧感与深刻性。


重归大荧幕时他的电影特色已经发生了些许改变,《密阳》作为他的回归之作可以说是一个新起点,诗意依然存在,但是李沧东自身的角色似乎发生了变化,他不再是那位完全的情感丰富的人道主义者,得益于他息影期间的社会观察,他慢慢也有了“悲悯的观察者”这个新身份,也放弃了更多结构上的东西。


这也是为什么他自己谈到这部电影时一直强调:“这是一部普通的电影。”《密阳》中,全度妍饰演的女人是相当悲惨的,她被男权所控,被愚昧所绞,甚至被宗教亵渎,但所爆发出来的情感并没有之前作品中那么激烈,更多的时候她是一个人无助哭泣或是平静地寻找解脱的方式。


就像设置宋康昊这么一个角色一样,李沧东或许想借他告诉我们包括他自己在内的所有人其实都是旁观者,我们对于这种事情很多时候无法给予直接帮助,但我们可以借此来思考问题的源泉,让这些问题越来越少。


与此同时为了不让观众完全旁观,他也做了一个巧思,“密阳”虽然是虚构之地,但这个故事并不一定完全虚构,影片第一个镜头是天空,最后一个镜头是土地,天地间,那是我们所有人正生活着的人世,这个故事依然是现实主义。


最后那一缕阳光,在我看来也意味着那个女人其实并没有完全向现实妥协,那缕阳光是她最后所深藏的愤怒。这就像《绿鱼》是《薄荷糖》的奠基一样,《密阳》某种程度上也是《诗》的奠基,但还不光如此,《诗》是李沧东在真正意义上的集大成之作。


影片《诗》的两条叙事线一明一暗同时进行,明的是杨美子解决孙子奸杀女孩的问题,而暗线则是杨美子如何做诗的过程,从叙事上来说,就已经体现出一种现实与理想的对立倾向,在影像上体现的更是明显,杨美子寻找美的事物的同时永远被孙子的恶行困扰着,美与丑的交织折磨着这位老人的心智,但她没有像金永浩一样将痛苦释放,而是每当痛苦来临的时候默默俯下身子写一行小诗,李沧东是观察者他不会帮助片子里的人物将痛苦完全排解。


而对于写诗本身其实也是一种腼腆的表达,人们写不出诗,是因为人们不能正视自己的罪恶,或是忽视平庸的罪恶,无法正视罪恶的眼光是容不下、找不到美的,没有美,就无法获得诗的灵感。有几场戏更是令人叫绝,杨美子参加女孩葬礼、孙子被抓走以及最后的结尾,这三段中流露出的那种平静的是无声的震撼。


李沧东在《诗》中做到了他所能做到的最平静的叙述方式,以及最悲悯的人文关怀。无论是文本还是影像都是如此,而在美学方面也惊喜般重拾了前期的残酷诗意,在我的心中,它堪称完美之作,流淌的河水、前行的大巴,都好像想诉说着什么,但你完全意会到那具体是什么,只觉得心中似乎也有什么东西在蠢蠢欲动。


而李沧东的最新作《燃烧》,在我看来是非典型性质的李沧东电影,他做了太多传承与改变。虽说这次没有那么诗意,但却来的更冷峻更猛烈,这次李沧东全面升级,配乐与画面的结合超过之前所有作品(这一点在大荧幕的感受颇深,所谓“骨骼发出的低音”,真的是只有在影院里才能感受得到的)。


多场戏的调度让我惊喜(做爱戏,跳舞戏,结尾),叙事上前1个小时基本承袭原著,映射出大量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后一个半小时则是完全的爆点!钟秀的意志一步步被冲垮,最终完全燃烧!


