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励志人生 > 名人名言 > 洋洋得意造句-我们假装在朋友圈活得得意洋洋

洋洋得意造句-我们假装在朋友圈活得得意洋洋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10-02 14:24:20
阅读:
最新资讯《洋洋得意造句-我们假装在朋友圈活得得意洋洋》主要内容是如果说有一个地方特美、特诱人、特有情调、特煽情、特和谐、特富正能量…似乎我们同时在过着两种生活:我们真正在过的生活,和我们在朋友圈里的生活。-洋洋得意造句,现在请大家看具体新闻资讯。

如果说有一个地方特美、特诱人、特有情调、特煽情、特和谐、特富正能量……那一定就是朋友圈啦!


似乎我们同时在过着两种生活:我们真正在过的生活,和我们在朋友圈里的生活。


朋友圈里的生活,是我们想让别人相信的我们的生活。我们按照自以为美的样子在朋友圈里“生活”,如同给真实的生活做了美容手术。


比如不读书的人偶尔晒一晒读书照,平时很少把爹妈放在心上的人晒一晒请爹妈下馆子的图片,或者机缘凑巧撞上哪位有名望的人物与他(她)合个影,好像交情不错……


鉴于“眼见为实”“有图有真相”的心理暗示,这种以点带面、以偏概全、挂一漏万、断章取义的做法很容易奏效。至于是否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理性地加以分析和判断,一般人懒得下大功夫去穷究的。据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然而当群众的眼睛都盯着手机屏幕的时候,一点小小的花招就会让发亮的眼睛产生“偏见”。


当然更多的时候,我们发朋友圈并不是为了要欺骗别人,只是为了娱乐自己。一餐美食,一张美照,一趟开心的旅游,一场艰苦的运动,一次难得的聚会……一高兴,发个朋友圈,为的是和大家分享。据说快乐的事情与人分享,便会成倍地复制快乐,悲伤的事情与人分担便会消解分散。也许是基于这样的心理,我们高兴或者不高兴的时候发个朋友圈,是期待有人分享分担,让我们化解悲哀、放大快乐。


然而自觉不自觉地,我们会在发朋友圈的时候对自己的生活进行美化。


在朋友圈展示自己的生活,就好比主动把不期然的客人请进自己的家,总要把屋里收拾一下妆扮一下才显得更加体面;又好比主动设计了一场与心仪之人的不期而遇,总要在镜子前左右观照精心整理认为毫无瑕疵方才出门假装偶遇。


发美照总觉得自己不够美不够年轻,发美食总担心食物拍出来不够精致不够有情调,就主题上说一定要完美凸显某种格调、某种档次、某种情怀……在这样的心理驱使下,各种美图软件大行其道,好的拍摄技巧成为基本功,而要想在情调情怀上略胜一筹,就需要更加高明的审美和韬略了。


我们每个人都免不了附庸风雅的习气。我们在朋友圈里展示的“美好”也好、“酷”或者“逼格”也罢,都可以归为传统的“风雅”一类。很多人表示对附庸风雅嗤之以鼻甚至深恶痛绝,其实人人在所难免。更何况,附庸风雅总比攀附邪恶、丑陋之类要好很多,至少附庸风雅之人,心里知道风雅是好的,是值得附庸的。而且,附庸得久了,说不定慢慢也就真地风雅起来,或者离风雅更近一步。


一个更深刻的原因是:图片是朋友圈时代最普遍的信仰,眼下几乎一切活动都以拍照为目的。你真实的生活呢,如果不展示就等于不为人知,不为人知就等于没有。遵循这样一个规律,似乎朋友圈里的风雅才是真风雅,朋友圈里的生活才是真的生活。


我们希望在朋友圈里获得认可和赞赏,甚至有一点羡慕和嫉妒也不妨。所以朋友圈有“拉仇恨”一说,羡慕、嫉妒到了近乎仇恨的地步,其优越感可想而知。夫妻感情好是好事,偶尔秀一下也是很美很甜蜜的事情,但是朋友圈里“秀恩爱”一词并非褒义满满。然而什么样才算得是不过分呢?


