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励志人生 > 经典语句 > 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_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翻译

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_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翻译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2-09-11 01:06:07
阅读:

引言

公元前247年秦王嬴政(前251—前210)即位时年仅13岁,太后和吕不韦执政。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成年,去旧都雍的祖庙举行冠礼。次年亲政。他喜读法家思想集大成者韩非的著作,任用李斯、尉缭,采用阻止六国合纵、各个击破的战略。前230年派内史腾灭韩;前229年派大将王翦灭赵(赵灭国后,公子嘉逃往代郡自立为代王,至公元前222年被秦攻灭);前227年派王翦攻燕,公元前222年燕亡;前225年派大将王贲灭魏;前224年派王翦攻楚,前222年楚亡;前221年派王贲灭齐。秦王嬴政即位的第26年实现了统一。在咸阳建都称始皇帝,由此揭开了此后封建王朝的帷幕。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论秦朝之兴亡

一统江山

为什么是秦而不是别的诸侯国统一中国?

  1. 秦国没有严格的宗法制度,国内改革的阻力较小。
  2. 秦国商鞅变法取得了很大成果,“富国强兵”的法家政策在秦得到实现。
  3. 秦国地理位置优越,攻守均得其便,战国时期,国都未曾被他国攻破的只有秦国。
  4. 秦国内部纷争较少,从秦献公时起的150年中,献公、孝公、惠文王、昭王、秦王嬴政几代君主在位的年代都比较长,内部相对稳定。武王、孝文王、庄襄王在位时间短,但也没有因王位的继承而引起内部分裂。

总之秦统一中国是顺应历史发展要求,也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优势造成的结果。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论秦朝之兴亡

兼并天下

大一统的理论和实践

秦朝统治的时间不长,只有短短的十几年,但秦代的制度对于此后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大一统”的理论和实践。“大一统”一词,最早见于《公羊传•隐公元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大一统”是战国时期法家、儒家和道家的共同政治理想,不过,在如何达到“大一统”以及“大一统”实现以后如何治国上有不同的看法。“大一统”的理论及其实践体现在秦王朝的政治制度上。秦统一后,国土辽阔,最初设置36郡,包括:

陇西、北地、上郡、汉中、蜀郡、巴郡、邯郸、巨鹿、太原、上党、雁门、代郡、云中、河东、东郡、砀郡、三川、颍川、南郡、黔中、南阳、长沙、楚郡、九江、泅水、薛郡、东海、会稽、齐郡、琅琊、广阳、渔阳、上谷、右北平、辽西、辽东。

管辖京畿诸县的“内史”,是和郡平级的行政单位,然而不在36郡之中。后来随着疆域的开拓,又设九原、南海、桂林、象郡、闽中5郡。除内史管理的京畿地区外,秦有41郡。郡下设县,少数民族地区的县级行政单位称为“道”。秦县的数量大约有一千个。秦始皇统一中国采用郡县制,奠定了“大一统”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基础。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论秦朝之兴亡

秦始皇雕像

在“大一统”理论指导下,秦朝建立了比较完备的中央集权组织

中央集权集团中最重要的官职是所谓“三公”,这就是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太尉原称尉、国尉,是朝廷首席武官;御史大夫地位略次于丞相,是负责监察的大臣,位列上卿。“三公”之下又有“九卿”,分工管理不同的政务部门。实际上所谓“九卿”,官职并不限于“九”。秦代“大一统”所体现的官制有很重要的意义,《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说,“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汉因循而不革”。汉代基本依据秦制而有所损益,确立了秦朝制定的“车同轨”、“书同文”等具体政策措施也是值得肯定的创举,同时也奠定了我国历代王朝官制的基本格局。

秦朝兴亡在历史上只是一瞬间

从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6年短短的十五年,这说明了什么?秦二世元年(前209)七月,被征发赴渔阳戍边的900名士兵在大泽乡遇大雨,道路不通,不能按时到达指定地点。按照秦朝法律规定,误期者要服斩首之刑。农民出身、在戍卒中担任屯长的陈胜和吴广,在生命不保的紧急情况下商议举兵反抗秦的暴政。他们利用民众的迷信心理,用朱砂在一方丝帕上写了“陈胜王”三个字放在鱼腹中,号召同行的戍卒:已不能按期到达,必死无疑,“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于是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又攻蕲县,接着攻陈。此时起义军已发展至战车六七百乘,骑兵千余,士卒数万人。攻克陈后,陈胜立为王,号为“张楚”(张大楚国)。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论秦朝之兴亡

