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励志人生 > 经典语句 > 石达开在哪里凌迟处死_石达开凌迟为什么不吭声,实属无奈

石达开在哪里凌迟处死_石达开凌迟为什么不吭声,实属无奈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2-06-22 14:49:09
阅读:

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被认为是“中国历代农民起义中最完美的形象”。他在十九岁就统领千军万马,二十岁被封为“翼王五千岁”,实在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少年英雄。可惜的是,少年英雄的石达开,却在仅仅三十二岁的时候,就被清政府残忍地凌迟处死了。

就算是被凌迟处死,在这个过程中,石达开依然表现出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据史料记载,石达开承受住了巨大的痛苦,始终没有发出一点声音。

石达开在被行刑的过程中,真的做到一声不吭吗,有何史料根据

(石达开剧照)

有人认为,石达开在处死的时候,竟然能够一声不吭,这显然是一种夸张的描写,是不真实的。那么,这种说法对吗?

要理清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得先理解凌迟这种刑罚。所谓“凌迟”,就是我们说的千刀万剐。在我国的封建社会中,凌迟向来都是为一些犯了谋反罪、大逆不道的人所设置的。相传凌迟的诞生,正是由于有一些“好汉”并不怕死,因此统治者为了威慑他人,便故意发明的一种让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残酷刑罚。

由于各个朝代的不同,以及行刑人的手法存在差异,因此凌迟需要切割的刀数实际上也不相同,挨刀少的人只需要承受8刀。而运气不佳的人,则可能被割上千刀。比如明朝翰林院庶吉士郑曼,就因为遭到了诬陷,而被剐了3600刀。

从过程来看,由于行刑时间较长,再加上痛苦不断累积,凌迟无疑是最残忍、最能让人感受到极致痛苦的刑罚之一。

清代周询的《蜀海丛谈》中,详细地记载了石达开的受刑过程:“石之死处,在成都城内上莲花街督标箭道。三人自就绑至刑场,均神气湛然,无一毫畏缩态。且系以凌迟极刑处死,至死均默默无声,真奇男子也。”

石达开在被行刑的过程中,真的做到一声不吭吗,有何史料根据

(石达开雕像)

《蜀海丛谈》这本书,是一部具有四川地方特色的历史掌故笔记。里面记载的,是四川从清朝末年至民国初年间有名人物的轶事趣闻。其作者是周询。周询对石达开行刑过程的描写,是根据其父亲周甫的描述而记下来的。当时,周甫担任成都保甲总局提调,亲眼目睹了石达开的行刑过程。

从这一点来说,周询所记载的,基本上来自于第一现场,因此具有极大的可能性。

除此以外,我认为,石达开在被行刑的过程中,能够一声不吭,这事肯定是真实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石达开本身就是一位英雄人物,作为一名身经百战的大将军,石达开在多年的征战中负伤无数,疼痛对于他已经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而他在战争中磨练出的坚强意志品质,必然能帮助他在受刑过程中,承受痛苦。

简单来说,我们常人做不到,并且无法理解的事情,并不代表其他人就做不到。像民族英雄邱少云在烈火焚身的情况下一动不动,正是由于他具有伟大的献身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品质。

石达开在被行刑的过程中,真的做到一声不吭吗,有何史料根据

(石达开出走)

​其次,用刀在身体上剐肉,想起来确实是非常疼痛的过程。但实际上人们在有些情况下,注意力常常会被其他东西所吸引。这样一来,疼痛便会自然减轻。就比如我们平时在运动过程中,身体感觉不到疼痛。但之后你会发现,其实身上出现了创口。再比如关羽的刮骨疗毒,其注意力分散到了下棋上,痛苦也相应减少了。

因此意志品质远超常人的石达开,极有可能是在行刑过程中,回忆他自己传奇的一生。也许有沙场杀敌,攻城掠地的快意,又或是兵败大渡河,遭到清军背信弃义的不甘心。

但不管怎么说,石达开确实是凭借凛然正气和坚强品质,使得清兵都为之叹服。连四川布政司刘蓉都赞他:“枭桀坚强之气溢于颜面,而词句不卑不亢,不作摇尾乞怜语。临刑之际,神色怡然,是丑类之最悍者。”

从敌人的话中也可以看出,英雄石达开有多么坚强!

(参考资料:《蜀海丛谈》)

励志人生网欢迎您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