创作者焦虑的投射也很成功,而对于阶级问题的思考并非用简单的二元对立来展现,而是通过“从高处扔下来的人血馒头”以及“饿感”的细微差别来展现的,同时在人血馒头这件事上,李沧东做到了不偏袒任何一方,这最为可贵。结尾恐怕是李沧东最别出心裁的地方,既是误导也是指引。


影片《燃烧》中流露出的那种创作者的无力,令我不禁担心李沧东的下一部作品要何年何月才能看到了,且看且珍惜。不过显然《燃烧》也将是李沧东的一个新起点,我期待着他下一个新面貌的出现。


3.他是我一生仰望的目标——李沧东之于我


说了这么多关于李沧东的,也该说说李沧东之于我了。学生时代爱看日韩电影,但也并非是偏爱艺术电影。高二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薄荷糖》,初看并没有现在这么强烈的体会,只是感觉悲从中来。


等到高考的这一年,种种变故发生,自己经历了许多大事,身边有许多很重要的人陆续离开或是渐行渐远,随着长大,我对所生活的世界也有了不一样的看法,那个曾经单纯的少年现在已经成为朋友们打趣的人情世故的老手。


这个时候我又想起了《薄荷糖》,想起了我第一次看它还有很多疑惑没有弄清楚,于是我又打开了《薄荷糖》。两个多小时过后,我和金永浩一样泪水止不住的流。这种感受就是,当你有一天回忆自己的人生之时,不敢相信自己的人生变成了如此模样。


金永浩的理想主义正是我一直很珍视的东西,看他在电影中不断受伤疯狂,我仿佛感觉到有一把刀也正垂在我的头上,因为我清楚我所生活的世界的黑暗面并不比电影中少,我害怕孤独,我害怕金永浩的结局会是我的结局。


当年看《薄荷糖》时流的泪,既为金永浩而流,也为我自己而流。那时我想,既然这个导演如此打动我,那么我便要看完他的所有电影,就像洪尚秀在《这时对那时错》中所说:“爱一个导演最好的方式是看完他所有的电影。”


从《绿鱼》到《诗》我感受到了李沧东导演的作为电影人的风骨,他一直在寻求纯正的同观众精神上的交流,而并非娱乐化的快餐交流,对于学习电影专业的我来说,李沧东导演的形象在我心中一下就定了型。每次重看他的电影,都感觉在听一位深沉的老者为我讲述什么是人生?什么是艺术?我们为什么活着?他就在那里一直坐着,等着我来找他答疑解惑。


高考前夕,《燃烧》正式来到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李沧东是我最喜欢的导演,村上春树也是我很喜欢的一位作家,他们的合作让我欣喜无比。我忙里偷闲地搜罗一切有关《燃烧》的报道,虽然《燃烧》有得有失,但其实都没有那么重要了,李沧东自己都对此表示很乐观,作为他的影迷我也有理由相信他。


这次来平遥影展也就是为了李沧东,本来只有讲座一场我都已经很激动了,但到达平遥后我惊奇的发现会放映《燃烧》,这一下圆了我的两个梦,一个是大荧幕上看一场李沧东电影的梦,第二个是见到李沧东导演的梦。


放映厅里,我刚从“骨骼中的低音”中缓过来,就在前门看到那个日思夜想的身影,李沧东导演比照片上高不少,不变的是沧桑的面容,朴素休闲的穿着。原以为他是个完全老派的人,但没有想到他也会和贾科长打趣,他也会抢洪尚秀台词“我这种阅历丰富的人没有什么女人不同。”


原以为我会严肃一个半小时,但最后却是以欢笑结尾。全程李沧东导演的回答都很精彩。而最打动我的则是他对年轻一代电影人的嘱托;“一定要找到与观众交流的方式。”在这之前我一直觉得自己不可能做到像李沧东导演那样积极与观众交流,自己可能就最多能做个拍拍没人爱看的文艺片的N线导演吧。


但听到他的话后我忽然意识到了自己的责任,我是不是不应该这么懦弱呢?即使做不到,也试试吧,这可是你最尊敬的人亲口嘱咐的话啊。


这次也有遗憾,没能亲口问李沧东导演一个问题,没能要到他的签名。不过这可能也就是天意吧,毕竟这个人是我要用一生来仰望的人,怎能让我这么轻易触及呢?


对于现在年轻的我来说,能静静仰望着他的背影,就已经足够幸运了。我可能做不到让电影延长三倍生命,但我希望自己未来能尝试用电影为自己的偶像献礼,不试试谁又能知道结果呢?


励志人生网欢迎您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