人家觉得只是家庭日常,到了甲那里就是夸耀显摆;人家两口子习惯了走到哪里都牵着手,买了东西你吃一口我吃一口,到了乙那里就成了矫情做作;平时不太会做饭的丙偶尔下个厨,把劳动成果展示一下,会有人偷笑这什么水平呀,而精于厨艺的丁天天晒自己那些不知道好不好吃但肯定很好看的作品,同样会有人腹诽有什么可炫耀的……


朋友圈社交的困难在于:人和人的标准不一样,价值判断不一样,理想的生活样式不一样,做秀的水平也不一样。彼之蜜糖,我之毒药,同样一件事物,人们的反应和评价是千差万别的,对那些动辄收获普遍好评的信息,不得不让人怀疑其中有多少是人情赞、面子赞,有多少赞是别人捏着鼻子点下的。


有人说,比价值标准更重要的,是心态。一个人如果拥有好的心态,就会笑纳朋友圈的各种表现,热情地奉献自己的点赞和好评。但其实,“心态”或者“心理素质”这一类的词是最不靠谱的。加缪在他的小说《堕落》中说,“我的朋友们,在他们身上有一种不可抵抗的审判别人的倾向”,充实的生活,自由地沉溺在幸福中,“这是不可饶恕的。成功的神气,当它被某种方式表现出来时,会使驴子发怒。”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嫉妒是一种普遍的社会情绪,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都会引发嫉妒。人们的普遍心理是看到别人比自己强时,心里就不是滋味,就会产生一种包含着憎恶与羡慕、愤怒与怨恨、以及伤心与悲痛的复杂情感,这就是嫉妒。有着嫉妒心理的人,进而会出现攻击行为、不道德行为以及幸灾乐祸等表现。那些鼓吹心态论的人,其实是在用另一种方式宣示自己的优越感:我比一般人有着更好的心态——而这种好的心态,其实来源于我更好的生活。


朋友圈貌似是一个众生平等、百花齐放的自由开放的世界,但其实暗流汹涌。一不小心,就会平添烦恼,甚至招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不点赞不够意思,平时都点偶尔不点了或者给他点了没给她点都是毛病,表错了情、说错了话都容易引起误会……


更要命的是这种误会并不是一对一的私人性质的误会,这种误会一旦有机会或许还可以挽救,朋友圈里的互动都是有观众的。这就像谈恋爱有了旁观者一样,一切的表白殷勤都有了表演的性质,而一旦超出了“你好我好哈哈哈”的安全范围,就会引发为朋友圈里不大不小的“安全事故”,被夸大被扭曲。在当事者本人原本也觉得小小不然,可是因为有了围观者的存在,就会觉得面子上过不去,结下心结。


所以入圈有风险,表态须谨慎。朋友圈就是个社交圈,而且因为发小、同学、同事、师长、领导以及七大姑八大姨各路亲友混成一圈,不像高级的酒会或者专题的沙龙那样成员比较纯粹,观点易于趋同;又其展现方式浅显直白,故而容不得深度交流,不过是把过去的“点头之交”进化成了今天的“点赞之交”。所以切记——


朋友圈不适合讨论问题。该不该吃狗肉?人道主义和狗道主义孰对孰错?这样的问题在朋友圈里只会得到情绪化的表态,而决不会有人进行理性地探讨;即使发生了争论,大家都彼此一样,谁又比谁高明多少呢?


朋友圈不适合复杂的评论。不要过高地估计朋友以及围观者的理解力,最受欢迎的评论是“真棒”“太优秀了”或者显得亲热的俏皮话,直白而且友善;


不要指望在朋友圈里得到真正的理解,没有人真正对你本人感兴趣,大家感兴趣的是你引起的话题;


不要总在朋友圈里晒加班、晒以厂为家,领导也许会给你点赞,但其实心里知道你在卖乖,甚至邀功请赏;同僚会暗笑你吃相太难看;而下属则会在心里暗骂你无良;


不要说真话——这句多余,因为在任何场合都不宜说真话,更何况在朋友圈呢!


总之,朋友圈不适合一本正经,只宜调侃示好。


由于朋友圈里明坑暗坑太多,无论是发表还是做圈友,一入江湖是非多。话多了难免伤人(尽管可能是无意的),计较多了伤神,与其伤人又伤神,不如不烦神,所以有好多圈里的朋友在潜水。不仅自己不发朋友圈,也轻易不给人点赞或者评论,不得不承认,这类人还是老江湖啊……


既然朋友圈里有这么多的是非,为什么绝大多数人还是忍不住要发朋友圈呢?


答曰:为了强化我们的存在感、安全感、归属感和成就感,以此弥补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不足。我们不是领袖,不是明星大腕,凡人的虚荣心只能在朋友圈里被成全——所以尽管有那么多不期然的代价,我们还是要感谢朋友圈!


说到底,朋友圈里的朋友都是同谋。我们默默地达成了共识,在人生的竞技场上互相捧场,让彼此舒服。没有必要对此过于认真,因为没有一件真正意义上的大事是在朋友圈里做成的。真正的朋友也不一定在朋友圈里。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别忘了在我们正在过的生活和朋友圈里的生活之外,还有一种生活,就是我们内心真正渴望去过的生活。


励志人生网欢迎您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