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励志人生 > 经典语句 > 燕京小八景_燕京八景之一

燕京小八景_燕京八景之一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2-12-12 13:17:11
阅读:

燕 京 八 景 之 - 卢 沟 晓 月

卢沟桥为十一孔联拱桥,拱洞由两岸向桥中心逐渐增大,拱券跨径从12.35米至13.42米不等,桥身中央微微突起93.5厘米,坡势平缓。河面桥长213.15米,加上两端的引桥,总长266.5米。桥身总宽9.3米。桥面宽7.5米。桥两侧雁翅桥面呈喇叭口状,入口处宽32米。桥面两侧设置石栏,北侧有望柱140根,南侧有141根。望柱间距约1.8米至2米,柱高1.4米。柱间各嵌石栏板,栏高约0.85米。

燕 京 八 景 之 - 卢 沟 晓 月

整个桥身都是石体结构,关键部位均有银锭铁榫连接,为华北最长的古代石桥。在《马可·波罗游记》中它被形容为一座巨丽的石桥,后来外国人都称它为“马可波罗桥”。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在此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宛平城的中国驻军奋起抵抗,史称“卢沟桥事变”(亦称“七七事变”)。中国抗日军队在卢沟桥打响了全面抗战的第一枪。

燕 京 八 景 之 - 卢 沟 晓 月

历史上有两个卢沟桥

最初的建于金朝大定二十九年(1189),到清朝康熙年间毁于洪水。康熙三十七年重建(1698),这才有了卢沟桥。因此,通常所说的卢沟桥有八百余年历史,是把新旧两个桥的时间算在一起,我们所看到的是康熙重建的卢沟桥,只有三百余年的历史。

早在13世纪,卢沟 桥就闻名世界。那时候有一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欣赏桥栏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

卢沟桥是在金世宗统治的大定二十八年(1188年)五月,决定修建的。不过当时尚未动工,金世宗就在第二年年初病逝了。

卢沟桥始建于1189年六月,金明昌三年(1192年)三月完工。两侧石雕护栏各有140条望柱,柱头上均雕有石狮,形态各异,据记载原有627个,现存501个。石狮多为明清之物,也有少量的金元遗存。“卢沟晓月”从金章宗年间就被列为“燕京八景”之一。因桥身跨越卢沟,人们都称它卢沟桥。早在战国时代,卢沟河渡口一带已是燕蓟的交通要道,兵必争之地。1153年金朝定都燕京(今北京市宣武区西)之后,这座浮桥更成了南方各省进京的必由之路和燕京的重要门户。

明代自永乐十年(1412年)到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共修桥6次。6次均无大工程。

清代自康熙元年(1662年)至清光绪年间,共修桥7次,其中5次工程不大,只有两次工程稍大一些。由于清康熙年间永定河洪水,桥受损严重不能再用,大量古迹在洪水中销声匿迹。

1698年重修,康熙命在桥西头立碑,记述重修卢沟桥事。桥东头则立有清乾隆题写的“卢沟晓月”碑。

1908年,清光绪帝死后,葬于河北省易县清西陵,须通过卢沟桥。由于桥面窄,只得将桥边石栏拆除,添搭木桥。事后,又将石栏照原样恢复。

1937年7月7日在卢沟桥发生的“七七卢沟桥事变”,成为中国展开全国对日八年抗战的起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桥面加铺柏油,并加宽了步道,同时对石狮碑亭作了修缮。

1961年卢沟桥和附近的宛平城被公布为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67年8月,中央“文革领导小组”命北京市革命委员会(市政府)解决卢沟桥交通不畅问题。在这加宽400余米步道、建立59道混凝土挑梁的修缮工程中,由于正值“文革”,原工区主任和老工程师都在接受工人阶级再教育(参加劳动),由一名青年工人任施工队队长,施工队中有一名贫农出身的老石工,自己做主大胆地更换望柱91根、栏板9块。在91根望柱上共雕出石狮164只。比原有91根望柱上的狮子总数多出5只。使全桥望柱上的狮子总数达到491只。