秦始皇兵马俑

陈胜、吴广率众起义后,各地民众纷纷响应。“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陈胜起义军的将军周文率军西进击秦,行抵函谷关时,已经集结战车千乘,士卒数十万,直接威胁秦朝统治中心咸阳。但周文未能成功。陈胜在转战至下城父时,被御者庄贾杀害。陈胜起义虽然遭到失败,但是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朝的统治,正如司马迁所说:“陈胜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竟亡秦,由涉首事也。”陈胜个人虽败,但是他们分立派遣的其他军事政治集团终于灭亡了秦朝,陈胜大泽乡反抗暴秦的首功是不可磨灭的。

秦二世三年(前207)八月,二世以东方战争责难赵高

赵高指使亲信在望夷宫逼杀秦二世,又以为继任的秦贵族子婴“以空名为帝,不可,宜为王如故”。取消帝号。子婴被废帝号改称秦王,46天之后,刘邦军入咸阳,秦亡。秦亡后,到西汉时期,许多人从不同角度总结秦亡的历史教训,贾谊在著名政论文《过秦论》中说:“秦以区区之地,千乘之权,招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堕,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说得很深刻。夺取天下与治理天下有异,应根据形势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方针政策,然而秦却以夺取天下之策代替治理天下之策,这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强化君权,严酷刑罚,企图建立“主独制于天下而无所制也”的绝对君权专制统治。
  2. 实施暴政。
  3. 思想文化上不允许有不同意见和学派的存在,实施文化专制主义。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论秦朝之兴亡

秦竹简

秦始皇宣称:“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使之无穷。”

这种“皇权”是不受任何制约的。秦灭六国后,法家的李斯出任丞相,向秦始皇提出建议:除秦官定史书《秦记》外,其他历史记载都予以烧毁。除去博士官所掌管的以外,天下有私人收藏《诗》《书》、百家语者,都必须交地方官员烧毁。有敢私下讨论《诗》《书》的,处以弃市之刑;以古非今者,诛灭其家族。官员知情而不报者与其同罪。焚书令颁下30天仍拒不遵行者,罚作筑守边城的劳役。李斯的建议得到秦始皇的批准。焚书后不久,又发生了坑儒事件。秦始皇曾经信用的侯生和卢生不满于始皇贪于权势、迷信方术,于是相约逃亡。秦始皇大怒,命御史严厉审问诸生,将所谓“犯禁者”460余人坑杀于咸阳渭水畔,以警告天下文人学士。秦始皇焚书坑儒等极端措施是对文化的摧残,也激起了士人们的反抗。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论秦朝之兴亡

诗经

另外,不能不提到秦朝苛暴的徭役征发。秦始皇统治的最后几年,连续组织了多项规模巨大的土木工程。三十四年(前213)“筑长城”,三十五年(前212)“为直道”。秦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长达1万余里。又在渭河以南营造以阿房宫为主体的宫殿体系。秦始皇陵即骊山工程也有数十万人进行施工。史书记载阿房宫工程和骊山工程使用人力多达70余万人。根据对秦始皇陵土方工程量和当时的劳动生产率的核算,可知这个记载是符合实际的。此外,秦朝又肆意征发军役,北敌匈奴,南戍五岭。当时丁男出征,丁女转输军粮,远戍者战死于边地,转输者僵仆于道路,不计其数。徭役是当时百姓最沉重的压迫。值得注意的是,以运输为主要劳役形式的服役者多来自战国时六国故地的关东人,承受繁重徭役负担的主要也是关东人。前面提到的屯大泽乡谪戍渔阳的900人中,阳城人陈胜、阳夏人吴广等均为关东人。秦始皇时代的反抗力量主要活动于关东,这不是偶然的。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论秦朝之兴亡

秦始皇雕像

结语

尽管秦国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建立了比较完备的中央政权组织和行政管理制度,在统一君主制国家的建设方面有所规划和设计,但是它忘记了两件最主要的事:一个是民心和民力,再一个是统一君主制国家的建设手段和方式、即文化传统。秦始皇用残暴的掠夺方式对付人民,用极端专制的方法对待思想文化,这决定了秦朝的短命。民心不可侮。秦王朝的正面经验和反面教训对于中国后来的封建王朝都是有益的。

参考文献

《公羊传•隐公元年》

《史记•陈涉世家》

贾谊《过秦论》

《史记•秦始皇本纪》

《史记•六国年表》

励志人生网欢迎您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