1971年为保护卢沟桥减少其运输量而建立的卢沟新桥,在距卢沟古桥约一公里远处,这是一座17孔跨河公路桥,全长54.99米,宽15.5米。但卢沟桥仍然继续承担交通运输任务。

1985年又在旁边建了一座新桥,旧卢沟桥从此成为文物,不再通车

1986年卢沟桥历史文物修复委员会成立,目的在于恢复卢沟桥原貌,工程拆除了1949年后铺设的柏油和1967年加宽的步道,恢复了古桥的原貌,同时将机动车的通行移至紧邻的卢沟新桥与之后修建的京石高速公路。

燕 京 八 景 之 - 卢 沟 晓 月

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

民间有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之谓,各方说法不一,此处据卢沟桥文物部门数据。卢沟桥全长266.5米,宽7.5米,最宽处可达9.3米。有桥墩十座,共11孔,整个桥体都是石结构,关键部位均有银锭铁榫连接,为华北最长的古代石桥。而最有特色的,则是桥墩的造法。墩下面呈船形,迎水面砌作分水尖,外形像一个尖尖的船头,其作用则在于抗击流水的冲击。桥上的石刻十分精美,桥身的石雕护栏上共有望柱281根,柱高1.4米,柱头刻莲座,座下为荷叶墩,柱顶刻有众多的石狮。望柱上雕有大小不等、形态各异、数之不尽的石狮子。民间有句歇后语说:“卢沟桥的石狮子——数不清”,明代《帝京景物略》也有卢沟桥的石狮子“数之辄不尽”的记载。许多游人试图搞清数目,但数来数去,眼花缭乱,最后只有作罢。1962年有关部门专门派人搞了一次清点,逐个编号登记,清点出大小石狮子共485个,至此,应该说是“迷团冰释”了。孰料,在1979年的复查中,又发现了17个,这样,大小石狮子的总数应为502个,今后是否还会发现,谁也不敢来划这个句号。

燕 京 八 景 之 - 卢 沟 晓 月


燕 京 八 景 之 - 卢 沟 晓 月

石狮子姿态各不相同

卢沟桥的石狮子姿态各不相同。狮子有雌雄之分,雌的戏小狮,雄的弄绣球。有的大狮子身上,雕刻了许多小狮,最小的只有几厘米长,有的只露半个头,一张嘴。因此,长期以来有“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的说法。

据统计,望柱上有大石狮281个,小石狮211个,桥上石狮共492只,桥东端还有顶着栏杆的石狮,左右各1只。桥两头有华表各1对,华表顶部石兽各1对(东边为一对狮子,西边为一对大象)。总计石狮496个,两畔还各有石碑一座:一座碑上记载清康熙二十七年(1698)重修卢沟桥的经过。另一座是乾隆所写金章宗所题“卢沟晓月”四字。碑高4.52米,宽1.27米,厚84厘米,卢沟桥为燕京八景之一。

燕 京 八 景 之 - 卢 沟 晓 月


燕 京 八 景 之 - 卢 沟 晓 月


燕 京 八 景 之 - 卢 沟 晓 月


燕 京 八 景 之 - 卢 沟 晓 月

坐落在桥西头的石碑

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建成此城。城东西长640米,南北长320米,城门分东西两座,东门为“顺治”西门为“永昌”,清代改为“威严”。东西城门建有城楼、瓮城和闸楼。原来城四角各有一座角楼。南北城墙正中有马道并在台上盖有楼和兵房。城墙周围有垛口、望孔,下有射眼,每个垛口都有盖板,古称“崇墉百雉,严若雄关”。

古老北京从燕国的蓟城,到辽代的南京,城市建设有了很大发展,卢沟的重要性自然也与日俱增。但是“卢沟河水非常浑浊而湍急,当地的老百姓每年要根据水位深浅,选择地点搭临时桥梁。后来官家在两岸造了一座浮桥……”。这是宋朝使臣许亢宗在公元1125年出使北国时写《宣和乙巳奉使行程录》中有关卢沟渡口的一段描写。公元1153年,金中都作为北方政治中心,进出都城的惟一门户——卢沟渡口,仍用临时木桥或浮桥,显然已不能适应当时形势。于是,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至明昌三年(1192年),在卢沟渡口建造了一座永久性大石桥,名叫广利桥,即中外驰名的卢沟桥。

燕 京 八 景 之 - 卢 沟 晓 月

卢沟桥至京城三十余里,在交通不太发达的古代,差不多是半天的路程。出京的客人上午在京城吃罢饯别酒,启程上路,来到卢沟河畔已是夕阳西下之时了。客人们不得不找地投宿准备来日早行。于是此处逐渐发展为京城西南的第一个歇宿点。我们从元代《卢沟伐木图》上看到当时卢沟河畔茶肆酒馆、招商旅店之繁华及策马驱车、步行担担、风尘仆仆客人之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留宿的客人,一觉醒来,已鸡鸣三遍,洗漱登程,首先感觉是晓月当空,东方露出鱼肚白色,天空残月倒挂,大地似银“卢沟桥上月如霜”,此时方可真正体会到“卢沟晓月”之意。金朝礼部尚书翰林学士赵秉文的一首卢沟诗:“河分桥柱如瓜蔓,路人都门似犬牙,落日卢沟桥上柳,送人几度出京华”。

燕 京 八 景 之 - 卢 沟 晓 月

燕京八景之---卢沟晓月

元代,陈孚《卢沟晓月》诗:“长桥弯弯抵海鲸,河水不溅永峥嵘;远鸡数

声灯火杳,残蟾犹映长庚月。道上征车铎声急,霜花如钱马鬃湿;忽惊沙际影摇金,白鸥飞下黄芦立。”

明代,张元芳的《卢沟晓月》诗很有代表性:“禁城曙色望漫漫,霜落疏林刻漏残;天没长河宫树晓,月明芒草戌楼寒。参差阙角双龙迫,迤逦卢沟匹马看,万户鸡鸣茅舍冷,遥瞻北极在云端”。邹缉题己绂《北京八景图》称:“卢沟本桑乾河,曰浑河,亦曰小黄河……去都三十里,有石桥跨于河,广二百余步,其上两旁皆石栏,雕刻石狮,形状奇巧。成于明昌三年,桥之路,西通关峡,南达江淮,两旁多旅舍。以其密而京都,行人使客,往来络绎,疏星晓月,曙景苍然,亦一奇也,故曰卢沟晓月”。邹缉还有《卢沟晓月》诗;“河桥残月晓苍苍,照见卢沟野水黄。树入平郊分淡霭,天空断岸露微光。北趋禁阙神京近,南去征车客路长。多少行人此来往,马蹄踏尽五更霜。”

清代,乾隆曾到过卢沟桥,并写有《过卢沟桥》诗:“薄雾轻霜凑凛秋,行旌复此渡卢沟。感深风木睽逾岁,望切鼎湖巍易州。晓月苍凉谁逸句,浑流萦带自沧洲。西成景象今年好,又见芃芃满绿畴。”乾隆十六年(1751年),过卢沟桥又作诗:“茅店寒鸡咿喔鸣,曙光斜汉欲参横。半钩留照三秋淡,一☆分波夹镜明。人定衲僧心共印,怀程客子影犹惊。迩来每踏沟西道,触景那忘黯尔情。”并题“卢沟晓月”,立碑于桥头。

燕 京 八 景 之 - 卢 沟 晓 月


燕 京 八 景 之 - 卢 沟 晓 月

在桥的东、西两端各有一通石碑,该文记述了康熙、乾隆时修桥的经过。乾隆写的那通碑,记述的更详细有趣。是年,发现桥有损坏,乾隆命修缮,当拆开桥的一面一看,发现桥拱结构“石工鳞砌,锢以铁钉、坚固莫比”。“实不易拆,且既拆亦必不能如旧之坚固也。”结果仅修缮了桥面、栏板和石狮。对此,乾隆感慨道:“朕因是思之,浑河巨浪,势不可挡,是桥经数百年而弗动,非古人用意精。而建基固,则此桥必不能至今,然非拆其表而观其里,亦不能知古人措意之精、用工之细如是亟也。” 今天,雄伟壮观的石桥,神态各异的石狮,卢沟晓月石碑,经过修葺,供中外游客观赏。由于在永定河上游修建官厅水库拦蓄洪水,避免了河水泛滥成灾。昔日的波光涛影已经很难见到了。

不想跟团,做攻略太累,上“那就走旅游”app,找一个最合适的当地向导,一起体验最当地的风土人情吧!

励志人生网欢迎您相关推荐

  • 燕京小八景_燕京八景之一

    ​ 卢沟桥为十一孔联拱桥,拱洞由两岸向桥中心逐渐增大,拱券跨径从12.35米至13.42米不等,桥身中央微微突起93.5厘米,坡势平缓。河面桥长213.15米,加上两端的引桥,总长266.5米。桥身总宽

    经典语句
  •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的意思是什么_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出自

    乞巧:七夕今宵看碧霄,牵手织女渡河桥 农历七月七日之夜,牛郎织女在天河相会。杜甫《牵牛织女》诗曰:“ 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古时妇女于是夜在庭院

    经典语句
  • 心有灵犀一点通,身无彩凤双飞翼什么意思_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出自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 鹊桥会,皎月归,踏着世间的深情,七夕缓缓而至。 七夕节,源自牛郎与织女的传说,牛郎织女每年只能

    经典语句
  • 历代咏寒衣节诗词图片_送寒衣的诗

    祭送寒衣慰先人 ——咏寒衣节古诗词赏析 王传学 农历十月初一为寒衣节,又称十月朝、十月朔、祭祖节、冥阴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与春季的清明节、上巳节,秋季的中元节,并称为

    经典语句
  • 高原上的格桑花_高原上的我和你

    当东方人还在用昆仑山来幻想西方世界的时候,欧洲人已经马不停蹄地开始了东进的脚步。 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王亚历山大用10年时间进行东征,一连征服波斯、埃及、小亚细亚、两河流域,

    经典语句
  • 金朝 皇帝_金世宗完颜雍的妻子

    金熙宗完颜亶(1119年2月28日-1150年1月9日),字合剌,虎水(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金朝第三位皇帝,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嫡长孙,景宣皇帝完颜宗峻之子,母为蒲察氏。 自幼随辽代进士韩昉学习

    经典语句
  • 金朝完颜氏_金高宗完颜构

    金世宗完颜雍 (天辅七年三月初一甲寅日[1],儒略历1123年3月29日—大定二十九年正月初二癸巳日,儒略历1189年1月20日)),原名 完颜褎 (xiù、ㄒㄧㄡˋ),金朝第五位皇帝(1161年10月27日—

    经典语句
  • 金朝完颜氏_金朝最后一位皇帝

    金世宗完颜雍 金世宗完颜雍,原名叫做完颜褒,他的女真名字是乌禄。他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孙子,金睿宗完颜宗辅的儿子。他母亲是贞懿皇后李氏。完颜雍是金朝的第五位皇帝,对金朝来

    经典语句
  • 完颜晟_金太宗_完颜亶是好皇帝吗

    在金朝短短的一百多年中,出了一位可说是流芳百世的贞节皇后。她便是金世宗完颜雍的皇后乌林答氏。乌林答氏出生于女真贵族家庭,祖居黑龙江的海罗伊河畔(今牡丹江流域)。 乌林答氏

    经典语句
  • 中秋节的来历与风俗_中秋节来历和节日风俗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 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 之中秋节。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 称谓“仲秋”, 所以中秋节

    经典语句